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成都動漫創作密碼之
今年夏天,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大獲成功(下稱《哪吒》)撬動了國漫市場,為行業增添信心。《哪吒》的核心創作團隊可可豆動畫,來自成都高新區,電影中的成都元素被影迷津津樂道。
其實,除了可可豆,成都還有很多從事動漫創作的年輕團隊,成都生活的點點滴滴給了他們創作靈感。連日來,紅星新聞記者進行調查採訪,為您破解成都動漫創作的密碼。
2012年,動畫番劇《十萬個冷笑話》一經上線,就受到網友熱捧,導演盧恆宇和李姝潔這對情侶導演也因此被大家熟知。李姝潔和盧恆宇在成都共同成立了艾爾平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下稱「艾爾平方」),製作了大電影《十萬個冷笑話》,網絡動畫《鎮魂街》《屍兄》《漢化日記》等。其中,2014年上映的院線電影《十萬個冷笑話》以及2017年上映的系列續作《十萬個冷笑話2》均票房過億,漫改作品《鎮魂街》目前僅在優酷及嗶哩嗶哩兩個平臺播出,累計播放量已達10億。
日前,紅星新聞記者探訪了位於成都高新區的艾爾平方,李姝潔講述了正在熱播的《漢化日記》的製作趣事,也分享了他們今後的創作藍圖。
李姝潔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
豆瓣8.7分
原創番劇《漢化日記》融入成都元素
「大家好,我是蘇莫婷,我們是一個新番,大家也不熟,沒什麼好說的……」在《漢化日記》開頭,女漢子蘇莫婷用不太自信的口氣向觀眾打招呼。
動畫番劇《漢化日記》是艾爾平方的第一部原創IP,於7月21日在嗶哩嗶哩獨家上線,目前更新到第7集,已經獲得千萬的播放量,在豆瓣的評分為8.7分。不少網友表示,該劇題材新穎,不俗套,夠搞笑。本片由崔亞傑製片,周雪導演,盧恆宇和李姝潔監製,講述了在一個「萬物皆可漢子化」的世界裡,女青年蘇莫婷與各種神仙夥伴之間發生的種種故事。
《漢化日記》海報/受訪者供圖
《漢化日記》每一集都會講一個有趣的日常小故事,希望用搞笑橋段緩解年輕人的壓力。李姝潔說,希望這部劇儘量真實反映年輕人的生活狀態,所以網友經常在追劇的時候發出彈幕:製作組是不是在我身邊安裝了攝像頭?
《漢化日記》充滿成都元素,本劇的故事發生地就是艾爾平方,而樓下的商場和地鐵站也令很多成都觀眾眼熟。有意思的是,劇中人物還時不時冒出一句四川話。李姝潔表示:「《漢化日記》是我們原創的,雖然目前第一季還沒更完,但是我們自己心裡很確定要做第二季。」
談初衷
「就是喜歡成都這個地方」
李姝潔和盧恆宇是動畫圈令人羨慕的情侶搭檔。盧恆宇是成都蒲江人,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動畫系首屆畢業生,而李姝潔,畢業於陝西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動畫系。
李姝潔透露,今年,她和盧恆宇在一起13年了。兩人於2006年相識,那一年,盧恆宇首次導演動畫長片《雲端的日子》,李姝潔也參與其中,在那之後兩人便在一起合作。2012年,兩人導演了《十萬個冷笑話》,因此被更多觀眾知曉。隨後,他們一起成立了盧恆宇和李姝潔工作室(即艾爾平方)。
《漢化日記》劇照/受訪者供圖
2008年,李姝潔和盧恆宇曾一起北漂,在盧恆宇最迷茫的時候,想到了自己的家鄉成都,那裡的生活節奏也許會讓他平復內心的焦灼。於是,他乾脆和李姝潔一起回到成都創業。
李姝潔是在山西太原長大的東北人,她說,再過幾年自己在成都呆的時間,就要比自己在「老家」太原呆的時間還長了。「動畫裡的一些成都元素的表現,就是我們對成都的理解,很自然,就是喜歡這個地方,以後跟成都本地也有很多合作的機會。」
談搭檔
「合作模式就像是鹽和辣椒」
李姝潔是一個很注重細節的人。她說,自己跟盧恆宇一起搭檔導演時,盧恆宇可以把整體結構化的東西梳理得非常好,他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更深入、全面,「框架設計好了,我就在他這個基礎上把作品實現出來,我也很樂於不停地錦上添花給予他驚喜。對於細節的感覺和把握確實是我的優勢。」
李姝潔笑言,她和盧恆宇的合作模式就像是鹽和辣椒,鹽對食物必不可少,而辣椒又會讓它更美味,「我特別喜歡盧恆宇的劇本和臺詞,這就像是他手上捏了把鹽,一撒就對味兒。那我擅長的部分,比如表演、音樂等聲音設計和封裝剪輯,更像是一把辣椒或是味精。」
盧恆宇和李姝潔/受訪者供圖
她說,「我們目前有3、4個項目在並行,敢在公司內給予這麼多新導演機會獨當一面,也是因為我們拆解出了自己能做出火鍋的秘方是鹽和味精,胸有成竹,也可傳授給他人。我們也是儘量以監製的方式和教練的視角在團隊中帶人。」
在創立公司之後,兩人不僅要注重創作,還需在公司管理和新人培養上花費精力,李姝潔表示他們也有分工策略。「2018年開始我接手了公司管理的工作,老盧從CEO職位改為了CAO,他的審美高度和聰明智慧是非常稀有珍貴的。但他做CEO的這幾年隨著團隊擴大,管理壓力和難度升級,我們意識到這樣下去他的精力將無法聚焦在作品上,如果團隊中最有創意的人不管作品創意,而是從頭做起學習管理企業,我們可能會淪為一個平庸的公司,所以我們決定把他放到自己最擅長也是團隊最需要他的位置上。」
談創作
「腦洞大是一種製造驚喜的能力」
《哪吒》的核心製作團隊可可豆也在成都高新區,都是成都的動畫人,李姝潔和劉文章、餃子也在很多年前就認識了,《哪吒》上映,艾爾平方也組織包場觀影支持。
「中間我有去過他們工作室,他們當時很忙,所以點映之前我沒看過片子,7月21日看點映的時候有Q到我說說感受,我就說羨慕、嫉妒、愛,真的很愛那些在這個行業裡,一直堅持著做片子的人們。也很替餃子他們高興。」李姝潔坦言,《哪吒》的成功對於整個動漫行業都是一件好事情,「我們這個行業在起步階段,《哪吒》取得了非常棒的票房成績,這證明動畫行業有巨大空間。這對大家來說都是極好極好的事情。」
《漢化日記》劇照/受訪者供圖
聊到創作,李姝潔有很多想法,而她和盧恆宇的作品經常被贊「腦洞大」。李姝潔笑道,與其說「腦洞大」不如說是一種製造驚喜的能力,或者說就是「敢於給自己或他人窘境」的勇氣,講故事如此,做喜劇更是如此。
談將來
動畫電影《雪孩子》有望後年上映
2017年底,艾爾平方完成了來自騰訊的數千萬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2019年完成了嗶哩嗶哩和騰訊的B+輪融資,本次融資將主要用於公司原創項目的布局和商業化探索,後續艾爾平方與騰訊合作了《默讀者》。
騰訊方面曾表示,艾爾平方在《十萬個冷笑話》《鎮魂街》《屍兄》中體現出極強的「原創」潛力,即使在IP改編項目中,艾爾平方依然表現出了獨到的「講故事」能力。此外,導演CP盧恆宇和李姝潔,以及其團隊對畫面的表現能力和獨特創作氣質更深受觀眾喜愛,這些都是吸引騰訊進行投資的因素。
《漢化日記》劇照/受訪者供圖
「我們公司有兩條產線,一個是大家熟悉的二維動畫,一個是3D引擎動畫。我們的產品形式也有兩種:院線電影、網絡劇集。我們除了做內容以外,也開始著力於自有版權的運營。」採訪最後,李姝潔向紅星新聞記者透露了艾爾平方接下來的一些製作計劃,「《漢化日記》系列我們會做下去,見證團隊的成長,也陪伴喜歡艾爾平方的觀眾老爺們。我們的原創作品不只有這一個。科幻懸疑氣質的3D引擎動畫《海馬體》也已經投入開發與製作。」
艾爾平方目前還正在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合作改編動畫電影《雪孩子》,「我們的二維動畫《雪孩子》今年在做前期開發,另外,我們也有兩部儲備的原創動畫電影,期望能早日和大家見面。」
對於目前網友呼聲最強的《鎮魂街2》,李姝潔表示已經在緊鑼密鼓的製作中,而在《十萬個冷笑話》開播的第7年,李姝潔直言:「其實我們很早就計劃過《十萬個冷笑話》電影是三部的故事,就看後面有沒有什麼契機出現吧,我們非常懷念和寒舞一起創作的那個時候,真的非常快樂。如果可以出第三部,對於我和盧恆宇來說也算是把一件大事做完了,那樣的話在我們心裡『十冷』電影系列的故事才是完整的。」
紅星新聞記者 張世豪 實習生 曹鳳潔 攝影報導
編輯 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