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江翰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科創板的一個消息引發了所有人的廣泛關注,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非洲手機之王」傳音手機正式在科創板註冊成功,標誌著傳音手機上市已經基本敲定,那麼這個在國內名不見經傳,在國際卻聞名遐邇的「非洲手機之王」到底怎麼用中國模式徵服非洲的?
一、傳音成功闖關科創板
9月6日晚間,證監會發文稱,近日按法定程序同意以下企業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深圳傳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這是近一周以來證監會同意的第三批科創板IPO註冊,科創板的註冊進程加速顯著。
傳音控股的註冊地位於深圳,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按照發行計劃,公司擬在科創板發行不低於8000萬股,融資規模達30.11億元。這樣的融資規模,在已經註冊生效的33家企業中,僅次於中國通號,排名第二位。
傳音控股是最早進入非洲的中國手機品牌廠商,有著「非洲手機之王」之稱。根據啟信寶的數據,公司主要從事以手機為核心的智能終端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和品牌運營,主要產品為TECNO、itel和 Infinix三大品牌手機,銷售區域主要集中在非洲、南亞、東南亞、中東和南美等新興市場。
2018年,傳音控股的手機出貨量1.24億部。根據IDC統計,全球市場佔有率達7.04%,在全球手機品牌廠商中排名第四;非洲市場佔有率高達48.71%,排名第一;印度市場佔有率達6.72%,排名第四。
招股說明書披露的業績數據顯示,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為226.46億元,同比增長12.98%;淨利潤為6.54億元,同比下降3.46%。2019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規模突破百億關口,達到105.04億元,當期淨利潤8.17億元。
可以說,在科創板上市的各家公司的當中,傳音可以說已經成為佼佼者,成為僅次於中國通號的科創板新明星,不過在傳音控股提交招股書之後,上交所連拋62個問題,對傳音控股科創板申請進行了刨根問底式的詢問,尤其是對傳音控股現有研發體系是否具備持續創新能力,證監會給予了重點關注。
據公開市場報導,此次並不是傳音第一次努力在資本市場上市,去年,傳音曾計劃以借殼新界泵業登陸A股市場,但是最終還是選擇在科創板上市,可見傳音的資本市場之路並不容易,不過終於實現了上市,傳音的未來我們該怎麼看,徵服非洲之後傳音的未來在哪裡?
二、徵服非洲後傳音的未來在何方?
在去年的9月初,我們曾經專門寫過一篇文章《不為人知的手機巨頭,世界銷量第二的手機為啥壓根沒聽過?》專門描述了傳音在非洲的崛起過程,這家起源于波導的手機巨頭,在國內第一代功能機時代之後,雖然沒有了當年「手機中的戰鬥機」那種輝煌,卻默默地轉身走出了國門,沒有去手機市場發達、居民收入水平極高的歐美市場,而是附身去了大部分手機巨頭都覺得是「雞肋」的非洲市場,在廣大的黑非洲也就是在撒哈拉以南的國家和地區,手機的普及率大多只有10%-20%左右,然而就是這些可能每5-10分鐘就要停電的地方,竟然卻有著手機網絡的覆蓋,只是沒有電而已,這讓傳音看到了市場的機遇。
傳音藉助中國當年MTK在山寨機時代所構建的交鑰匙手機方案,超強待機玩法開始去徵戰非洲,傳音很仔細的研究了非洲市場的特點和非洲用戶的需求,根據非洲不同運營商跨網價格極高但網內價格極低的特點,推出了堪稱神作的多卡多待甚至四卡多待手機,這種山寨機的玩法卻在非洲市場大獲成功。與此同時,關注所有人愛美的需求,在非洲專門根據非洲人的特質,研究了適合非洲人的黑人自拍功能以及專注於黑人的黑人朋友美顏功能,再加上超強的手機音樂外放(適合非洲人跳舞)以及在非洲大地刷牆,成功地實現了用中國手機徵服非洲的奇蹟,這也就是傳音成功的基礎。
如今,傳音已經實現了上市,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在傳音上市期間,上交所連續拋出62個問題擔心傳音模式能否延續下去,以華為、小米為代表的廠商通過設立地區部門、制訂相關規劃等方式,逐漸加大對新興市場的開拓力度。華為於近期在南非等地推出線上平臺「華為商城」,進一步加大市場推廣。小米於2019年1月成立非洲地區部,並與非洲電子商務平臺Jumia達成合作, 進行線上產品銷售。
面對著激烈的市場競爭,特別是中國國內的這些手機巨頭的進入之後,傳音到底該怎麼辦?傳音的未來在何方?
首先,傳音的先發優勢依然存在需要進一步鞏固。非洲市場擁有著非常明顯的發展中市場特徵,在這個市場上,其實傳音已經非常好地實現了先發優勢,而且我們看到對於一個人口高速增長的市場來說,傳音當前的市場佔有率雖然高,但是市場的縱深發展空間也不小,面對著國內手機巨頭的進入,其實傳音應該更好地運用這次融資所獲得的資金優勢,加緊從營銷、產品、業務各個層面去深化自己在非洲市場的步伐,加深自己的板凳深度,當把非洲市場滲透率進一步加深之後,其實傳音的未來潛能依然非常廣闊。
其次,真正推出有品質的低價。其實,從Costco、名創優品、無印良品、達樂集團、ZARA在全世界的風靡與普及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西方發達國家,還是中國這樣的快速崛起發展中大國,亦或其他亞非拉國家,所有國民看重的都是有品質的低價,在這方面傳音可以說是一個典範,不僅僅是非洲市場、印度市場這些比較低端的市場,其他市場依然有著非常巨大的空間,中國手機已經通過極高的市場渠道優勢、產業集聚優勢、規模經濟優勢實現了對於手機產業的快速規模化,在這個時候只要打好性價比這張牌,傳音的市場空間依然非常巨大,在全世界依然有很多讓傳音可以布局的市場,不僅僅是非洲。
第三,傳音的科技研發、社群運營需要增加自己的用戶粘性。其實,我們看到從研發投入來看,傳音控股在2016-2018年之間的費用分別為3.85億元、5.98億元、7.11億元,傳音也逐漸認識到研發的重要性,如果傳音能夠通過科技研發來對適合各個市場特性的產品功能進行深化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傳音能在功能層面推出比非洲人自拍美顏這樣堪稱神跡的功能更強的產品,從而讓用戶離不開自己。與此同時,中國手機廠商的社群運營模式,其實也是非常適合傳音的國際推廣的,在海外也玩起自己的社群,構建屬於自己的生態護城河,那麼傳音還有很多故事能講。
第四,售後與內容的專業化提升。其實原先中國手機廠商往往不重視售後,但是傳音其實已經開始在非洲構建屬於自己的售後體系,如果售後能夠跟上的話,傳音將會在非洲無往而不利。與此同時,中國企業有一招神來之筆,這就是抖音化的短視頻模式,非洲是一個能歌善舞的大洲,如果短視頻能夠在非洲普及的話,傳音的優勢將會更加明顯。
對於傳音來說,上市僅僅是另一個起點,希望傳音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從非洲真正走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