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0月27日訊
日前,蕭山第二職高遷入「遠東」原址。
1.52億易主
前不久,位於蕭山的原杭州遠東外國語學校校園內搬進了新主人——蕭山區第二中等職業學校。
在新校區啟用儀式上,蕭山區有關負責人正式宣布,區政府以1.52億元購進原杭州遠東外國語學校校舍,作為蕭山第二職業高中的新校區。
這意味著,杭州遠東外國語學校這所10年前名噪一時、在浙江乃至全國都頗有名氣的民辦學校,在創辦15年後劃上了句號。
原杭州遠東外國語學校,是全國創立最早的12年一貫制民辦寄宿學校之一,擁有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其小班化、雙語教學、藝術特色等新鮮的教育詞彙,吸引過無數學生和家長的目光,學校先後獲「全國民辦教育百強學校」、「全國先進民辦學校」等榮譽;2006年4月,校長範國強被評為「全國民辦教育10大傑出人物」。
這樣一所已經辦出名氣的學校,為什麼卻嘎然沉寂?解剖一隻麻雀,我們不是想挖誰的傷疤,而是反思:民辦學校的未來生存之路如何走穩做強?
從資金鍊斷裂到危機四伏
「大家有認識我的麼?偶現在初二,小學在杭州遠東外國語學校讀的,好像在2(B)班,後來就轉走啦……」「還有人認識我嗎?我是蔡城,遠東留下了我最美好的回憶……」
這幾天,百度貼吧上出現了一個個這樣的帖子,遠東一群失去母校的學生,在網上尋找著當年的同學和老師,尋找共同的少年家園。記者聯繫到了他們中的一些人。他們的親身經歷,從一個側面揭示了遠東曾經的輝煌和沒落。
學生曾有美好回憶
「寄宿制管理、雙語教學、小班上課、藝術人文特長培養」,1993年5月杭州遠東外國語學校掛牌後,學校提出的這些新鮮詞彙,吸引了眾多的孩子和家長,遠東很快成為當時杭州有名的「私立」學校。最初,遠東也給許多學生留下美好的記憶。
「那時候遠東的名氣很大,親戚朋友聽說我在杭州遠東外國語學校上學,都很羨慕。」蔡城是當年遠東的一名學生,小學三年級到初一都在遠東度過,現在老家麗水讀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