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告急!海冰融化接近破紀錄,北冰洋現狀令人心驚

2020-12-06 中國氣象愛好者

北極海冰在今年9月中旬前後達到了一年之中的最小範圍,最小範圍為432萬平方公裡,僅次於2012年和2007年,為衛星觀測史上史上第三低值。圖為北極海冰

值得注意的是,北極海冰最低的三年都發生在21世紀以後,這可能正是全球變暖的有力證明。圖為破碎的北極海冰。

此前,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的相關數據,北極圈內那些古老而堅固的冰幾乎消失殆盡,超過90%的冰層已經消失,而被替換為了薄而脆弱的一年冰

飛機上觀測到的北極海冰中的冰山,在周圍形成碎紋。

破碎的北極海冰

衛星觀測到的大小各異的冰山逼近格陵蘭島,一度引發當地居民的恐慌。

對於北極來說,海冰的嚴重偏低意味著北極熱力場的崩潰,這可能導致北極上空的大氣環流發生明顯變化,對於中緯度地區來說,可能導致西風帶更容易出現劇烈波動,帶來異常而極端的天氣模式。

相關焦點

  • 北極告急!8月海冰融化接近破紀錄,或再加重地球氣候危機
    雖然北極海冰面積在7月出現創紀錄新低,而且之後北冰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仍高於平均水平,但在8月中旬之後,北冰洋海冰融化速度仍然顯著放緩。最終,來自美國國家冰雪中心的數據顯示,8月北極月平均海域面積為503萬平方公裡,這比史上最低的2012年的平均範圍高出了310000平方公裡,但比1981年至2010年8月的平均值低了217萬平方公裡,這是北極海冰史上第二低的8月。從整個月來看,東西伯利亞海的海冰損失最為明顯,因為該地區持續存在的冰最終融化了。
  • 北冰洋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北冰洋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北冰洋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global_Insight 09-23 11:30 【北冰洋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根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數據,今年9月北極海冰面積出現急速下降
  •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是怎麼回事 北極海冰消融會產生...
    天氣網訊,隨著全球變暖的持續惡化,近期,北冰洋北極海冰面積出現急劇下降,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出現了極暖的「黑色海水」。那麼,北極海冰消融會產生哪些影響?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表示北極海冰消融不會對全球氣候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 北極告急!北冰洋海冰縮小至史上第二小,分析:寒潮或更頻繁
    北極海冰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四季的變化源於太陽輻射總量的增加和減少,對於北極來說也是如此,在夏天,北極海冰範圍會逐漸縮小,並且在9月達到一年中的最小水平,在達到最低點後開始回升,並且在第二年3月前後達到最大。
  • 北極海冰正「腹背受敵」:海水變暖和氣溫上升加速北冰洋融化!
    這些年,一系列的異常天氣和異常變化,使得北極海冰的問題逐漸走進了大眾視野。但事實上,北極遇到的問題似乎比人們想像的還要多得多。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稱,近日,科學家們發現,北極的海冰正腹背受敵——北極海冰正在從海洋表面下方融化,以及在上方升溫的空氣中融化。
  • 海冰崩裂,凍土融化,地球「最後的冰區」告急!
    近期一項研究顯示,北極圈格陵蘭以北最厚的「千年海冰」正因高溫大片碎裂;北極「刀砸不穿、斧鑿不透」的凍土近年也加速融化——地球的「天然冰箱」失效了。  嚴寒的格陵蘭以北地區本該長年冰封,但在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下,「千年寒冰」也沒能堅持住,地球「最後的冰區」告急。2018年7月,一座巨大的冰山漂到了格陵蘭島西北部伊納蘇特島(Innaarsuit Island)邊上。
  •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海冰面積急劇下降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海冰面積急劇下降 2020-09-24 18:01:42  來源:央視網
  • 北極融化:海冰、冰川大不同
    夏季的北極冰原並非純白一片,而是白色中零星點綴著大大小小的淡藍色湖泊,這些形狀不規則的湖泊輪廓彎彎曲曲,像迷彩服上的花紋,它們是冰面上的積雪和海冰表層融化後的產物。停船,下船,我興奮地踏上冰雪,用手指沾起湖水一嘗——是清冽的淡水。
  • 罕見高溫直衝北冰洋,海冰破紀錄融化!網友:沉睡病毒要甦醒了?
    儘管如此,北半球最近已經看到了一些盛夏的影子——比如不久前的6月30日,位於北冰洋沿岸的俄羅斯Ust-Olenek氣象站氣溫升至34.3度,大幅刷新北冰洋沿岸地區最高氣溫紀錄!度,大幅刷新北冰洋沿岸地區最高氣溫紀錄、較常年同期偏暖25度以上!
  • 罕見高溫直衝北冰洋,海冰破紀錄融化!網友:沉睡病毒要甦醒了?
    儘管如此,北半球最近已經看到了一些盛夏的影子——比如不久前的6月30日,位於北冰洋沿岸的俄羅斯Ust-Olenek氣象站氣溫升至34.3度,大幅刷新北冰洋沿岸地區最高氣溫紀錄!6月30日下午,位於俄羅斯北冰洋沿岸Ust-Olenek氣象站在烈日下不斷升溫,最終氣溫升至34.3度,大幅刷新北冰洋沿岸地區最高氣溫紀錄、較常年同期偏暖25度以上!
  • 北極海冰持續融化 最古老海冰發生崩裂
    據悉,格陵蘭島以北海域擁有北極地區最為古老和厚實的海冰,即使夏季也不會融化,被稱為「最後的冰區」,被認為是北極抵禦全球變暖最後的「堡壘」。然而,今年以來該處海域的海冰已連續兩次發生崩裂。科研人員稱,這是由於今年北半球持續的熱浪以及暖風侵襲北極地區所致。
  • 日本揭示北冰洋海冰消融惡性循環機制,對北極航線意義重大
    日本揭示北冰洋海冰消融惡性循環機制,對北極航線意義重大 新華社東京10月2日電 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等機構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北冰洋海冰減少導致海水吸收更多太陽光,海水升溫導致更多海冰融化,形成惡性循環。
  • "最後一片冰區"告急 北極最古老最厚冰層首次破裂
    報導稱,通常情況下,北極貫穿流推動冰層從西伯利亞穿過北冰洋到達海岸,並在沿岸將冰層壓實,因此格陵蘭島北部冰層通常特別堅實。美國冰雪數據中心高級研究員邁耶(Walt Meier)說,「這裡的冰無處可去,因此逐漸堆積起來。平均而言,這裡的冰層厚度超過4米,並可以堆積成為厚達20米以上的冰山。
  • 北極夏季海冰最早2035年可能完全消失
    圖源:KATIE ORLINSKY,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上個月,北冰洋的海冰比自1979年科學家開始用衛星跟蹤記錄以來的任何一個7月都要少,標誌著毀滅性的、重塑地球的必然趨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北冰洋將迎來無冰的夏天。  每年,在漫長、黑暗的冬季,北極海冰都會因海面結冰而增加。
  • 北極升溫顯著誘發北半球寒潮?——北極海冰融化及其影響的幾個未解...
    除了北極熊,如今普通公眾對北極的冰蓋也有了更多了解和關注,特別是2012年的一則北極海冰面積再創新低的新聞:8月27日,美國科學家宣布,北冰洋海冰面積已下降至410萬平方公裡,創下歷史最低值。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最新數據顯示,一星期以來,北冰洋海冰面積縮小了50萬平方公裡,已降到410萬平方公裡,創下30多年衛星觀測史上的最低值,比1979年至2000年的最低均值少247萬平方公裡,縮小的面積相當於英國的10倍。面對北冰洋驚人的融冰速度,科學家倍感焦慮。
  • 科學網—地球升溫殃及北冰洋 海冰密度史上最低
    氣候變化是一個永恆的世界性話題,升溫的地球正使北冰洋遭殃。 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發布的觀測結果顯示,北冰洋的海冰面積已經處於史上第二小,海冰密度處於史上最低的狀態,冰和海水間縫隙大小的指標也處於史上最低水平。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海冰曾是北冰洋的「甲冑」,如今「甲冑」越來越薄、越來越軟,有些已變成「輕紗」。它的變化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個能引發海洋和大氣一系列變化的導火索。那麼,北極在全球氣候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北極持續「高燒」將帶來哪些影響?……本期科普看臺一一解答。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北極多地今夏出現破紀錄高溫,對冰凍圈造成重大影響。海冰曾是北冰洋的「甲冑」,如今「甲冑」越來越薄、越來越軟,有些已變成「輕紗」。它的變化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個能引發海洋和大氣一系列變化的導火索。那麼,北極在全球氣候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北極持續「高燒」將帶來哪些影響?……本期科普看臺一一解答。
  • 北極海冰面積創新低 多國巨頭備戰北極能源開採
    27日,據新華社報導,北極海冰的總量已下降至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這證實了該地區的急劇變暖,而且可能是更劇烈的變化即將到來的前兆。  科學家稱,追蹤海冰範圍的衛星在周末發現,海冰的覆蓋面積為大約158萬平方英裡,不到北冰洋表面的30%。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科學家:北冰洋海冰正加速消失
    眾所周知,地球有兩級,南極和北極。南極有南極洲,而北極有北冰洋。但是多年以來,根據各國北極科考隊的檢測,北極冰層正在持續不斷的融化,並且消融速度越來越快。美國國家雪冰數據中心專家塞雷澤表示,「我們正朝著季節性無冰的北冰洋的時代靠近,今年是棺材上的又一枚釘子。2020年將成為北極海冰萎縮趨勢的一個驚嘆號。」專家認為,這是氣候變化的標誌。北極冰層從1984年有超310萬平方公裡的面積被4年以上冰覆蓋,如今僅有11.6萬平方公裡,意味著35年裡減少了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