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海冰再度融化,打破記錄創下新低,北極危機如何解決?

2020-10-03 非人類研究所

如今全球變暖,變成了大勢所趨的問題。根據多方新聞報導,北極的冰已經開始不斷融化。而它會不會出現像科學家預言那樣,將會成為一個沒有冰的北極?對於人類而言,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如果北極的冰全部融化,就會導致海洋的水平面提升很多。導致海拔低的國家或者地區,註定被海水淹沒。

根據最新消息稱,北極的海冰已經達到年度最小的範圍。而現在,北極又開始打破紀錄,創下新低,這樣的數據多麼令人恐懼,堪稱歷史以來最低的數據。正因為北極的海冰不斷消失,影響到北極的氣候,變得愈發不尋常。很有可能,我們會看到北極著火,或者溫度到達人類生活的溫度。只因北極已經變得不正常,不可思議的事情也將會發生。

那麼到底什麼是最低的數據值呢?

根據之前資料顯示,北極的總面積共有2100萬平方米。而按照如今的數據,海冰也只是覆蓋到374萬公裡,完全超出我們的認知。我們從來沒有想到海冰覆蓋的面積會如此的少,只有18%左右,這也說明全球變暖已經開始越來越嚴重。

按照之前的數據測量,北極將越來越接近無冰的臨界點。海水科學家曾經表示,以前海冰變化很簡單,而現在由於各種各樣複雜因素導致海冰變化變得不再「單純」。由於種種因素,海冰也是急劇減少當中。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即使有海冰覆蓋,但是海冰的厚度要比以前薄太多,也許是因為海冰下面有溫暖的水讓它不斷融化。

總體來說,北極的氣候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些變化直接影響海冰覆蓋率。從而影響到地球的氣候,讓很多不正常的事情也都開始慢慢發生。而這對於人類而言,無疑是場巨大的災難。

正因為北極的氣候變得不正常,從而導致破壞了它原有的生態環境。本來某些物種,需要在寒冷的地方生存。但是現在氣候變暖,導致它們無法生存。從而北極生態環境就會失去平衡,最終破壞了生態環境。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要看到一個新的北極,一個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新北極。

北極地區中還有永久凍土,如果溫度繼續升溫,永久凍土遲早會解封。那麼蘊含在凍土的氣體「甲烷」就會釋放出來,而這個甲烷釋放出來,同樣會影響到溫度變化。甲烷會讓溫度升高,其造成的溫室效應遠比二氧化碳的厲害,正是因為如此才會一直強調減少甲烷排放。如果凍土中的甲烷釋放出來,後果將不堪設想。

另外凍土中還含有未知的病毒,它們像動物一般,冬眠在凍土中。如果凍土解封,很有可能會激活凍土中的某些病毒。而面對這種未知病毒,我們幾乎是無招架還手的能力。據了解,這種病毒或傳播速度極快,感染性極強。即使可以找到制止的方法,人類可能早就死傷無數。

總而言之,北極對地球的影響巨大。如果不想北極繼續惡化下去,我們就要開始阻止全球變暖的趨勢。其實不要以為這些問題距離我們很遙遠,它們與人類之間息息相關。只有加大力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才能保護我們唯一美麗的地球。請馬上行動起來,保護地球母親是每個人的責任,共建人類美好家園。

相關焦點

  • 北極海冰縮減至有記錄以來第二低水平
    作者:文樂樂據《自然》報導,今年,北極海冰萎縮到了有衛星測量記錄的40多年來的第二低水平9月15日,冰層僅覆蓋了374萬平方公裡的北極水域。除今年外,只有2012年北極海冰的年最小覆蓋面積降至400萬平方公裡以下。
  • 北極海冰面積創新低 多國巨頭備戰北極能源開採
    27日,據新華社報導,北極海冰的總量已下降至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這證實了該地區的急劇變暖,而且可能是更劇烈的變化即將到來的前兆。  科學家稱,追蹤海冰範圍的衛星在周末發現,海冰的覆蓋面積為大約158萬平方英裡,不到北冰洋表面的30%。
  • 北極升溫顯著誘發北半球寒潮?——北極海冰融化及其影響的幾個未解...
    除了北極熊,如今普通公眾對北極的冰蓋也有了更多了解和關注,特別是2012年的一則北極海冰面積再創新低的新聞:8月27日,美國科學家宣布,北冰洋海冰面積已下降至410萬平方公裡,創下歷史最低值。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最新數據顯示,一星期以來,北冰洋海冰面積縮小了50萬平方公裡,已降到410萬平方公裡,創下30多年衛星觀測史上的最低值,比1979年至2000年的最低均值少247萬平方公裡,縮小的面積相當於英國的10倍。面對北冰洋驚人的融冰速度,科學家倍感焦慮。
  • 北極海冰面積創歷史新低 今後數周可能繼續融化
    8月27日,美國科學家宣布,北冰洋海冰面積已下降至410萬平方公裡,創下歷史最低值。面對北冰洋驚人的融冰速度,科學家倍感焦慮。美國《紐約時報》預測,北冰洋海冰將在2020年前徹底消失,成為一片「無冰洋」。
  • 北極告急!8月海冰融化接近破紀錄,或再加重地球氣候危機
    雖然北極海冰面積在7月出現創紀錄新低,而且之後北冰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仍高於平均水平,但在8月中旬之後,北冰洋海冰融化速度仍然顯著放緩。最終,來自美國國家冰雪中心的數據顯示,8月北極月平均海域面積為503萬平方公裡,這比史上最低的2012年的平均範圍高出了310000平方公裡,但比1981年至2010年8月的平均值低了217萬平方公裡,這是北極海冰史上第二低的8月。從整個月來看,東西伯利亞海的海冰損失最為明顯,因為該地區持續存在的冰最終融化了。
  • 北極海冰持續融化 最古老海冰發生崩裂
    據悉,格陵蘭島以北海域擁有北極地區最為古老和厚實的海冰,即使夏季也不會融化,被稱為「最後的冰區」,被認為是北極抵禦全球變暖最後的「堡壘」。然而,今年以來該處海域的海冰已連續兩次發生崩裂。科研人員稱,這是由於今年北半球持續的熱浪以及暖風侵襲北極地區所致。
  • 北極海冰至今未能形成,創最晚紀錄,氣候警報再次響起
    它在夏天的陽光和相對的溫暖下融化,然後在秋天的寒意來襲時再次結冰。至少,應該是這樣的。但現在已經是10月底了,西伯利亞拉普塔夫海的冰至今還沒有重新凍結。這是有記錄以來北冰洋最晚的無冰日期,也使得整個北極海冰在一年中的這個時候降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最低點。
  • 北極出現「吹颱風」現象,7月海冰覆蓋面積創41年新低
    ,北極海冰大變,又出現了7月最低水平情況,這不得不說,大規模的冰川融化正在改變人類的生存環境,所以不是一個好消息,同時北極海冰融化之後,還會帶來更多的影響。例如我們常說的海平面上升,所以氣候變化的加劇正在觸發人類生存的一個基礎,如果因為北極氣候大變,而引發人類生存的基礎,那麼人類何去何從真的就是一個大問題了,下面我們來看看北極的海冰情況。北極海冰創新低有多「低」?
  • 北極再次告急!「池塘」或誘發海冰崩潰,北冰洋可能即將徹底無冰
    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保,人類得以通過衛星來觀測北極海冰的情況,而2020年9月15日前後,當北極海冰縮小到一年中的最小範圍時,根據40餘年的監測數據,今年的北極海冰最小值下降到了觀測史上第二低的水平,範圍僅為374萬平方公裡。有記錄以來的最低範圍是2012年,而2020年的海冰最小值記錄取代的是2019年記錄。
  • 北極融化:海冰、冰川大不同
    夏季的北極冰原並非純白一片,而是白色中零星點綴著大大小小的淡藍色湖泊,這些形狀不規則的湖泊輪廓彎彎曲曲,像迷彩服上的花紋,它們是冰面上的積雪和海冰表層融化後的產物。停船,下船,我興奮地踏上冰雪,用手指沾起湖水一嘗——是清冽的淡水。
  • 北極夏季將面臨無冰,科學家:北冰洋海冰正在加速化冰。
    上世紀也就是40多年前年代末,人類就得以通過衛星來觀測北極海冰的情況,而2020年9月15日前後,當北極海冰縮小到一年中的最小範圍時,根據40餘年的監測數據,今年的北極海冰最小值下降到了觀測史上第二低的水平,範圍僅為374萬平方公裡。有記錄以來的最低範圍是2012年,而2020年的海冰最小值記錄取代的是2019年記錄。
  • 北極2020年「體檢」報告出爐,新北極正上演「冰與火」之歌
    報告中稱,2020年春季的海冰損失在西伯利亞東部海域和拉普捷夫海(北冰洋的陸緣海之一)地區尤其早,創下6月份拉普捷夫海的新低。2020年,夏季海冰範圍創了42年衛星記錄以來的第二低,僅次於2012年夏天。秋季氣溫降低時,海冰凍結得也比平常晚。
  • 北極2020年「體檢」報告出爐,新北極正上演「冰與火」之歌
    與此同時,北極正上演一場「冰與火之歌」:北冰洋正在變暖,格陵蘭的冰蓋加速融化,每年夏季整個苔原野火肆虐……作者供圖海冰「空調」正在崩潰科學家說,北極是全球氣候的領頭羊。隨著地球由於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而升溫,北極首先感受到了這種變暖的影響,這預示著變化將發生在更低緯度的氣候中。夏季融化季節結束時,北極海冰通常在9月達到最低值。
  • 北極海冰有所恢復?2019年冬季不再創新低,但這並非好消息
    隨著氣候變化的影響進行,北極海冰的總量繼續呈下降趨勢。這種情況在過去的一年中也不例外,根據美國宇航局的說法,在今年冬天,北極海冰達到年度極大值的時候,海冰面積顯著偏少,是衛星1979年觀測以來第七低的水平。
  • 北極又出事了?為什麼北極融化的速度比南極快?
    北極又出事了!研究表明,北極融化速度早已超過南極!據北極理事會北極監測與評估項目的一份報告顯示,北極融化的速度比預期的要快得多,到20世紀30年代末,北極地區甚至可能在夏季無冰。先前的研究預測,到本世紀中葉,北極將在夏季無冰。雖然北極的前景黯淡,但南極也有一線希望:冰層的融化速度比之前想像的要慢。
  • 北極海冰「正以驚人速度消失」
    北極是「氣候變化的震中」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德國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研究所的「北極星」科考船返回停靠時不會有盛大的迎接儀式。但是,當科考船在海冰中漂流時,研究人員收集的信息將對幫助科學家了解氣候變化的影響至關重要。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中國氣象報記者 谷星月剛剛過去的8月,北極海冰以508萬平方公裡排名有衛星觀測資料以來,同期海冰覆蓋歷史第三少。然而,進入9月後,北極海冰面積迅速減少,目前已低於400萬平方公裡,頗有逼近歷史極值年(2012年)的趨勢。北極海冰在9月15日達到了夏季最小範圍,也是有記錄以來第二低。來源NASA海冰面積能否再破紀錄?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北極海冰在9月15日達到了夏季最小範圍,也是有記錄以來第二低如果9月出現環流異常,不排除今年9月北極海冰面積創造新紀錄。  海冰縮減會帶來什麼?  北極作為巨大的冷源,在地球系統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北極海冰反射了高達80%的入射陽光,能有效為全球降溫,海冰面積的大小調製了進入地球系統入射陽光的多少。  北極海冰還對東亞地區天氣氣候有重要影響。
  • 北極擔憂!NASA公布了德克薩斯州大小的冰層融化的數據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透露,隨著追蹤器記錄下自2007年以來第七低的冰層範圍,一塊德克薩斯州大小的冰塊從北冰洋消失。北極冰震:北極冰的最大厚度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七低。今年,北極的冰似乎已經達到了頂峰,有些冰的水平是有記錄以來最低的。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稱,2019年冬季的最高氣溫與2007年衛星記錄的北極冰層最小值持平。冰的範圍並不是歷史上最低的,但已經在1981年到2010年的平均峰值之下達到了頂峰。美國宇航局表示,今年的最大輻射面積達到571萬平方英裡(1478萬平方公裡)。
  • 北極正在形成新的氣候系統「新北極」如何影響我們?
    氣溫正在飆升,海冰正在減少。許多專家認為,北極正在變得「面目全非」。科學家們甚至用「新北極」來形容該地區迅速變化的自然景觀。據《科學美國人》雜誌報導,本周,一項最新研究證實,一個新的北極氣候系統正在形成。臭氧空洞難愈 巨型冰塊斷裂「新北極」正在形成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報導,今年3月北極地區臭氧的月平均濃度打破了歷史最低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