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規劃資源局開展冬季海冰調查工作

2021-01-18 瀟湘晨報

為切實做好冬季海冰防範應對工作,針對可能出現的極端天氣,市規劃資源局組織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濱海新區海洋局開展我市沿海重要海域和岸段冬季海冰調查工作,以每周1-3次的觀測頻率,採取岸基觀測、無人機巡查等方式,重點對漢沽大神堂漁碼頭、濱海旅遊區東部、臨港經濟區南區、南港工業區東部附近海域,進行海冰情況調查與監測,同時結合遙感觀測資料驗證分析,開展冰情趨勢預測預報。

據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2020年度海冰預測會商形勢分析,預計我市冬季渤海及黃海北部冰情為2.5級,嚴重冰期為2021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從當前情況看,今年冬季沿海冰情較前幾年偏重,但未達到2009年至2010年冬季的嚴重程度。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天津沿海冰情將有所發展,渤海灣海域最大浮冰範圍10-20海裡,一般冰厚5-15釐米,最大20釐米。

下一步,市規劃資源局將持續加強天津沿岸海冰監測,適時增加監測頻率,掌握冰情發展變化,及時發布預警報告,為海洋防災減災和應對海冰變化提供基礎數據和決策依據,為港口運輸、海洋漁業、海上生產作業安全等涉海活動提供預報服務保障。

【來源:市規劃資源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市規劃資源局持續加強「海上環衛」 全面推進海洋垃圾治理
    為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補齊近海汙染治理短板,市規劃資源局持續加強「海上環衛」,全面推進海洋垃圾治理。8月份,共派出執法力量122人次,完成轄區海域岸線巡查21次,行程1518公裡,海上巡航4航次,航程271海裡,未發現海洋傾廢違法行為及近岸生活垃圾和工業固體廢棄物堆放點。
  • 市規劃資源局對前期東方白鸛死亡個體開展全面普查檢測
    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要求,2020年12月14日至12月24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總站委託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軍事獸醫研究所和東北林業大學,在前期抽樣檢測3隻東方白鸛死亡個體的基礎上,對我市其餘27隻東方白鸛死亡個體開展全面採樣普查(另有2隻東方白鸛死亡個體在市動物疾控中心做研究檢驗
  • 葫蘆島市啟動冬季海域海冰現場監測
    中國網海洋1月24日訊 據葫蘆島市海洋與漁業局消息 1月20日,葫蘆島市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開始到海冰現場進行監測,掀開了冬季海域海冰現場監測工作的序幕。  受天氣影響,今年冬季葫蘆島市海域海冰結冰期較往年有所推遲。
  • 海洋局啟動冬季海冰災害現場調查
    根據1月24日衛星遙感影像,遼東灣最大浮冰外緣線55海裡,距發布海冰藍色預警級別60海裡還差5海裡。渤海灣最大浮冰外緣線7海裡,萊州灣3海裡,黃海北部17海裡,可監測海域發現海冰總面積約23482平方公裡。未來3天,渤海及黃海北部的冰情將明顯發展,總體冰情接近常年同期,較去年同期偏強。
  • 市規劃資源局總規劃師師武軍:明確「津城」「濱城」定位 形成...
    天津北方網訊:在新聞發布會上,市規劃資源局總規劃師師武軍對如何認識構建「津濱」雙城發展新格局的重大意義,以及在功能互補、合理分工上如何統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黃海北部海域海冰調查現場採錄
    航拍1401船開展海冰調查>月上旬組織人員通過海路和陸路,對黃渤海沿岸海冰進行集中調查。據現場海冰調查隊員介紹,從今年冰情來看,明顯要重於去年同期。接下來,再利用船舶電子海圖計算海冰最大外緣線。最後,通過目測觀測冰形,進而推斷出冰厚、冰量和密集度。   冬季大氣溫度比海水溫度低,海水中大量熱量散失,表面海水溫度下降。當表層海水穩定降至冰點,海水開始結冰,從而形成海冰。
  •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院工作回眸與展望
    機制體制變遷,發展初心不改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院為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直屬科技型事業單位,也是全國較早成立的省級規劃和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院,其工作職責是開展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評估和研究工作,為市規劃和自然資源調查監測管理提供技術支撐、決策支持和服務保障
  • 省海洋預報減災中心組織開展2020/2021年度海冰情況調查
    為掌握2020/2021年度山東省海冰發展基本情況,2020年12月30日至2021年1月1日,省海洋預報減災中心會同東營市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開展了相關海域的調查。調查組實地觀測了灘涂、港口、採油區的海冰生成與發展情況。
  • 金沙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 開展冬季水鳥同步調查工作
    紅安網消息 1月8日至14日,湖北金沙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組織專班,在湖區兩個固定觀測樣點和一個樣線觀測樣點開展冬季水鳥同步調查工作。金沙湖溼地是水鳥的重要棲息地,展開同步調查,一方面能夠掌握水鳥種群數量的變化情況,一方面通過實地走訪,了解水鳥棲息地變化,有助於提供基礎數據,為溼地管理人員開展管理、保護工作指明方向。根據以往調查數據表明,金沙湖有水鳥27種,分別為鸛形目鳥類7種、雁形目鳥類6種、鶴形目鳥類5種、鴴形目鳥類6種、鸊鷉目鳥類2種、鵜形目鳥類1種,其中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物種2種。
  • 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關於
    杭規劃資源發〔2020〕28號各分局、縣(市)規劃資源局,局機關各處室、局屬各單位:為加強土地出讓管理工作,嚴格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保障土地市場的平穩健康運行,根據《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建設使用權規定》(國土資源部39號)、《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土地出讓管理工作的通知
  • 市自然資源規劃局:高標準開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
    連日來,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先後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黨委會,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措施。會議要求,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黨員幹部要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切實提高政治站位,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要牢固樹立規劃先行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結合我市實際和「十四五」規劃編制,高起點、高標準開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
  • 市婦兒發展「十三五」規劃終期評估組來我區開展評估工作
    市婦兒發展「十三五」規劃終期評估組來我區開展評估工作2020年11月26日 15:21:26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11月25日上午,市婦女兒童發展「十三五」規劃終期評估組來我區開展評估工作,推動我區政府婦兒工委各成員單位進一步增強做好婦女兒童工作的主體意識、
  • 《關於有序開展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工作的指導意見》解讀
    村裡土地不能再亂用  ——國土資源部規劃司負責人解讀《關於有序開展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工作的指導意見》  本報記者高文  日前,國土資源部印發《關於有序開展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如何管理
  • 北極冬季海冰面積達歷史第七低值
    北極冬季海冰面積達歷史第七低值 來源:中國氣象報   發布時間:2019年04月11日15:10
  • 研究表明:北極海冰損失對嚴寒冬季天氣的影響很小
    埃克塞特大學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由於氣候變化,北極海冰的急劇損失對整個亞洲和北美的嚴冬天氣的影響很小。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在研究北極海冰消失和極端寒冷天氣之間的可能聯繫,例如冬季美國可能遭遇的深度冰凍。
  • 覽要聞|地質調查工作支撐服務上海浦東新區規劃建設紀略
    為更好地服務支撐國家戰略,原地質礦產部下發了1∶2萬的浦東新區工程地質調查任務。從那時起,上海地質調查工作者日復一日地開展區域調查、地質環境監測等工作,為浦東的規劃布局、開發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為此,原上海市地礦局組織技術人員參與了浦東機場一期、二期的地質勘探工作,該局下屬地質調查單位先後參與了外高橋碼頭、洋山深水港、地鐵2號線等重大項目的規劃選址地質調查、工程地質勘查、工程物探等工作,為浦東的規劃建設作出了貢獻。
  • 最新觀測結果顯示北冰洋冬季海冰面積創新低
    最新觀測結果顯示,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季,北冰洋海冰面積降到有記錄以來最低點。   近年來,由於北冰洋氣溫平均升高了約2攝氏度,北冰洋夏季海冰面積持續處於有記錄以來最低水平。儘管冰層變薄,但冬季海冰平均面積相對穩定。
  • 海洋局預報減災司赴興城調查海冰 今年海冰密度大
    在考察中,王鋒司長強調,遼東灣海域冬季海冰密度較大,加之今年寒冷天氣的影響,初冰期早於往年。    今年,葫蘆島一帶冰情以冰皮為主,沒有大的浮冰塊,同時,葫蘆島地區也有著豐富的應對海冰的經驗, 其負責人表示,面對海冰災情決不掉以輕心,嚴密關注沿海區域的各種冰情變化,積極做好海冰預報和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儘快建設菊花島海冰監測站。
  • 專家:冬季霧霾與北冰洋海冰消融、西伯利亞降雪增加也有關
    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體現出黨和國家治理大氣汙染的決心和信心。解決霧霾問題要靠科學施策,霧霾形成機理的研究成為治霾的關鍵。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地球與大氣科學系王育航教授牽頭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極地北冰洋海冰消融與西伯利亞降雪增加改變了區域大氣環流結構,可能加劇了中國近年來冬季空氣汙染嚴重的問題。
  • 丹東:海冰監測預報正式啟動
    丹東:海冰監測預報正式啟動 作者:邢漫 2017-12-27 09:11   來源:丹東新聞網     12月26日,記者從丹東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站了解到,入冬以來,黃海北部淺灘發現少量海冰,並在持續較強冷空氣的作用下,冰情有一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