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2日08時至13日08時,受強冷空氣影響,海南島有212個鄉鎮最低氣溫小於10℃,116個鄉鎮最低氣溫小於5℃,34個鄉鎮最低氣溫小於3℃,最低值出現在瓊中黎母山林場為-0.3℃。
1月13日清晨,海南瓊中、五指山
出現結霜和局部結冰現象
在朋友圈引發網友紛紛關注
最近的冷空氣
一次又一次試探海南人的極限
比起往年短褲短袖的有餘
今年的冬天,每天都是「凍」手「凍」腳
今年海南為啥這麼冷?看海南省氣候中心解答↓↓
去年12月以來,海南多次較大幅度降溫,究竟是何原因所致?這個冬季對海南而言是不是真正的「冷冬」?海南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海南省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吳勝安。
「就目前情況來看,這個冬天我省總體確實呈偏冷態勢。」吳勝安介紹,這與拉尼娜現象不無關係,「拉尼娜現象和厄爾尼諾現象常常交替出現,今年的拉尼娜現象較為強勢,南海——西北太平洋出現氣旋性上升異常環流,進而導致冬季風偏強,南下冷空氣活躍,使得海南冬天氣溫偏低。受拉尼娜現象影響,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海南還將持續出現低溫天氣。」
今年海南出現零度以下天氣
愛雪人士紛紛摩拳擦掌表示期待
但是,海南為什麼沒下雪呢?
海南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李勳表示,從當前的天氣溫溼廓線來看,海南是達不到降雪的標準的,要能下雪首先要能出現降雨,且850hPa的高空出現-4℃的溫度等值線,相當於雨雪分界線,即需要具備雨轉雪的大氣條件;此外,地表溫度要足夠低,固態降水也就是降雪下落到地表過程中能保持相態。
下雪需要具備的條件:
1.大氣中需含有較冷的冰晶核。
2.充分的水汽。3.0℃(冰點)以下。如該冷空氣相當強烈,並帶著溼氣,1℃至10℃的氣溫同樣可以降雪。
海南歷史上曾多次下雪 1963年白沙曾出現過零下1.4℃
記者通過梳理史籍發現,歷史上的海南,不僅出現過零度以下的低溫,甚至也曾大雪飄飄——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已是冬季,而海南萬州(今萬寧)仍一派生機勃勃。一天,舉人王世亨推開家門,驚訝地發現門外竟有雪落,紛紛揚揚的雪花似漫天的飛絮飄舞落下,樹枝梢頭一片銀白。道路如一條白練,曲曲折折,縈繞其間。
「海南下雪了!百年此事真稀奇!」王世亨意識到,他正在經歷著一件千古奇事。他立馬揮筆寫下一首詩:「撒鹽飛絮隨風度,紛紛著樹應無數。嚴威寒透黑貂裘,霎時白遍東山路。」當時的海南百姓們也非常驚嘆:「老人終日看不足,盡道天家雨珠玉。世間忽見為祥瑞,斯言非誕還非俗。」
據不完全統計,史書中關於海南下雪的記載共有八次:明崇禎九年(1636年)臨高,十二月十五日(1637年1月10日),下雪三日夜,樹木盡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文昌,冬大寒,雨雪,海魚凍死,椰檳盡枯……
這段時間,海南人集體進入「抗寒」模式。曾經揚言禦寒靠一身正氣,如今也不得不放下倔強。曾經冬日裡從未在海南大街上流行過的羽絨服、雪地靴,如今竟成為火爆保暖單品,更有甚者,竟用上了電熱毯、「小太陽」、電暖氣等「終極」抗寒裝備。
騎電動車的市民,戴上了手套,套起了圍脖,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
人冷車也冷,市民馬先生給愛車蓋上了被子↓
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工作人員為野生動物準備空調、稻草、保溫燈、木箱等保暖用品,幫助小動物安然過冬↓
細數今冬海南新上線了哪些保暖單品↓↓
冷空氣的影響還未結束
大家一定要記得及時添衣加衫
小島人民可不能被寒風打敗
羽絨服穿起來!保暖單品get起來!
(信息綜合自新海南客戶端、海南日報、微博等)
【來源:南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