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那第三隻眼長的太明顯了,以至於人人都知道他有三隻眼。可我要說,你也有第三隻眼,你信嗎?我要說它還是你的時間軸,你信嗎?
不管你信不信,這第三隻眼其實就是松果體。你肯定疑問老大了,滿腦子都是十萬個為什麼。
請聽我慢慢道來。有個傳說,說早前的生物學家發現古代動物頭骨上有個洞,並且說這洞就是第三隻眼的眼眶,還說隨著生物的進化,這第三隻眼從顱骨外漸漸移到了顱內,變成了「隱秘的第三隻眼」,但傳說僅僅製造了玄幻的氣氛,這第三隻眼是啥?並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覆。
後來,隨著科學家的研究,有一個腺體映入眼帘。隨著對它功能的不斷發現,科學家斷定,這就是人類的第三隻眼,我們的生物鐘—松果體。
如果有個東西能感受光線,並能根據光線變化來獲取信息,從而調整自己分泌激素的量,那是不是在一定意義上就相當於眼睛?
位於顱內深處的松果體,就能很好地感受到光線變化,它分泌的褪黑素,就是根據光的明暗來變化的。而褪黑素的多少直接影響著生物體究竟是睡眠還是覺醒,同時也調節著我們的情緒。也就是說,松果體就是人體的「生物鐘」,在晚上 12 點的時候,褪黑素分泌最多,白天十二點的時候,褪黑素分泌最少。
而對於我們這種熬夜拼命的加班黨們,我們的凌晨還是在燈光下度過,我們的雙眼包括第三隻眼,在凌晨始終都關不上,不斷地眨巴,我們的褪黑素也比此時進入夢鄉的人們要少得多,以至於將來的睡眠質量也將要比別人低很多。
不僅如此,松果體分泌的褪黑素還有抗擊腫瘤、促進胸腺增長、消除時差、改善睡眠等諸多作用。毫無疑問,這些方面我們都要比正常人差,所以,很多人是亞健康狀態。
不過,也不是所有方面都差。像兩極地區的人們,由於見不到太陽,他們的褪黑素會分泌得比平常人多,而褪黑素如果過多,就帶來一個尷尬的不良反應,那就是會抑制一個對男女都很重要的東西—性激素,延緩其性成熟。
不過,對於睡眠不足,暴露在燈光下的我們。我想說,科學家從神經研究中證實,與其熬夜不如早睡,因為你悄悄打個盹兒後,新形成的記憶會更加牢靠。
不信,看看科學家是怎麼證明的。長期熬夜的人為啥反而記不住東西?
過去研究證明,睡眠會激活神經元,強化一些腦細胞間的聯繫。而現在,大量的數據顯示,睡眠會弱化神經元細胞間的聯繫,恢復到基礎水平,幫助他們保存能量,減輕神經元的負荷。而這之後,也就是睡一覺甚至打個盹之後,新形成的記憶會比一直醒著更加牢靠。
那睡眠不足的人呢?睡眠不足的人腦中也存在局部間歇狀態,此時繼續學習新東西,間歇就會越來越頻繁,也許我們醒的時間太長或用腦過度時,大腦某個區會自己悄悄打個盹,有時我們自以為清醒,可總是犯低級錯誤,誤下判斷,反應急躁,情緒失控。這中間多半是因為悄悄打盹的腦區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