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自民黨國會對策委員長森山裕9月2日表示,首相安倍晉三的繼任首相預計將於9月16日組閣並啟動新內閣。同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宣布參加定於9月14日舉行的執政黨自由民主黨總裁選舉。至此,菅義偉和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岸田文雄、前自民黨幹事長石破茂三人對陣的格局基本確定。
上上周,安倍晉三宣布,因個人健康原因決定辭去日本首相的職務。從2012年12月26日就任至2020年8月28日辭任,安倍晉三是日本連續在位時間最長的首相。
當前,日本正面臨著多方面的壓力:創紀錄的二季度GDP跌幅,隨時可能抬頭的新冠肺炎疫情,前路茫茫的東京奧運會……那進入「後安倍時代」的日本將面臨什麼?最有可能的繼任者是誰?他又將帶領日本如何應對危機?對此,《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了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術院的副教授 JOU Willy。
JOU Willy 圖片來源:早稻田大學官網
第一、二支箭將繼續
NBD:2012年,安倍就任首相後,推行的經濟政策被稱為「安倍經濟學」,但對此爭議不斷。在安倍就任時,結合當時的日本國情,您認為安倍經濟學的實施是否具備其必然性?在當時,日本有條件拿出一項既立足於現實,又著眼於長遠的經濟增長戰略嗎?
JOU Willy:「安倍經濟學」由三支箭組成:貨幣寬鬆、財政刺激和結構性改革。在2012年,儘管這並非是必然的,但這種注重增長的一攬子方案是明智的,並對選民展現出廣泛的吸引力。
在安倍二次當選(即2012年)後的最初幾年裡,股市和就業市場看起來都前景很好,但這種良好表現或許導致了自滿情緒,因此安倍經濟學的第三支箭停滯了,而這對長期增長而言恰是最重要的一支箭。
NBD:「安倍經濟學」對日本經濟的影響會隨著安倍首相的辭職而削弱嗎?
JOU Willy:安倍經濟學的第三支箭,即「結構性改革」並未大力推行,從這一點來講,即使在安倍任期,(安倍經濟學的)一攬子方案也已經動搖了。
日本央行正堅持量化寬鬆政策,今年6月,日本央行通過了近3000億美元的額外支出,作為政府第二次補充預算的一部分。因此,安倍經濟學的第一支和第二支箭似乎將繼續下去。相比之下,連安倍本人在第三支箭上都曾猶豫不決,很難看出他的繼任者會有更好的表現。
當前日本改革需求迫切
NBD:您認為安倍最有可能的繼任者是誰?他會繼續走「安倍經濟學」之路嗎?
JOU Willy:自民黨的多數派系都支持菅義偉,最有影響力的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也支持他。儘管民意調查顯示,菅義偉並不是最受歡迎的候選人,但二階俊博宣布本次黨總裁選舉將採用簡易方案,即由自民黨籍國會議員和地方支部聯合會代表投票選舉產生,而普通黨員沒有投票機會。
菅義偉在9月2日宣布參選時,明確表示:「如若當選,將全力繼承安倍的內政、外交遺產,推動安倍經濟學中未完成的改革。」他的繼任應該能使日本市場受到最低限度的擾亂。
NBD:曾經有一種說法是,世界上有四種經濟體:發達經濟體、發展中經濟體、阿根廷和日本。過去說日本經濟「另類」「特別」是指什麼?2020年的日本經濟與2012年的相比,有實施更好的經濟政策的土壤嗎?
JOU Willy:二戰後,日本在幾十年間都實現了高經濟增長(這是「特別」的意味)。但自那時以來,其他國家也採取了類似的道路,例如亞洲的「老虎經濟」,還有近來的中國。因此,日本模式不再像以前那樣獨特或不同尋常。
可以說,現在對經濟改革的需求比2012年時更加迫切,因為第二任安倍政府(及其前任)沒有作出足夠的努力來扭轉令人擔憂的經濟趨勢,如生產力和債務問題、人口減少對稅收收入的影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