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人看了這個標題,會覺得我為了吸引人們眼球在吹牛,如果您耐心看完,相信您也會喜歡這裡。
我喜歡拍鳥,去過臺灣、香港、新疆、三去西藏,也去過國內許多名山大川,它們是美,但美的單一。
而本溪縣觀音閣水庫到本溪水洞這一段河域雖然只有5公裡,卻擁有舉世聞名的本溪水洞,還有國寶中華秋沙鴨;這裡風光獨特,也是鳥的樂園,有特殊的美。
我為什麼起了這個標題,請朋友聽我一一說來。
觀音閣水庫在本溪縣城以東,建成於1995年,使本溪市防洪能力提高到200年一遇,也改善了本溪太子河的生態環境。
冬天,庫區壩下每年都有成千上萬隻野鴨在這裡越冬,也引來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它們是白尾海雕的美食。
庫區壩下有許多珍貴的野鴨。
羅紋鴨。
鳳頭潛鴨
鳳頭潛鴨和紅頭潛鴨
斑頭秋沙鴨(也稱白秋沙鴨)。
一張片裡有鳳頭潛鴨、紅頭潛鴨、鵲鴨和白秋沙鴨,非常難遇。
豐富的野鴨為白尾海雕提供了食物。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
為了拍白尾海雕,我去過許多地方,人們把凍魚、雞架投放冰上餵食白尾海雕,引誘拍攝,而本溪的白尾海雕喜歡捕食野鴨。有一次,我連續十天去河邊觀察、等待、抓拍,沒有感到孤獨、寂寞,因為拍鳥的樂趣就是享受這一過程。
白尾海雕捕食野鴨,烏鴉著急吃殘渣。
2015年12月,我在庫區下遊發現了兩隻疣鼻天鵝,此後,省內外的許多拍鳥人都來拍。
疣鼻天鵝在我國非常稀少,僅一千餘只,冬天只能去新疆的伊寧拍,在本溪拍到冰版的疣鼻天鵝非常幸運。
去年剛過十一,我去河邊尋找中華秋沙鴨,在河邊公路上被這景色吸引住了。
在本溪好友馬經理的幫助下,我找到了山上拍攝位置,先後多次去拍,這些片引起了外地影友的關注,紛紛聯繫我,希望來拍,這是我沒想到的,我希望大家都拍到這一美景,一人樂,不如大家樂,百花齊放春滿園。
這是本溪市到本溪縣田師傅鎮的溪田線,這個S彎火車道巳有78年的歷史,隨著公路交通的快速發展,現在每天只有一列客車來回行駛一次,坐這列客車的人越來越少,不知這列客車能運行到什麼時候。
拍S彎火車,只有幾秒的時間,特別緊張和震撼。
因為這列客車只有在上午10點40分和下午1點40分往返這裡。
我臺灣的一個朋友前幾年兩次到本溪拍片,那時我還沒發現這個場景,他看了這張片非常喜歡,向我要這張片做賀年卡,聯繫我今年秋天來拍,由於我在廣州陪外孫女,只有以後陪他了。
貨車非常少,等了幾個小時才看到這列貨車。
雪後天晴,我扛著設備上山,雖然吃了苦,看到火車來了,心裡高興。
又是一天早上,我去拍S彎,遇到了霧淞。
太陽已高掛天空,氣溫在一點點升高,枝頭上的霧淞開始慢慢地溶化,我期盼火車快點來,心裡別提多緊張了。
10點40分,火車準時來了,蒼天給了我機會,我終於拍到了S彎霧淞火車,以後我不敢再奢望拍到這一場景了,因為在那個地方能出現霧淞,而且霧淞堅持到這麼長時間,真是難得一遇。
下雪了,也去看看什麼效果。
今年5月,春天的S彎火車。
最神奇的是這一河段還有國寶--中華秋沙鴨。
中華秋沙鴨是第三紀冰川期後殘存下來的物種,距今已有一千多萬年,被譽為鳥類的活化石,是中國特產、稀有鳥類,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與大熊貓、華南虎、滇金絲猴齊名,是中國的國寶,數量僅三千餘只。
幾年來,我去過黑龍江、吉林、遼寧和江西四省拍中華秋沙鴨,了解它們的生存環境和生活習性,義務為省、市、縣林業野保部門提供照片,也被《人民日報》、新華網採用,為保護本溪的國寶,能儘自己的一份力量,非常開心。
中華秋沙鴨冬天都是在江西省等地越冬,連續多年的冬季,在本溪發現它們實屬罕見,真是本溪的幸運。
本溪冰版中華秋沙鴨,已引起國內眾多拍鳥人的羨慕,許多人前來拍攝,拍鳥界有句話:一鴨賽百鴨,能拍到它真是福氣。
本溪水洞,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是至今發現的世界第一長地下充水溶洞,現開發地下暗河長3000米,水流終年不竭,清澈見底,洞頂和巖壁鐘乳石發育較好,千姿百態,泛舟遊覽,使人流連忘返。被讚譽為「鍾乳奇峰景萬千,輕舟碧水詩畫間;鍾秀只應仙界有,人間獨一此洞天」。
在本溪水洞出口有一個小湖,冬季這裡常會出現霧淞。
湖裡也會有赤麻鴨和中華秋沙鴨光臨。
在這一河段,還會拍到多野鴨和鳥類。
小鸊鵜
鳳頭鸊鵜
赤麻鴨
巖鴿
綠頭鴨
棕頭鴉雀
北長尾山雀
赤膀鴨
三道眉草鵐
紅隼
金翅雀
紅腹灰雀
紅尾鶇
花臉鴨
普通秋沙鴨
謝謝朋友耐心看完,遙祝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