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製速度更快 第23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

2020-11-23 人民網

原標題:第二十三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

6月12日23時3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第二十三顆北鬥導航衛星。完成在軌測試後,這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將接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用戶提供服務。

記者從抓總研製北鬥導航衛星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了解到,北鬥家族的這位新成員繼承了前輩們的優良傳統,將在「更快、更高、更強」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研製速度更快

與北鬥家族其它成員相比,第二十三顆北鬥導航衛星的發射場研製周期更短。

「在發射場階段,我們取消了一個大型試驗,減少了部分電測項目和總裝項目,從而將發射場工作時間縮短了近10天,參試人員也得到了精簡。」該衛星總設計師楊慧介紹。

可以說,在優化和縮短發射場研製周期方面,第二十三顆北鬥導航衛星開了個好頭,為後續的北鬥導航衛星趟出了一條新路,而這建立在五院前期摸索的成果之上。記者了解到,該院在數年前就系統開展了太空飛行器發射場流程優化工作,全面梳理了各領域太空飛行器運輸方式及發射場工作現狀,旨在進一步加強科研生產管理創新,提高太空飛行器研製工作效率。本次初步嘗試達到了預期目標,即:提高發射場工作效率、精簡發射場人員、實現人員的最優化配置。

批產水平更高

自2004年北鬥衛星導航區域系統工程正式立項開始,北鬥導航衛星創造了12年23星的發展速度。這得益於北鬥導航衛星高效率組批生產能力的重大突破。

根據導航衛星研發與生產特點,緊密結合中國國情和航天系統研製實踐,五院創造性地提出了「一次設計、專題審查;分類投產、有序推進;流水作業、組批生產;並行出廠、密集發射」的項目群管理方法,實現了衛星組批生產和密集發射,成為宇航產品工程管理典範。十餘年來,北鬥的批產模式為我國航天事業帶來了一系列體系、規章、制度的完善,也積累了一大批技術、產品、人才、經驗等方面的財富。

第二十三顆北鬥導航衛星正是嚴格執行了這樣的管理方法,從而在航天科研生產轉型升級中邁出了堅實一步。

系統運行更強

第二十三顆北鬥導航衛星的成功發射是對北鬥導航區域系統的有力補充,可以進一步提高系統可靠性,改善系統服務性能,加強系統連續穩定提供服務的能力。

自2012年12月27日正式提供區域服務以來,北鬥導航區域系統一直在連續、穩定、可靠運行,其服務覆蓋了全球三分之一的陸地,使亞太地區40億人口受益,體現了中國的責任和地位。北鬥工程的實施帶動了我國衛星導航、測量、電子、元器件等技術的發展,培養和造就了一支自主創新、團結協作、攻堅克難、追求卓越的科技隊伍,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又一支生力軍。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我國的交通、通信、電力、金融、測繪、勘探、農林水利、海洋漁業、防災救災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促進了產業轉型升級。

按照工程部署,我國已發射多顆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全力開展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有著堅強的實力和無盡的潛力。」北鬥導航衛星總設計師謝軍表示,期待有更多人去關注、開發與應用,使北鬥發揮更大效益。(潘 晨 記者 付毅飛)

(責編:馬麗、趙竹青)

推薦閱讀

白春禮:把黨治國理政成功經驗作為科技創新的行動指南2016年6月30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在京舉行紀念建黨九十五周年表彰大會。中科院黨組書記、院長白春禮出席並發表講話。白春禮要求中科院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把黨治國理政的成功經驗作為推動科技創新的行動指南,在推進「四個率先」目標的創新實踐中勇於擔當歷史使命,做出應有貢獻。【詳細】

6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吃素不得心腦血管病列榜首六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吃素不得心腦血管病」位列榜首。「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的支持。【詳細】

相關焦點

  • 「一箭雙星」成功發射兩顆北鬥導航衛星
    本報北京9月23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5時1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47、48顆北鬥導航衛星。該組衛星還配置了新型導航任務處理機,能夠提升導航信號質量。這一組衛星配置了國際搜救、報文通信等增量載荷,在與現有兩顆具備同樣載荷的北鬥衛星配合下,能夠進一步提高星座服務能力,通過更快、更準的定位,有效提升國際搜救能力。同時,全球短報文的順利傳輸,使「太空簡訊」成為現實。今年,北鬥三號高密度發射依然是常態,批產、密集發射、多條戰線並舉依然是北鬥三號的現實挑戰。
  • 第四十七、四十八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開啟向全球組網的全面...
    2019年9月23日5點10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以下簡稱航天五院院)抓總研製的第四十七、四十八顆北鬥導航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截至目前,五院已研製發射277顆太空飛行器。本次發射的雙星是繼去年11月北鬥三號全球組網基本系統空間星座部署任務圓滿完成後,今年MEO衛星(中圓軌道衛星)的首次發射,也正式拉開了北鬥三號從基本系統向完整系統大步邁進的新一輪高密度發射的序幕,這一輪高密度發射將從下半年延續到明年,是完成全球組網的全面衝刺。
  • 中國第9顆北鬥導航衛星2次雷電間隙成功發射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點擊查看更多軍事圖片中新網西昌7月27日電 (張利文 孫自法)北京時間27日5時44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將第九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這是中國北鬥導航系統組網的第四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 我國成功發射第四十七、四十八顆北鬥導航衛星
    2019年9月23日 5 時 10 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四十七、四十八顆北鬥導航衛星。  兩顆衛星均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目前在建的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的組網衛星。經過 3 個多小時的飛行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在軌測試,適時入網提供服務。
  • 中國成功發射第22顆北鬥導航衛星,屬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中國成功發射第22顆北鬥導航衛星,屬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李國利、楊欣/新華網 2016-03-30 08:29 來源
  • 今晚我國成功發射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
    今天(9日)19時5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54顆導航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變軌、在軌測試、試驗評估,適時入網提供服務。5月份,將按計劃發射最後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屆時,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將全面完成。
  • 北鬥系統第54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 搭載的原子鐘等都是「西安造」
    2020年3月9日19時55分,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在舉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又一個來自中國航天的振奮人心的消息。位於西安航天產業基地的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為該衛星提供了導航分系統、天線分系統、轉發器分系統等有效載荷產品。
  • 中國成功發射第四十六顆北鬥導航衛星 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07次...
    6月25日凌晨2時0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四十六顆北鬥導航衛星。資料圖這是北鬥三號系統的第二十一顆組網衛星、第二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經過一系列在軌測試後,這顆衛星將與此前發射的20顆北鬥三號衛星組網運行,適時提供服務,進一步提升北鬥系統覆蓋能力和服務性能。此次發射的北鬥三號衛星和配套運載火箭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07次飛行。
  • 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 西安科技助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迎賽點
    西安分院舉行北鬥三號第二顆GEO衛星進站動員會。 賈荷儀 攝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 西安科技助力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迎來賽點中新網西安3月10日電 (記者 田進 通訊員 張昊)9日19時55分,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 ...發射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 5月份將發射最後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3月9日19時5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54顆導航衛星。目前北鬥一號4顆試驗衛星已全部退役,從北鬥二號首顆星起算,我國已發射54顆北鬥導航衛星,距離北鬥三號系統建成僅一步之遙。北鬥三號系統由24顆中圓地球軌道、3顆地球靜止軌道和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組成。據了解,今年5月將按計劃發射最後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屆時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將全面完成。
  • 我國成功發射第54顆北鬥衛星 5月完成全球星座部署
    日電(李國利、楊欣)9日19時5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54顆導航衛星。目前北鬥一號4顆試驗衛星已全部退役,從北鬥二號首顆星起算,我國已發射54顆北鬥導航衛星,距離北鬥三號系統建成僅一步之遙。北鬥三號系統由24顆中圓地球軌道、3 顆地球靜止軌道和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組成。據了解,今年5月將按計劃發射最後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屆時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將全面完成。
  • 第47/48顆北鬥衛星成功發射:首次搭載輕量化氫原子鐘
    近日,中國航天再次開啟密集發射模式,兩天之內兩次發射,發射了三顆衛星。首先是9月23日凌晨5時10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三號乙/遠徵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執行「一箭雙星」發射任務,將兩顆北鬥全球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中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原標題:中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中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史嘯 攝  記者從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獲悉,北京時間11月1日深夜23時5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1顆北鬥導航衛星。
  • 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首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射成功
    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首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射成功 原標題:   中新網西安11月2日電 (記者 田進 通訊員 張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2日透露,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第17顆衛星已成功發射。
  • 我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11月1日23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1顆北鬥導航衛星。這顆衛星屬於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是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第17顆組網衛星,也是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該衛星除提供基本導航服務(RNSS)外,還將提供短報文服務(RDSS)、星基增強服務(SBAS)。
  • 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成功發射
    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成功發射。梁珂巖攝 本報西昌電(陳飈孫欣記者彭溢)1日23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1顆北鬥導航衛星。
  • 第21顆北鬥三號衛星成功發射 計劃2020年全球提供服務
    6月25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公眾號宣布,北鬥三號IGSO-2衛星發射成功!航天科技集團表示,6月25日2點0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北鬥三號第2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IGSO-2)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北鬥導航系統究竟有多少顆衛星 ?
    因為,北鬥導航系統究竟有多少顆衛星,還真是個燒腦的科技問題。先看下面的報導:5月17日23點48分,我國使用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45顆衛星。什麼?第45顆?這就是問題所在。
  • 北鬥完成組網!第55顆衛星發射帶來了什麼?真的比GPS強嗎
    關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所有中國民眾都是非常期待的,對它的關注度也一直很高,每當北鬥導航取得進展的時候,大家都會異常激動。雖說北鬥在2018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提供全球服務了,但是我們都知道,那時候的北鬥只有33顆衛星,還沒有全部完善,離完全體還有一段距離。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和等待,終於,在2020年,也就是今年的6月份,最後一顆衛星,也就是第55顆導航衛星已經完成了發射。
  • 第55顆北鬥衛星成功發射,這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據《央視新聞》報導,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隨著功勳火箭長徵3號乙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中國第55顆衛星,也是北鬥三號系統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踏上了它的太空徵程。經過了近半個小時的飛行,成功抵達預定軌道。這標誌著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擁有了全球全覆蓋的定位導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