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在火山爆發受害者身上發現玻璃化腦細胞
火山爆發受害者腦細胞殘留2000年,化作神秘玻璃!距離今天近2000年的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發生一場驚天爆炸,這場爆炸後的證據在2020年再次被揭曉!據了解,這名火山爆發受害者居住地名為赫庫蘭尼姆,赫庫蘭尼姆是維蘇威火山腳下的一座古鎮,它在2000年前的一次壯觀的噴發中爆炸了。一團被稱為火山碎屑流的熱火山灰和氣體掩埋了赫庫蘭尼姆和它著名的鄰居龐貝。
-
Biophy J:新研究揭示纖毛運動的機制
他們發現,大多數機械指標,包括力,扭矩和功率,都與纖毛的長度成比例增加,但在效率方面存在「最佳點」。這些發現可以深入了解人類纖毛的運動機制,以及纖毛運動缺陷如何導致疾病的發生。例如原發性纖毛運動障礙,這與慢性呼吸道感染,左右軸和心臟缺陷的變化有關。結果將發表在4月9日的《Biophysical Journal》上。
-
研究顯示小臭鼩為了過冬竟然減少腦細胞
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小臭鼩通過控制大腦「熱脹冷縮」來度過寒冷、食物匱乏的秋冬季節。小臭鼩是什麼動物小臭鼩是最小的陸生哺乳動物,其平均體重約為2克(和一張撲克牌差不多重),身長和人的拇指差不多。它們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北緯10度到40度的亞熱帶和溫帶地區。
-
首次發現豹紋壁虎可以長出新的腦細胞
圭爾夫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類型的幹細胞可以使壁虎(gecko)生長出新的腦細胞,這項研究也為蜥蜴(lizards)在受傷後可以再生部分大腦提供了證據。 安大略省獸醫學院(OVC)生物醫學科學系的Matthew Vickaryous教授說:「大腦是一個複雜的器官,很少有良好的腦損傷治療方法,所以這是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研究領域。」 「研究結果表明,壁虎(gecko)的大腦不斷更新腦細胞,但是人類的大腦卻無法做到,」他說。
-
盤點自然界神奇的哺乳動物:長四條腿的鯨魚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動物進化史上,哺乳動物佔據了重要地位。哺乳動物是動物發展史上最高級的階段,也是與人類關係最密切的一個類群。在漫長的動物進化史上,出現過形形色色的哺乳動物,其中不乏非常神奇的物種。近日,在美國舊金山的加州科學院正在舉辦一場名為「終極哺乳動物:最大、最小和最神奇的哺乳動物」的展覽。
-
神奇,缺氧不會造成嬰兒的腦細胞死亡
神奇,缺氧不會造成嬰兒的腦細胞死亡 2020-06-29 1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Cell:纖毛G蛋白偶聯受體與細胞外囊泡之間的信號轉導調控
信號依賴性纖毛出口可以延伸到一些光轉導分子和GPCR生長抑素受體3(SSTR3)和神經肽Y受體2(NPY2R)。然而,這種纖毛出口對信號轉導的功能重要性仍然比較有爭議。在胞吐作用過程中,纖毛或質膜的局部向外彎曲釋放出細胞外囊泡(EV),稱為ectosome或微囊泡。儘管纖毛胞吐作用可能代表衣藻屬的專用方式,但由於纖毛具有暴露於細胞外環境的唯一的膜結構,哺乳動物和線蟲EV的分析已經檢測到部分在纖毛中發現的幾種蛋白質,特別是多囊腎病(PKD)蛋白纖維細胞毒素/PKHD1和多囊蛋白-2/PKD2和突起特異性蛋白prominin。
-
科學家發現能夠觸發「假死」狀態的腦細胞
現在,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觸發這種狀態的腦細胞。科學家們一直研究如何通過誘導人類進入這種「冬眠」狀態以減少太空活動中所需的資源和空間,現在哈佛大學和日本筑波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了進展。他們通過在小鼠試驗,使老鼠即使不在惡劣的環境中也能進入「冬眠」狀態。該團隊先從研究老鼠在在此過程中如何調節體溫開始。
-
為了過冬,它們每年要「殺死」自己的大量腦細胞
它們只有人的拇指那麼長,平均體重僅2克左右,比半茶匙食鹽還輕,但和我們一樣,它們也是哺乳動物。這就是陸地上最小的哺乳動物,小臭鼩(Suncus etruscus)。而令科學家們驚訝的是,為了在冬天多吃、少消耗,這些小傢伙們竟然能夠讓大腦「熱脹冷縮」,有些腦區甚至會大量減少腦細胞,以節省能量!
-
男女存在不同的腦細胞,位於控制侵略和交配行為的大腦區域
該研究首次發現,雄性小鼠和雌性小鼠擁有不同的稀有腦細胞類型,這些性別特異性細胞位於控制侵略和交配行為的大腦區域。 這項研究結果表明,在細胞組成和基因表達水平上,雌雄哺乳動物(包括人類)大腦之間存在差異,但這些差異是微妙的,其功能意義尚待解釋。
-
科學家發現痴呆病人腦細胞死亡的一條具體途徑
首頁 » 細胞凋亡 » 科學家發現痴呆病人腦細胞死亡的一條具體途徑 科學家發現痴呆病人腦細胞死亡的一條具體途徑 來源:科訊網
-
科學家繪製哺乳動物腦組織圖
打開APP 科學家繪製哺乳動物腦組織圖 發表於 2020-03-27 15:53:59 哺乳動物的大腦具有大量神經細胞和極高的通信密度,是已知最複雜的網絡。
-
盤點12種神奇的哺乳動物 鴨嘴獸後足有刺內藏毒[組圖]
原標題:盤點12種神奇的哺乳動物 鴨嘴獸後足有刺內藏毒[組圖]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動物進化史上,哺乳動物佔據了重要地位。哺乳動物是動物發展史上最高級的階段,也是與人類關係最密切的一個類群。在漫長的動物進化史上,出現過形形色色的哺乳動物,其中不乏非常神奇的物種。
-
我國發現迄今最早有完整舌骨的原始哺乳動物化石
日前,由中國古生物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合作課題組在我國距今約1.64億年的侏羅紀地層中,發現並證實了迄今最早具有完整舌骨的原始哺乳動物化石——「微小柱齒獸」。19日,這一研究成果發表於美國《科學》雜誌,這對於研究我國及全球早期哺乳動物演化做出了新的重要貢獻。
-
最新研究:人的腦細胞如何生成與發展記憶
腦細胞,也稱為神經元,由細胞體和神經突組成。神經突又分樹突和軸突兩種。軸突很長,所以神經元是具有長分支的複雜的專門細胞。神經元在分支的特定位置構建蛋白質,以便可以形成新的突起,控制它們的移動方向並與其他神經元建立連接。
-
世界首例非哺乳動物可哺乳,中國科學家發現蜘蛛乳汁震動科學界!
王曉亮/ 中科院科技攝影聯盟)科學家發現大蟻蛛有長期的"哺乳行為"哺乳歷來都被認為是哺乳動物獨有的行為,儘管有一些類群的動物,例如鳥類和蟑螂也提供類似"乳汁"的分泌物餵養後代,但是無論是從行為模式上、持續時間上還是功能上都與真正的哺乳動物的哺乳相差甚遠。
-
為了過冬,這些動物每年要「殺死」自己的大量腦細胞……
而令科學家們驚訝的是,為了在冬天多吃、少消耗,這些小傢伙們竟然能夠讓大腦「熱脹冷縮」,有些腦區甚至會大量減少腦細胞,以節省能量!小臭鼩的大腦皮質也是哺乳動物中最小的,平均厚度僅500微米,儘管如此,研究人員利用多種細胞染色方法觀察到,它們的大腦皮質和我們一樣,有明顯的分層結構。研究人員把大腦縮小的區域精確定位到了體感皮層第4層。這是小臭鼩能量需求最旺盛的一個腦區。因為它們視力很差,主要利用鬍鬚的觸覺來定位獵物,而鬍鬚的觸覺信息首先就是傳遞到體感皮層第4層。
-
Cell Mol Life Sci:科學家發現新的炎症治療目標
稱為初級纖毛的微小細胞器是抗擊炎症的關鍵,倫敦瑪麗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新的抗擊炎症的治療目標。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雜誌上,研究人員發現稱為初級纖毛的微小細胞器對調節炎症反應很重要。這一發現可能為百萬計患有關節炎的人帶來潛在的新的治療方法。
-
德國科學家找到使腦細胞再生的方法
來源:科技日報 德國慕尼黑GSF國家環境與健康研究中心幹細胞研究所的馬吉達娜·戈特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近日發現,使用特殊的調節蛋白,星形膠質細胞能分化成功能性神經細胞,這有望成為替代因傷痛或疾病而受損的腦細胞的新方法。
-
醫學院李海濤課題組《自然·通訊》發文揭示中心粒/纖毛長度控制機制
中心粒是動物細胞內一類重要的胞內結構,由多種中心粒蛋白和微管組成,是構建細胞中心體及纖毛的基礎。其中,中心體參與細胞有絲分裂紡錘體構建,與染色體等量精確分離密切相關。纖毛是細胞G0期的重要標誌細胞器,可以調控細胞乾性維持及分化和非對稱分裂等多種細胞生命活動。中心粒的數目和結構異常會導致癌症或其他疾病(如多囊腎)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