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雲星集團、豆丁施工,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一、預防樓板防裂措施示範
常見問題表現形式:
現澆板產生貫通性裂縫或上表面裂縫、現澆板外角部位處產生斜裂縫、現澆板沿預埋線管處產生裂縫、現澆板厚度偏薄、樓層房屋淨高、層高不符合設計要求等。
標準處理措施:
1)在砼現澆樓板板跨度達到4.2m及以上跨度時,轉角處設置放射形鋼筋,鋼筋的數量、規格不少於設計要求,長度大於板跨的1/3,且不小於1.5m。
2)模板支撐系統必須經過計算,除滿足強度要求外,還必須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拆模必須滿足砼強度拆模要求。
3)使用通長鋼筋馬鐙筋,滿足現澆樓板負彎矩鋼筋的正確位置。採取防踩踏措施,防止鋼筋被踩踏變形或移位。
4)板內預埋管線應置於板的中部1/3範圍,當管線並列設置時,管道之間水平淨距不應小於3d(d為管徑)。當板內預埋管線處板面沒有鋼筋時,應增設Φ6@150(L=450)鋼筋網帶於板面。
5)嚴格控制現澆板厚度,在混凝土澆筑前應做好現澆板厚度的控制標識,每1.5m範圍內宜設置一處,澆築過程應進行插籤檢查厚度。
6)樓板混凝土強度未達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支架施工。
二、屋面及女兒牆防裂防滲漏措施示範
常見問題表現形式:
屋面泛水處開裂、滲漏;天溝積水、女兒牆開裂滲水;剛性防水層開裂滲漏等。
標準處理措施:
1)女兒牆宜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構造柱間距不大於4m,構造柱應伸至現澆混凝土壓頂梁、板並一起整澆。女兒牆每隔12m設置溫度縫 ,做法見下圖。
2)砌體女兒牆必須砌築密實,砌塊強度等級不低於MU10,採用水泥砂漿砌築,砂漿強度等級不低於M10,屋面女兒牆、煙道等砌體根部做鋼筋混凝土翻邊,高度不小於600mm且至少高出屋面實際完成面50mm。砌體女兒牆與混凝土交接處掛設鋼絲網防止開裂。
3)天溝及女兒牆按規定留設溢水孔、排水口,排水口篦子用經久耐用的球形鑄鐵篦子,防止篦子損壞排水口堵塞。天溝排水坡度及排水管數量應滿足排水流速要求。
4)嚴格控制屋面坡度和設縫長度,局部長度超過規範要求或寬度發生變化時,應按規範增設分格縫,設計應提供屋面構造要求和分縫平面圖。
5)屋面、露臺地漏匯水區,設置淺平排水溝,及時將水排出,杜絕屋面集水。
6)卷材防水屋面基層與女兒牆、山牆、天窗壁、變形縫、煙、井道等突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和基層轉角處,找平層均成圓弧形,圓弧半徑應符合規範要求。
7)應嚴格控制保溫材料的含水率。屋面排汽構造的排汽道應縱橫貫通,並與大氣連通的排汽出口相通,不得堵塞。穿過保溫層的管壁應設排汽孔,設置在結構層上,且設在屋面坡度的上方,間格縱橫交接的部位,排汽管應做防水處理;排汽道間距宜為6m,縱橫設置,屋面面積每36㎡宜設一個排汽出口,應安裝牢固,位置正確,封閉應嚴密。排汽管出汽口應防止雨水倒灌,且應進行保護,防止損壞。
8)鋪設屋面隔氣層和防水層前,基層必須乾淨、乾燥,基層的分格縫要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實;剛性防水層與基層、剛性保護層與柔性防水層之間應做隔離層。屋面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分隔縫,間距不宜大於4m。
9)伸出屋面的通氣管周圍抹成斜坡,立管做保護墩,防水層施工時另外加設附加層。加強過水孔處的砼或砂漿的搗固,達到密實不漏水程度。
▲防滲漏施工步驟圖
▲廚房煙道出屋頂防水施工節點構造圖
三、牆體填充牆防裂措施示範
常見問題表現形式:
產生貫通性裂縫、外角部位產生斜裂縫、沿預埋線管產生裂縫。
標準處理措施:
1)後砌填充牆沿高均設置通長2Ø6@500mm~600mm的通長拉結筋與牆、柱拉結,錨入框架柱、剪力牆內長度為250mm。
2)不同基體材料交接處採取釘鋼絲網等抗裂措施。鋼絲網與不同基體的搭接寬度每邊不小於 150mm。鋼絲網片的網孔尺寸為10mmx 10mm,其鋼絲直徑不應小於0.7mm,應採用熱鍍鋅電焊鋼絲網,並宜採用先成網後鍍鋅的後熱鍍鋅電焊網。鋼絲網用鋼釘或射釘加鐵片固定,間距不大於300mm。
3)在填充牆上剔鑿設備孔洞、槽時,先用切割鋸沿邊線切開,後將槽內砌塊剔除,應輕鑿,保持砌塊完整,如有鬆動或損壞,應進行補強處理、剔槽深度應保持線管管壁外表面距牆面基層 15mm,並用M10水泥砂漿抹實,外掛鋼絲網片兩邊壓牆不小於150mm。
4)填充牆砌體分次砌築。每次砌築高度不超過1.5m,日砌築高度不大於2.8m;灰縫砂漿應飽滿密實,嵌縫應嵌成凹縫,禁止使用落地砂漿和隔日砂漿嵌縫。
5)填充牆砌築接近梁板底時,留一定空間,至少間隔15d後,採用實心砌塊斜砌,斜砌角度45º~60°。
6)填充牆砌體臨時施工洞處在牆體兩側預留2Ф6@500拉結筋,補砌時潤溼已砌築的牆體連接處,補砌應與原牆接槎處頂實,並外掛鋼絲網片,兩邊壓牆不小於150mm。
7)消防箱、配電箱、水錶箱、開關箱等預留洞上的過梁,應在其線管穿越的位置預留孔槽,不得事後剔鑿,其背面的抹灰層滿掛鋼絲網片。
8)加氣塊馬牙槎應按規範設置,先退後進(一退一進)。
9)砌體必須砌築密實,砌塊強度等級不低於MU10,砂漿強度等級不低於M10,應按要求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砌體與混凝土交接處掛設鋼絲網防止開裂。
▲外牆孔洞封堵工藝
▲外剪力牆、外填充牆孔洞封堵節點構造圖
▲外牆空調管道孔防水節點構造圖
四、牆面抹灰防空鼓開裂措施示範
常見問題表現形式:
抹灰牆面易出現空鼓、脫落、開裂。
標準處理措施:
外牆抹灰:
1)牆面採用純水泥漿摻5%108膠拍漿,表面飽和≥95%,拍漿成毛刺狀。
3)12厚1:3抗裂砂漿打底,掃毛或劃出紋道(抗裂砂漿可摻0.9公斤聚丙烯纖維/立方米。
4)8厚1:3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抹面(內摻TC-02高效防水劑,摻量為水泥用量的10%)。
5)外牆塗料飾面或面磚。註:基層面處理應先將基層清掃乾淨,澆水溼潤,水應滲入牆面內但牆面不能有明水。牆面需做分縫處理的,分格縫的位置及寬度應滿足建築立面圖要求,分格縫採用塑料分隔條分隔,預埋在10厚水泥砂漿找平層內。
五、預防廁所等有防水要求房間防滲措施示範
常見問題表現形式:
管根、牆根、板周邊等部位滲漏。
標準處理措施:
1)廚廁牆體防水層應沿牆四周上返,高出地面不小於200mm。管道根部、轉角處、牆根部位應做防水附加層。
2)管道穿過樓板的洞口處封堵時應支設模板,將孔洞周圍澆水溼潤,用高於原設計強度一個等級的防滲混凝土分兩次進行澆灌、搗實。管道穿樓板處宜採用止水節施工法。
3)對於沿地面敷設的給水、採暖管道,在進入有水房間處,沿有水房間隔牆外側抬高至防水層上返高度以上,再穿過隔牆進入衛生間,避免破壞防水層。
4)地漏安裝的標高應比地面最低處低5mm,地漏四周用密封材料封堵嚴密。門口處地面標高應低於相鄰無防水要求房間的地面不小於20mm。
5)有防水要求的房間內穿過樓板的管道根部應設置阻水臺,且阻水臺不應直接做在地面面層上。阻水臺高度應提前預留,保證高出成品地面20mm。有套管的,必須保證套管高度滿足上口高出成品地面20mm。
6)砌築附牆煙(氣)道時,使用煙道抽子來控制砂漿、混凝土和碎磚墜落煙道內;做內襯時應邊砌邊抹內襯,或做勾縫,確保煙(氣)道的嚴密性。承口周邊的砂漿打口必須嚴密,組裝管道應固定牢固,上口應用灰袋紙等物臨時密封好,以防止雜物掉入管內。煙道預留孔板上周邊採用不低於C20細石砼,高度不小於100mm。
7)衛生間管根按規範設置套管或防水翼環;吊洞澆灌用不低於C20細石砼加膨脹劑搗密振實,分二次施工。
8)衛生間返邊與主體結構同時施工。
9)套管和立管的縫隙填塞密實。
10)廚廁牆體嚴禁使用加氣砼塊,牆體防水高度為1.8m。衛生間、陽臺、露臺降板處防水工藝
▲保證結構降板高度及設置砼反坎
▲保證防水塗刷厚度及高度
▲保證結構降板高度及設置砼反坎
▲保證防水塗刷厚度及高度
六、管道穿樓地面、屋面、外牆防裂防滲漏措施示範
常見問題表現形式:
給排水管道穿過廚衛樓板或地下室外牆等處節點滲漏。
標準處理措施:
1)固定式穿牆管加焊止水環或環繞遇水膨脹止水圈,作好防腐處理;穿牆管應在主體結構迎水面預留凹槽,槽內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實。
2)套管式穿牆管的套管與止水環及翼環連續滿焊,作好防腐處理;套管內表面應清理乾淨,穿牆管與套管之間用密封材料和橡膠密封圈密封,用法蘭盤及螺栓進行固定。
3)當主體結構迎水面有柔性防水層時,防水層與穿牆管連接處增設加強層。
4)密封材料嵌填密實、連續、飽滿,粘結牢固。
5)管道穿越各層樓板、屋面板的套管位置準確,上下層套管控制在同一垂直軸線上。
6)管道穿越牆、板,有防水要求時設置鋼性防水套管。套管與止水環連接連續滿焊。
7)穿牆鋼套管在結構施工時預埋。
8)套管與牆(板)之間採用微膨脹混凝土填縫時,分兩次進行,先搗灌牆(板)厚的1∕2,適時再搗灌餘下的微膨脹混凝土。
▲水井穿管完成
▲混凝土澆築完成後組合套管成型
七、排水管道排水防堵防滲漏措施示範
常見問題表現形式:
排水管道接口處漏水,排水管道不暢堵塞;
未按規範要求設置清掃口、檢查口、管道疏通困難;
標準處理措施:
1)按規範要求保證排水支管的安裝坡度。
2)按設計和施工規範的要求設置排水管的檢查口、清掃口、伸縮節;排水橫管敷設於下一 層的套內空間,其清掃口應設置在本層,清掃口與排水橫管應採用兩個45°彎頭連接。
3)連接衛生器具的排水塑料支管穿樓板處在管外壁粘貼與管道同材質的止水環(或橡膠止水環)與細石混凝土接觸的管外壁塗刷膠黏劑再塗抹細砂,模板支設要牢固,與樓板接觸緊密,無縫隙,澆搗細石混凝土分兩次進行搗實。
4)合理使用管件,埋地管道應使用Y型三通、立管底部應使用兩個45°彎頭,以便流水通暢。
八、後澆帶防裂防滲漏措施示範
常見問題表現形式:
後澆帶開裂滲漏。
標準處理措施:
1)後澆帶兩側採取帶梳齒形的木模板封閉,底部採取砂漿封堵,減少水泥漿流失;後澆帶在未施工之前應做好防護措施,以免汙水及雜物進入。
2)混凝土施工前,應將後澆帶兩側的接縫表面浮漿和雜物清除,並及時澆築砼。
3)採取摻膨脹劑的補償收縮混凝土,其摻量應根據不同部位的限制膨脹率設定值確定。
4)對後澆帶部位的防水採取加強構造措施;如頂板後澆帶處加強措施:防水塗膜施工完成後,再採用無紡布塗刷自閉樹脂塗膜做加強。
5)溫度後澆帶在兩側混凝土齡期達到45天後封閉,膨脹加強帶兩側混凝土澆築完畢後立即封閉,沉降後澆帶在高層結構主體封頂後,根據沉降觀測記錄,由設計單位確認後方可封閉。後澆帶處應採用獨立的模板支撐體系,澆筑前和澆筑後混凝土達到拆模強度之前,後澆帶兩側梁板下的模板、支撐不得拆除。
6)後澆帶使用的補償收縮混凝土的等級應高於原設計強度一個等級,按照配合比摻微膨脹劑;施工前兩側舊混凝土應鑿毛,鋼筋要除鏽,底板縫內要清渣,鋪漿後即澆築混凝土,嚴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控制,振搗密實。混凝土要及時覆蓋養護,養護期沒有達到規定時間不得提早拆模。
▲A 地下室底板後澆帶、施工縫施工節點構造圖
▲B 地下室外牆豎向後澆帶、施工縫施工節點構造圖
九、配電箱導線及安裝做法示範
常見問題表現形式:
配電箱導線及安裝不規範
標準處理措施:
1)住宅配電箱下沿距地高度不低於1.4m,如不能滿足時應採取防護措施。
2)照明箱(盤)內,應分別設置零線(N)和保護地線(PE 線)匯流排,零地排截面應大於零、地線最大截面積,零線和保護地線經匯流排配出。
3)電線(纜)保護管進入箱、盤時,應按對應的開關、設備位置布置管口的排列順序。
4)導線應連接緊密,壓接牢固,不傷芯線,不得剪去線芯。同一端子上導線壓接不多於 2 根,且導線截面積相同,防松墊圈等配件齊全。PE、N匯流排導線應按順時針壓接。
5)開關迴路標識應齊全,編號對應。
十、外窗、外牆防滲透通病控制措施示範
施工流程
施工工藝
1、基層處理
1)外牆砌體填充部位,事先採用抗裂砂漿並壓入一道耐鹼玻纖網格布處理。
2)主體結構接茬部位,局部錯臺處剔鑿、打磨、修補平整。
3)牆體面層浮漿、漿皮、浮灰等雜物採用自製鏟刀工具進行剷除乾淨。
4)穿牆螺栓眼事先採用發泡劑填充密實,端頭採用砂漿封堵(往裡深入30mm)。
5)外牆腳手眼以及挑架工字鋼預留洞,採用內摻微膨脹劑比原結構高一等級的細石砼進行封堵密實。
5)窗附框與主體結構之間的縫隙,事先採用防水砂漿封堵密實,並將窗框四周落地灰及面層浮灰剷除並清掃乾淨。
6)空調板及挑簷陰角部位,事先用鏟刀、斧頭、掃帚等工具,將面層落地灰、漿皮、浮灰等剷除並清掃乾淨。
2、塗刷JS防水塗料
1)不同牆體交界處及主體結構接茬處,塗刷寬度每側不小於100mm。
2)空調板及挑簷陰角部位,塗刷寬度每側不小於250mm。
3)窗口外側在做裝飾層前,塗刷一道JS防水塗料。
3、細部處理
1)窗口下簷,距窗框外側30mm以內,與窗框內口粉刷齊全,確保後續窗主框安裝完畢後,不因縫隙過大,打膠密封不到位;30mm以外,按設計要求5%洩水坡度,找坡處理。
2)窗口上簷,陽角部位採用成品塑料護角做鷹嘴處理,並設置成品鋁合金滴水槽,端頭兩端距牆不小於20mm。
4、發泡劑封堵待窗主框安裝完畢後,窗框四周縫隙採用發泡劑填充封堵,打發泡劑時,要求過程中控制移動速度,保證發泡劑連續、均勻,並且內部填充密實。
5、建築耐候密封膠密封處理待發泡劑填充封堵以及外牆裝飾塗料施工完畢後,進行建築耐候密封膠密封處理。要求:寬度符合設計要求及相關規範標準,表面形成的圓弧,平直圓潤、無裂紋。
6、注意事項及質量保證措施
1)基層牆體面層、空調板與挑簷陰角部位、窗洞口四周等部位,必須事先將落地灰、浮漿、漿皮、浮灰等不利於JS防水粘接的雜物,剷除並清理乾淨。
2)外牆穿牆螺栓眼採用發泡劑封堵密實,外側洞口用砂漿封堵,宜深入洞口30mm,確保洞口封堵密實。
3)外架腳手眼、挑架工字鋼洞口,必須採用內摻微膨脹劑且砼標號比原設計高一等級,封堵前,將洞口四周清理乾淨並澆水溼潤,確保新舊砼有效結合。
4)塗刷JS防水塗料,嚴禁透底、漏刷、塗刷不均勻,塗刷時,方向需一致,厚薄均勻,確保成膜質量。
5)窗口下簷,洩水坡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嚴禁出現倒泛水現象。
6)窗口上簷,陽角部位按要求抹鷹嘴處理,並設置鋁合金成品滴水槽,且端頭嚴禁頂至牆頭,應距牆不少於20mm。窗口上簷,宜內高外低,高差不宜大於5mm。
7)窗框四周發泡劑封堵必須連續、均勻、封堵密實,待發泡完畢後,用美工刀裁割整齊。
8)打建築耐候密封膠時,必須連續、均勻、不間斷,確保成活後,平直圓滑、無裂紋。打膠前,基層浮灰清理乾淨,保證其與基層有效粘接。
原標題為《10類防滲漏防空鼓常見質量通病及處理措施,效果槓槓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