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抵禦寒潮,這些動物喜提「新房」!過冬的方式不要太愜意

2021-01-09 澎湃新聞

據市氣象局預報,受強冷空氣影響,申城自12月29日起開始大幅度降溫。大家已經開始準備羽絨服等防寒衣物,那麼問題來了,生活在上海動物園裡的這群動物們是怎樣度過冬天的呢?跟著綠容君的腳步,一探究竟吧!

十八路加熱器用起來

進入上海動物園亞達伯拉象龜「塞娜」展區,首先可以看到四組150瓦加熱燈和UVB燈,這四組加熱燈散發的熱量能使燈下的溫度達到25℃以上。除此之外,在籠舍的東、西側還裝有兩個熱水汀。為了提高籠舍的整體美觀度,飼養員把加熱燈和熱水汀隱藏在假山洞穴之中,遊客在展區內只能看到亮光而看不到燈罩。

如果這兩種加熱設備還不夠「給力」的話,飼養員還為「塞娜」準備了一個終極武器——地暖!通過對地暖溫度開關的調節,不僅能使別墅裡的地面形成一個溫度梯度,也能讓水池水溫得到一定的提升,陸龜們泡溫泉再也不用畏手畏腳了。

嘻嘻~好酥服(✪ω✪)

同樣享受「溫泉」待遇的還有揚子鱷,打造室內「溫泉」秘訣就在參觀橋面下和牆壁上的二十多個熱水汀。把它們全部打開後,可以使整個生態館的室溫保持在16—20℃之間。不僅如此,飼養員在進口處和出口處也安裝了擋風門帘,這樣既能防止熱量流失,又能防止冷風吹入。除此之外,飼養員還為它們配置了一個熱循環系統,當水溫低於16℃時,熱循環系統就會發揮加熱的作用,揚子鱷們也不用擔心水溫會過高,因為到達設定值時熱循環系統就會自動停止,它們再也不用為水冷而不敢下水了。

為了讓來自非洲的【耳廓】狐度過寒冷的冬天,鏟屎官早早為【耳廓】狐貼心地打開了地暖,將室內溫度控制在15℃上下,這也是它們最適宜的溫度。

嘿,哥們(︶.̮︶✽)

飼養員們打開地暖後,幾隻【耳郭】狐就藏在了木板床下面,它們窩在最溫暖的地方睡覺。如果大家在參觀的時候沒有發現它們,可以蹲下來看看,它們都躲在木板下面。

自己的窩自己搭

水獺在野外生活時就有群體收集材料搭窩的習性,飼養員也給水獺「大頭」一家提供了稻草,方便它們築巢。飼養員把稻草平鋪在它們生活的地方,「大頭」一家立馬衝向了散落在地上的稻草,在舒適的稻草上玩耍打滾,隨後會分批將稻草銜在嘴裡,朝著他們平時居住的洞穴前進,開始了一場浩瀚的築巢工程。

小熊貓主要生活在野外海拔2000-3000米常綠闊葉林中有竹叢的中,它們喜冷不喜熱。但是受申城驟降的氣溫和溼冷等條件因素影響,小熊貓們也扛不住了。因此,飼養員將竹葉曬乾,再鋪墊在由木頭製成的小床,給它們打造了一個「過冬暖床」供小熊貓們休憩。

「這個窩很滿意~能睡還能吃~」

此外,在展廳裡還有一塊巨大的露天的平臺,平日有太陽時,會將「暖床」移至玻璃平臺下讓它們沐浴陽光。

充分利用地形優勢

冬天對於熊來說是一個養精蓄銳的季節。熊山的幾隻西北棕熊由於年齡較大以及天性使然,導致這幾天食慾和活動量明顯下降。為了給它們提供過冬住所,飼養員早在上兩個月就為其洞口處鋪了一些樹葉,它們將這些樹葉堆好,用來擋風。所以這幾天來園內玩耍的遊客們 ,能在熊山洞中看見它們的耳朵。

對於年輕的熊來說,這個冬天就不算什麼了,比如像「元元」,每天早上都會在山頂上坐著,不愧是熊山一霸。現在每天它的夥食會稍微加一點,讓它有足夠的能量度過冬季。

猴精們的過冬大法

靈長育嬰室裡,猩猩「黑妞」同學也給自己裹了個「阿拉伯小公舉」造型來抵禦嚴寒,引得窗外遊客的笑聲連連。

鏟屎官們還為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的靈長動物住所進行了防寒保暖設備進行逐一檢查。利用紅外測溫槍檢測電地暖設施、熱水循環管道是否正常運作,並根據氣溫的變化,及時調整空調及鍋爐溫度,確保主子的臥房內溫暖如春。飼養員們還在籠舍內添置了更多木絲,大猿們也心領神會,三下五除二便搭好了「席夢思」,既暖和又舒適,很是享受。

冬日新房暖洋洋

這些小動物更壕,它們還喜提「冬日新房」了。飼養員給豹貓家族的外場棲架上新添置了2個小型木屋,既可以防風保暖、又可以休息。不僅如此,飼養員還為入住原赤狐家的兩隻小華南虎新分配了樹洞和一些大的陶瓷缸,看著小腦胡們穿梭其中,和遊客們藏貓貓,有趣極了。

而對於嘰嘰喳喳的鸚鵡們來說,過冬除了打開保暖燈,還需要做更換巢箱。巢箱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提供它們溫暖的環境來過夜,另一方面更是為了來年它們能有更好的產蛋孵化的環境。「嘴功」第一的鸚鵡這一年基本把自家的巢箱啃得四處漏風,不換不行,飼養員對被破壞嚴重的巢箱統一進行了更替,換成了更結實耐用一些的巢箱,這樣鸚鵡就能有個安全舒適的家了,也為它們來年的繁殖提供必要條件。

「長發」一族,冬日「屯肉」

為對應季節變化,飼養員早在11月就開始對所有食草動物的飼料進行調整,首先對於餵食精料比重大的動物例如亞洲象、長頸鹿、河馬等,去掉水分過大的食材例如黃瓜,加入能量更多的配料例如南瓜、豆粕、甘蔗以應對冬天更大的能量需求;而牛科、鹿科動物等餵食草料比重更大的動物,則用全新口味的黑麥草代替之前餵食的蘇丹草,均衡營養的同時也做到了味覺丰容,並且加大乾草量的餵食以補充能量。

除了冬日進補,食草動物也早早換上的冬毛,來抵禦很寒冷,另外再加上室內的暖氣,這個冬天就不用愁啦~

這裡的冬日很暖

讓我們來看看它們沐浴陽光的樣子吧!

素材來源:上海動物園

歷史閱讀 即點即讀

「種下一棵樹,撐起一片綠」百日植樹抽獎活動開始啦!

官宣!垃圾分類宣傳資料庫上線啦!快戳進來了解詳情吧~

市屬公園預約功能整合上線!無預約謝絕入園,請速看攻略「綠色上海」網站全新亮相,和你的距離更近哦

原標題:《為抵禦寒潮,這些動物喜提「新房」!過冬的方式不要太愜意》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廣角】泡溫泉、睡地暖...這群動物們的過冬方式不要太舒服
    那麼那些禦寒能力沒有那麼強的動物們該怎麼過冬呢?飼養員根據每種動物不同的生物學特性,針對性地採取多項措施幫助它們輕鬆過冬。在飼料方面,每年冬季飼養員都會調整動物們的飼料配比,為動物們增加熱量供應,提高防寒能力。比如為一些食草動物提供熱量高、營養較高的豆粕、紅棗、生薑等,為亞洲象提供澱粉高的南瓜、甘蔗等。
  • 動物過冬有高招!來看看銀基動物王國裡的動物如何過冬?
    天氣越來越冷,路上的行人紛紛裹上了厚厚的棉服,今年備受歡迎和關注的銀基動物王國裡的動物朋友們又是怎樣過冬的呢?今天我們來到銀基動物王國為大家一探究竟。來到銀基動物王國記者發現,與路上瑟瑟發抖的行人對比,這裡的動物面對寒潮過冬,可以說是「高枕無憂」。
  • 動物過冬有高招!來看看銀基動物王國裡的動物如何過冬?_發現頻道...
    天氣越來越冷,路上的行人紛紛裹上了厚厚的棉服,今年備受歡迎和關注的銀基動物王國裡的動物朋友們又是怎樣過冬的呢?今天我們來到銀基動物王國為大家一探究竟。  來到銀基動物王國記者發現,與路上瑟瑟發抖的行人對比,這裡的動物面對寒潮過冬,可以說是「高枕無憂」。
  • 明起寒潮來襲 重慶野生動物溫暖過冬
    據華龍網報導,面對即將到來的寒潮,重慶樂和樂都主題公園野生動物世界根據動物的不同習性,早早地備足了空調、地暖、電暖器、浴霸燈、取暖燈、烤燈、加溼器等取暖設備,讓長頸鹿、非洲象、犀牛、耳廓狐、蟒蛇、烏龜等野生動物「宅」在「家」裡,溫暖舒適地過冬。同時,飼養員還科學調配胡蘿蔔、青乾草、南瓜、甘蔗、豆粕等動物食譜,為動物們提供高熱量的食物和營養品來維持機體熱量,抵禦嚴寒。
  • 寒潮來襲 普陀紅樹林 「住暖房」過冬
    隨著寒潮來襲,近日有4000多平方米從廣州移種至普陀本地的紅樹林新苗,住進了「暖房」。記者看到,這個「暖房」是特質的流變保溫大棚。與普通大棚不同,「暖房」表面覆蓋的是保溫性能極佳的特製塑料薄膜,還針對紅樹林屬水淹植物的特性,為紅樹林留出了高度為70釐米左右的進出水空間,在保溫的同時使紅樹林可以正常生長。
  • 寒潮來襲 小動物各盡其能禦寒過冬
    寒潮來襲小動物各盡其能禦寒過冬 (1/8) "← →"翻頁
  • 浴霸、空調、地暖……寒潮來襲,看重慶動物園動物「花式過冬」
    人們都裹著厚厚的羽絨服,能不出門就儘量不出門,然而,在動物園裡的動物們又是如何過冬的啦?1月7日,記者來到重慶動物園進行探訪,看到浴霸燈、空調、油汀等各式防寒取暖設備早已投入使用,暖氣開足夥食加料,動物園根據動物們的習性和需求進行了「花式供暖」。
  • 動物過冬各顯神通 馬來貘的VIP套房有地暖
    貴賓馬來貘:「20攝氏度」愜意過冬馬來貘穿越半個地球來到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安家,可是天生怕冷的馬來貘能適應杭州的寒冬嗎?不用著急,這裡早早為馬來貘準備好了「VIP套房」。有空調有地暖,圈舍內全天都是20攝氏度。飲食方面,飼養員增加10%的顆粒飼料,搭配胡蘿蔔、水果,給它們調配了營養大餐。
  • 暖暖都是愛,原來動物要這麼過冬!
    隨著鄭州天氣的越來越冷,籌建中的銀基動物王國也進入了別樣的過冬時節。這裡有非洲的常駐居民長頸鹿、非洲獅等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野生動物朋友。冬天,人們把保暖褲、羽絨服都裹上身,那麼遠道而來的動物們能適應我們的嚴寒天氣嗎?今天我們來到銀基動物王國,為大家一探究竟。
  • 空調、地暖齊上陣,園區動物過冬有妙招
    寒潮來襲,記者探訪金牛湖野生動物王國空調、地暖齊上陣,動物過冬有妙招昨天,冬日極寒天氣來臨,最高氣溫也降到零下,在六合區金牛湖野生動物王國內,各類怕冷的動物卻依舊安然自在。吹空調、睡地暖、泡溫泉……園區為它們準備了各種「神器」,24小時保持溫度適宜,並定製食譜加強照料,確保它們能夠抵禦寒潮。昨日上午9點,記者來到園區,一進河馬室內生活區,眼鏡就被蒙上了一層水汽。「河馬生活於非洲熱帶地區,特別怕冷。」飼養員餘德訪告訴記者,雖然現在戶外接近零下8℃,但室內溫度一直控制在23℃左右,水池內的水正循環加熱,一大一小兩頭河馬全天都泡在「溫泉」裡。
  • 冷空氣來襲,廈門動物園裡的「寶寶」們如何過冬?
    來源:臺海網工作人員為環尾狐猴準備的紅棗糕。象龜館裡裝上了浴霸燈。臺海網1月13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冷空氣來襲,市民們紛紛購入保暖裝備抵禦低溫,但動物園裡的動物們應如何過冬呢?昨日,記者走訪了中山公園動物園和中非世野野生動物園,發現工作人員幫動物們取暖的方式「花樣百出」。動物冬季也進補「寒冷的時候我們要吃些食物進補,動物也是一樣的。」
  • 大冷天兒,它們這樣在動物園裡「花式過冬」!
    最近受寒潮影響,我省氣溫驟降,大家都穿上厚厚的棉服來抵禦寒冷。很多朋友非常關心動物園裡的小動物們是如何過冬的。我們的記者也為此專門來到長春市動植物公園,發現動物們過冬真是不用發愁,不僅有地熱,還有新鮮的水果,這小日子過得美美噠。
  • 山東青島:野生動物「花式」溫暖過冬
    【環球網文旅綜合報導】近日,山東青島氣溫最低降至零下5攝氏度,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的動物們採取各種不同取暖方式度過寒冬。動物們享受溫暖的樣子,也太愜意了。據了解,園內根據不同種類的動物採取不同的供暖措施,且避免了傳統供暖方式對空氣的汙染。
  • 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的動物們怎麼過冬呢?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11日消息(記者 蘇靚)近日,海南持續低溫,人們紛紛裹緊大衣或躲進被窩,那小動物們如何抵禦寒冬呢?1月11日,記者從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了解到,工作人員為野生動物準備空調、稻草、保溫燈、木箱等保暖用品,幫助小動物安然過冬。
  • 太原動物園裡各種動物趣味過冬(圖)_高清讀圖_山西新聞網 - 主流...
    「哎,為什麼我鴕鳥就只能墊點乾草過冬?溫泉呢?空調呢?我要投訴!」我的日光房太暖和了,我要睡一會兒」。 「飼養員,把暖風開大一點,俺還小,怕冷,你再不管我,我出去自己動手了啊。」寒潮來襲,地處太原東山的太原市動物園一帶更是降溫明顯。來自熱帶的動物們既不能添加衣物,也不能生火取暖,它們該如何度過寒冷的冬天呢?當日,記者來到太原市動物園一探究竟。飼養員介紹,入冬以來,動物園方面為了給動物保暖,各種供暖設備「火力全開」,除了正常的暖氣供應外,電暖氣、空調、電熱扇統統上陣,無論室外溫度如何變化,動物們的館舍內總是溫暖如春。
  • 重慶動物園為動物取暖過冬
    近日,重慶動物園開啟禦寒模式,工作人員為動物們準備了空調、暖風機、加溫燈、加熱棒等多種防寒保暖設施,以提升它們抵禦嚴寒的能力,幫助動物順利過冬。
  • 寒潮來襲,動物園的動物怎麼過冬?
    其實,它們和人類差不多,冷的時候也會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宅在家裡,很多動物的籠舍裡,空調、地暖、大棉絮也少不了。 1月7日,記者走進重慶動物園,為你打探這些最怕冷的動物怎麼過冬。
  • 動物趣聞:動物過冬的方式有哪些?你知道多少?
    ,也沒有有暖烘烘的空調以及暖爐,動物過冬的方式有很多,有冬眠、遷徙、換毛、存儲食物等,但是主要的還是冬眠以及遷徙。  我是圖片\1.jpg  冬眠:一般的冷血動物、某些哺乳類動物和少部分的鳥類在寒冷的季節,會通過降低體溫的方式而進入的類似昏睡的生理狀態。這種方式就是冬眠。冬天食物匱乏,許多動物不得不冬眠,以減少身體能量的消耗。
  • 這些動物們的過冬真相你需要知道……【荔枝說】
    那些動物的過冬姿勢,跟荔枝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支招·家養寵物篇】 狗每年冬天,最萌的風景就是穿著各種衣服的汪汪。然鵝,冬天的萌汪們真的需要穿衣服咩?換水時也要注意水溫平衡,儘量選擇中午天氣暖和的時候給金魚換水~祝你們的錦鯉順利過冬~ 倉鼠冬天的倉鼠寶寶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如今,倉鼠寶寶的過冬神器已經跟人類有得一拼——為神馬要如此防護呢? 因為倉鼠寶寶太脆弱。一旦氣溫過低,就會陷入一種介於冬眠和睡覺之間的狀態,俗稱偽冬眠。
  • 《新聞1+1》20201229 寒潮來跨年,過冬要溫暖!
    新聞熱線:400-800-0088(節目覆蓋熱線)電子郵箱:4008000088@cnr.cn京ICP證150508號 京公網安備11040202120007法律事務郵箱:fawu@cnr.cn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央廣網 版權所有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央廣網 版權所有X《新聞1+1》 20201229 寒潮來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