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北極海冰損失對嚴寒冬季天氣的影響很小

2020-11-27 驅動之家

埃克塞特大學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由於氣候變化,北極海冰的急劇損失對整個亞洲和北美的嚴冬天氣的影響很小

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在研究北極海冰消失和極端寒冷天氣之間的可能聯繫,例如冬季美國可能遭遇的深度冰凍。觀察表明,當區域海冰覆蓋減少時,亞洲和北美的大片地區往往會經歷異常寒冷和危險的冬季條件。

然而,先前的氣候模擬研究表明,減少的海冰不能完全解釋寒冷的冬季。

現在,埃克塞特大學、荷蘭皇家氣象研究所和格羅寧根大學能源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的專家們的、一項新研究為海冰損失和寒冷冬季之間的聯繫提供了新的線索。

在這項研究中,國際小組將過去40年的觀測結果與複雜的氣候模擬實驗結果結合起來。他們發現,觀測結果和模型一致認為,減少的區域海冰和寒冷的冬季往往是一致的。

他們發現,海冰減少和中緯度極端冬季之間存在關聯,因為兩者同時受到相同的大規模大氣環流模式的驅動。至關重要的是,它表明海冰減少對嚴冬是否會到來影響甚微

埃克塞特大學數學研究員、該論文的主要作者拉塞爾·布萊克波特博士說:「海冰減少和冬季寒冷之間的相關性並不意味著一個導致了另一個。我們的研究表明,真正的原因是大氣環流的變化,它將暖空氣輸送到北極,而冷空氣輸送到中緯度。」

近幾十年來,北極地區因經歷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覆蓋面積大幅下降。海冰覆蓋面積的減少意味著開闊水域面積的增加,這反過來又讓海洋在冬季向大氣釋放更多熱量,這可能會改變天氣和氣候,甚至在北極以外的地方。

最近的研究表明,海冰減少或北極變暖導致了中緯度地區最近經歷的寒冷冬季。並且隨著海冰因氣候變化而進一步減少,寒冷冬季將變得更加頻繁和嚴重。

現在,這項新的研究表明海冰減少不是冬季寒冷的主要原因。相反,寒冷的冬天很可能是由大氣環流的隨機波動造成的。

相關焦點

  • 研究稱北極海冰減少對亞洲和北美的嚴寒天氣影響「極微」
    新華社倫敦8月13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日前發布一項研究說,氣候變化導致北極海冰減少,但這對近年來亞洲和北美遭遇的嚴寒天氣僅有極其微小的影響。此前一些觀測顯示,每當北極海冰數量減少,嚴寒天氣也會在差不多的時間點出現在亞洲和北美地區。這讓不少專家開始研究兩者是否有因果關係。埃克塞特大學、荷蘭皇家氣象研究所以及格羅寧根能源與可持續性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合作,將過去40年以上的觀測數據和氣候模型計算相結合,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深入分析。
  • 北極海冰減少後果很嚴重 對全球氣候演變影響大
    誘發冬季極端降雪和嚴寒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武炳義最新研究結果表明,近20年來歐亞大陸北部冬季表面氣溫呈現持續降溫的趨勢,秋季北極海冰的減少以及北冰洋和北大西洋海溫的升高是造成這些地區降溫的主要原因之一。
  • 北極升溫顯著誘發北半球寒潮?——北極海冰融化及其影響的幾個未解...
    ——北極海冰融化及其影響的幾個未解之謎 2013-01-17 15:16:28 來源:
  • 最新研究表明,北極夏季海冰很可能在2050年之前消失
    自從1979年開始記錄衛星以來,夏季北極冰的面積減少了40%,體積減少了70%如果排放量仍然很高,則即使在冬季,北極地區也可能會無冰最新研究表明,即使迅速削減了導致氣候危機的碳排放量,現在極有可能在2050年之前使北極夏季海冰消失。
  • 北極海冰縮減 影響幾何?
    眾所周知,9月是每年北極海冰面積最小的月份。從2015年開始,國際海冰預測網絡活動(SIPN)每年6-8月向全球科學家徵集當年9月北極海冰覆蓋面積的預測結果,各個研究機構需要在6月初、7月初和8月初提交三次關於當年9月的預測情況,SIPN代表了北極海冰在季節和季節內預測的最高水平。
  • 北極海冰有所恢復?2019年冬季不再創新低,但這並非好消息
    隨著氣候變化的影響進行,北極海冰的總量繼續呈下降趨勢。這種情況在過去的一年中也不例外,根據美國宇航局的說法,在今年冬天,北極海冰達到年度極大值的時候,海冰面積顯著偏少,是衛星1979年觀測以來第七低的水平。
  •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是怎麼回事 北極海冰消融會產生...
    天氣網訊,隨著全球變暖的持續惡化,近期,北冰洋北極海冰面積出現急劇下降,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出現了極暖的「黑色海水」。那麼,北極海冰消融會產生哪些影響?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表示北極海冰消融不會對全球氣候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 專家:冬季霧霾與北冰洋海冰消融、西伯利亞降雪增加也有關
    解決霧霾問題要靠科學施策,霧霾形成機理的研究成為治霾的關鍵。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地球與大氣科學系王育航教授牽頭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極地北冰洋海冰消融與西伯利亞降雪增加改變了區域大氣環流結構,可能加劇了中國近年來冬季空氣汙染嚴重的問題。該研究從氣候變化角度看待霧霾成因,為治霾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 北極不能再暖下去了!暴風雪、炸彈氣旋等極端天氣要扎堆到來
    近日,羅格斯大學大氣環境研究的科學家們將北極溫度情況與美國極端天氣的頻率進行了比對,做出了這一結論,他們的研究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研究合著者珍妮弗·弗朗西斯表示,這個故事其實他們已經講了好幾年了,但是現在可以確認它的真實性和合理性。
  • 北極冬季海冰面積達歷史第七低值
    北極冬季海冰面積達歷史第七低值 來源:中國氣象報   發布時間:2019年04月11日15:10
  • 天氣異變已出現!北極海冰越來越少,地球氣候將趨於極端化?
    隨後,北極渦旋被這道異常的南風撕碎,寒冷空氣傾瀉到歐洲,引發了全歐洲的異常嚴寒。這一次異常的波動還在北半球繼續傳遞,引發了許多地方三月份的糟糕天氣。事實上,這種變化與北極海冰的減少和北極地區的變暖有著密切的聯繫。北極的冰、海水和溫度的變化會共同改變大氣上層的風,從而將額外的熱量和水汽從低緯度地區輸送到北極。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一旦北極海冰大量偏少,通過影響烏拉爾山阻塞高壓和西伯利亞高壓這一引導冷空氣南下的重要天氣系統,可致使東亞冬季風偏強,從而導致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低、強寒潮天氣頻發。孫丞虎表示,2003年到2013年這10年間,西伯利亞中部以及我國冬季寒潮天氣頻發,多次出現暖背景下的冷冬現象,可能就與北極海冰的大幅減少有關。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一旦北極海冰大量偏少,通過影響烏拉爾山阻塞高壓和西伯利亞高壓這一引導冷空氣南下的重要天氣系統,可致使東亞冬季風偏強,從而導致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低、強寒潮天氣頻發。  孫丞虎表示,2003年到2013年這10年間,西伯利亞中部以及我國冬季寒潮天氣頻發,多次出現暖背景下的冷冬現象,可能就與北極海冰的大幅減少有關。
  •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與合作者研究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相關研究成果於8月31日在線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近期,有關北極海冰減少的壞消息接二連三:加拿大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米爾恩冰架坍塌,格陵蘭島冰蓋加速融化且將不復存在,甚至有科學家預測15年內北極海冰將消失。
  •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與合作者研究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相關研究成果於8月31日在線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近期,有關北極海冰減少的壞消息接二連三:加拿大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米爾恩冰架坍塌,格陵蘭島冰蓋加速融化且將不復存在,甚至有科學家預測15年內北極海冰將消失。北極海冰真的會越來越少甚至消失嗎?
  • 北極海冰減少,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冰齡超過4年的海冰被科學家稱為「多年冰」,研究表明,20世紀80年代,北極地區約有三分之一的海冰為多年冰,如今北冰洋的多年冰已經近乎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每年會形成並完全融化的一年冰,它們將更容易在夏天融化,加劇海平面上升與溫室效應。與此同時,北極海冰的厚度也發生了明顯變化,以往北極夏天的平均冰層厚度為4.88米,到20世紀末只有2.75米左右,減少了43%。
  • 沒有海冰的北極,離我們還有多遠
    北極的冰越少,除了冰面上的北極熊沒有生存空間之外,對當地的生態環境會有致命的影響。在海冰底部有藻類和細菌,給浮遊生物提供食物,浮遊生物又供養了下一層食物鏈較大的動物。當浮遊生物因為海冰減少而減少時,一環環的生物鏈就此中斷。其次,海冰變化將使全球熱度攀升得更快。
  • 熱浪來了,北極海冰還好嗎——聽專家詳解北極海冰的秘密
    海冰消融又會帶來哪些影響?針對上述問題,新華社記者專訪了中國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隊首席科學家助理、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研究員雷瑞波。  局部高溫會導致海冰加速消融嗎?  今年夏季,全球多地出現高溫現象,北極圈內的一些陸地地區也難逃熱浪侵襲。人們不禁猜測,局部地區的高溫天氣會導致北冰洋的海冰加速消融嗎?
  • 世界多地區現極端嚴寒天氣 各國科學家解讀不一
    中國科學家:北極冷空氣導致嚴冬天氣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陸龍驊對極寒天氣給出的解釋是:今年北極「濤動」指數呈現負值,即北極地區比北極以外地區的氣壓高,北極地區的冷空氣因此擴散到北極以外地區,導致歐洲和東亞各地出現嚴寒天氣。
  • 北極海冰持續融化 最古老海冰發生崩裂
    北極貫穿流是北極地區最為強大的洋流之一。通常情況下,北極貫穿流會將海冰從西伯利亞帶往北冰洋沿岸地區,進而促使海冰在此聚集和凍結。受此影響,格陵蘭島北部海域的海冰往往會異常堅固和厚實。  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高級研究員沃爾特·邁耶介紹,格陵蘭島北部海冰由于洋流影響發生堆積,平均厚度達4米,最厚的部分甚至可以達到20米並形成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