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片冰區"告急 北極最古老最厚冰層首次破裂

2020-11-25 海外網

(資料圖 來源:Getty Image)

海外網8月22日電 據外媒報導,由於暖風以及氣候變化導致北半球高溫的影響,北極地區最古老最厚的海冰今年已經出現兩次破裂,這是有記錄以來首次出現的現象。氣象專家稱這一現象非常「可怕」。

據英國《衛報》21日報導,格陵蘭島北部沿岸的海冰通常情況下凍得非常堅實,因此被稱為「最後一片冰區」。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專家原本認為這裡會堅持到最後才會融化。而現在情況發生改變,可能促使科學家改變相關理論。

據報導,今年2月出現的異常高溫和8月中旬席捲北半球的熱浪,導致該地區海冰出現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衛星記錄以來離岸最遠的情況。丹麥氣象局研究員莫特拉姆(Ruth Mottram)表示,「格陵蘭北部幾乎所有海冰都非常破碎,因此更容易移動。在格陵蘭島北部沿岸出現無冰水域很不尋常,這片區域常被稱為『最後一片冰區』,一般被認為會是北極地區最後存在的終年海冰。過去幾周的現象表明,實際上堅持到最後的冰區可能更加偏西。」

報導稱,通常情況下,北極貫穿流推動冰層從西伯利亞穿過北冰洋到達海岸,並在沿岸將冰層壓實,因此格陵蘭島北部冰層通常特別堅實。美國冰雪數據中心高級研究員邁耶(Walt Meier)說,「這裡的冰無處可去,因此逐漸堆積起來。平均而言,這裡的冰層厚度超過4米,並可以堆積成為厚達20米以上的冰山。這種厚度的堅實冰層一般來說不會輕易移動,然而這種現象卻在上個冬天(2至3月)以及現在發生了,冰層在風的推動下正在遠離海岸。」

報導稱,全球變暖趨勢在過去15年中持續加劇,導致海冰更易移動。邁耶說,「海冰變薄的趨勢已經抵達北極最寒冷的地方、最厚實的冰層,這是表明北極海冰以及北極氣候發生轉變的重大標誌。」

挪威氣象局研究員拉韋涅(Thomas Lavergne)稱這一現象非常「可怕」,這會推動大量厚冰通過弗拉姆或內爾斯海峽進入南部更加溫暖的海域,「我不能判斷這片海域的無冰現象會持續多長時間,但即便能在數天之內結束,傷害仍然已經造成:厚實古老的海冰已經被推離海岸,進入更容易融化的海域。」

報導稱,儘管這種無冰現象更多是被風力推動,但兩次出現的時間均在氣溫高峰期間。北極地區莫裡斯·傑賽普角氣象站記錄的溫度通常低於零下20攝氏度,今年2月卻出現了10天的零上溫度,加之暖風的影響,使得沿岸海冰被「解鎖」。

而在上周,莫裡斯·傑賽普角氣象站記錄到17攝氏度的高溫新紀錄,來自南部的強勁暖風速度達到11節,導致冰層再次出現裂縫。專家預測,沿岸海冰將再次上凍,但可能會晚於往年。丹麥氣象局海冰專家通博伊(Rasmus Tage Tonboe)說,「在無冰期間,陽光對水流的加熱作用會增強,這將導致結冰推遲。」

2018年8月15日北極海冰範圍為370萬平方公裡。橘線部分是1981年2010年同期海冰範圍的平均水平。(圖源:美國冰雪數據中心)

挪威相關機構最新報告顯示,本周,北極斯瓦爾巴特群島地區的冰層覆蓋狀況比1981以來的同期平均水平低40%。而在上個月,該區域至少有14天冰層覆蓋程度不斷創下記錄新低。結合北極其他地區的冰層來看,雖然今年總體而言不太可能會是記錄史上最低的一年,但這一趨勢印證預測,即在2030至2050之間的某個時間,北冰洋的夏季或將無冰。

丹麥業者奎斯特加德(Keld Qvistgaard)也表示,這不是海岸和主要浮冰群之間第一次出現間隙,但8月1至5日形成的間隙在程度上有所不同,「這次間隙非常大,橫貫整個莫裡斯·傑賽普角西部,這很不尋常。」

除了海冰減少以外,專家還擔心這種現象會引發連鎖反應,使地球進一步向溫室狀態發展。自今年年初開始,北極的異常高溫就已引起氣候學家警覺,在極夜狀態下出現熱浪,可能表明極地渦旋正在減弱。此外,由於格陵蘭海冰融化以及海洋變暖,墨西哥灣暖流正處於過去1600年中最弱的水平。水和空氣循環減弱,天氣系統停滯時間會變長。暖鋒幾乎靜止,也被認為是卡普蘭德出現破紀錄高溫,西伯利亞、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大部及北極圈其他地方森林大火頻發的原因之一。(海外網 姜舒譯)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姜舒譯、楊佳

31380667,."最後一片冰區"告急 北極最古老最厚冰層首次破裂,.2018-08-22 12:27:04,.204263,.姜舒譯、楊佳

相關焦點

  • 最古老海冰崩裂,千年不化凍土解凍……地球「最後的冰區」告急!
    近期一項研究顯示,北極圈格陵蘭以北最厚的「千年海冰」正因高溫大片碎裂;北極「刀砸不穿、斧鑿不透」的凍土近年也加速融化——地球的「天然冰箱」失效了。 嚴寒的格陵蘭以北地區本該長年冰封,但在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下,「千年寒冰」也沒能堅持住,地球「最後的冰區」告急。
  • 北極最厚冰區首次開始融化
    據英國《衛報》報導,由於北半球的暖風和氣候變暖導致的熱浪,北極地區位於格陵蘭島北部海岸外最古老 、最厚的海冰首次開始融化,這種現象此前從未出現過。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資深研究員沃爾特·邁耶說:「那裡的冰無處可去,所以會堆積起來。」它的平均厚度超過4米,最厚的地方有 20米甚至堆積成更厚的冰山脊,這種厚實的冰一般不容易移動。所以不久前,這裡被氣候科學家們稱為是世界上最後的冰區,即這裡是一個能在更熱氣候下抵抗融化的冰區。
  • 海冰崩裂,凍土融化,地球「最後的冰區」告急!
    近期一項研究顯示,北極圈格陵蘭以北最厚的「千年海冰」正因高溫大片碎裂;北極「刀砸不穿、斧鑿不透」的凍土近年也加速融化——地球的「天然冰箱」失效了。  嚴寒的格陵蘭以北地區本該長年冰封,但在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下,「千年寒冰」也沒能堅持住,地球「最後的冰區」告急。2018年7月,一座巨大的冰山漂到了格陵蘭島西北部伊納蘇特島(Innaarsuit Island)邊上。
  • 北極"最後一片冰區"也開始融化了,地球的心咯噔一下...
    格陵蘭島北部沿岸的海冰,通常情況下凍得非常堅實,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專家們曾認為這裡會堅持到最後才融化,因此被稱為北極的「最後一片冰區
  • 北極的冰拱正在融化,最後的冰區將面臨消失,我們該如何阻止?
    北極最後的冰區正在加速融化加拿大北極群島和格陵蘭島之間長達數年的海冰,其面積可以達到大約160萬平方公裡,被科學家們稱為「最後的冰區」,也是世界上最厚、最古老的海冰。2019年,加拿大將這裡指定為海洋保護區,並命名為Tuvaijuittuq,意為「冰永遠不融化的地方」。
  • 新衛星圖像顯示:北極「最後一個冰區」開始融化
    新華社北京8月27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在格陵蘭島北部,地球極寒地區的最遠端,海洋一直堅如磐石。這是一個異常寒冷的地區,即便在慵懶的夏季,也總是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直到現在。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8月22日報導,科學家們報告說,這個被稱為「最後一個冰區」的地區今年第二次經歷了強風與溫度上升的雙重影響,這足以讓堅冰融化。據英國《衛報》報導,在衛星開始收集該地區圖像以來的50年裡,這種現象從未出現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全球衛星圖像最近捕捉到了冰塊從格陵蘭島海岸撤退的情景,這些冰塊被風推著漂移,因為它們變脆了,也更容易移動了。
  • 「最古老的」格陵蘭海冰在融化
    這片「北極圈最古老、最厚」的海冰,即使在夏天也不會融化,被視為抵禦全球變暖的最後堡壘,有「最後一片冰區」之稱。然而繼今年年初首次崩裂之後,那裡的冰層近日再度崩裂。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最後一片冰區」不是個例。應對氣候變化,人們究竟想看見怎樣的未來圖景,為了共同的未來攜手努力,還是囿於利益之爭熟視無睹?同一片天空之下,每個國家都需要給出答案。
  • 北極古老冰層僅剩1%,已走在崩潰邊緣!
    儘管美國國家冰雪中心的數據顯示,近幾十年,北冰洋冬季海冰覆蓋面積達到最大時海冰面積比起以往僅是略有下降,在不少人看來,北極的變暖似乎沒有那麼嚴重。但這些海冰本質上卻與以往大不相同。近日,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的數據指出,北極那些非常古老的、堅硬厚實更耐消融冰幾乎完全消失!
  • 北極海冰持續融化 最古老海冰發生崩裂
    據悉,格陵蘭島以北海域擁有北極地區最為古老和厚實的海冰,即使夏季也不會融化,被稱為「最後的冰區」,被認為是北極抵禦全球變暖最後的「堡壘」。然而,今年以來該處海域的海冰已連續兩次發生崩裂。科研人員稱,這是由於今年北半球持續的熱浪以及暖風侵襲北極地區所致。
  • 北極:創紀錄消逝的冰層
    北極冰層縮至40年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小面積。專家們指出,這表明,「我們星球的毀壞正如何大步推進」。上周,專家們測得冰層面積為374萬平方公裡,是1979年首次測量以來的第二低值,僅次於2012年的數據。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國家雪、冰數據中心(NSIDC))專家塞雷澤(Mark Serreze)表示,「我們正朝向季節性無冰北冰洋的時代靠近,今年是棺材上的又一枚釘子。
  • 北極擔憂!NASA公布了德克薩斯州大小的冰層融化的數據
    隨著季節的變化導致氣溫波動,北冰洋的冰在一個最小和最大的點之間生長和收縮。美國宇航局與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合作,跟蹤了冰層覆蓋的變化。今年,北極的冰似乎已經達到了頂峰,有些冰的水平是有記錄以來最低的。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稱,2019年冬季的最高氣溫與2007年衛星記錄的北極冰層最小值持平。
  • 北冰洋最古老、最厚海冰35年減95%,北極熊或開始死亡!
    南北兩極的融冰情況相比,北極的融冰速度令科學家們憂心不已。據《每日星報》11月14日報導,美國地球物理聯盟日前發表一段動畫視頻,展示了北極在過去35年裡,最古老、最厚的海冰損失了其質量的95%,科學家稱這是氣候轉變的「標誌性指標」。過去35年來,北極升溫令北冰洋「多年冰」減少了的95%!
  • 北極冰層,正在創紀錄地消逝
    北極冰層縮至40年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小面積。專家們指出,這表明,「我們星球的毀壞正如何大步推進」。2020年9月底,專家們測得冰層面積為374萬平方公裡,是1979年首次測量以來的第二低值,僅次於2012年的數據。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國家雪、冰數據中心(NSIDC))專家塞雷澤(Mark Serreze)表示,「我們正朝向季節性無冰北冰洋的時代靠近,今年是棺材上的又一枚釘子。
  • 全球持續變暖,北極古老冰川1.1億平米冰層斷裂,兩座北極冰蓋消失
    科學家周一宣布,上個月在格陵蘭島東北部有一塊巨大冰層斷裂,總面積約110平方公裡。據悉,史帕特冰層近些年一直在慢慢融化破裂,今年歷史性的高溫導致冰層完全從冰川脫離。極地環保專家梅勒博士警告說:「我們真的需要醒醒,是時候去面對氣候緊急情況了。」
  • 全球持續變暖,北極古老冰川1.1億平米冰層斷裂,兩座北極冰蓋消失
    科學家周一宣布,上個月在格陵蘭島東北部有一塊巨大冰層斷裂,總面積約110平方公裡。據悉,史帕特冰層近些年一直在慢慢融化破裂,今年歷史性的高溫導致冰層完全從冰川脫離。極地環保專家梅勒博士警告說:「我們真的需要醒醒,是時候去面對氣候緊急情況了。」
  • 全球持續變暖 北極古老冰川1.1億平米冰層斷裂
    【全球持續變暖,北極古老冰川1.1億平米冰層斷裂】科學家周一宣布,上個月在格陵蘭島東北部有一塊巨大冰層斷裂,總面積約110平方公裡。據悉,史帕特冰層近些年一直在慢慢融化破裂,今年歷史性的高溫導致冰層完全從冰川脫離。
  • 冰層厚1.6公裡,蘊藏地球67%淡水資源,南極是企鵝海豹鯨的家園
    南極洲位於南半球最南端,面積約1400萬平方公裡,是世界第五大洲。南極98%的面積被平均厚度為1.6公裡的冰層覆蓋,蘊藏著地球上67%的淡水資源。南極洲原始的自然環境對世界的未來非常重要,被譽為「白色大陸」,這塊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的大陸至今都沒有人類定居,是企鵝、海豹、鯨魚、鳥類和各種動物的家園。南極大陸是世界上發現最晚的大陸,它孤獨地位於地球的最南端。
  • 北極古老冰川1.1億平米冰層斷裂,全球變暖愈發嚴重
    科學家周一宣布,上個月在格陵蘭島東北部有一塊巨大冰層斷裂,總面積約110平方公裡。據悉,史帕特冰層近些年一直在慢慢融化破裂,今年歷史性的高溫導致冰層完全從冰川脫離。俄羅斯海軍在北極發現了5座新島嶼,正是冰川融化導致了這幾座島嶼顯露出來
  • 探索《零度南極》:4000米厚的冰層暗藏湖泊,人類在湖中可以呼吸
    根據《零度南極》的描述,傳說南極的冰層下面,可能藏有巨大的遠古生物,而且還藏有一個神秘的湖泊,人類可以在這個湖泊裡直接呼吸,像處在空氣中一樣。在講這些之前,先讓我們來看看南極的構造。南極是一片大陸,而北極是一片海洋。
  • 北極古老冰川1.1億平米冰層斷裂
    全球持續變暖,導致北極地區的溫度上升 科學家在周一宣布上個月在格陵蘭島東北部有一塊巨大冰層斷裂總面積約110平方公裡近些年史帕特冰層一直在慢慢融化破裂今年歷史性的高溫導致冰層完全從冰川脫離分別記錄了北極最熱的夏季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