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鳥(105期)——白胸苦惡鳥

2021-03-01 山西江瑞德

白胸苦惡鳥,2018年五月拍攝於雲南盈江那幫白胸苦惡鳥:鶴形目 > 秧雞科 > 苦惡鳥屬 體型略大(33釐米)的深青灰色及白色的苦惡鳥。頭頂及上體灰色,臉、額、胸及上腹部白色,下腹及尾下棕色。虹膜-紅色;嘴-偏綠,嘴基紅色;腳-黃色。叫聲:單調的uwok-uwok叫聲。黎明或夜晚數鳥一起作喧鬧而怪誕的合唱,聲如turr-kroowak, per-per-a-wak-wak-wak 及其他聲響,一次可持續15分鐘。分布範圍:印度、中國南部、東南亞、菲律賓、蘇拉威西島、馬魯古群島及馬來諸島。

分布狀況:亞種chinensis繁殖在中國北緯34°以南低地。越冬於雲南、廣西、海南島、廣東、福建及臺灣。偶見於山東、山西及河北。為適宜生境下的一般性常見鳥,高可至海拔1500米。習性:通常單個活動,偶爾兩三成群,於溼潤的灌叢、湖邊、河灘、紅樹林及曠野走動找食。多在開闊地帶進食,因而較其他秧雞類常見。也攀於灌叢及小樹上。俗名:白臉秧雞 白面雞 白胸秧雞 苦惡鳥

文字參考中國鳥類野外手冊,圖片2018年五月拍攝於雲南盈江那幫

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

閱讀推薦

       1、每日一鳥(104期)——慄樹鴨

        2、每日一鳥(103期)——慄頭蜂虎

        3、每日一鳥(102期)——斑椋鳥

相關焦點

  • 鳥類攝影——飛行中的白胸苦惡鳥
    白胸苦惡鳥是中型涉禽。上體暗石板灰色,兩頰、喉以至胸、腹均為白色,與上體形成黑白分明的對照。下腹和尾下覆羽慄紅色。成鳥兩性相似,雌鳥稍小。頭頂、枕、後頸、背和肩暗石板灰色,沾橄欖褐色,並微著綠色光輝。兩翅和尾羽橄欖褐色,第1枚初級飛羽外翈具白緣。額、眼先、兩頰、頦、喉、前頸、胸至上腹中央均白色,下腹中央白而稍沾紅褐色,下腹兩側、肛周和尾下覆羽紅棕色。
  • 白胸苦惡鳥做了什麼得罪人類?竟被稱為苦惡鳥!
    看著這鳥,就算不會飛,應該也有一個很優雅的名字,但名字卻非常不好聽,被人類叫為苦惡鳥,即使胸、腹部有美麗的白色,也只是叫白胸苦惡鳥,
  • 白胸苦惡鳥求助東海森林警察
    近日,東海縣海陵農貿市場的王先生在自家店門口看到一隻小鳥,上體暗石板灰色並微著綠色光輝,兩頰、喉以至胸、腹均為白色,嘴基稍隆起但不形成額甲
  • 奉賢一男子非法狩獵8隻「白胸苦惡鳥」 面臨刑事處罰
    新民晚報訊(記者 徐馳)在禁獵區狩獵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 「白胸苦惡鳥」8隻,涉嫌非法狩獵罪,犯罪兼疑人魏某被奉賢警方依法取保候審,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查中。圖說:慘遭捕獲的「白胸苦惡鳥」 警方供圖(下同)4月22日晚,家住奉賢莊行地區的魏某帶著電子誘捕裝置和獵套來到莊行鎮冷涇港附近一塊空地,把事先準備的一個電子誘捕裝置放在空地中間,五張獵套圍著電子誘捕裝置圍成一個圈套。
  • 市民車輪下救出一隻大鳥,原是白胸苦惡鳥
    「這是什麼鳥呀,好大的一隻,怎麼在公路上一動不動,車子一來不就碾死它了嗎 記者同一時段也路過此地,眼看發生的這一溫情一幕。救下鳥的許女士說:「這隻鳥不小,有隻半大雞大了。
  • 善於奔走的白胸苦惡鳥,你認識它嗎?
    白胸苦惡鳥屬於鶴形目秧雞科的鳥類,共有4個亞種。白胸苦惡鳥,鶴形目秧雞科的鳥類,俗稱白胸秧雞、白面雞、白腹秧雞。分布於分布於印度次大陸,中南半島,太平洋諸島嶼,華萊士區和中國。
  • 市民路遇白胸苦惡鳥 車輪下救起
    救鳥的許女士說:「這隻鳥不小,有半隻雞大。我看到它時,有輛車從它頭頂開過去了,還好車輪沒有壓到它。」 在許女士的車上,記者看到這隻奇怪的鳥,它的嘴是綠色的,頭的一部分及下胸是白色的,下半部羽毛又是紅褐色,一雙細長的腿,看上去像是水鳥。 這是一隻什麼鳥呢?
  • 《大山的自然筆記》-87《​白 胸 苦 惡 鳥》
    一天的拍攝在落日的餘暉中接近尾聲,就在我們將要走出蘆葦叢時,一隻鳥在我們的必經之路上搖擺著炫耀。他是白胸苦惡鳥,一種屬於鶴形目秧雞科的鳥類。白胸苦惡鳥由於進化的原因,留下了一對短圓的翅膀,這樣的翅膀只是偶爾飛躍一些溝壑,已經不適合遠距離飛行。他們大部分時間喜歡奔在蘆葦或水草叢中,悄然潛行。
  • 瀘沽湖飛來長腿怪鳥,胸前掛一口水布,半夜為何「苦喔苦喔」鳴叫
    劉老闆稱,他從沒見過這種鳥,憑直覺覺得這應該是國家野生保護動物,就打電話給野保站,技術人員已經過來鑑定過了,這種怪鳥是白胸苦惡鳥,屬於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瀘沽湖以前沒見過,可能是別處「流浪」到這裡的。02身型像一隻圓潤的梨,背上全黑,胸前卻掛一塊「白布」,黑白分明白胸苦惡鳥屬於秧雞科苦惡鳥屬,南方人喜歡叫它白面水雞,當然它還有像白胸秧雞、白面雞與白腹秧雞等別稱。很多人覺得這麼可愛的鳥怎麼叫白胸苦惡鳥呢?有人猜想,也許是得罪了人類?其實,古人是根據這種鳥的叫聲去命名的。
  • 身上一半白一半黑,這種鳥長得可太奇怪了
    黑色的鳥不稀罕,白色的鳥也不稀罕,黑白雜色的鳥更不算稀罕,但黑白分明的鳥就相當稀罕了。有這麼一種名叫白面水雞就有著黑白分明的羽毛。按照生物學上的分類,白面水雞屬於秧雞科、苦惡鳥屬,它們的學名叫做白胸苦惡鳥。
  • 每日一鳥(167期)——灰文鳥
    成鳥:頭黑,臉頰有顯著白色斑塊,上體及胸灰色,腹部粉紅,尾下白,尾黑。亞成鳥頭偏粉色,頂冠灰,胸粉紅。 虹膜-紅色;嘴-深粉紅;腳-紅色。體大(16釐米)的多彩而嘴紅的雀鳥。叫聲:低聲吱叫。輕聲的tup及輕柔的吱吱鳴聲,以嘶聲ti tui收尾。
  • 看圖識鳥,手機百科圖文!
    紅胸秋沙鴨白腰文鳥白胸苦惡鳥雛鳥白胸苦惡鳥白額雁
  • 你知道苦惡鳥為什麼一直「苦啊苦啊」的叫嗎?
    周末帶孩子回老家玩,看到了很多年沒見到的「苦惡鳥」,「苦惡苦惡」叫聲感覺真的很懷念,閨女聽了這奇怪的叫聲就問我,為什麼它要一直「苦啊苦啊」的叫?它很苦麼?太難聽了呀!我說它的名字叫「苦惡鳥」用我們天長的方言叫「苦娃子」。
  • 每日一鳥(145期)——灰卷尾
    分布範圍:阿富汗至中國、東南亞、巴拉望島及大巽他群島。文字參考中國鳥類野外手冊。圖片2018年拍攝於雲南      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閱讀推薦       1、每日一鳥(144期)——梳子冠水雉        2、每日一鳥(143期)——紅嘴相思鳥        3、每日一鳥(142期)——草鷺
  • 每日一鳥(26期)——原雞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文字參考網絡,圖片2017年12月拍攝於雲南盈江)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閱讀推薦        1、每日一鳥(25期)——小鱗胸鷦鶥        2、每日一鳥(24期)——白冠噪鶥
  • 叫聲最悽涼的鳥類,一到晚上就開始鳴叫,仿佛有莫大的冤屈
    但烏鴉和貓頭鷹的叫聲其實也不是最難聽的,如果要論什麼鳥的叫聲最難聽,恐怕當屬苦惡鳥。這種鳥的叫聲非常悽涼,而且喜歡在晚上的時候鳴叫。它們的叫聲聽起來仿佛「苦惡、苦惡」,因而獲得了「苦惡鳥」這樣一個名字。
  • 杭州城西鳥類天堂出現神秘怪鳥,你見過嗎
    2018年5月23日,在西溪溼地執行生物多樣性監測任務的浙江野鳥會會員田延浩突然看到一株大樹上,棲息著一對舉動親密的怪鳥。回來,一查資料,竟然是「黑冠鵑隼」。  這下,田延浩樂壞了。「我以前只能通過標本了解它們。」此後,他與一同執行任務的七位鳥友進行了觀察、記錄,「觀測到黑冠鵑隼已屬難得,我們竟然還找到了它們的巢。」  處於繁殖期的黑冠鵑隼易受驚嚇。
  • 蒼南的37種鳥,一次讓你看個夠!(超多圖)
    歷史河岸公園歷史河岸公園鳥島:白鷺、夜鷺(成鳥、亞成)、池鷺、黑水雞、八哥、斑鳩、白胸苦惡鳥中心湖公園中心湖鳥島:蒼鷺、大白鷺、白鷺、夜鷺(成鳥、亞成)、池鷺、黑水雞、小、鸕鷀湖岸水邊:白鶺鴒、灰鶺鴒、普通翠鳥(偶見)、八哥(
  • 一年四季,南京這些地方可觀珍稀鳥
    六月份:中山植物園  觀白胸苦惡鳥   觀白胸苦惡鳥,還真是要機遇。在南京中山植物園南邊一水溪邊,經常有一對白胸苦惡鳥出沒,它們在此棲息繁殖。不少市民見過它們在水中自在遊弋,相親相愛,如膠似漆。   雄性白胸苦惡鳥頭頂上有一點紅,與雌性形成區別。
  • 大夏天去河邊遛彎你會看到哪些鳥?
    其實中白鷺、大白鷺並沒有小白鷺常見,所以概率上講,你遇到小白鷺的可能性比較大啦~牛背鷺:但這段時間你可能會看到跟白鷺很像的鳥,但是它腦袋和脖子以及後背是黃色的,這就是牛背鷺啦~牛背鷺喜歡吃蟲子,經常在耕地的牛背上,因此被叫做牛背鷺。所以,牛背鷺一般出現在草地、水田的概率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