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的國家都要登月,月球上什麼東西那麼有吸引力?不只是礦產

2021-01-09 馬易上樹

登月,已經不是什麼新話題了,早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和蘇聯就已經把登月吵得熱火朝天了。

當時的中國處於一窮二白的狀態,科學技術也處於起步階段,跟美蘇的差距還很大,因此只能在旁邊羨慕的觀望,不過中國也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衛星送上了太空,雖然離登月還差得很遠,也算是漲了一些志氣。

後來,美蘇冷戰結束,蘇聯解體,美國失去了競爭對手,登月的事也就被擱置,然後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40多年後的今天,登月再次火了,起因是中國加入了登月的行列。沉默了幾十年的美國再也坐不住了,表示絕對不能落後,老大的臉面不能輸在登月上。

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表了比當年更宏大的計劃,不只是載人登月,還要在月球南極建立基地,利用月球南極的水冰提供飲用水,並製造繼續航行的火箭燃料,此外還要在繞月軌道上建立中轉站,甚至,還要為人類登陸火星做準備。

我就納悶了,地球上過得不挺好的嘛,大國之間一較真,幹嘛就要跟月球過意不去呢?月球咋就那麼有吸引力呢?

礦產資源

不管是蘇聯、美國,還是中國,到了月球,總會帶一坨泥巴(月壤)回來,可見,吸引人類的東西就藏在這月壤裡。那麼,月壤的價值到底有那些呢?

月球那麼大,資源想不多都難,月球雖然比地球小,但其表面積也有380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四個中國國土的面積。那麼月球上有什麼人類垂涎的礦產呢?其實,礦產的信息都包含在這月壤裡。

月球由於缺乏大氣層的保護,被各種天體撞擊是家常便飯,每次撞擊都會產生大量脆片粉末,如此積累了30多億年,整個月球表面覆蓋著3-20米的月壤層。

由於每次撞擊都是一次月壤的混合,因此月壤的成分分布相對均勻,通過對不同深度的月壤進行分析,就可以大致得出月球的礦產分布。

經過分析發現,月壤中含有大量的揮發性元素,如Ag、Br、Cd、Ga、Ge、Hg、In、Pb、Sn等,這些都是地球上很稀少的。

另外,由於沒有大氣層,太陽風粒子帶著大量稀有氣體直接到達月球,並且在月壤表層聚集。稀有氣體中最吸引人的就是氦-3,因為氦-3是人類未來最理想的核聚變材料,氦-3本身不具有放射性,對人體無害,氦-3進行核聚變反應也不釋放中子,而是產生質子,同樣不具有放射性。

據估算,月球上的氦-3資源量達100-500萬噸,而地球上僅有15-20噸,如果月球的氦-3用於核力發電,可供地球使用1-5萬年,因此,月球上的氦-3是人類未來可持續利用的清潔能源。

另外,月球上還有22個月海,月海中含有大量玄武巖。據美國和蘇聯對多次登月帶回的月海玄武巖樣品分析表明,其鈦鐵礦含量豐富,估算總量可達1300-1900萬億噸。

除此之外,月球上還存在大量富含釷、鈾和稀土元素的克裡普巖,由於克裡普巖大多處於月海玄武巖的覆蓋之下,因此難以預估其總量,但可以確定是非常大的儲量。

月球表面鐵元素分布圖

水和月球基地的可能性

在地球上,水是再常見不過的,可是,在外天空,水卻是不可多得的資源。

月球上溫差極大,白天太陽直射溫度高達127℃,而晚上溫度則降至-183℃。因此很長一段時間,人們認為月球上幾乎不存在水,除非在太陽無法照射到的永久陰影區。

之前的研究表明,在月球兩極附近的永久陰影區存在著幾千米寬的「冷阱」,那裡可能存在水冰,此外還有數量更加巨大的小型冷阱。

月球北極綠圓圈標出的環形山中有大量的

而今年10月,NASA首次證實其在月球的光照區探測到水的存在,不過,水以什麼樣的形態存在尚不清楚,推測是以固態形式存在於巖石的礦物中,具體的還有待實地研究考察。

不過,只要有水,這對人類而言就是個好消息,不管水以什麼形態存在,人類都是可以用科技手段提取出來的。

而有水也就意味著,人類可以在月球上建立基地,並長期居住。水不但能解決人的生活問題,還能分解成氫和氧,輕鬆的解決能源問題。

月球雖然並不適宜人類居住,但作為工業基地、開發太空資源的基地,並拓展人類的生存空間還是非常適合的。

而且,月球的太陽能也是非常具有開發價值的。有一位西班牙的科學家設想,利用大型反射鏡和斯特拉發動機,很好的把月球表面的太陽能利用起來,建立大型的發電機,以解決月球基地的能源供應問題,這或許是人類進軍月球初期的首選方案。

理想和現實

然而,往返月球、建立永久基地、開發太空資源、拓展人類生存空間,這些似乎都還有些遙遠,不過是些設想。

要想真正實現這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限制性因素還非常多,最大的限制就是收益和投入並不成正比。

此前,據俄羅斯太空保險公司估計,私人去月球旅行一趟的話,需要花費1.75億美元(約12億元人民幣),結果,一位日本富豪前澤友作還真願意出錢去月球旅遊一趟,只不過當時美蘇都沒有登月計劃,因此沒人能送他去。

如果是國家支持的話,個人倒不用掏這麼多錢,但整體花費也少不了多少。要是在月球上建基地,長期有足夠的人員來運營,需要的投入還要多很多,相信那筆支出也足以讓一個國家叫疼。

在當初的美蘇登月競賽中,美國在10年的時間裡投入了255億美元,蘇聯的投入由於檔案未解密至今還是個謎,或許比美國少不了多少。

收益嘛,除了政治上的實力比拼,最終以美國取勝以外,看不出有多大的收益,甚至對於輸家蘇聯而言,收益可以說是負的,掉了面子不說,後來國家都乾脆破產了。

有人說,登月競賽推動了科技進步,其實要我說,把這麼多錢投到任何一個行業,都能推動出更大的科技成就,又何必一定是收益不大的登月呢。

當然,經過了40多年的發展,整個人類的科技已超過之前很多,登月成本或許能減少很多,然而,如果要真是像當年美蘇那邊搞競賽的話,仍然是得不償失的。

正如「兩彈一星」元勳孫家棟在採訪中所說,「只要國家立項,中國可在十年內實現載人登月夢想」,但是,「發展航天事業的動機,不是為競賽和威懾,也不為面子和形象,而是以助力國家發展和建設為首要原則,因此中國發展航天事業需『量力而行』」。

也就是說,不管美國怎麼做,咱中國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沒人跟你搞競賽。

可是,反觀美國的表現,就不是那麼回事了,看著中國的登月在一步步趕上,便開始著急了,堅決不能讓中國趕上——於是,不以中國主觀意願為轉移的客觀「競賽」局面已經形成了。

中國載人月球車模型

冷戰與實力角逐

上世紀90年代,美蘇冷戰雖然結束,但大國之間的較量從來都沒有停止過。蘇聯的解體,不過是讓美國暫時的喪失了強大的競爭對手,從而讓冷戰冷了下來。

但無論是一戰、二戰的「熱戰」,還是美蘇的「冷戰」,本質都是一樣的,不過是人類的發展觸及到了地球資源的有限性時,強國(聯盟)和正在崛起的強國(聯盟)搶奪地球資源(國土、礦產、市場等)的衝突。

因此,只要資源的有限性得不到解決,衝突就是難以避免的。

不過,冷戰改變了熱戰的全面軍事衝突的模式,進而轉變為全方位的實力角逐,政治較量、意識形態對抗、軍備競賽、科技比拼都愈演愈烈,而外太空的競爭,尤其是登月作為科技實力的頂尖端,影響著上述的方方面面。

政治是什麼?毛澤東曾經精闢的指出,政治就是「要把我們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敵人的人搞得少少的」。

而登月既是向其他國家展現科技實力,也能震懾敵對國家,展示制度和文化優越性,並給予盟友和潛在盟友更多的信心,總之,更加有利於朋友多多的,敵人少少的。

另外,外太空武器也是科學家很早就提出來的設想,雖然誰都沒有嘗試過,但只要一開戰,就能癱瘓對方所謂衛星,這對敵人絕對是致命的打擊。

甚至有人指出,當年美國研發的太空梭也有針對敵對國家衛星的目的——太空梭飛到衛星旁邊,伸出雙手(機械手臂)把衛星攬入懷中,然後飛走了(想想都覺得很厲害,但事實上並沒有那麼容易)。

因此可見,登月和外太空的競賽,是國家之間政治實力、科技實力、軍事實力的競賽,這種競賽可不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或許,月球上的金屬礦產、稀土礦、氦-3、太陽能、月球基地等都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最吸引人的地方其實是接下來的登月競賽——中國沒所謂,但人家美國輸不起啦。

相關焦點

  • 月球上的「跑馬圈地」?美拉攏七國建立月球安全區,不只是要登月
    10月13日美國宇航局更是宣布要和一些盟友國家在建造月球空間站和登月項目上合作,與澳大利亞、英國、義大利、盧森堡、加拿大、阿聯和日本籤署了聯合實施「阿爾忒彌斯」(Artemis)月球計劃的協議。美國當年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取意於兄長和妹妹見面的意思,如今的阿爾忒彌斯計劃則直接以月亮女神命名,這個計劃可不只是將人類再次送上月球,它代表著人類對月球的開發拉開帷幕,除了探月和登月之外,該計劃還打算在月球上建立長期的基地,用於探索和開發月球,美國準備先打造月球空間站,登陸月球後還要建立月球安全區,該計劃將在2024年實際運作。
  • 曾經各個國家爭相登月,為什麼現在不提登月了?
    日本、印度等國家都能夠自主發射人造衛星,讓人疑惑的是,現在各個國家已經不提登月了。按理說,在上個世紀人類就已經有登上月球的實力,可是為什麼到了現在再也沒有一個國家再次進行登月計劃呢?其次月球上貧瘠荒蕪,根本沒有什麼值得探索的東西,雖然月球上的資源豐富,擁有許多稀有的礦產
  • 美國宣布不再登陸月球,中國也不再登月了,月球到底有什麼秘密?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的主題是:美國宣布不再登陸月球,中國也不再登月了,月球到底有什麼秘密?接下來我們一起進入正題。月球地球的一顆天然衛星,也是僅有的一顆,自古以來,月球就有很多的傳說,直到後來,人類通過天文望遠鏡觀察月球才發現,月球是一顆很荒涼的星球。人類夢想著有一天可以登上月球,這個願望終於在1969年被美國實現,當時的阿波羅計劃是很轟動的。
  • 到月球開採礦產為何甚囂塵上?
    ◎趙臘平/文7月3日, 在業界頗有影響的加拿大礦業網刊發署名塞西莉雅·賈馬斯米(Cecilia Jamasmie)的報導稱:最早於2025年開始的月球採礦計劃現今變得更有吸引力了!本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個研究小組發現的證據表明:月球這個地球的天然衛星的表面下蘊藏的金屬含量,可能比人們先前想像的要豐富得多。
  • 繞月探測器發現月球上的金屬礦產,月球在未來有哪4個重要作用?
    NASA關於月球的研究中又取得了新的發現,研究人員通過月球偵察軌道飛行器(LRO)通過分析隕石坑發現地下有高含量的鐵和鈦等金屬,在此之前認為月球是一顆金屬資源匱乏的天體,除了表面有大量的氦-3資源能進行大規模開採,並沒有發現有其它值得開採的礦產資源,如今隨著太空探索熱潮的興起,人們又把目光放到了這顆既熟悉又陌生的月球上,對於月球上有礦產資源意味著這裡會成為人類首個在地外開採資源的天體
  • 你還懷疑登月是假的嗎?美國太空人在月球上留下了這麼多東西
    這50年來,美國再也沒有進行過載人登月,一心撲在探測火星上,以至於不少人懷疑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根本就沒有進行過載人登月,所有的登月影音都只是在攝影棚裡拍攝的。當然,這些所有陰謀論是經不起反駁的,甚至NASA都懶得去澄清。
  • 美國太空人到底在月球上發現了什麼?為啥不再登月?答案讓人意外
    這是很多年前,美國登月計劃成功實施以後揚名國際的一句話。當時的科技不夠發達,只有美國有很強的實力,但是為什麼美國自從那一次的登月計劃以後,不再次回去了呢?難道他們看見了什麼東西嗎?按照我們中國古時候的傳說,嫦娥奔月這樣的神話故事為月亮蒙上了神秘的面紗,但是近幾年來我國科技的發展,逐漸將月球的容貌呈現給我們,月球上沒有嫦娥,月球上有的只是坑坑窪窪的表面和一眼望去的寂靜。
  • 登月騙局:美蘇為何幾十年不敢再登月?月球到底有多可怕?
    但從我國玉兔2號傳回的照片中,也可以發現月球背面同樣看不到星星。最後美國登月留下了航天員的腳步,陰謀者認為登月艙在降落的時候,會向地面噴氣,來達到減速目的,那麼強大的氣流會吹走附近的沙土,不可能留下航天員的腳步,所以美國登月是假的。
  • 美國宣布不再登陸月球,中國也不再登月了,究竟有什麼秘密?
    人類一直都夢想著飛到地球以外,去了解更多地球以外的空間。但是,每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不同,去太空的願望也不可能都有機會實現。隨後我國也成功實現了4次載人飛船送入月球的願望,現在我國和美國的航天科技技術,相比過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美國在不久前宣布不再登月球了,中國也不再登月了,這是為什麼呢?
  • 美國計劃在月球上開採資源,那裡有什麼礦產?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了美國在月球上的開採計劃。讓我們看看這是否值得。換句話說,月球上有什麼礦產?是理想的環境,無汙染,不產生有害廢棄物,就像現在的核能鈾一樣。0.02克氦-3產生的能量相當於一桶石油。僅40噸這種物質就足以為美國提供一年的能源。在我們的星球上,沒有什麼能源比這更有效的了。 月球上大約有1000萬噸氦-3。足夠讓美國維持25萬年的能源供應。順便說一下,對俄羅斯的類似估計約為20-30噸。
  • 月球上有什麼,為何中國要取消登月計劃?科學家透露實情
    從古時候開始,人們就對月球上的世界充滿了幻想,中國人認為,月球上邊住著嫦娥仙子,很多人都夢想著登上月球,但是在過去,由於技術上的限制,夢想只能是夢想而已,到了現代,這樣一切成為了可能,美國早在六十多年前就登上了月亮,中國人也曾經計劃登上月球,但是現在取消了這個計劃,為什麼要取消呢?月球上邊到底有什麼呢?科學家透露其中實情 。
  • 太空人連登月都不怕,卻為何從月球上眺望地球時,會感到恐懼
    那麼如果我們站在月球上看地球呢?於是人們開始了自己的探索。1961年5月,美國宣布正式開啟阿波羅載人登月工程計劃工程。該工程的第一步是確定登月方案,它包括論證飛船登月飛行軌道和確定載人飛船總體布局。最後選定月球軌道交會方案,相應地確定由指揮艙、服務艙和登月艙組成飛船的總體布局。1960年7月20日,&39;阿波羅11號&39;成功登月。
  • 為什麼現在不載人登月了?難道月球上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月球上的確有很多我們尚未了解的秘密,但並非是不可告人的,只是我們現在沒有了解清楚罷了。我們逐漸地發現,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圖案幾乎從來都沒有過變化,我們知道了月球只有一面正對著地球。這個現象被稱為「潮汐鎖定」,是在天體系統中普遍存在的,月球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嚴格相等,這也導致月球只能正面示人。但這個現象也引來了很多人的吃瓜心裡,再加上科幻作品中經常提及月球背面有外星人基地,因此讓月球充滿更多神秘色彩。
  • 如果人類的載人登月,從上個世紀一直堅持,現在會有月球基地嗎?
    比如在航天事業上,蘇聯實現了兩次的人類第一,實現了人類首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實現了人類的首次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當美國看到蘇聯將全世界的眼光都吸引過去之後,心裡自然是非常不舒服的,於是想通過另一件更加震撼的太空壯興趣來挽回世界目光,讓全世界人民看到美國的強大。而要實現這樣的壯興趣,美國必然要做一件遠比發射衛星和將太空人送太太空還要偉大的事情。
  • 月球上到底有什麼秘密?人類至今都不再登月,中美兩國都心知肚明
    月亮一直是我們心中非常美好的存在,現在很多人都把美好形容為白月光,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物都是白月光般的存在,可以看出月亮在我們心中一直是非常純潔美好的。在古時候有很多關於月亮的傳說,傳說在月亮上有一座廣寒宮,裡面住著玉兔和嫦娥仙子,仙子每天都穿著白色的衣服,仙氣十足,這樣的美好怪不得一直都被人們惦記著。
  • 登上月球散步很簡單,為什麼不再次登月呢
    大家好,這裡是【把話說】,今天我們來說說這個登月,登入月球。50年前,人類第一次登上地球以外其他的星球,但是遺憾的是,人類只在阿波羅計劃1969-1972年期間,共登上月球6次,之後人類就再也沒有去過月球。那麼今天,在這個登月50年後,我們再來討論分析下這個登月事情,你越是理性的分析這個登月事件,你就會越覺得它有很多的可疑點。
  • 為何人類不再登月呢?月球在「盯著」地球看,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文/仗劍走天涯為何人類不再次登月呢?月球在「盯著」地球看,這究竟是什麼原因?早在上個世紀,人類就已經可以實現載人登月了。可是除了美國阿波羅號登過月之後,就再也沒有國家和太空人登上月球,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難道在月球中有什麼不得了的東西,或者說是月球的獨特性,使得人類對月球感到害怕了嗎?近代以來,人類的科技和上個世紀相比,已經有了飛躍的提升,這也就意味著,人類是完全可以實現載人登月的。畢竟美國在上個世紀就已經實現載人登月了。
  • 阿波羅登月過程中出現的離奇事件|月球上有不明飛行物?
    1969年7月16日早晨,在億人注目下,阿波羅11號發往月球,因為這是人類首次登月,對於這一盛況,NASA特意授權相關機構進行了全球直播,那發射的時候有6億人在看,登月的時候有5億人在看,基本上就是凡是家裡有電視的,都調到了登月頻道。
  • 為什麼川普要在月球上採礦?
    川普希望美國開始在月球上開採礦產。美國總統最近籤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聲明美國有權探索和使用外太空資源。該命令還表示,美國不認為太空是共享資源的區域,也不需要國際協議的許可才能啟動。但他為什麼要在太空採礦呢?有什麼好處呢?
  • 美國不敢登月了?為什麼中國也停止登月了?
    月亮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因為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這些東西不是天文望遠鏡所能看到的,因為天文望遠鏡也有局限性,它只能看到一部分月球,另一部分仍然存在極大的疑慮,面對這種情況,人們開始思考怎樣才能登上月球,去徹底地了解月球的情況,在經過不懈努力之後,1969年,美國的阿波羅計劃終於把太空人送上了太空,成功地實現了科技進步,好景不長,當人們開始渴望以後都能登上月球看一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