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繪製哺乳動物腦組織圖

2020-12-06 電子發燒友

科學家繪製哺乳動物腦組織圖

發表於 2020-03-27 15:53:59

  哺乳動物的大腦具有大量神經細胞和極高的通信密度,是已知最複雜的網絡。德國馬普腦科學研究所的一項研究是繪製哺乳動物大腦的腦組織圖,記錄局部結締組織,並對其進行分析,以尋找之前學習過程的痕跡。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科學》雜誌上。

  大腦研究到目前為止僅能檢查大腦網絡的一部分。「連接組學」這一新領域正致力於測量不同大腦區域和動物中更大的迴路。

 

  ▲哺乳動物的大腦組織圖是已知最複雜的網絡。

  由馬普腦科學研究所主任莫裡茲·赫爾姆斯特德領導的研究小組分析了一隻4周齡小鼠大腦皮層的活檢腦組織。該組織來自體感皮層,負責處理觸摸信息。使用優化的基於AI的圖像處理以及人機數據分析之間的有效交互,研究人員能夠在此組織段中重建所有大約40萬個突觸和大約2.7米的神經元網絡。

  重建的組織再現了約7000個軸突和大約3700個突觸後神經細胞過程之間的結締,即神經網絡局部完整的通信圖。重建不僅產生了更大的網絡圖,而且效率提高了約33倍,這是哺乳動物大腦進行密集的多項式重建的新標準。

  這種方法上的突破使研究人員能夠分析其中包含的互連模式的連通性。根據突觸的增長與加強伴隨學習過程,他們檢查了神經網絡通信圖,以確定哪一部分顯示了事先學習的跡象。

  該研究項目的第一作者,亞歷山德羅·莫塔解釋說:「由於某些突觸可塑性模型對學習中突觸的增強做出了準確的預測,例如,當小鼠學會識別貓或樹時,我們甚至能夠從皮質神經網絡通信圖的快照中得出此類學習過程的頻率估算。」

  項目負責人赫爾姆斯特德特說:「即使在這樣一塊相對較小的大腦皮層中,包含的信息量和精度也令我們感到驚訝,將所開發的方法從大腦研究應用到人工智慧具有重要意義。」他還描述了一個研究領域,通過未來的人工神經網絡來學習生物神經網絡,其主要參與者是谷歌和美國情報研究計劃(IARPA)。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腦組織解剖圖,超逼真 !
    大腦右半球右半腦圖像顯示大腦右半球。這部分掌控語言、記憶和感覺處理。儘管科學家認為大腦右半球與心理狀態有關,但事實上大腦右半球並不擅長創造靈感的萌發,也不像大腦左半球善於邏輯性思維。大腦的「襯墊」圖中大腦左半球已完全移除,顯示出右半球的表面部分。動脈和靜脈在腦組織之間蜿蜒分布。
  • 【解剖】腦組織解剖圖
    這些圖中亮藍色和亮紅色部分是血管,便於醫師以精確角度觀看腦組織複雜結構,並藉此更好地進行手術。儘管科學家認為大腦右半球與心理狀態有關,但事實上大腦右半球並不擅長創造靈感的萌發,也不像大腦左半球善於邏輯性思維。
  • 【解剖】腦組織解剖圖 超逼真 !
    這些圖中亮藍色和亮紅色部分是血管,便於醫師以精確角度觀看腦組織複雜結構,並藉此更好地進行手術。儘管科學家認為大腦右半球與心理狀態有關,但事實上大腦右半球並不擅長創造靈感的萌發,也不像大腦左半球善於邏輯性思維。
  • 中國科學家繪製出全球首個哺乳動物細胞圖譜
    我國科學家繪製出全球首個哺乳動物細胞圖譜(創新前沿)  本報杭州2月23日電(記者江南)浙江大學醫學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中心郭國驥教授團隊研發出低成本、高效率、完全國產化的高通量單細胞測序平臺「Microwell—seq」,對來自小白鼠近50種器官組織的40餘萬個細胞進行了系統性的單細胞轉錄組分析
  • 世界首張哺乳動物細胞圖譜成功繪製
    科技日報訊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中心郭國驥教授團隊自主開發了一套完全國產化的icrowell-seq高通量單細胞測序平臺,對來自小白鼠近50種器官組織的40餘萬個細胞進行了系統性地單細胞轉錄組分析,並繪製了世界上第一張哺乳動物細胞圖譜。
  • 我國科學家成功繪製高精度「細胞繁衍家譜圖」
    我國科學家成功繪製高精度「細胞繁衍家譜圖」 新華社上海8月8日電,生命由胚胎發育而來,那胚胎中的細胞又是從何發育而來?
  • 科學家繪製出迄今為止最詳細人類大腦皮層圖
    利用210名健康年輕成年人大腦多次核磁共振的圖像,科學家繪製出迄今為止最詳細的人類大腦皮層圖。    為繪製這幅圖,研究人員綜合了多種信息,包括大腦皮層厚度、髓磷脂數量,還有人們休息或聽故事等不同時段的大腦核磁共振圖像等等。「結果,我們在左右大腦各識別了180片不同區域,」項目負責人馬修·格拉塞爾說,其中97片為先前未知。研究結果發表在20日出版的《自然》周刊上。
  • 哺乳動物大腦乙醯膽鹼能神經元全腦分布圖譜繪出—新聞—科學網
    昨天,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獲悉,中國科學家經過多年努力,終於發展出了一種好方法,首次繪製出了哺乳動物大腦中乙醯膽鹼能神經元的全腦分布圖譜———原來,在小鼠的大腦中,一個小小的乙醯膽鹼能神經元細胞,其「觸手」可以跨越幾乎整個大腦! 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未來,利用這種技術,科學家有望繪製出靈長類動物大腦的三維全腦圖譜。
  • 科學家發現哺乳動物腦細胞長有神奇微小纖毛(圖)
    下一篇:捲毛小狗嚇跑三隻熊(圖)搜狐科學訊據每日科學網站8月25日報導,耶魯大學的科學家25日稱,根據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科學家發現在哺乳動物腦細胞裡長有很「神奇」的微小纖毛,該纖毛在過去被認為是哺乳動物進化的殘餘,而實際上它對大腦傳遞信號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觸發哺乳動物大腦中有關情緒、學習和記憶能力區域神經元細胞的產生。
  • 科學家繪製全球浮遊生物發光圖
    你可能會認為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海洋生物的發光行為在太空中是無法看到的,然而如果這些生物的數量足夠多,並且儀器足夠敏感,那麼這一切真的能夠實現(如上圖),而且能為人類提供一幅有關海洋健康的動態圖像。
  • 加科學家繪製出首個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圖
    加拿大衛生部長利昂娜□阿格盧卡克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加拿大科學家已經繪製出首個完整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圖。阿格盧卡克說:「我非常高興地宣布,今天我們對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認識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 科學家為果蠅幼蟲大腦繪製「地圖」
    由來自多個國家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發布了一項重要研究成果,他們成功為果蠅幼蟲的大腦繪製了神經元連接「地圖」。這個成果向著解析所有動物大腦的終極目標又邁出了一步。
  • 外國科學家首次用衛星繪製中國空氣汙染圖
    人民網1月20日訊 據僑報網報導,周五,法國和比利時大氣科學家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訊》雜誌上發表文章指出,他們首次從太空繪製了中國北部的地面汙染圖。     科學家使用安裝在歐洲氣象衛星上的紅外線探測器,在2013年1月繪製了華北平原上空覆蓋北京、天津和河北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氨氣的粒子流動圖。
  • 外部基因入侵影響哺乳動物大腦形成
    由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和理化學研究所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發現,約4億多年前偶然進入脊椎動物基因中的一種特殊基因信息,對哺乳動物後來的大腦發育起到了重要作用。這是首次找到了可能由於外部信息進入脊椎動物的遺傳基因,並對哺乳動物之後的進化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的證據,對揭開哺乳動物誕生和進化過程具有重要意義。該科研成果刊登在近期出版的美國《科學院紀要》上。
  • 科學家繪製出假想圖!
    科學家繪製出假想圖!每個人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但也有很多相似的習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如果長時間玩遊戲,突然間出門曬太陽,會感覺腦袋暈乎乎的,幾乎人人都有過這種情形。隨著科技的發展,如今完全進入到科技化的時代。
  • 俄羅斯科學家繪製出小分子RNA完整基因圖
    俄羅斯科學院普通基因研究所與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聯合課題組共同繪製了人和鼠的小分子RNA完整基因圖,相關成果刊登在《Nature Biotechnology》科學期刊上。
  • 科學家繪製出史上最全面月球地質圖 :堪稱「巔峰之作」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據外媒報導稱,近日,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月球行星研究所(Lunar Planetary Institute)的科學家聯合繪製出迄今為止最全面的月球地質圖。
  • 科學家繪製出史上最全面月球地質圖:堪稱「巔峰之作」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據外媒報導稱,近日,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月球行星研究所(Lunar Planetary Institute)的科學家聯合繪製出迄今為止最全面的月球地質圖。
  • 科學家繪製出全球首張人類細胞圖譜
    一張單細胞水平的人類細胞圖譜浙江大學供圖來源:中國科學報作者 |崔雪芹近日,全球首張人類細胞圖譜在浙江大學繪製成功。3月26日,該校醫學院教授郭國驥團隊的這項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這項工作概括來說就是人體細胞數位化。」
  • 科學家讓死亡4小時的豬腦復活?只是恢復部分細胞功能
    但究竟腦組織是不是缺氧或缺血幾分鐘就死亡了,腦組織是否還會保持一些功能?科學界一直都在尋找答案,同時也一直在尋找讓死後腦組織恢復生命跡象的方法。在20世紀早期,科學家就開始嘗試在動物心臟停止跳動時維持大腦功能,主要採用的是冷卻大腦以及往其中泵送血液的方式,但當時並沒有文獻支持大腦功能是否有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