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協首屆科普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和優秀組織單位名單的通知

2020-11-23 騰訊網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緊緊圍繞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促進文化與科技融合,繁榮科普文化創作,拓展科普傳播途徑,藉助攝影藝術形式,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提升我省公眾科學文化素質,在全社會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2019年9月省科協、省攝影家協會聯合舉辦了吉林省首屆科普攝影大賽。

本次大賽以「繁榮科普文化 展示科學之美」為主題,綜合運用攝影藝術手段,謳歌科技人物、反映科學現象、揭示科學原理、記錄科學活動、傳播科學知識、啟迪科學思想,著重宣傳我省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創新、經濟建設、科學普及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事跡和貢獻。大賽組委會共收到來自全省各地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的參賽作品1800餘件,經過組織科普、攝影方面的專家評審,共評出155件獲獎作品。其中,專業組一等獎《休眠的活火山長白山》等2件,二等獎《長白山奇觀》等4件,三等獎《「吉林一號」衛星發射現場》等16件,優秀獎《「和諧號」動車組》等82件。業餘組一等獎《抽油機》等2件,二等獎《超級月亮》等5件,三等獎《從小愛科學》等16件,優秀獎《白龍弄潮》等28件。同時,按照各單位、團體組織動員參賽人數、作品數、作品質量等進行評選,評出吉林省教育廳等12個單位榮獲「優秀組織單位獎」。

希望獲獎者和獲獎單位再接再厲,繼續支持科普工作,積極開展科普攝影創作,為繁榮科普攝影、發展科普事業、助力公民科學素質提升作出更大貢獻。

吉林省首屆科普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和

優秀組織單位名單

一、專業組獲獎作品

(一)一等獎

1.《休眠的活火山長白山》作者:曲成軍

2.《科學家(王大珩、吳學周、唐敖慶、科學家對話)》(組照)作者:關鳳林

(二)二等獎

1.《長白山奇觀》作者:於長馨

2.《中華秋沙鴨》作者:王豔霞

3.《長白山植被》(組照)作者:樸龍國

4.《現代化的高鐵》(組照)作者:霍春光

(三)三等獎

1.《「吉林一號」衛星發射現場》作者:鄒乃碩

2.《黑城遺址》作者:高原

3.《餘瑞璜》作者:連相如

4.《一汽紅旗轎車》(組照)作者:蘇俊友

5.《現代化生產線》作者:白石

6.《空降奇兵》作者:樂夫

7.《和「外星人」握手》作者:宮曉平

8.《查幹湖冬捕》作者:孫曉峰

9.《冰窗花》作者:韓行波

10.《春城夜色》作者:朱光

11.《乾安泥林》作者:張衛

12.《長白山高山花園》作者:李連勝

13.《君子蘭》作者:李春影

14.《三寶鳥》作者:孟洪

15.《夜鷺》作者:古道

16.《桂花耳》作者:王延斌

(四)優秀獎

1.《「和諧號」動車組》作者:楊暘

2.《從綠皮車到復興號》(組照)作者:劉慎庫

3.《2014年1月哈大高鐵長春段的CRH380B型動車組駕駛室》作者:劉慎庫

4.《長春地鐵》(組照)作者:張衛

5.《長春地鐵工程》(組照)作者:於秉偉

6.《第十八屆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作者:吳然

7.《由王大珩院士倡議、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組織的科學遙感》作者:關鳳林

8.《黃大年》照片提供: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

9.《蔣築英和他的老師王大珩》(組圖)圖片提供: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

10.《衛星雷射測距研究室隸屬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長春人造衛星觀測》作者:關鳳林

11.《中國科學院長春應化所開門搞科研,在北京燕山化工廠順丁橡膠萬噸廠攻克反應釜掛膠難題》作者:關鳳林

12.《中國科學院長春物理所研製出節能新光源,成果受到青睞》作者:關鳳林

13.《疫苗研製》作者:孫克林

14.《試製紅旗牌轎車》作者:劉恩泰

15.《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作者:楊意明

16.《中國科學院長春應化所科研人員在白城市洮南黑水鄉進行「性引誘劑」農田實驗》作者:關鳳林

17.《萬用表》作者:李有

18.《光譜》作者:喬慶禮

19.《從最初電子管,發展到半導體電晶體,到現在的大規模集成電路晶片,科技在飛速發展》作者:郭森林

20.《新能源公交車》作者:李昊謙

21.《隨著一輛金橙色解放J6駛下生產線》作者:張衛

22.《現代化的奧迪生產線》作者:白勇

23.《概念汽車》作者:關鋒

24.《一汽解放卡車自動化焊接裝配線》作者:張衛

25.《將科學知識滲透給學生》作者:李春影

26.《中國科學院第十三屆公眾科學日》作者:關鋒

27.《2019中國(北方)新零售產業博覽會上,機器人及高新技術設備與小朋友互動》作者:韓玉昌

28.《學習安全用電小常識》作者:許茗涵

29.《在科技館內,孩子們在體驗光與色的變化》作者:連相如

30.《5G》作者:宮曉平

31.《顯微鏡下的大米》作者:關鋒

32.《科技館內,孩子們好奇地體驗水的噴射》作者:連相如

33.《網上銀行系統》作者:李春影

34.《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工程》作者:白學唯

35.《城市綠化》作者:何平

36.《輕紗漫舞長白山》作者:於長馨

37.《安集海大峽谷》作者:高原

38.《靖宇瑪珥湖》作者:孫文革

39.《風力發電》作者:潘晟昱

40.《額濟納怪樹林》作者:高原

41.《象帽舞》作者:李鍾傑

42.《打場》作者:張躍波

43.《撫松人參》作者:劉佔革

44.《鹿茸》作者:吳婷

45.《養鵝》作者:王蘋

46.《綠色有機水稻》作者:薛慶鳳

47.《鴨田稻》作者:付茂林

48.《星空》作者:於秉偉

49.《淨月潭瓦薩國際滑雪節》作者:朱光

50.《閃電》作者:文風

51.《銀河》作者:尹霽虹

52.《蔬菜大棚》作者:李志成

53.《吉林隕石》作者:李默

54.《瑪瑙》作者:孫克林

55.《沉積巖》作者:喬凱

56.《靈璧石》作者:趙宗普

57.《南極石》作者:肖欣

58.《紫晶洞》作者:王玉玲

59.《珊瑚》作者:吳景茹

60.《木化石》作者:鄭淑英

61.《三葉蟲化石》作者:崔晨光

62.《松花江邊的霜石花》作者:薛慶鳳

63.《東北豹》圖片提供:紅外線

64.《丹頂鶴》作者:楊樹青

65.《普通鵟》作者:李連盛

66.《中華秋沙鴨》作者:樸龍國

67.《鳥類(普通翠鳥、戴勝、白尾海雕、紅尾噪鶥、橙腹葉鵯、大天鵝、黑臉琵鷺、大先鶲、大斑啄木鳥、紅尾噪鶥、紅翅藪鶥、牛背鷺、紅頭噪鶥、藍喉蜂虎、紋背捕蛛鳥、文須雀、綠喉蜂虎)》(組圖)作者:樸哲龍

68.《野鴨》作者:畢東明

69.《鳥類(北紅尾鴝、太平鳥)》(組圖)作者:孟洪

70.《鵜鶘》作者:高原

71.《中華秋沙鴨》作者:楊光

72.《螳螂》作者:魯乙酉

73.《紅錦鯽》作者:高原

74.《蝸牛》作者:李莉

75.《海豚》作者:劉永紅

76.《荷花》作者:高原

77.《女巫骨螺》作者:懷淑霞

78.《倒掛金鐘》作者:郭桂珍

79.《長白山花草(長白山罌粟、中華金腰、高山紅景天、長白棘豆、溫泉瓶爾小草、草蓯蓉、球果假水晶蘭)》(組圖)作者:樸龍國

80.《小山菊》作者:李連勝

81.《長白金蓮花》作者:連勝

82.《毒紅菇》作者:唐吉敏

二、業餘組獲獎作品

(一)一等獎

1.《抽油機》 作者:曹雷

2.《火星大衝「邂逅」月全食》作者:宋文秀

(二)二等獎

1.《超級月亮》作者:鄭理

2.《校園裡的科技迷》作者:劉勝華

3.《銀河》作者:張秀義(省直機關工委)

4.《月相》 作者:高紅霞

5.《智能時代》作者:王樹禹

(三)三等獎

1.《從小愛科學》作者:李永平

2.《吊蔓嫁接瓜飄香》作者:劉積靈(吉林市科協)

3.《丁達爾現象》作者:王守清

4.《光伏底下好事多》作者:董書群

5.《花慄鼠屬》作者:胡冬林

6.《喀納斯湖》作者:於洪生

7.《科學變化(積分球、4D動態幹涉儀、機器人研拋、CCD拼接儀)》(組照)作者:張磊

8.《藍孔雀》作者:董亮

9.《室外觀察宇宙現象》作者:韓文華

10.《M17天鵝星雲、天狗食日》作者:崔忠強

11.《天宇奇觀》作者:張評

12.《星軌》作者:劉志鑫(省教育廳)

13.《學做植物標本》作者:韓冬梅

14.《音符》作者:關春

15.《銀河拱橋》作者:張曉平

16.《銀河下的靈光塔》作者:張曉紅

(四)優秀獎

1.《白龍弄潮》作者:關春

2.《寶瓶座流星雨》作者:張曉平

3.《北鬥七星》作者:鄭理

4.《長白山生態系列(紅菇、猴頭菇、珊瑚狀猴頭菌、榆黃蘑、晶粒鬼傘、尖麟傘、捲毛小口盤菌)》(組圖)作者:胡冬林

5.《長白山野生小黃蘑》作者:王哲

6.《高鐵穿越「彩虹」》作者:韓文華

7.《科普教育活動》作者:張傈蘋

8.《科普滿校園,創新譜新篇》作者:左百成

9.《毛氈杜鵑》作者:馬夢妍

10.《牡丹》作者:唐克

11.《南果北種》作者:王慧巖

12.《南仁東》作者:南仁東家屬

13.《蒲公英》作者:曹雲虹

14.《企鵝》作者:鄭嘉茗

15.《水母》作者:曲夢

16.《桃膠》作者:嶽學軍

17.《未來之星》作者:趙玉林

18.《我的未來不是夢》作者:張評

19.《銀杏大蠶蛾》作者:李天民(省林學會)

20.《雨後彩虹》作者:林涵(省林學會)

21.《鬱金香》作者:董亮

22.《月季花》作者:宮小卉

23.《自然景觀(長白美人松、三角龍灣、老裡克湖雪掛)》(組圖)作者:孫浩

24.《自主學習》作者:喬旭

25.《柞蠶》作者:呂繼業(吉林省蠶學會)

26.《張掖丹霞地貌》作者:呂繼業(吉林省蠶學會)

27.《長白山裡的黑木耳基地—木耳》作者:張玉坤

28.《鳥類(白骨頂、長尾林鴞、黃喉鵐、鴛鴦)》(組圖)作者:胡冬林

三、特約作品

1.《日本-櫻島火山》圖片提供: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

2.《中國-西藏-扎日南木措》圖片提供: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

3.《法國-蒙聖米歇爾灣》圖片提供: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

4.《俄羅斯-阿巴坎河》圖片提供: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

5.《中國-大同-熊貓電站》圖片提供: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

7.《阿聯-杜拜國際機場》圖片提供: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

8.《越南-迪石》圖片提供: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

9.《美國-聖迭弋》圖片提供: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

10.《中國-長春》圖片提供: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

11.《中國-長春市-夜光》圖片提供: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

12.《「吉林一號」拍攝圖像-月球》圖片提供: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

13.《黑頸鶴》作者:趙春江

14.《人工降水、飛機噴灑農藥》作者:郎琦

15.《梅花鹿》作者:姜毅

16.《青稞》作者:趙春江

17.《生命的搖籃》作者:齊潤輝

18.《長白山大峽谷、吉林省地貌》作者:鍾民

19.《冰裂石》作者:永亭

20.《紅外線拍攝》作者:姜毅

21.《吉林石化》作者:劉雷

22.《集安人參大棚》作者:趙春江

23.《豬牙花》作者:趙春江

24.《汗血寶馬》作者:姜毅

25.《走進新時代》作者:莊謙宇

25.《吉林霧凇》作者:孫寶華

26.《佛光》作者:高鵬飛

27.《東北虎》作者:王貴金

四、優秀組織單位

1.吉林省教育廳

2.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

3.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

4.長白山攝影家協會

5.吉林省老年大學

6.撫松縣攝影家協會

7.吉林省蠶學會

8.吉林省林學會

9.吉林市科學技術協會

10.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科學技術協會

11.遼源市科學技術協會

12.白山市科學技術協會

相關焦點

  • 貴州省第二屆科普作品創作大賽獲獎作品揭曉
    由貴州省科技廳牽頭,與貴州省委宣傳部、貴州省教育廳、貴州省科協、當代貴州傳媒集團共同舉辦,大眾科學雜誌社承辦的「貴州省第二屆科普作品創作大賽」獲獎作品12月28日在貴陽揭曉。
  • 【科普活動】「 科普中國,綠色核能 」——首屆全國核行業科技英語演講大賽
    「科普中國,綠色核能——首屆全國科技英語演講大賽」是中國科協、國家能源局、國家原子能機構、國家核安全局舉辦的「科普中國——綠色核能主題科普活動」
  • 2019年新時代健康科普作品徵集大賽優秀作品名單公布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健康知識普及行動,普及健康科學知識,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水平,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部、中國科協共同組織開展了「2019年新時代健康科普作品徵集大賽」。活動得到了各地各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積極響應,共收到衛生健康機構、科技部門、科協、高校、社會組織、相關單位及專業人員推薦的視頻類作品2250件、音頻類作品362件、圖文類作品3304件和網絡帳號類作品471件。
  • 全國首屆大學生禁毒公益微藝術大賽獲獎名單公布
    「青年之聲」綜合服務辦公室、禁毒教育高校公益聯盟主辦,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和北京電影學院承辦。本次大賽是一次高水平的禁毒微藝術交流,也是一次公益性禁毒志願活動,本次大賽不設任何獎金,倡導「無毒青春 陽光生活」的志願精神,是首次全國高校系統的禁毒微藝術創意比賽。大賽自2018年9月啟動以來,經過近三個月的作品徵集,共收到來自全國186所高校的857件(套)參賽作品,其中有效作品508件(套)。
  • 關於舉辦第二屆廣西青少年創意編程與智能設計大賽終評活動的通知
    二、Python創意編程比賽和智能設計經專家評審,26名選手入圍Python創意編程比賽(名單及參賽辦法見附件3),80個作品入圍智能設計比賽(名單見附件4),參賽辦法見附件5,所有賽項參賽選手不得更換。如參賽選手的名字、學校有更改,請於10月22日前發郵箱或電話聯繫告知;如不能參加或期間中途退出,將視為自動棄賽。
  • 2020年「健康北京」科普作品徵集大賽獲獎結果揭曉
    日前,2020年「健康北京」科普作品徵集大賽落幕,最終獲獎名單正式揭曉。本次大賽由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北京市廣播電視局主辦,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協辦,共有135家單位的978件作品入圍大賽。經過科學性審查,網絡投票,專家線上評審和現場演講決賽,最終,20家單位榮獲優秀組織獎,35名選手榮獲演講一、二、三等獎和青年獎,114件作品榮獲短視頻、科普文章、新媒體形態等10類科普作品獎項。
  • 2020年中國風能攝影大賽參賽通知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為記錄風能行業的歷史變遷,展示風能行業的輝煌成就,豐富風能從業者的文化生活並為廣大攝影愛好者提供良好的交流互動和作品展示平臺,2020北京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2020)期間將舉辦第十屆「中國風能攝影大賽」活動。
  • 嶽陽市教育體育局關於舉辦嶽陽市首屆微課大賽的通知(嶽教體通...
    《關於舉辦湖南省第二屆微課大賽的通知》(湘教通〔2016〕484號)精神,經研究,決定舉辦嶽陽市首屆微課大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參賽形式大賽分為個人參賽和團隊參賽兩類。1.個人參賽:參賽對象為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及教育機構在職教師及教研教輔人員等。2.團隊參賽(3-15人):參賽對象為具備微課開發能力的學校及教育教學機構及教研團隊如省、市名師工作室等。
  • 2020年新時代健康科普作品徵集大賽優秀及入圍作品公示名單
    關於2020年新時代健康科普作品徵集大賽優秀及入圍作品名單公示的通知為進一步推進健康中國行動,大力開展健康知識普及,國家衛生健康委與中宣部、科技部、中國科協共同舉辦了「健康知識普及行動—2020年新時代健康科普作品徵集大賽」。
  • 「2020年寧夏科普作品創作與傳播大賽」擬獲獎作品公示
    2020年寧夏科普作品創作與傳播大賽已評審結束。根據《關於舉辦2020年寧夏科普作品創作與傳播大賽的通知》精神,本次大賽共徵集到動畫、繪畫、攝影類作品919件,其中:動畫類146件,繪畫類346件,攝影類427件。評審最終確定擬獲獎作品140件,其中:動畫類52件,繪畫類41件,攝影類47件。
  • 2020「北京秋季觀鳥月」觀鳥大賽及鳥類攝影大賽活動通知
    此次大賽旨在鼓勵市民到戶外去觀察野生鳥類,在欣賞鳥類的同時,記錄鳥類的數量和分布信息,留下相關影像資料,為北京市鳥類資源調查提供數據支持。此次活動共有「觀鳥大賽」及「鳥類攝影大賽」兩項賽事及相關科普宣傳活動。
  • 浙江省首屆大學生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賽的通知
    關於舉辦浙江省首屆大學生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賽的通知浙江省各高等學校:為引導大學生關注我國公共管理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高校學生運用公共管理理論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公共管理專業人才培養
  • 中國首屆視錯覺科普作品大賽啟動
    由中央電視臺科教節目製作中心主辦、中國科協科普部支持,中國心理學會、中國公路學會、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中國生理學會、中國流行色協會協辦的「中國首屆視錯覺科普作品大賽」近日在北京拉開序幕。
  • 首屆(香港)紫荊花詩歌獎暨全球抗疫詩歌公益大賽獲獎揭曉
    2020首屆(香港)紫荊花詩歌獎暨全球抗疫詩歌公益大賽揭曉。北塔、李修平等7人獲詩歌貢獻獎,茶山青、林琳(香港)等5人獲一等獎,黨榮理、舒然(新加坡)、胡龍等9人獲二等獎,韓亞軍,阿江、陳薇雅(馬來西亞)、黃琛、謝盛友(德國)等18人獲三等獎,宋炳忠、李建紅、周麗等87人獲優秀獎。
  • 「全國首屆暢銷書《夢控師》創意攝影大賽」啟動
    為響應黨中央關於開展「全民閱讀」的號召,將優秀圖書介紹給廣大讀者,提高全民閱讀的熱情,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社科工作委員會、中央編譯出版社與百餘家傳媒單位及相關企事業單位聯合推出「全國首屆暢銷書《夢控師》創意攝影大賽」活動,定格感動瞬間,展現閱讀魅力。面向海內外熱心讀者、攝影愛好者徵集與閱讀有關的優秀攝影作品。
  • 2019中秋月色攝影繪畫大賽作品獲獎名單大公開,你獲獎了嗎?
    近日,由中國數字科技館聯合天文模型類黑科技AstroReality、科學攝影助手Planit巧攝APP、攝影培訓課堂中國全球圖片總匯(移課中國)及發掘星空人物故事和視覺美學的中國星空視覺聯盟(CSVA),500PX星空小分隊更有微博及微信公眾號@NASA愛好者、微信公眾號銀河旅遊局、霜蟾、胖編
  • 湖北科技社舉辦2020年全國昆蟲攝影大賽
    「發現昆蟲之美,感同生態和諧」,6月5日,在第49屆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2020年全國昆蟲攝影大賽正式拉開帷幕。全國昆蟲攝影 大賽是面向全國的公益項目,本屆 大賽在中國昆蟲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的 指導下,由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組織承辦 。
  • 由四川醫生「操刀」改編演繹 這首健康版《野狼DISCO》獲獎了
    之後,他又找朋友幫忙拍攝MV,請科室舞蹈隊的護士們出鏡領舞,大家利用午休和下班時間,用2天時間完成了拍攝。整個MV從籌備到發布只用了一周時間。說到拍攝MV的初衷,李東宇表示,健康科普本身就是健康管理中心的重要工作之一,希望這個略帶搞笑的MV能提醒大家重視健康。
  • 「和院士一起做科普」2020年科普創客大賽活動通知
    三、組織單位指導單位: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主辦單位: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信息中心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 北京植物園承辦機構:蝌蚪五線譜網站 北京科學技術普及創作協會協辦單位l 科普平面設計類參賽作品必須是參賽者圍繞大賽主題創作的原創未發表作品,作品類型包括科普漫畫、科普插畫、科普攝影、科普海報、自然筆記等,作品必須附文字說明。作品以電子稿形式提交至大賽郵箱,大小不超過5M,解析度不低於300dpi,參賽者請保留設計原稿。
  • @所有人,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優秀科普作品評選活動開始啦!
    活動宗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市各級科協組織、有關單位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組織動員全市科技工作者、科技志願者積極開展應急科普工作,在提高人民群眾防控意識和能力,營造疫情防控良好氛圍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並湧現出一批優秀科普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