2020年3月9日19時5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四顆導航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變軌、在軌測試、試驗評估,適時入網提供服務。
北鬥系統建設先後經歷了北鬥一號系統、北鬥二號系統、北鬥三號系統三個階段,目前北鬥一號4顆試驗衛星已全部退役,從北鬥二號首顆星起算,我國已發射54顆北鬥導航衛星。
北鬥三號系統由24顆中圓地球軌道、3 顆地球靜止軌道和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共30顆衛星組成,此次發射的是第二十九顆組網衛星、第二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該類衛星在星基增強、短報文通信、精密單點定位等特色服務上發揮關鍵作用。5月份,將按計劃發射最後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屆時,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將全面完成。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貴陽觀測站主要承擔本次任務火箭跟蹤測量和殘骸回收任務。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該站大力弘揚「艱苦奮鬥、求實創新、團結奉獻」的西昌航天精神,響應「堅守崗位戰疫情、凝神聚力奪全勝」的口號,堅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任務。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原則,實施「封閉式」管理,完善預案,籌措物資,建立請示報告、行蹤檔案、日常洗消、外出審批、隔離觀察、應急處置等多項機制,鑄牢「防護牆」,確保了「零感染、零疑似」。針對密集的航天發射任務,該站合理調配人員,開展崗位針對性訓練,做到了工作按程序組織、測試按流程實施、操作按規程執行、判讀按程序比對、記錄按表格填寫,圓滿完成了弧段內跟蹤測量任務。落區工作組超前謀劃、嚴密組織,奔赴貴州、湖南等地,開展宣傳動員、群眾疏散和殘骸回收任務,取得了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航天發射攻堅戰的「雙勝利」,用實際行動助力了北鬥全球組網。
通訊員 王軼群
編輯 粟超
編審 羅華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