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5G專網?什麼是切片專網,什麼是頻段專網?
當前,5G專網進入垂直行業理論上有兩大分支,一個是運營商通過網絡切片技術,使用UPF分流,將用戶的數據直接傳送到用戶的內網;另一個是國家提供專用的5G頻段,用於行業用戶自建5G專網。但目前國內出現的5G專網基本上採用的都是前者,如廣東聯通與格力、華為構建的基於MEC邊緣雲+智能製造領域的5G SA切片專網;山東移動與青島港、華為打造的基於5G SA專網的智慧港口等,同時在醫療、煤礦、智能製造等垂直行業都有案例應用。
其中,廣東省工信廳發的這份《關於應對疫情影響進一步促進信息服務和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到關於5G專網的內容主要是建設10個以上5G專網、申請1.4GHz等相關頻段在多個重點領域探索5G專網試點應用、5G專網設備研發支持等內容,這為國內5G專網建設提出另一種思路。
切片還是頻譜分配?各有利弊
據了解,廣東是國內首個申請用於建設5G專網頻段的省份,而在國外,德國、英國、日本為工業用戶分配了區域性的5G專用頻譜,例如德國將3.8G頻段的部分頻率發給製造業,日本則將4.6G至4.8G頻段留作5G專用網絡,但國內並未分配5G行業頻段。此前,日本富士通宣布其自建的5G專網正式商用,也受到業界的廣泛關注。
那麼5G專網究竟是採用切片技術好還是分配專用頻譜比較好?
在歐美有的運營商通過租賃方式建設專網,或者通過提供專用頻率建設專網,但通過運營商的公網,利用新技術的方式提供給不同的行業還是有優勢,比如速率保障、可靠性保障等優勢。公網可以提升我國頻譜利用率,更好地實現5G引領,對垂直行業而言可降低成本、提升性能。
但也有其他業內人士表示,利用運營商的切片技術獲得其實是屬於虛擬專網,因為使用的並非是專網頻率,儘管在不同切片,但物理網絡還是一個,供電系統、傳輸也都是同一個,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專網,這種網絡未來在面對公共安全、應急指揮、鐵路或地鐵信號調度等對於安全性要求極高的行業能否完全勝任還是未知之數。特別是對於時延和可靠性要求比較高的行業,必須使用專用頻率,因為使用切片技術的專網可能無法保障這兩個指標。
有更多的專家認為,在5G專網路徑上,不管是運營商為代表的公網陣營,還是專網陣營,對5G專網建設方式都各有利弊。在中國聯通研究院物聯網研究院中心副經理在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的專網落後於公網1.5代,目前主流仍然是相當於2G或3G的技術,僅有部分領域例如政務網廣泛引入4G技術,對於5G的探索也才剛剛開始。
其中,不少人認為,目前專網走向 5G的最大的問題是頻譜分配問題,國內對5G專網專頻持包容審慎的態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認為,5G頻譜可能很難分給單獨的一個行業,一方面我們積極探索行業的模式,另外積極研究5G行業應用是不是真的需要單獨的專用頻率,包括必要性、可行性及具體模式。
5G專網與公網是什麼關係?
此前,工信部印發的《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提到,組織開展5G行業虛擬專網研究和試點,打通標準、技術、應用、部署等關鍵環節。開展5G行業(含工業網際網路)專用頻率規劃研究,適時實施技術試驗頻率許可。從工信部發布的《通知》來看,國家對於切片和頻譜分配建設5G專網都給予支持。
5G在行業的定位不僅僅是通信管道,更著重於連接,數據的傳輸和應用,將會與攝像頭、AI、工業設備等相結合,發揮更大的應用價值。儘管如此,專網更重要的是要保證其關鍵通信能力可靠以實現有效的指揮調度,在這一點上,傳統專網的技術優勢依舊無可取代。安崗認為,無論是用4G還是用5G建設的專網,在短期內都難以撼動傳統專網在垂直行業的地位。
專網思維使得5G在理論上可以服務百行百業。但在實際中,運營商切入垂直行業會遇到嚴峻挑戰,一方面,邊緣計算、網絡切片等沒有統一的標準體系,不同廠家的設備、網管系統難以實現互聯互通;另一方面,垂直行業的需求極其複雜、個性化,運營商並不熟悉,因5G而成為「專網運營商」,並不能很好的將網絡能力與行業需求深度融合。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工電部表示,國鐵堅持安全底線,繼續發展鐵路移動通信專網。各國鐵路在解決鐵路的安全問題上,按照「專網為主,公網為輔」的原則,推進各頻段的移動通信技術應用——專網為主是解決安全,尤其是列車運行安全問題,其他的業務有專網條件用專網,沒有專網條件就用公網。隨著5G時代的到來,專網和公網將出現更加深度的融合,例如電信運營商可能會基於5G技術切入專網,提供具有成本優勢的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為專網的技術提升創造條件。
5G專網七種路徑
5G正式商用之後,其最大的應用價值不再是2C端,而是在2B垂直行業市場。尤其是在工廠、園區、醫院、礦業、電網、鐵路、港口等各行各業都可能擁有5G專網。
當前5G專網建設方式被劃分為兩大分支,一個分支就是國家分配專用的頻譜,另一分支就是通過網絡切片技術來部署5G專網。目前這兩大分支被業內認同的部署方式一共有七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