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所有中國民眾都是非常期待的,對它的關注度也一直很高,每當北鬥導航取得進展的時候,大家都會異常激動。雖說北鬥在2018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提供全球服務了,但是我們都知道,那時候的北鬥只有33顆衛星,還沒有全部完善,離完全體還有一段距離。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和等待,終於,在2020年,也就是今年的6月份,最後一顆衛星,也就是第55顆導航衛星已經完成了發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終於全面組網成功。可能有的人會覺得疑惑。2018年的時候,北鬥已經能夠開始提供服務了,為什麼還要繼續發射衛星呢?這最後一顆衛星的意義又是什麼?比起美國的GPS,北鬥真的要更強嗎?
這最後一顆衛星,屬於地球靜止軌道衛星,而另外兩種衛星分別是中圓地球軌道衛星以及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這三種衛星在運行速度和運行軌跡上都存在一些差別。在北鬥三號系統裡,共有33顆衛星,其中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只有3顆,它的運行軌跡是和赤道垂直的,而且它的轉動周期是和地球的周期同步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運轉一周需要花費23小時56分04秒,和地球的自轉保持著一致。之前的兩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的覆蓋範圍還不足以把整個地球納入其中,而這最後一顆衛星發射成功以後,三顆加在一起,就可以覆蓋整個地球了。這就是最後一顆衛星的意義所在。
另外對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很多人都非常關注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的北鬥,和美國的GPS相比,真的更厲害嗎?又厲害在那些地方呢?也不怪我們喜歡和美國比,主要是因為在之前,我們還沒有北鬥只能用美國的GPS的時候,就被美國用關閉GPS這招壓制過。現在終於有了自己的導航系統,自然會非常關注這點。
其實,和GPS比起來,我們的北鬥可以說是既有優點,也有缺點,既沒有全面超過,但是也沒有落後,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這優點和缺點分別是什麼吧。北鬥比起GPS,發展速度非常快,從開始研製到最終組網成功,僅僅花了二十餘年的時間,而且北鬥還擁有一個GPS沒有的功能,那就是短報文通信功能,這個功能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將你的位置發送出去,當你遇到緊急情況或者處於危難中的時候,這個功能是可以救命的。而且對於亞太地區的人來說,使用北鬥更好,因為在這個區域內,北鬥的精確度要比GPS更高一些。
那麼北鬥的缺點又是什麼呢?首先就是北鬥系統總的精度要比GPS遜色一些,而且普及程度也沒有GPS高,不過北鬥本來的起步就更晚,所以這種差距也是可以接受的,在以後,中國會繼續努力,爭取讓北鬥發展的更好,大家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