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問方式
1.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達技巧(表現手法、藝術手法、藝術技巧)?
2.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手法(藝術手法、表達技巧)。
3.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4.這首詩(某某詩句)在寫景(抒情、描寫人物/某某)上有什麼特點?
(二)分析思路這類提問注重的是詩歌整體的藝術表現特色,主要應從詩歌的整體構思、詩歌整體的藝術技巧方面來解答。表達技巧(藝術技巧)
1.表達方式
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2.表現手法
(1)修辭手法:比喻、比擬(擬人、擬物)、誇張、借代、對偶、設問、反問、雙關、頂真、諧音、互文、反語、通感、排比、反覆等。
(2)抒情手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樂景寫哀情、樂景寫樂情、哀景寫哀情、哀景寫樂情;託物言志;借古抒懷(借古諷今)。
(3)描寫方法:A.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靜襯動;B.虛實結合、虛實相生、由實到虛、由虛到實;C.正側結合(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D.點面結合(以點寫面、以面寫點);E.遠近結合;F.抑揚結合(先抑後揚/欲揚先抑、先揚後抑/欲抑先楊);G.褒貶結合(似貶實褒/寓褒於貶/正話反說、似褒實貶/寓貶於褒/反話正說);H.明暗結合;I.聲色結合;J.細節描寫;K.比興;L.白描;M.工筆;N.象徵;O.對比;P.襯託(正襯、反襯);Q.烘託;R.渲染;S.用典;T.鋪陳;U.聯想、想像;V.以小見大;W.側面描寫;X.主客移位(側面虛寫)。
(4)結構技巧:首尾照應、開門見山、層層深入、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總分得當、以小見大、過渡、鋪墊、伏筆、懸念等。
設題角度
1.「小角度」設題此類設問的「切入點」較小,考查的針對性強,題幹要求上明確規定了從表達技巧中的某一個具體方面鑑賞。此類題目的考查目標非常明確,題幹明確告訴考生須從「修辭方法」、「虛實」、「景」和「情」、「融情於景」等角度鑑賞,答題時我們只要根據題幹所要求的相關表達技巧知識,並結合詩歌的具體內容作出分析說明即可。
2.「大角度」設題此類設題往往「泛泛而談」,沒有具體的角度要求,出現在題幹中的關鍵詞通常是「表現手法」、「藝術手法」或「手法」等較為寬泛的概念。此類題目較之上一類鑑賞難度要大,因未規定表達技巧的具體類型,所以答案的不確定性因素很大,答案有可能是表達技巧中的任何一種甚至幾種類型。這些題型往往給考生答題帶來很大盲目性。
(三)答題步驟
1.明手法: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釋理由: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
3.析作用:此手法怎樣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四)答題示例例題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早行陳與義露侵駝褐曉寒輕,星鬥闌幹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問:此詩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答案:(步驟一)主要用了反襯手法。(步驟二)天未放亮,星鬥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步驟三)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獨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