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11日消息(記者 蘇靚)近日,海南持續低溫,人們紛紛裹緊大衣或躲進被窩,那小動物們如何抵禦寒冬呢?1月11日,記者從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了解到,工作人員為野生動物準備空調、稻草、保溫燈、木箱等保暖用品,幫助小動物安然過冬。
「長頸鹿是比較怕冷的,對溫度變化十分敏感。」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市場經理蘇昶源密切關注這小動物們的狀況,細心調整飼養方案,為「怕冷」的動物防寒保暖。在動物園的長頸鹿館舍內、牆邊可以看到熱氣扇,24小時不間斷地為長頸鹿供暖,室內地面上鋪上幾十釐米厚的稻草,室內看上去溫暖又舒適。「這樣有效隔絕了地面的溼氣,又能起到保暖的效果。」蘇昶源說。
那人們常說的「冷血動物」怕不怕冷呢?蘇昶源告訴記者,兩棲動物也「怕冷」,為此,園區早早地為蛇類、龜類、蜥蜴等爬行動物們準備了保溫防寒用品。相比早九晚五的「打工人」,園區的蘇卡達陸龜則顯得十分愜意,待在保溫箱裡,24小時開啟的電暖燈讓室溫維持在28攝氏度,讓室內溫暖如春,還能避免高溫灼傷。
動物園的陸龜在保溫燈下保暖。園區供圖
降溫後,平時喜歡纏在樹上活動或下河遊泳的蟒蛇也變得懶洋洋,一動不動地盤在仿生洞穴中,在暖光燈下「曬太陽」,過得好不愜意。松鼠猴、鸚鵡、火烈鳥等比較怕冷的小動物,景區為他們安置了保溫燈保暖。在麋鹿、坡鹿、梅花鹿等草食動物觀賞區,為了防止它們患上關節炎,籠舍裡都墊上了厚厚的稻草。
動物園的蟒蛇在保溫燈下保暖。園區供圖
夜間氣溫較低,工作人員會儘量將動物引入籠舍內場,根據動物的生活習性,使用不同的保溫用品並調整「菜單」,食譜中特意搭配了一些含有脂肪、蛋白質、澱粉等高熱量的食物。蘇昶源告訴記者,並非所有的動物都怕冷,大熊貓、老虎、羊駝等動物,氣溫的變化對其生活影響較小,「大熊貓貢貢和舜舜禦寒的方式就是吃東西啦!」蘇昶源笑著說。
責任編輯:陳賢玉 實習生:何威
【來源:南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