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過冬,這些動物每年要「殺死」自己的大量腦細胞……

2021-01-13 學術經緯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它們只有人的拇指那麼長,平均體重僅2克左右,比半茶匙食鹽還輕,但和我們一樣,它們也是哺乳動物。這就是陸地上最小的哺乳動物,小臭鼩(Suncus etruscus)

小臭鼩與手的對比(圖片來源:https://commons.m.wikimedia.org/wiki/File:Suncus_etruscus.jpg#mw-jump-to-license;CC-BY-SA-3.0)
小型哺乳動物的代謝率很高,為了獲得生存所必需的能量,小臭鼩每天必須吃很多東西——重量達到自身體重的8倍。到了冬天,散熱很快的小臭鼩沒法冬眠,還是需要不停進食。而令科學家們驚訝的是,為了在冬天多吃、少消耗,這些小傢伙們竟然能夠讓大腦「熱脹冷縮」,有些腦區甚至會大量減少腦細胞,以節省能量!

來自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和德國柏林洪堡大學(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院(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的科學家們展開合作,對小臭鼩的大腦進行了一年四季的長期追蹤和詳細分析,他們的新發現最近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研究人員首先用核磁共振(MRI)掃描了10隻小臭鼩的大腦,發現其體積到了秋冬季節會明顯縮小,尤其是位於大腦外層的皮質(cortex),在冬天持續收縮,厚度比夏天時減少了近10%

在不同季節對小臭鼩進行腦成像的結果顯示,大腦皮質發生了季節性的大小變化(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更令他們意外的是,這種「熱脹冷縮」並非整個大腦一起變化,似乎還局限於特定的區域。小臭鼩的大腦皮質也是哺乳動物中最小的,平均厚度僅500微米,儘管如此,研究人員利用多種細胞染色方法觀察到,它們的大腦皮質和我們一樣,有明顯的分層結構。研究人員把大腦縮小的區域精確定位到了體感皮層第4層。這是小臭鼩能量需求最旺盛的一個腦區。因為它們視力很差,主要利用鬍鬚的觸覺來定位獵物,而鬍鬚的觸覺信息首先就是傳遞到體感皮層第4層。這一層的厚度在冬天減少了足有28%,其中的神經細胞數量大幅度減少,因此可以大大降低能量消耗

▲體感皮層第4層的厚度在冬季明顯變薄,其中的神經元數量顯著減少(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那麼,大腦的這種結構變化對小臭鼩的捕食會產生什麼影響?進一步分析中,研究人員把這個腦區的神經細胞分成了三類:根據它們對鬍鬚觸覺信號的反應,分為被信號激活的,被抑制的,以及不受影響的。他們發現,其中抑制型的神經細胞在不同季節的活動有明顯變化,春夏季時的活性比秋冬季高了2、3倍。不僅說明這些腦細胞在冬天幫助動物節省了能量,同時,抑制信號的減少意味著,秋冬季小臭鼩的體感皮層更容易被鬍鬚的觸覺刺激激活。研究人員分析,這種變化可以幫助小臭鼩適應不同季節的食物供應。具體來說,夏天食物豐富,通過精細敏感的觸覺,它們可以挑喜愛的食物;而到了食物匱乏的冬天,體感皮層檢測觸覺信號的閾值降低,可以促進小臭鼩「飢不擇食」

不過,更令科學家們感到好奇的是,這些腦細胞不僅到了冬天大量減少,似乎還會在夏天又長回來。到了隔年夏天,研究人員測量發現,它們的體感皮層厚度增加了29%,其中神經元的數量比冬天時增加了42%。研究人員表示,神經元的數量是怎麼恢復的,將是未來有待研究的重要問題。「它們是新生的神經元,還是由其他類型的細胞轉變而來,現在並不清楚。」研究作者Saikat Ray博士表示。 「成體神經發生(neurogenesis)是非常罕見的,就算有,數量也很少。據我們所知,成年哺乳動物的神經發生只限於海馬體(和嗅球)。」德國馬普研究所的科學家 Dina Dechmann評論說,「如果有人發現,在哺乳動物的大腦皮層中,神經元的數量可以增加,發生巨大的變化,那將是另一個的爆炸性發現。」 [1] Saikat Ray et al., (2020) Seasonal plasticity in the adult somatosensory cortex. PNAS. https://doi.org/10.1073/pnas.1922888117[2] Shrew Brains Shrink During Winter. Retrieved Dec. 7, 2020, from https://www.the-scientist.com/news-opinion/shrew-brains-shrink-during-winter-68229


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內容微信團隊,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謝絕轉載到其他平臺。如有開設白名單需求,請在「學術經緯」公眾號主頁回復「轉載」獲取轉載須知。其他合作需求,請聯繫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大腦邏輯 | 母愛 | 腦細胞 | 阿茲海默病血檢 | 孤獨 | 可樂 | 生酮飲食 | 阿爾茨海默病病毒假說 | 大腦抗衰老 | 麥克阿瑟天才獎 | APP蛋白 | 暢遊大腦 | 細菌感染假說 | 睡眠與心血管疾病 | 電擊提高記憶力 | 明星抗抑鬱藥 | 重新定義生死  | 腦機接口 | 分子藍圖 | 不睡會死 | 突破血腦屏障 | 清除困意



相關焦點

  • 為了過冬,它們每年要「殺死」自己的大量腦細胞
    為了過冬,它們每年要「殺死」自己的大量腦細胞 2020-12-24 1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科普|動物們過冬的秘密
    不過,並不是只有棕熊和黑熊會為過冬囤積脂肪,其他動物也有自己儲存能量的方式,不管是通過儲藏食物,還是在生理上做出改變。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動物們有哪些獨特的過冬準備工作。美洲鼴正在展示自己用來挖洞的巨大前肢。
  • 酒精會殺死腦細胞?這些誤解是時候被澄清了
    儘管人類和動物都擁有的大腦結構,但兩者之間的大腦差異還是相當明顯的,否則也不會只有人類擁有思維和智慧,從而形成文明。也正是因為人類大腦比動物大腦更加強大,使得它的結構和運作要更加複雜。儘管人類在醫學上已經掌握了不少關於大腦的技術,但我們尚未對自己的大腦有百分之百的了解。
  • 研究顯示小臭鼩為了過冬竟然減少腦細胞
    小臭鼩是什麼動物小臭鼩是最小的陸生哺乳動物,其平均體重約為2克(和一張撲克牌差不多重),身長和人的拇指差不多。它們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北緯10度到40度的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它們的視力不太發達,捕食主要依賴觸覺,通過對觸覺高度靈敏的鬍鬚來定位獵物。不過這並不影響它們「可怕」的捕獵能力,研究發現小臭鼩從碰觸獵物到咬死獵物,僅僅需要幾百毫秒(秒殺)。
  • 這些動物們的過冬真相你需要知道……【荔枝說】
    科學家將多種動物的大腦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狗的大腦皮層約有5.3億個神經元,而貓則有2.5億個! 納尼?狗竟然比貓聰明???貓黨們簡直要撥110了……Anyway不管智商如何,都是要過冬的。在這個要把衣服塞進秋褲的季節,讓我們擱置爭議,一起過冬!
  • 動物過冬有高招!來看看銀基動物王國裡的動物如何過冬?
    (原標題:動物過冬有高招!來看看銀基動物王國裡的動物如何過冬?)相比於獅子、老虎等大型動物,靈長類動物和鳥類的耐寒能力較差,為了幫助這部分動物過冬,工作人員早早修葺了籠舍小屋,在開通暖氣的基礎上還專門配有小太陽,取暖器,擋風防雨布,擋風板,各類取暖設備齊上陣,為動物們提供一個溫暖舒適的環境。
  • 動物世界:十大兇猛殺手 冠軍每年殺死二百萬人
    動物殺手有多兇猛?毒鏢蛙一口毒液,足以殺死十個成年人,發狂的大白鯊,能把眼前的一切都撕成碎片。
  • 動物過冬有高招!來看看銀基動物王國裡的動物如何過冬?_發現頻道...
    天氣越來越冷,路上的行人紛紛裹上了厚厚的棉服,今年備受歡迎和關注的銀基動物王國裡的動物朋友們又是怎樣過冬的呢?今天我們來到銀基動物王國為大家一探究竟。  來到銀基動物王國記者發現,與路上瑟瑟發抖的行人對比,這裡的動物面對寒潮過冬,可以說是「高枕無憂」。
  •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動物怎樣過冬》
    動物們生活習性的變化讓幼兒產生好奇。《綱要》中也指出中班幼兒能夠主動照顧動物,並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觀察他們,了解其與人們的生活關係。因此為了順應幼兒興趣需要、發展需要,我認為通過活動《動物怎樣過冬》可以讓幼兒了解冬天對動植物們的生活習性產生的影響,以激發幼兒探究動物的興趣和愛護照顧動物的情感。
  • 動物過冬 各有「癖好」
    動物營養師介紹,動物們秋冬季每天要吃掉各種肉110公斤,是春夏季的1.5倍!  當然也得有草料,除了多數的肉雜食動物,草食動物才是真正的大胃王,僅河馬、大象、犀牛,每天就要吃掉400公斤幹羊草、樹葉、苜蓿草,還有梅花鹿、麋鹿、巖羊、蠻羊、角馬、羊駝每日的各種乾草和樹葉攝入量也達到330公斤……  果蔬套餐也少不了,大多數動物都要再吃些新鮮水果和蔬菜作為零食,為了保證蔬果的新鮮,每隔一個星期,園內就要進行兩次大批量採購,秋冬季的應季水果當然是非蘋果莫屬
  • 又一物種泛濫澳洲,每年殺死10億隻動物,中國人卻把它當祖宗
    ​又一物種泛濫澳洲,每年殺死10億隻動物,中國人卻把它當祖宗。比起上述這些光聽名字就讓人毛骨悚然的野生動物,還有一種在澳洲作威作福的野生動物,危害同樣很大,和澳大利亞泛濫了一個世紀的野兔一樣,野貓最初也是西方殖民者用船隻帶到澳洲大陸的,憑藉強大的繁衍能力,再加上沒有什麼天敵,食物也很充足,野貓就這樣在澳大利亞成功泛濫,數量高達600多萬隻。
  • 【廣角】泡溫泉、睡地暖...這群動物們的過冬方式不要太舒服
    比起增肥,鄉土動物區裡的小動物們也不甘示弱,貉早早就以「圓滿」的形態,迎接魔都的冬天。貉是犬科動物中唯一一種在冬季休眠的動物。在野外,分布於北部的貉種群冬季常會進入非持續性睡眠狀態,即在洞中睡眠不出。但與真正冬眠不同,貉往往在融雪天氣中也出來活動。因此,貉會在秋季大量取食,直到體重比原來增加50%為止。
  • 為了填飽肚子,大象每年殺死500個印度人
    2019年夏天,大象破壞了一個村莊種植的果園每年,印度的大象都要破壞80萬到100,但我必須保護我的莊稼,不然我的家人要吃什麼?」大象只是為了填飽肚子人象積怨,說到底還是一場食源地的爭鬥。作為一種大型食草動物,每頭大象一天需要攝入大約150公斤食物和200-300升水。
  • 動物為什麼要冬眠?
    小鳥、小松鼠等動物都不見了。湖裡的魚也看不見了,烏龜也不知道躲到哪裡去了。這些動物都去哪兒了呢?如果你開動一下腦筋,你就會知道,它們肯定是嫌棄冬天太冷了。畢竟動物們沒有錢買衣服,也沒有裝著暖氣的屋子呀。它們只有靠自己的皮毛還有簡陋的巢穴才能取暖。那麼,這些動物到底是走了,還是躲到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去了呢?其實動物們也有各種各樣的過冬方法。
  • 為抵禦寒潮,這些動物喜提「新房」!過冬的方式不要太愜意
    自己的窩自己搭水獺在野外生活時就有群體收集材料搭窩的習性,飼養員也給水獺「大頭」一家提供了稻草,方便它們築巢。飼養員把稻草平鋪在它們生活的地方,「大頭」一家立馬衝向了散落在地上的稻草,在舒適的稻草上玩耍打滾,隨後會分批將稻草銜在嘴裡,朝著他們平時居住的洞穴前進,開始了一場浩瀚的築巢工程。
  • 沒有秋褲這些動物怎麼過冬?原來它們有這麼多本領,驚呆了!
    圖片來源:高品圖像北極熊是世界上第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但也是世界上皮毛最保暖的動物。北極熊身上最外層的毛很長,多油脂,而且是空的,能幫助這種最重達600千克的哺乳動物跳進寒冷的海水裡也不會沉下去。這層毛同樣具有排斥水的功能,它從海裡爬出來,在只需要將身上的水抖摟幾下,體毛就會變幹,這種濃密而柔軟的體毛更像是一件溫暖的羊毛大衣。
  • 暖暖都是愛,原來動物要這麼過冬!
    隨著鄭州天氣的越來越冷,籌建中的銀基動物王國也進入了別樣的過冬時節。這裡有非洲的常駐居民長頸鹿、非洲獅等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野生動物朋友。冬天,人們把保暖褲、羽絨服都裹上身,那麼遠道而來的動物們能適應我們的嚴寒天氣嗎?今天我們來到銀基動物王國,為大家一探究竟。
  • 動物怎樣過冬教案
    動物有很多種,也有不同的過冬方式。鳥類兩種,有候鳥和留鳥。候鳥,會飛到南方去過冬。如天鵝、杜鵑,黃鸝,小燕子、丹頂鶴等,它們是隨著氣候變化而遷徙的鳥。它是變溫動物,身體體溫調節能力很差,隨著氣溫變化而變化,如果它不冬眠,它就會凍死的。儘量用已有的養分來生活,不吃也不喝。直到了春天再醒來。蟾蜍也是兩棲動物,它會選擇較深的凍土、鬆軟的土壤裡。蟾蜍冬眠期間一般從11月持續到來年3月、天暖和了才出來。秋季到冬季,隨著氣溫的逐漸下降,蛇體內的代謝隨之降低,當它的生理活動減慢到一定水平後,就逐漸進入到"冬眠"期。
  • 正常人一天要死10萬個腦細胞!你的腦子會不會不夠用?
    這並不是因為他們的腦子天生比別人好使,而是通過大量的思考和訓練之後,他們的神經元在大腦中茁壯成長,非常活躍; 相反,長期不思考的人,大腦以為你不需要這些神經元,因此幫你自動清理掉了,所以啊,腦子太久不用,可真的會「生鏽」的。
  • 動物立冬也進補,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揭秘動物們的過冬食譜!
    11月8日(立冬),寒冷的冬季正式上線,當人們吃著火鍋、擼著烤串為過冬積蓄能量時,小動物們又是如何冬日「進補」的?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又到了一年一度「食譜大調整」的時候。熊貓「麗麗」一天要吃8頓飯,大食蟻獸享用的冬日特餐你可能吃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