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海冰正「腹背受敵」:海水變暖和氣溫上升加速北冰洋融化!

2020-12-03 中國氣象愛好者

這些年,一系列的異常天氣和異常變化,使得北極海冰的問題逐漸走進了大眾視野。但事實上,北極遇到的問題似乎比人們想像的還要多得多。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稱,近日,科學家們發現,北極的海冰正腹背受敵——北極海冰正在從海洋表面下方融化,以及在上方升溫的空氣中融化。

衛星數據揭示了這一問題,研究人員發現,洋流向北驅動的暖水已深入到北極冰蓋下方。研究人員表示,目前被困在北極地區的「存檔」熱量有可能在該區域到達水面時融化整個海冰區。這項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耶魯大學的Mary-Louise Timmermans教授表示,他們記錄了北冰洋內部主要盆地之一的加拿大海盆出現的海洋變暖。

Timmermans教授表示,加拿大海盆的上層海洋在過去30年中的熱含量增加了兩倍。研究人員追溯這些熱量的來源,它們要追溯到數百千米外的南方海域,這些地方的海冰減少使得海洋表面更容易受到夏季太陽的影響而升溫,反過來,風和洋流又將溫暖的水輸送到北冰洋的內部。

通過衛星數據,科學家們暫時確定目前多餘的熱量被困在海冰之下的海水層中,科學家認為,它在北冰洋內應該會被混合到表面上來,這使得北冰洋能夠有熱量來融化海冰。與此同時,北極的空氣溫度也在上升,北極大氣升溫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區的兩倍。這種情況意味著北極海冰現在受到來自大氣層和海洋的雙重攻擊,它們的消融速度可能遠超人類的想像。

Timmermans教授說:「這種情況也揭示了海冰損失的影響不僅限於無冰區域本身,也影響著整個北極,因為它們可能導致北冰洋內部出現過多的熱量積累,這對於氣候的影響將會十分深遠。比如影響北半球氣候,產生更多異常天氣,影響北極圈的植物、動物和土著人的生存。美國宇航局的研究員Claire Parkinson說:「北極海冰覆蓋面積繼續呈下降趨勢,這毫無疑問與北極持續變暖和全球變暖密不可分。」

相關焦點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科學家:北冰洋海冰正加速消失
    眾所周知,地球有兩級,南極和北極。南極有南極洲,而北極有北冰洋。但是多年以來,根據各國北極科考隊的檢測,北極冰層正在持續不斷的融化,並且消融速度越來越快。美國國家雪冰數據中心專家塞雷澤表示,「我們正朝著季節性無冰的北冰洋的時代靠近,今年是棺材上的又一枚釘子。2020年將成為北極海冰萎縮趨勢的一個驚嘆號。」專家認為,這是氣候變化的標誌。北極冰層從1984年有超310萬平方公裡的面積被4年以上冰覆蓋,如今僅有11.6萬平方公裡,意味著35年裡減少了95%。
  • 北極海冰持續融化 最古老海冰發生崩裂
    北極貫穿流是北極地區最為強大的洋流之一。通常情況下,北極貫穿流會將海冰從西伯利亞帶往北冰洋沿岸地區,進而促使海冰在此聚集和凍結。受此影響,格陵蘭島北部海域的海冰往往會異常堅固和厚實。  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高級研究員沃爾特·邁耶介紹,格陵蘭島北部海冰由于洋流影響發生堆積,平均厚度達4米,最厚的部分甚至可以達到20米並形成冰山。
  •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是怎麼回事 北極海冰消融會產生...
    天氣網訊,隨著全球變暖的持續惡化,近期,北冰洋北極海冰面積出現急劇下降,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出現了極暖的「黑色海水」。那麼,北極海冰消融會產生哪些影響?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表示北極海冰消融不會對全球氣候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 明知故問 | 北極冰川融化為何越來越快?
    森林砍伐有很多負面影響,如海平面上升,還有二氧化碳增加,因為由於森林砍伐,樹木的數量不斷減少,樹木吸收的二氧化碳也就減少了,最後導致全球變暖和海平面上升加速。在吉力馬札羅山進行的研究表明,山上的冰正在減少,主要原因是周圍地區的森林砍伐活動。如果這種趨勢在大多數樹木已經被砍伐的地區繼續惡化的話,那麼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山上的冰原將會完全消失。
  • 就在「地球之肺」被吞噬之時 北極海冰也在加速融化…
    對比圖可謂是觸目驚心…… 不光如此,據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相關專家介紹,北極整體氣溫增溫幅度大約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95%以上,所以專家預測到2050年北極海冰可能將完全消失,北極夏季將處於無冰狀態。
  • 北冰洋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北冰洋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北冰洋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global_Insight 09-23 11:30 【北冰洋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根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數據,今年9月北極海冰面積出現急速下降
  • 北極融化:海冰、冰川大不同
    氣溫1攝氏度,水溫-0.5攝氏度。北極點的夏天,並不是那麼冷酷。  夏季的北極冰原並非純白一片,而是白色中零星點綴著大大小小的淡藍色湖泊,這些形狀不規則的湖泊輪廓彎彎曲曲,像迷彩服上的花紋,它們是冰面上的積雪和海冰表層融化後的產物。停船,下船,我興奮地踏上冰雪,用手指沾起湖水一嘗——是清冽的淡水。
  • 北極恐面臨夏季無冰,海冰融化會加速病原菌傳播?
    ,所以冰融化的速度也非常的快,同時美國宇航局(NASA)最近發布的北極海冰衛星圖像,也告訴了我們——北冰洋上的海冰數量達到有記錄以來的夏季第二低,僅次於2012年,北極冰層面積縮至40年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小。
  • 北極海冰面積創新低 多國巨頭備戰北極能源開採
    國家冰雪數據研究中心科學家沃爾特·邁耶表示,北冰洋今年8月份的海冰面積就創新紀錄「有些奇怪」,待融冰季結束,海冰面積最低值預計將明顯低於2007年的紀錄。  據介紹,北極海冰面積每年冬季逐漸增多,春夏兩季隨著氣溫升高則逐漸縮小。過去30多年的衛星觀測顯示,北極海冰面積最低值每10年下降約13%,海冰厚度也持續下降。
  • 北極高燒不斷,遠古病毒的「冰牢」正融化
    北極海冰預計最早到2044年就將全部融化,屆時途經北冰洋的西北航道將完全開放,將會減少約1/3的航運成本。海冰融化不會導致海平面上升,但隨著北極變暖加速,格陵蘭冰蓋會進一步融化,如果格陵蘭冰蓋完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約7米,全球上百個海濱城市包括中國的上海和廣州都可能被海水淹沒。
  • 2020年北極海冰面積大幅降低
    今年的北極海冰覆蓋面積降至自上世紀70年代末現代記錄開始以來的第二低水平。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對衛星數據的分析顯示,2020年可能在9月15日達到的最小範圍(374萬平方公裡)。冬季,凍結的海水幾乎覆蓋了整個北冰洋和鄰近海域。海冰經歷了季節性的變化——在春末和夏季變薄和收縮,在秋季和冬季變厚和擴張。
  • 科學網—地球升溫殃及北冰洋 海冰密度史上最低
    氣候變化是一個永恆的世界性話題,升溫的地球正使北冰洋遭殃。 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發布的觀測結果顯示,北冰洋的海冰面積已經處於史上第二小,海冰密度處於史上最低的狀態,冰和海水間縫隙大小的指標也處於史上最低水平。
  •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海冰面積急劇下降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海冰面積急劇下降 2020-09-24 18:01:42  來源:央視網
  • 北極2020年「體檢」報告出爐,新北極正上演「冰與火」之歌
    據《科學美國人》雜誌,12月8日,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發布了北極氣候的年度報告——《2020年北極報告卡》(Arctic Report Card 2020)。如果北極是「病人」,那麼這份報告就是對這個龐大而重要的生物群落健康狀況的全面「體檢」結果:氣溫在上升,冰在融化,雪在消失,北極地區脆弱的生態系統正在迅速演變。
  • 北極2020年「體檢」報告出爐,新北極正上演「冰與火」之歌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張佳欣據《科學美國人》雜誌,12月8日,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發布了北極氣候的年度報告——《2020年北極報告卡》(Arctic Report Card 2020)。如果北極是「病人」,那麼這份報告就是對這個龐大而重要的生物群落健康狀況的全面「體檢」結果:氣溫在上升,冰在融化,雪在消失,北極地區脆弱的生態系統正在迅速演變。
  •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網友熱議:我們環保並不是為了...
    虎撲9月24日訊 近日,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假如地球釋放出所有的甲烷會怎樣#在北極冰層的深處,有東西正在試圖逃脫,它會給全世界打上印記,讓地球燃燒,有足夠的能力把人類從地球上抹去!
  • 日本揭示北冰洋海冰消融惡性循環機制,對北極航線意義重大
    日本揭示北冰洋海冰消融惡性循環機制,對北極航線意義重大 新華社東京10月2日電 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等機構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北冰洋海冰減少導致海水吸收更多太陽光,海水升溫導致更多海冰融化,形成惡性循環。
  • 北極擔憂!NASA公布了德克薩斯州大小的冰層融化的數據
    隨著季節的變化導致氣溫波動,北冰洋的冰在一個最小和最大的點之間生長和收縮。美國宇航局與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合作,跟蹤了冰層覆蓋的變化。今年,北極的冰似乎已經達到了頂峰,有些冰的水平是有記錄以來最低的。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稱,2019年冬季的最高氣溫與2007年衛星記錄的北極冰層最小值持平。
  • 北極驚現黑色海水,「中央空調」或失效?
    據電熱匯所知,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報導:9月,北極海冰面積急速下降,成為有觀測紀錄以來的第二低值,究其原因,北冰洋,地球四大洋之一,世界最小最淺又最冷的大洋,出現了「黑色海水」。全球氣候變暖的持續惡化導致北極氣候發生改變。北冰洋是地球上最冷的大洋,海冰面積可達數百萬平方公裡,而現在的北冰洋海冰面積急劇下降,這與氣候的變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隨著北極溫度的上升,陸地上的冰川、海洋上的冰川都在融化。一方面全球變暖引起冰川融化導致了甲烷的釋放;另一方面甲烷的釋放又反作用於海水,海水的溫度升高加劇了海冰面積消融。
  • 受全球氣候變暖和自然力量的影響,北冰洋海冰面積正呈螺旋式下降
    美國科學家周一(9月21日)報告稱,受全球氣候變暖和自然力量的影響,北冰洋海冰面積正呈螺旋式下降,北冰洋海冰面積在今年夏天融化到有記錄以來的第二低水平。根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數據,北冰洋在今年的融化面積僅次於2012年,2012年8月25日,北冰洋海冰面積達觀測史以來最小,北冰洋海冰面積在2012年縮小至130萬平方英裡(340萬平方公裡),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自1979年以來一直保存著衛星遙感記錄數據。據悉,在20世紀80年代,北冰洋海冰面積比目前夏季的水平大約多100萬平方英裡(270萬平方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