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學校舉辦運動會,學生本該感到激動和興奮。然而,寧國市開發區小學的很多孩子卻有些失落。有家長撥打本報熱線電話962000 反映,10 月30 日至11 月1 日學校舉辦運動會,卻通知沒有比賽項目的學生放假在家,也不允許到場觀看。「這麼多學生在學校裡面,安全隱患特別大,體育場容納不下。」該校一名負責人表示,因場地有限和安全因素,不建議非運動員學生來校觀看,今後將想辦法解決。
新聞事件
家長:沒有比賽的學生放假在家
「學校舉辦運動會,這本來是一件好事情。」寧國市開發區小學一位學生的家長日前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學校舉辦運動會之前,老師就跟學生說了,有比賽項目的學生到校參加運動會,沒有比賽項目的學生就放假在家。
「10 月30 日,孩子和同學一起去學校看運動會,結果也不讓進。」這名家長說,以前自己讀小學時,學校舉辦運動會都是全員參與,既能增加對體育運動的熱情,又能增強集體榮譽感。現在孩子上了幾年學,都沒感受過運動會的氣氛,這也是成長中的一種遺憾。
記者注意到,此事在網上也引起網民的關注和議論。「學校出發點是好的。」有網友對學校的做法表示理解,「運動會期間老師們的精力都在比賽上,萬一小孩在學校出了事情怎麼辦?」還有網友認為,學生沒有比賽項目,放假在家,還多了幾天假期,這樣也挺好。「這樣的運動會,參賽者沒有更多的競賽意識,在家的也沒了集體榮譽感。」也有一部分網友不認可,「學校應該克服困難,讓每個學生都能體會運動會。」
校方:因場地有限安全隱患也大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了解到,寧國市開發區小學舉辦的是田徑運動會,設有100 米、200 米、400 米、800 米、4×100 米接力、跳遠、跳高、壘球等多個比賽項目,舉辦時間為10月30日至11月1日。
針對家長「非運動員放假在家,不讓進校觀看」的質疑,寧國市開發區小學也在地方論壇上進行了回應。
回應稱,運動會期間,全體教師都在擔任裁判工作,非運動員若也到校觀看,會處於無人看護狀態,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對比賽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幹擾,所以不建議非運動員來校觀看,敬請網友及學生家長予以理解和配合。
「不光我們學校,城區多所學校都是這種情況。」昨日,寧國市開發區小學一名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全校一共2400 多名學生,如果都到場,「一是體育場全部都是人,人都擠不開,運動會沒辦法開;二是安全隱患比較大,整個場地亂成一團。」
部門:教體局建議學校綜合考量
針對此事,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昨日也聯繫了寧國市教體局普通教育科。「我們也接到了一些家長的反映。」一名工作人員說,不僅開發區小學,寧國城區有幾所學校因為考慮場地和安全因素,均不提倡非運動員學生到校觀看運動會。
這名工作人員表示,學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舉辦運動會,但教體局也會給出合理建議,讓學校綜合考量,儘量讓學生能參與到校運會當中。
「昨天早上來人比較多,我們的意思是學生先進來,待會看情況,不能都湧進來。」寧國市開發區小學負責人說,可能10 月30 日早上有的家長和學生來了之後就回去了,以為不能進。但後來學校考慮家長和學生的想法,10 月30 日上午已經開放了校門,只要家長和學生不要佔用跑道且確保安全,就可以進校觀看。
這位負責人說,10 月31 日上午他和教師們也在探討,「來年我們是不是可以分年級開運動會,把握好時間節點,分減壓力?這些都可以考慮,我們也在想辦法。」
記者調查
非運動員放假回家並非個例
在很多家長記憶裡,學生時代的校運會都是學生全員參加,一番激情熱鬧的場景。但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發現,當前「學校舉辦運動會,非運動員放假回家」的現象,在省內多地的學校都存在,尤其是位於城區的學校。有些家長為孩子感到心酸卻無奈,有些家長早已習以為常。
學生在校外「偷看」校運會
前不久,肥東縣一所學校舉辦了秋季運動會。此前各班級已經在班內對比賽項目進行了選拔,被選上的學生能參與運動會,落選的學生在運動會期間則放假在家。
「老師在運動會前就在課堂上叮囑學生:『如果學生沒有比賽項目,就在家寫作業,不要到學校來。』」該校一名家長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儘管孩子落選比賽項目選拔,但特別渴望能參與到學校運動會中去,哪怕只是感受一下氛圍都好,「後來我就帶著他在學校圍欄外邊看。看的時候他很興奮,但是只看了一小會,他就緊張地說:『爸爸,我們趕緊回去,不要讓老師發現了。』」
「當時我感到特別心酸。如果學校能安排一個固定的位置,讓學生可以入校觀看,這樣孩子也不用偷偷地在校園外看。」這名家長說,班級裡沒有參與校運會的孩子大約有一半,學校運動會不應該把這些孩子排除在外。即便讓孩子當觀眾,也是一種參與,鼓勵孩子們更加熱愛運動和更有集體榮譽感。
輪流當啦啦隊員也很開心
「我家孩子沒報名運動會項目,但是她成了一名啦啦隊員,也很開心。」合肥市蜀山區一所學校的學生家長說,學校考慮場地和安全因素,確實不能容納全校學生都在運動場上,所以運動會期間讓孩子放假,「但是沒有項目的學生,可以報名班級啦啦隊和後勤服務隊。只要願意報名的孩子,基本上都能參加。」
這名家長說,班級啦啦隊員和服務隊員採取輪流「上崗」的模式參與學校運動會,「今天上午這6 名學生,下午那6 名學生,三天下來基本大家都可以輪到。班級在運動會上取得的每一個榮譽,她都感覺有自己的一份努力,很有集體榮譽感。」
「學校運動會開幕式大家都要參加,但是開幕式後,沒有比賽項目的學生可以在家,也可以去學校觀看。」合肥廬陽區一所學校的家長說,今年學校還未舉辦運動會,去年孩子沒報比賽項目也沒參加運動會,「家裡沒人接送,就沒讓他去了。」
□專家視點
校運會應當提高學生參與度
「學校運動會,是重視競賽的意義,還是重視對學生身體素養的提高和運動意識的增強?」接受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採訪時,中國教育科學院研究員儲朝暉首先拋出一個問題。儲朝暉認為,如果是前者,那麼選拔有體育特長、有希望獲得比賽名次的學生參加運動會,其他人就不需要參加,「但如果是後者,從整個提高全民運動素養、運動意識,全體學生的健康角度來看,應該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這也體現出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是否真正面向全體學生。」
「學校舉辦校運會,提高學生參與度的方式多種多樣,不一定是都報名參加比賽。」儲朝暉說,比如可以組織服務隊和啦啦隊或者通過其他方式,讓沒有比賽項目的學生參與進來,「這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運動意識、集體意識以及生活交往的各種能力,我覺得都是有必要的。」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鍾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