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海冰持續融化 最古老海冰發生崩裂

2020-11-27 中國網


據英國《衛報》8月21日報導,位於北極格陵蘭島北部的海冰近日發生崩裂,引發全球變暖對北極影響日益嚴重的擔憂。據悉,格陵蘭島以北海域擁有北極地區最為古老和厚實的海冰,即使夏季也不會融化,被稱為「最後的冰區」,被認為是北極抵禦全球變暖最後的「堡壘」。然而,今年以來該處海域的海冰已連續兩次發生崩裂。科研人員稱,這是由於今年北半球持續的熱浪以及暖風侵襲北極地區所致。


海冰崩裂發出強烈警告

今年2月甚至更早時間以來,北極地區異常高溫導致海冰融化加快,越來越多位於海岸帶附近的海冰開始分裂出去,進而漂流到遠海,其數量之最達到了自20世紀70年代有衛星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據丹麥氣象研究所研究人員露絲·莫特拉姆介紹,監測發現格陵蘭島北部海冰多數已碎裂,冰層不穩定性增強,這種現象非常不正常。


北極貫穿流是北極地區最為強大的洋流之一。通常情況下,北極貫穿流會將海冰從西伯利亞帶往北冰洋沿岸地區,進而促使海冰在此聚集和凍結。受此影響,格陵蘭島北部海域的海冰往往會異常堅固和厚實。  

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高級研究員沃爾特·邁耶介紹,格陵蘭島北部海冰由于洋流影響發生堆積,平均厚度達4米,最厚的部分甚至可以達到20米並形成冰山。如此之厚的海冰,一旦聚集起來就往往難以移動。然而今年2月~3月,這些海冰卻被強勁的暖風吹離了海岸線。


科研人員指出,受全球變暖影響,北極海冰持續融化,更容易受到海風和氣溫變化影響。目前,海冰融化已開始侵襲北極最冷的地區。因而,本次格陵蘭島北部海冰的斷裂,成為北極最強海冰已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強烈信號。  

挪威氣象研究所的科學家託馬斯·拉韋涅表示,格陵蘭島北部海冰融化會令更多的海冰從弗拉姆海峽和內爾斯海峽流出,漂移至南部更暖的水域,從而加速融化。即使不久後這一海冰外流通道關閉,但對北極常年海冰的破壞已經形成。


參與該研究的生物學家將本次格陵蘭島北部海冰崩裂形容為「可怕的事情」,並稱這將迫使科學家重新認定最能抵禦全球變暖的北冰洋地區的位置。


氣候異常導致海冰崩裂

科研人員稱,格陵蘭島北部海冰崩裂是由於持續高溫和暖風侵襲。其中,暖風對海冰崩裂的影響要大於溫度上升,但同時海冰的兩次崩裂卻都發生在溫度異常期。  據悉,每年2月位於格陵蘭島北部的莫裡斯·耶蘇普氣象站的氣溫通常是零下20℃,但今年年初這裡曾經有連續10天氣溫在0℃以上,並伴隨有強暖風吹襲,這導致格陵蘭島北部海冰發生第一次崩裂。


前不久,莫裡斯·耶蘇普氣象站測得17℃的高溫,以及風速達每小時11海裡的強勁南風,導致近期格陵蘭島北部海冰發生第二次崩裂。專家預測雖然格陵蘭島北部海冰將再次冰凍,但時間上要晚於往年。  

丹麥氣象研究所海冰專家拉斯穆斯表示,海冰崩裂將加深冰層受日照影響的程度,進而推遲海水的結冰時間。


北極高溫引發連鎖反應


挪威海冰服務中心監測數據顯示,近期斯瓦爾巴地區海冰覆蓋面積創造了自1981年以來的最低值。7月,該地區至少有14天海冰覆蓋面積連創新低。研究人員稱,儘管這並不意味著今年北極地區全年海冰覆蓋面積將再創新低,但預示著到2030年~2050年北冰洋夏季海冰或將全部消失。  

今年以來,北極地區的異常氣溫變化引起了氣候學家的警覺。年初,北極正經歷缺少日照的冬季,但一股異常的熱浪侵襲,引發了人們對極地渦旋正在減弱的擔憂。


不僅是對極地漩渦的影響,北極異常高溫也影響了墨西哥灣流。研究發現,由於格陵蘭島海冰的融化和海水溫度上升,墨西哥灣流開始「減速」,正處於1600年以來最弱的水平。由於墨西哥灣流「減速」所導致的水和大氣的低循環,延長了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的持續時間。例如西歐地區經歷的冬季極端低溫,美國東海岸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以及熱帶雨林降水減少和中斷,都與墨西哥灣流「減速」有關。  

同時,北極異常高溫也導致位於芬蘭和挪威北部的拉普蘭德地區今年7月出現30℃以上的罕見高溫,以及位於北極圈的西伯利亞和斯堪地那維亞半島部分地區發生森林火災。


相關焦點

  • 「最古老的」格陵蘭海冰在融化
    首席記者 吳宇楨  綿延於格陵蘭島以北的海冰,寒冷又堅硬。這片「北極圈最古老、最厚」的海冰,即使在夏天也不會融化,被視為抵禦全球變暖的最後堡壘,有「最後一片冰區」之稱。然而繼今年年初首次崩裂之後,那裡的冰層近日再度崩裂。
  • 海冰崩裂,凍土融化,地球「最後的冰區」告急!
    近期一項研究顯示,北極圈格陵蘭以北最厚的「千年海冰」正因高溫大片碎裂;北極「刀砸不穿、斧鑿不透」的凍土近年也加速融化——地球的「天然冰箱」失效了。  嚴寒的格陵蘭以北地區本該長年冰封,但在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下,「千年寒冰」也沒能堅持住,地球「最後的冰區」告急。2018年7月,一座巨大的冰山漂到了格陵蘭島西北部伊納蘇特島(Innaarsuit Island)邊上。
  • 為何北極海冰融化南極海冰增多?
    「『雪龍號』受困主要是受到今年惡劣天氣影響,尤其是持續的東北風使得海冰不斷堆積,難以突破。」卞林根直言,「但是這並不能作為南極海冰增多的重要依據。」判斷海冰是否增加,不能單看一年的結果,還要看一個長期的變化過程。從目前來看,只有2012年和2013年兩年的海冰面積數值在多年平均值之上,尚不具備科學客觀的論據條件。
  • 最古老海冰崩裂,千年不化凍土解凍……地球「最後的冰區」告急!
    近期一項研究顯示,北極圈格陵蘭以北最厚的「千年海冰」正因高溫大片碎裂;北極「刀砸不穿、斧鑿不透」的凍土近年也加速融化——地球的「天然冰箱」失效了。 嚴寒的格陵蘭以北地區本該長年冰封,但在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下,「千年寒冰」也沒能堅持住,地球「最後的冰區」告急。
  • 北極融化:海冰、冰川大不同
    夏季的北極冰原並非純白一片,而是白色中零星點綴著大大小小的淡藍色湖泊,這些形狀不規則的湖泊輪廓彎彎曲曲,像迷彩服上的花紋,它們是冰面上的積雪和海冰表層融化後的產物。停船,下船,我興奮地踏上冰雪,用手指沾起湖水一嘗——是清冽的淡水。
  • 海冰崩裂,凍土融化;2050年北極海冰可能完全消失!
    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他們所謂的「最後一個冰區」,格陵蘭島西北2000公裡的一片海洋,北極夏季海冰可能會在這裡存活幾十年。 如中所述地球物理研究快報如上所述,北冰洋的海冰覆蓋面積已經下降從1984年到2018年,平均增長了三分之一以上。
  • 北冰洋最古老、最厚海冰35年減95%,北極熊或開始死亡!
    南北兩極的融冰情況相比,北極的融冰速度令科學家們憂心不已。據《每日星報》11月14日報導,美國地球物理聯盟日前發表一段動畫視頻,展示了北極在過去35年裡,最古老、最厚的海冰損失了其質量的95%,科學家稱這是氣候轉變的「標誌性指標」。過去35年來,北極升溫令北冰洋「多年冰」減少了的95%!
  •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是怎麼回事 北極海冰消融會產生...
    天氣網訊,隨著全球變暖的持續惡化,近期,北冰洋北極海冰面積出現急劇下降,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出現了極暖的「黑色海水」。那麼,北極海冰消融會產生哪些影響?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表示北極海冰消融不會對全球氣候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 就在「地球之肺」被吞噬之時 北極海冰也在加速融化…
    若這一趨勢持續下去,不久之後,北冰洋在某些季節裡將會成為一片沒有冰雪覆蓋的海洋。這對氣候造成的影響將無法逆轉,全球環境將受到劇烈影響。 視頻中,白色代表冰齡超過4年的多年冰,厚度達到4米,但35年來已消失95%以上。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稱,2050年,北極的海冰可能完全消失!
  • 熱浪來了,北極海冰還好嗎——聽專家詳解北極海冰的秘密
    他表示,這些地區的海冰退縮較大,有可能與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地區和北歐海在今年7月持續受到高壓控制、氣溫異常偏高有關。除氣溫外,還有多個其他因素會引起海冰的消融。另外,夏季海冰的消退程度還取決於冬季海冰的生長量。「因此,需要開展更多的觀測和研究,才可以最終得出結論。」  北極有多少海冰?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海冰曾是北冰洋的「甲冑」,如今「甲冑」越來越薄、越來越軟,有些已變成「輕紗」。它的變化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個能引發海洋和大氣一系列變化的導火索。那麼,北極在全球氣候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北極持續「高燒」將帶來哪些影響?……本期科普看臺一一解答。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北極多地今夏出現破紀錄高溫,對冰凍圈造成重大影響。海冰曾是北冰洋的「甲冑」,如今「甲冑」越來越薄、越來越軟,有些已變成「輕紗」。它的變化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個能引發海洋和大氣一系列變化的導火索。那麼,北極在全球氣候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北極持續「高燒」將帶來哪些影響?……本期科普看臺一一解答。
  • 南極海冰正急速擴張 北極海冰日益捉襟見肘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南北極海冰截然相反的變化趨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科學家於今年9月份宣稱,北極海冰量仍低於正常水平——已經持續數年的減少趨勢還在繼續,以至於北冰洋海冰覆蓋面積日益「捉襟見肘」。
  • 北極「最後一塊冰區」崩裂,抵禦全球變暖最後的「堡壘」已被攻陷?!
    今年2月甚至更早時間,北極地區異常高溫開始導致海冰融化加快,越來越多位於海岸帶附近的海冰開始分裂出去,進而漂流到遠海,其數量之最達到了自20世紀70年代有衛星記錄以來的最高值。北極貫穿流是北極地區最為強大的洋流之一。通常情況下,北極貫穿流會將海冰從西伯利亞帶往北冰洋沿岸地區,進而促使海冰在此聚集和凝結。受此影響,格陵蘭島北部海域的海冰往往會異常堅固和厚實。
  • 北極海冰減少,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近期,有關北極海冰減少的壞消息接二連三:加拿大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米爾恩冰架坍塌,格陵蘭島冰蓋加速融化且將不復存在,甚至有科學家預測15年內北極海冰將消失。冰齡超過4年的海冰被科學家稱為「多年冰」,研究表明,20世紀80年代,北極地區約有三分之一的海冰為多年冰,如今北冰洋的多年冰已經近乎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每年會形成並完全融化的一年冰,它們將更容易在夏天融化,加劇海平面上升與溫室效應。與此同時,北極海冰的厚度也發生了明顯變化,以往北極夏天的平均冰層厚度為4.88米,到20世紀末只有2.75米左右,減少了43%。
  • 北極告急!海冰融化接近破紀錄,北冰洋現狀令人心驚
    北極海冰在今年9月中旬前後達到了一年之中的最小範圍,最小範圍為432萬平方公裡,僅次於2012年和2007年,為衛星觀測史上史上第三低值。圖為北極海冰值得注意的是,北極海冰最低的三年都發生在21世紀以後,這可能正是全球變暖的有力證明。圖為破碎的北極海冰。
  •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與合作者研究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相關研究成果於8月31日在線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近期,有關北極海冰減少的壞消息接二連三:加拿大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米爾恩冰架坍塌,格陵蘭島冰蓋加速融化且將不復存在,甚至有科學家預測15年內北極海冰將消失。
  •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與合作者研究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相關研究成果於8月31日在線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近期,有關北極海冰減少的壞消息接二連三:加拿大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米爾恩冰架坍塌,格陵蘭島冰蓋加速融化且將不復存在,甚至有科學家預測15年內北極海冰將消失。北極海冰真的會越來越少甚至消失嗎?
  • 北極海冰再度融化,打破記錄創下新低,北極危機如何解決?
    根據多方新聞報導,北極的冰已經開始不斷融化。而它會不會出現像科學家預言那樣,將會成為一個沒有冰的北極?對於人類而言,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如果北極的冰全部融化,就會導致海洋的水平面提升很多。導致海拔低的國家或者地區,註定被海水淹沒。
  • 北極恐面臨夏季無冰,海冰融化會加速病原菌傳播?
    ,所以冰融化的速度也非常的快,同時美國宇航局(NASA)最近發布的北極海冰衛星圖像,也告訴了我們——北冰洋上的海冰數量達到有記錄以來的夏季第二低,僅次於2012年,北極冰層面積縮至40年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