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園有地熱
棕熊不冬眠
天氣日趨寒冷,供暖問題總是令百姓們倍加關注,可除百姓之外,還有一些特別的「居民」也十分「關注」供暖問題,那就是動物園裡的可愛動物們。
動物們供暖的問題可有點複雜,因為每一種動物對供暖的需求都不一樣,有些動物比較怕冷,比如非洲獅和金錢豹,別看他們是動物園裡的「壯漢」,可天氣冷了他們一樣容易感冒生病;而有些動物則比較耐寒,比如憨憨的棕熊和黑熊、兇猛的東北虎。
為了這些需求不同的動物們能順利過冬,從今年十一過後,動植物園的防寒工作便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起來。
今年,猴園鋪了地熱,通電的地熱更能讓猴園裡的猴子們在冬天過得舒適。有地熱可以享受的動物可不止猴園的獼猴們,園內的大猩猩伊么、非洲獅、金錢豹等動物都有地熱。
目前,喜溫的動物早已在室內安逸地「貓冬」,金剛鸚鵡、丹頂鶴、黑白天鵝等禽類也都已經轉移到室內活動場。據動植物園的工作人員介紹:「黑熊和棕熊倘若在野外是需要冬眠的,但是由於室內比較溫暖,還有充足的食物,園內的黑熊和棕熊冬天也不睡覺了。除此之外,其他動物沒什麼變化,一些動物可以在零下5度左右的氣溫下生存,但我們本溪最冷可能有零下20到30度,所以我們需要為動物們營造一個適合他們生存越冬的環境。」
據了解,從10月下旬起,草食動物全年所需的羊草在吉林松原已採購完畢,並全部運到園內入庫,全程無損失。冬季採暖煤的採購工作也已經完成。如今,動物園內的動物們都在自己的「小單間」裡享受著溫暖、食物充足的「貓冬」生活呢!
15000餘株牡丹
集體穿「棉襖」
還記得驚豔了整個山城的牡丹園嗎?作為東北地區最大的牡丹園,它位於本溪市動植物園園區內,裡面15000餘株牡丹為人們留下了美不勝收的照片。為了讓這些牡丹順利過冬,如今,每一株牡丹都已經穿上了厚厚的「棉襖」。
據園內工作人員介紹,牡丹的防寒工作是每年必不可少的,並且從「十一」過後,防寒工作便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起來。
在為牡丹「穿衣」的過程中,作業隊工作人員需將牛皮紙裁成大小合適的尺寸,裡面裹上報紙,外面用牛皮紙將牡丹花植株包在裡面。
由於牡丹花比較適合生長在溫帶地區,太熱或太冷都會抑制它的生長,所以在我們北方的冬季則需要採取適當的防寒措施,以免牡丹花受到凍害。
動植物園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溫度一直下降,將到-10℃的時候,我們會在牡丹最外面包上稻草,這樣可以讓園裡的牡丹能夠在園內順利度過嚴冬。而且牡丹防寒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按照降溫的程度逐步為牡丹穿衣,就像人一樣,不能一下子穿太多,要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進行穿衣工作。」
截至目前,為牡丹準備的糞肥也已經陸續運至園內,這些糞肥將倒運到每一棵牡丹下,以期來年長出更美的牡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