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專訪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固原市市長馬漢成:金融扶貧活...

2021-01-15 澎湃新聞

9月2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來到了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的西吉縣涵江村。涵江村目前戶戶養牛,戶均養殖7頭牛以上、人均近2頭,實現了「養殖一年、當年脫貧」的目標,2019年涵江村人均收入達到近萬元。涵江村以前叫「爛泥灘村」,這一得名正因為村裡道路極差,遇到雨雪天村民們都出不了村。而現在全村的主路都變成了硬化路並且還通了客車,方便村民出行。昨日,央視財經記者專訪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固原市市長馬漢成,在談到推進脫貧攻堅過程中的感悟與收穫時,馬漢成提到:①立足當地資源稟賦,大力發展肉牛養殖;②應貸盡貸、願貸盡貸,金融扶貧活水激勵產業發展;③閩寧協作是東西協作的典範,為脫貧上加速器;④移民搬遷解決「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困境。戳視頻↓

央視財經記者 白玥:這兩天我們在涵江村走訪過程中,了解到當地脫貧現在正進入到關鍵階段,我知道您也經常來這個村子考察調研,從我們這兩天的走訪中,感覺當地現在最主要的是產業上的發展,也就是種植玉米和養牛。您認為產業扶貧對一個地區的脫貧來說有哪些重要作用呢?

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 馬漢成:非常感謝中央電視臺對寧夏、對固原、對西吉的關心,產業是我們貧窮的根源。涵江村過去的自然條件很艱苦,曾經叫爛泥灘。這幾年在閩寧協作,福建莆田的涵江區結對幫扶當中才改名為涵江村。實際上有兩層意思,一是人們對這種協作的肯定,第二是因為涵江的幫扶讓這個地方的產業有了很好的發展。涵江村得益於種養業的發展,但更多的是由於福建的幫扶,把我們的優勢產業、特色產業,對標上東部的發達市場,所以產業要發展,不僅要聚焦當地的特色和優勢,更多的是我們的產品要對標市場,對標大市場,讓我們的好產品賣上好價錢。

涵江村的產業發展,也是我們固原市624個貧困村、全寧夏1100個貧困村產業發展的縮影。實際上我們每一個村都有特色產業,在寧夏,包括固原在內,我們立足當地的自然條件、資源稟賦以及老百姓的技術能力,還有土地的支撐,大部分做得是肉牛養殖。我們過去是以種植為主,現在我們調整結構,既有好的特色種植,更有好的養殖。下一步我們還有鏈條更長,價值更高的加工業,實際上走的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線路。

產業要發展好,三個因素很重要。第一個,立足當地,做好規劃非常重要。第二個立足特色,延長鏈條很關鍵。第三個對標市場,發展品牌非常重要。這三個因素要做好,還有兩個保障因素,一個保障因素是能人帶動或者合作社引領,再大一點就是龍頭企業的支撐和保障。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技術,我們現在發展產業,從最前端種的品種,養的品種都是不一樣的。好的農業,尤其是種養業,是種出來的,是養出來的,所以這個品種非常重要。

第二個支撐就是金融,金融對產業的發展,無論是在放大規模,還是推動機制建立上,以及跟大的合作社、企業合作方面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像現在我們這個村的發展,每戶平均能養8到9頭牛,人均兩頭,就得益於扶貧小額信貸,國家在三年內貼息,每戶戶均都貸到5萬塊錢,有金融的活水激勵,才能把我們的產業規模放大。

央視財經記者 白玥:在金融扶持上現在有各種各樣的方式,因為大家需要的資金和需要的方式也都不一樣,金融扶貧也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政策,從全局來講您認為還有哪些政策可以增加,或者現在利用好的政策?

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 馬漢成:這一輪的扶貧造血能力增強,一個主要的因素得益於金融扶貧的進入,第一個能把貸錢、還錢、掙錢的意識培養起來;第二個,能把老百姓的發展意識和誠信意識培養起來。截止到今年的上半年,寧夏已經為60萬建檔立卡戶帶來近300億的貸款,戶均5萬塊錢,我們實現了應貸盡貸、願貸盡貸,基本上覆蓋率達到80%。這兩年有些老百姓已經有了自我發展能力,他也不再貸款了。之前我們的最高覆蓋率達到85%,所以正因為這樣,這幾年在寧夏的發展當中,我們形成了鹽池模式,固原蔡川經驗等好的做法,這兩個都得到了中央領導,還有中央新聞媒體的宣傳和報導,能形成模式、形成經驗,說明金融在這個地方的發展已經形成了機制,已經深得廣大老百姓的擁護和支持,也同時反映出我們的金融部門廣泛、深度地參與到脫貧攻堅當中。

我覺得金融工作在現在的發展當中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規模的適度放大,國家在現行的每戶5萬塊錢以內是貼息的。我覺得下一步可以把規模放大,增加的規模,根據發展產業的特點和需要,一個是要延長期限,第二個要增加規模。增加的這一塊可以不貼息。

第二是市場化推動,金融政策有必要發展普惠金融,讓更多的農村父老鄉親們、兄弟姐妹們享用,現在這一塊覆蓋度是不夠的,我們好多非建檔立卡戶也想發展,但是得不到貸款。所以我覺得在下一步我們在鄉村振興當中,或者在我們產業政策的接續當中,金融扶貧的政策還是要發展普惠金融,讓更多的老百姓從中受益。

央視財經記者 白玥:像您剛才也提到了,我們除了自身的發展,還需要一些外力,比如說東部和西部的結合是很好的方式,而在咱們寧夏就是閩寧結合,現在的經驗和亮點有哪些呢?

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 馬漢成:說起閩寧協作,我們確確實實非常感恩總書記,感謝福建人民。1997年中央作出決定以後,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推動,親自領導閩寧協作。24年來結出了豐碩的成果。福建人民對寧夏的關懷,可以用真情實意、真金白銀來形容,省級、市縣以及社會投資近30億元,已經有5700家福建籍的企業或者商戶,在寧夏大地上發展,正因為他們的進入,對我們的產業,解決我們的就業,讓我們很多老百姓的脫貧,上了加速器。

閩寧協作已經上升為我們國家東西協作的一個典範。我覺得第一個經驗就是高位推動,兩省區的領導每年都把中央的決策部署,把總書記過去確定的方針政策都在兩地落實,每年都互動,要麼我們到福建去,要麼福建到寧夏來,聯席會議結束以後,兩地還要深層次的分管領導,市縣領導、縣區領導以及甚至一些鄉鎮,還有對接落實。第二個就是產業對接,主要是兩塊,一個是技術,福建的科研團隊,深層進入到我們固原的鄉間,進村入戶,還有一個龍頭企業進入,所以我們這幾年發展當中,我們比如一些扶貧車間,60%都是由福建的幫助建立起來。福建的企業,福建的工商戶來進入到固原來去經營,然後由他們去帶領,讓我們當地的老百姓學經驗、學技術、學理念。還有一個人才的流動,這24年來,福建一共派了11批185名工作人員,我們寧夏也是派了19批325人去到福建去學習,其中今年中宣部把閩寧對口協作,援寧工作群體授予時代楷模。這其中有4位跟我共事8年,在他們的身上展現出吃苦耐勞、愛拼會贏的精神。正因為兩地這種協作,我們過去單一的政府推動幫助現在進入到產業、技術、人才、醫療、教育等全方位的合作。所以現在閩寧兩地就是一家親,我開玩笑說,那邊有武夷山,我們這有六盤山,所以兩座高山都產生了人間奇蹟。所以現在說起福建,我們到福建去,福建把我們都當親人一樣對待,福建人到我們這兒也感到非常的親切。

最近我們閩寧協作第二十四次聯席會議以後,我們的張柱書記又帶隊去,我們的一些幹部,還有我們一些企業,在福建去對接。這次會議上,寧夏的陳潤兒書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福建的于偉國書記表態,福建幫寧夏的有5個市,每一個市你無論通過什麼形式,國有的、民營的、個人的,要在這些縣建一個支撐地方發展的產業項目。所以這些都讓我們非常鼓舞。所以閩寧協作現在不僅在固原大地上開花結果,在福建也有我們固原很多的人,近5萬人在那裡長期從業、安家落戶、紮根福建。所以兩地合作是非常的廣闊。而且總書記對兩地的這種合作,這種機制,這種模式給予了充分的肯定。2016年的7月份,在寧夏召開東西部協作會議。實際上在新時代,把這種模式、這種機制、這種經驗在全國各地放大推廣,讓更多的人受益。

央視財經記者 白玥:我們知道涵江村現在還是靠著山裡的發展,但還有一些通過移民搬遷而走出貧困的,那麼移民搬遷這塊現在寧夏是怎麼做的?

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 馬漢成:寧夏實際上窮就是山大、溝深、水少,這是自然面貌。但同時對固原來講,人多、縣窮、縣域經濟發展能力弱,因為固原對我們寧夏來講,有9個國定貧困縣,佔所有市縣的41%,9個貧困縣的面積,再加上我們重點鄉鎮的話,面積要佔76%左右,而且我們的地方的貧困深度,像固原,建檔立卡之初是35.2萬人,所以貧困深度也是非常深。

所以我們這個地方是貧困面廣、程度深,扶貧的任重、成本高。移民搬遷,就是我們要解決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問題,我們的措施就是減人強基礎。寧夏的移民搬遷在我們國家走的是比較早的,而且這項工作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上個世紀80年代初,經過五輪搬遷,尤其是進入到新世紀以後,通過實施,「十二五」中南部地區生態移民和「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移民,我們全寧夏目前通過政策性移民搬遷,搬了127萬人,還有自發移民40萬人。所以正因為這樣,他們搬出去以後,才給我們今天做綠水青山帶來了空間,也給我們發展種草養畜帶來了空間。所以我覺得寧夏的移民搬遷,首先是解決了挪窮窩的問題。第二個解決了生態修復的問題。第三個是讓這個地方發展產業增強承載能力。第四個是改變城鄉面貌。我說我們這個地方的經驗就是一張藍圖繪到底,把不適合的地方的人,要搬到靠近路、有水的地方,大家上學、就醫從業都比較方便,這就是一張藍圖繪到底。第二是一任接著一任幹。這些年來,每一個5年我們都有移民搬遷任務,截止到十三五,我們基本上解決完了。

第三個是我們堅定走致富一條路,幫了不是目的,更多的是要解決產業就業,讓他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所以今天在寧夏大地上見證的,比如說曾經的閩寧村現在變成閩寧鎮,這是總書記1997年來固原決定的事情。當初的閩寧村是一個幹沙灘,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有6個行政村,變成了金沙灘。1997年搬過去的人貧困發生率是90%,去年這個地方的貧困發生率降到0.2%,收入從當初的4000多塊錢,去年變成了13970塊錢。現在無論是產業、就業、社會融入工作,都比較到位。所以總書記在今年再次視察寧夏的時候,說「我對寧夏有感情,我和寧夏有緣分」,講的就是這段情緣,這一段情懷。所以閩寧鎮,包括固原,就是寧夏很多移民搬遷脫貧的一個縮影。

我們移民的方式大體上有兩類,一個就是政策性移民,包括生態移民,包括勞務移民。

第二個自發移民,老百姓自發地走出去,到城市,到別的地方創業。

移民搬遷即是貫徹總書記五個一批當中的一個舉措,但更多的經過多少年發展,對貧困地方來講,我覺得是一條經驗。說句內心話,貧困它有歷史淵源,固原,我們曾經「苦瘠甲天下」。現在經過在黨中央的關懷下,在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的指引下,舉全黨之力來去做這項工作,像在西吉大地上,現在有中央的企業,有地方的部門,廳級幹部來幫扶,也有一般幹部來幫扶。所以這就是我們國家在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移民搬遷就是體現了這個優越性。我覺得從根本上講就是挪了窮窩,拔了窮根,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小康路。

來源:央視財經

原標題:《央視財經專訪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固原市市長馬漢成:金融扶貧活水激勵產業發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寧夏回族自治區氣象局
    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建軍 分管工作:分管氣象服務、應急減災、人工影響天氣、氣象扶貧
  • 中國氣象局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籤署新一輪合作協議 共推寧夏氣象...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雒璇 官景得報導10月18日,中國氣象局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在銀川籤署新一輪合作協議,共推寧夏氣象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更好地保障服務寧夏「創新驅動、脫貧富民、生態立區」三大戰略實施。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政府主席鹹輝,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分別代表雙方籤署協議。自治區政府副主席王和山主持會議。鹹輝指出,氣象工作關係國計民生,氣象服務惠及千家萬戶。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始終堅持從全局的高度謀劃部署氣象工作,推動寧夏氣象局全面參與重點工作,不斷提升氣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 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抽檢45批次糧食加工品 不合格1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陳娟女) 2020年11月6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網站發布2020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示(第三十六期)。信息顯示,近期,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抽檢了糧食加工品樣品45批次。其中:掛麵7批次,全部合格;其他糧食加工品38批次,37批次合格,1批次不合格。
  • 寧夏食藥監局發布:寧夏回族自治區藥品生產、特殊管理藥品監督檢查...
    根據《關於建立藥品醫療器械監督檢查信息報告公開制度的通知》(寧食藥監〔2016〕76號)要求,近期,各級食藥監管部門及自治區食品藥品審評認證中心對部分藥品生產企業、特殊管理藥品區域性批發企業開展了監督檢查,現將檢查信息予以通告。
  • 2021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統一招錄選調生130人公告
    【導讀】華圖選調生考試網同步寧夏人事考試中心發布:2021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統一招錄選調生130人公告,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二)招錄名額   計劃招錄130名,具體招錄職位類別和名額見《寧夏回族自治區2021年統一招錄選調生職位表》(見附件1,以下簡稱《職位表》)。
  • 許用貴帶隊赴寧夏原州區開展互學互助對口扶貧協作
    10月16日至18日,福州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馬尾代區長許用貴帶隊赴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開展互學互助對口扶貧協作活動。區領導餘穎凌、張發春、楊榮參加活動。  許用貴一行考察了易地扶貧搬遷村「福馬村」、福建飛毛腿高級技工學校原州區分校、固原融僑(豐霖)肉牛生態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河川鄉油用牡丹基地、姚磨村冷涼蔬菜基地,詳細了解了產業幫扶
  • 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關於撤銷寧夏寧化工業企業有限責任...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6月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網站發布關於撤銷寧夏寧化工業企業有限責任公司等兩家企業 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的通告。通告原文: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公告2020年第19號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關於撤銷寧夏寧化工業企業有限責任公司等兩家企業
  • 致敬丨寧夏這些單位、個人,擬被記大功獎勵!附名單
    2020-12-23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寧夏回族自治區事業單位
  • 「自治區60年感動寧夏人物」及提名獎候選人開始公示
    再接再厲、紮實工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自治區60年感動寧夏人物」及提名獎候選人公示為充分展示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年來、改革開放40年來、他曾獲得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100位為寧夏建設作出突出貢獻英雄模範人物等榮譽稱號。18.吳忠禮,男,漢族,1941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寧夏社科院首席專家、 寧夏文史館館員。他長期從事西北和寧夏地方歷史文化研究,被譽為「寧夏地方歷史和地方志的拓荒者」、寧夏歷史的「活字典」。
  •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陳潤兒主持並講話
    本報訊 (記者 馬曉芳 姜璐)12月3日,自治區黨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近期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研究制定寧夏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重大問題,決定召開中國共產黨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自治區黨委書記陳潤兒主持會議並講話。
  • 大陸馬:寧夏馬術運動協會獲寧夏回族自治區3星級體育類社會組織
    青馬網訊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體育局依據《寧夏回族自治區體育類社會組織評估實施細則(試行)》辦法對自治區級體育協會進行了評估。2019年共有34個自治區級體育社會組織自願參加評估,其中,33個體育社會組織具備星級條件。
  • 國家教育督導檢查組對寧夏回族自治區申報的5個全國義務教育發展...
    國家教育督導檢查組對寧夏回族自治區申報的5個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督導檢查反饋意見 2014-12-31 來源:教育部 2014年12月26日  12月22日至26日,國家教育督導檢查組對寧夏回族自治區申報的5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
  • 寧夏回族自治區氣象局黨組召開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楊婧報導  11月19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氣象局黨組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會議由寧夏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丁傳群主持,中國氣象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5督導組嶽春山、馮志敏同志出席會議。
  • 寧夏回族自治區氣象局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氣象局   發布時間:2018年03月30日14:29   本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要求編制。
  • 寧夏回族自治區深居西北內陸高原,典型的大陸性半溼潤半乾旱氣候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寧夏回族自治區深居西北內陸高原,屬典型的大陸性半溼潤半乾旱氣候,雨季多集中在6—9月,具有冬寒長,夏暑短,雨雪稀少,氣候乾燥,風大沙多,南寒北暖等特點。
  • 寧夏回族自治區氣象局傳達學習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
    中國氣象報記者柳薦秋報導 11月3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氣象局召開黨組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措施。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鵬祥主持會議。
  • 寧夏山鷹獵隼命運悽慘
    然而近年來受經濟利益驅動,寧夏回族自治區一些山農大肆捕捉、販賣獵隼、鷹等野生動物。  歲末年初,寧夏南部山區固原市下起了漫天大雪。大雪給棲居此地的鷹、獵隼、石雞等野生動物帶來了厄運―――許多農民藉機布下網套,大肆獵捕鷹、獵隼、石雞。  2002年底的最後一個星期六,記者暗訪了當地幾個鄉村。在原州區南河灘清水河橋頭,路邊欄杆上掛著20多隻死野兔,一中年人肩上拴著一隻鷹。
  • 從點亮燈泡到點亮產業——寧夏電力扶貧「點」亮西海固
    新華社銀川12月24日電題:從點亮燈泡到點亮產業——寧夏電力扶貧「點」亮西海固新華社記者於瑤、陳澤安近年來,國網寧夏電力公司在西海固核心地區固原市投資20多億元,實施助力脫貧攻堅配套工程項目,為814個行政村通上動力電,成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 「寧夏第一書記系列」 馬明:扶貧是個良心活
    或許就是這樣的簡單才促成馬明在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崗位上的不簡單。 「在豹子灘村幹了四年,我覺得扶貧工作就是個良心活。」馬明說話很質樸,這看似很簡單的一句話,其實是從他心裡「蹦」出來的。 2017年3月剛到豹子灘駐村時,馬明也曾困惑過,「扶貧工作我該怎麼幹?怎麼做才不會讓村裡人覺得我們只是來走過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