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海冰「正以驚人速度消失」

2020-11-27 南方都市報數字報

「北極星」破冰科考船。

北極海冰面積不斷縮小。

北極海冰範圍2020年與2012年對比。

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探險隊在執行了長達一年的任務後,將於10月12日返回德國不萊梅港港口,將科學家們的觀測結果帶回家。他們發現,北極的海冰「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

來自19個國家的聯合科學家團隊去年9月下旬乘坐德國「北極星」(Polarstein)科考船前往北極。他們在為期一年的全季節周期裡,以北極為中心,展開對全球氣候變化的科學研究。這是迄今最大規模的北極科學考察項目。

北極是「氣候變化的震中」

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德國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研究所的「北極星」科考船返回停靠時不會有盛大的迎接儀式。但是,當科考船在海冰中漂流時,研究人員收集的信息將對幫助科學家了解氣候變化的影響至關重要。

去年行前的新聞發布會上,這個項目團隊的負責人馬庫斯·雷克斯(Markus Rex)曾表示,北極被認為是全球「氣候變化的震中」,卻是人類在氣候系統中了解最少的一環。在當前氣候研究領域的諸多氣候模型中,北極地區都是存在「最大不確定性」的區域,但又是全球變暖最快速的地區。

而在今年夏天,研究人員在科考船上親眼目睹了全球變暖對該地區冰層「令人吃驚的影響」。

雷克斯說:「我們可以看到廣闊的水域幾乎延伸到極點,周圍都是由大規模融化產生的『千瘡百孔』的冰。」

他的結論敲響警鐘:「北極冰層正在以驚人速度消失。」

穿越冰面的「神奇時刻」

研究人員的觀察得到了美國衛星圖像的支持。該圖像顯示,2020年北極的海冰面積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第二低的夏季最低值,僅次於2012年。

這次科考項目取名為MOSAiC,耗資約1.4億歐元(約合11億元人民幣)。據介紹,由德國、美國、中國、俄羅斯等19個國家超過70個科研機構組成了聯合科學家團隊,2019年9月20日從挪威北部特羅姆瑟起航。整個項目期間參與其中的科學家有約600人。

科考任務花了389天收集關於大氣、海洋、海冰和生態系統的數據,以幫助評估氣候變化對該地區和世界的影響。

按照之前計劃,團隊途中將在冰上布置科研觀測站,科學家會輪流開展各項科學研究。實際中,為了進行這項研究,在船周圍半徑達40公裡的海冰上設立了四個觀測點。

研究人員在極地之夜從冰層下採集了水樣,以研究植物、浮遊生物和細菌,並更好地了解海洋生態系統在極端條件下如何運作。

科學家還將把1000多個冰樣帶回岸上。隨著科考項目接近尾聲,他們將開始認真分析現場取回或記錄的樣本和數據。

分析過程將需要長達兩年時間,目的是開發模型,以幫助預測20年、50年或100年後熱浪、暴雨或風暴可能是什麼樣子。

「為了建立氣候模型,我們需要現場觀測,」科羅拉多大學研究員瑞迪安絲·卡爾默(Radiance Calmer)表示,她從6月到9月一直在科考船上。

卡爾默說,團隊使用無人機測量溫度、溼度、壓力和風速,以創建該地區條件的圖表,這將「對建立氣候模型非常有用」。

講述自己在任務中的經歷時,她說,能夠穿越冰面並親身體驗這些實景是一個「神奇的時刻」。

「如果你集中精神,你能感覺到它在移動,」卡爾默說,「重要的是要花時間觀察,而不是只專注於工作。」

經歷長達數月的完全黑暗

自從這艘科考船起航以來,科學家們已經歷了長達數月的完全黑暗,氣溫低至零下39.5攝氏度。這個過程中,他們看到了大約20隻北極熊。

今年春天,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科考項目幾乎中斷,由於一些國家邊境突然關閉,原定下船的一部分研究人員在北極冰層上滯留了兩個月。

在探險過程中,數百名多國研究人員在科考船上分階段度過了一段時間,當時它正沿著一條被稱為「跨極漂移的風力驅動路線」行駛在海冰上。

這次航行對後勤保障而言是一個巨大挑戰,尤其在養活研究人員方面——在頭三個月裡,船上儲備貨物包括1.4萬個雞蛋、2000升牛奶和200公斤大頭菜。

科考船廚師斯文·施耐德(Sven Schneider)並沒有低估他在科考任務中扮演角色的重要性。他說:「我的工作是維持生活在完全黑暗中的100人的士氣。」

2015年籤訂的《巴黎氣候協議》要求各國通過迅速而全面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遠低於」2攝氏度,具有裡程碑意義。

但自那以後,全球排放量繼續上升。幾項分析警告稱,如果全球經濟沒有徹底變革以優先考慮綠色增長,因新冠疫情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僅對氣候變化產生微不足道的緩解影響。

到目前為止,地球的氣溫僅比工業化前的水平高出1攝氏度,但地球已經在與更頻繁、更強烈的野火、乾旱和超級風暴作鬥爭,而這些極端天氣因海平面上升而變得更加肆虐。

  佐證

  北極夏季海冰面積 有記錄以來第二低

美國科學家9月下旬表示,2020年北極夏季海冰面積為42年前有記錄以來的第二低,為全球變暖的影響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

北極海冰在夏天融化,在冬天重新結冰,但自1979年以來定期拍攝的精確衛星圖像記錄了這個周期在顯著縮小。

根據科羅拉多博爾德大學的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科學家初步數據,今年的最小海冰面積在9月15日達到374萬平方公裡,僅比2012年的面積高。

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主任馬克·塞雷茲(Mark Serreze)說:「這是北極瘋狂的一年,海冰接近歷史最低水平……西伯利亞的熱浪,以及大規模的森林野火。」

「2020年將成為北冰洋海冰面積下降趨勢的感嘆號。我們正朝著季節性不結冰的北冰洋邁進,而今年則是『棺材上的又一顆釘子』。」

與陸地上融化的冰川不同,融化的海冰不會直接導致海平面上升,因為冰已經在水面上了,但更少的冰意味著反射的太陽輻射更少,被海洋吸收的更多。

美國宇航局氣候科學家克萊爾·帕金森(Claire Parkinson)表示:「當海冰消失時,入射的陽光會被海洋吸收,促使地球進一步變暖。」她補充說,今年冰川覆蓋率的疲軟「與過去40年的整體下降趨勢是一致的」。

北極和南極冰層覆蓋無論是厚度還是面積都在縮小的證據不斷增加,儘管速度因地區而異。

帕金森說,在北極,與前一時期相比,自1996年以來每年都有一些變化,但近些年來冰層減少的趨勢更加明顯。

綠色和平組織北歐海洋活動家蘿拉·梅勒(Laura Meller)在一份聲明中說:「海冰的迅速消失是一個發人深省的指標,表明我們的星球正在如此緊密地『繞著排水溝轉』。」

她表示:「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們已經失去了北極海冰體積的三分之二,隨著北極融化,海洋將吸收更多的熱量,我們所有人都將更多地暴露在氣候崩潰的破壞性影響中。」 編譯:史明磊

相關焦點

  • 北極海冰,正在以驚人速度消失…
    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探險隊在執行了長達一年的任務後,將於10月12日返回德國不萊梅港港口,將科學家們的觀測結果帶回家。他們發現,北極的海冰「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來自19個國家的聯合科學家團隊去年9月下旬乘坐德國「北極星」(Polarstein)破冰科考船前往北極。
  • 北極海冰正快速消失!19國科學家探險1年敲響氣候變暖警鐘
    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探險隊在執行了長達一年的任務後,將於10月12日返回德國不萊梅港港口,將科學家們的觀測結果帶回家。他們發現,北極的海冰「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他的結論敲響警鐘:「北極海冰的冰層正在以驚人速度消失。」穿越冰面的「神奇時刻」研究人員的觀察得到了美國衛星圖像的支持。
  • 北極海冰何時會消失?科學家預測,北極或15年內夏季無冰!
    而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上的一項研究預測,由於海冰消失速度太快,北極地區可能最快從2035年開始出現「夏季無冰」。但一年中的任何時候,海冰都不會完全消失。然而,自1980年以來,北極地區一直在不斷大量流失海冰,其覆蓋面在短短40年間驚人地減少了40%。而且同一時期,海冰的平均厚度下降了一半以上。 這些快速變化使氣候科學家面臨一個緊迫的問題:北極海冰何時會消失?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北極海冰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中國氣象報記者 李慧近期,有關北極海冰減少的壞消息接二連三:加拿大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米爾恩冰架坍塌,格陵蘭島冰蓋加速融化且將不復存在,甚至有科學家預測30年內北極海冰將消失。在厚度方面,北極海冰冰齡超過5年的多年冰減少了約90%,這表示北極海冰在變薄。以往北極夏天的平均冰層厚度為4.88米,到20世紀末只有2.75米左右,減少了43%。進入21世紀以來,北極海冰的退縮速度大大超出人們的預期。這些跡象也表明北極海冰的面積和厚度都呈現出快速的減少趨勢,或者也可以說海冰正在退縮。」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甚至有科學家預測30年內北極海冰將消失。在厚度方面,北極海冰冰齡超過5年的多年冰減少了約90%,這表示北極海冰在變薄。以往北極夏天的平均冰層厚度為4.88米,到20世紀末只有2.75米左右,減少了43%。進入21世紀以來,北極海冰的退縮速度大大超出人們的預期。這些跡象也表明北極海冰的面積和厚度都呈現出快速的減少趨勢,或者也可以說海冰正在退縮。」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科學家:北冰洋海冰正加速消失
    但是多年以來,根據各國北極科考隊的檢測,北極冰層正在持續不斷的融化,並且消融速度越來越快。美國國家雪冰數據中心專家塞雷澤表示,「我們正朝著季節性無冰的北冰洋的時代靠近,今年是棺材上的又一枚釘子。2020年將成為北極海冰萎縮趨勢的一個驚嘆號。」專家認為,這是氣候變化的標誌。北極冰層從1984年有超310萬平方公裡的面積被4年以上冰覆蓋,如今僅有11.6萬平方公裡,意味著35年裡減少了95%。
  • 南極海冰正急速擴張 北極海冰日益捉襟見肘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南北極海冰截然相反的變化趨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科學家於今年9月份宣稱,北極海冰量仍低於正常水平——已經持續數年的減少趨勢還在繼續,以至於北冰洋海冰覆蓋面積日益「捉襟見肘」。隨後,研究又發現,在北極海冰不斷融化的同時,南極海冰量卻居高不下——自上世紀70年代末有衛星觀測紀錄以來,2014年南極周圍海域的海冰覆蓋面積再刷紀錄。
  • 15年內北極海冰或將消失,北極熊面臨滅絕,其它生物不會好過
    在近期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來自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員團隊表示,未來15年的時間裡,北極海冰很可能會消失。今年以來,北極海冰的各種消息明顯增多,加拿大最後一個陸緣冰架垮塌、格陵蘭島的冰蓋融化速度越來越快,很快就會都不復存在。顯然,今年北極地區的異常高溫,讓北極海冰進入到了臨界點。通過研究,今年9月份,北極海冰的覆蓋範圍已經減到最小。而自從1979年人類開始通過衛星監測北極海冰之後,幾乎每10年,北極海冰都以12.9%的速度減少。
  • 北極夏季海冰最早2035年可能完全消失
    變暖中心  北極變暖的速度超過地球其他區域的兩倍,意味著自前工業化時期至今北極的平均溫度已經上升了2-3℃,而整個地球升溫約為1℃。此外,這種變化還在加速:升溫的0.75℃發生於過去10年。曾經保護海岸線免受風暴和海浪襲擊的沿岸固定冰,如今在北極的許多地區都消失了。沿岸固定冰的消失加速了海岸侵蝕,危及幾十個社區。由於海平面上升,保護性海冰消失,以及融化的永久凍土破壞了當地城鎮的基礎設施,像Shishmaref這樣的村莊(位於Chuchki海的島嶼上)正面臨巨大的危險。
  • 研究稱南極海冰正急速擴張而北極海冰日益變少
    核心提示:科學家於今年9月份宣稱,北極海冰量仍低於正常水平
  • 北極海冰可能在2035年徹底消失,南極變化令人迷惑
    按照目前的變暖趨勢,北極的海冰在2035年可能會完全消失,而南極正以3倍於全球平均升溫的速度致使冰川融化、海岸收縮,但南極氣候變化似乎並不簡單,表現出一些令人迷惑的地方。北極上一次北極間冰期有過一段時間的溫暖期,大約在12萬年前,那時海冰也大量融化,而春夏季節,冰面融化的地方形成一個個淺水池,這個水池吸收陽光後加速周圍的海冰融化。
  • 沒有海冰的北極,離我們還有多遠
    回顧近幾年,夏天的熱度經常出現比較極端的情況,其實不僅普通人的感受中,夏天越來越酷熱難耐,在一些人跡罕至的角落,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則更為驚人!、夏季融化,這也使得每年9月是北極海冰面積最小的月份。根據1979年以來的衛星觀測顯示,北極9月份的海冰以每年接近13%的速度減少。相比20世紀80年代,當時北極的多年冰(冰齡超過4年的海冰)還能佔到三分之一,但現在北冰洋的多年冰近乎完全消失,因此每到夏季,北極的海冰更容易融化。
  • 2030年,北極冰川會消失嗎
    那麼是否意味著,2030年冰天雪地的北極將不復存在,從此在地球上消失了呢?這一天竟然來得如此之快?最近,果殼網自然控編輯馬子馭碩士剛剛從北極考察回來,對於北極正在發生的變化,他有著切身的感受,北極的冰川是否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我們來聽聽他是怎麼說的,他在北極都看到了什麼?
  • 北極海冰消失得這麼快,連科學家都嚇了一跳!
    在距離北極全面進入冬季還有一個月的時候,海冰就已經開始融化,大概有超過49,000平方公裡的海冰在11月時消失。在這個月份出現如此大規模的海冰融化事件尚屬首次,到了12月末的時候,北極點附近的空氣溫度就已經接近冰點,高出正常溫度約10℃。
  • 北極海冰融化速度 比氣候模型預測快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團隊警告,北極海冰融化的速度比氣候模型預測的還快。   截至目前,氣候模型都預測北極溫度是以緩慢、穩定的速度上升,然而丹麥一項新研究顯示,全球暖化正在加速發生。參與研究的哥本哈根大學教授克利斯坦森表示:「顯然我們低估了最靠近海平面大氣層的溫度上升速率,導致海冰消失的速度比預期還快。」
  • 北冰洋海冰驚人縮減 2050年或消失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近日公布一段視頻,展示了從1984年到2019年這35年期間,北冰洋地區海冰面積大幅縮減的過程,其中多年海冰相比1984年已經縮減了95%以上,專家預測,到2050年北極海冰可能將完全消失。
  • 海冰崩裂,凍土融化;2050年北極海冰可能完全消失!
    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他們所謂的「最後一個冰區」,格陵蘭島西北2000公裡的一片海洋,北極夏季海冰可能會在這裡存活幾十年。 如中所述地球物理研究快報如上所述,北冰洋的海冰覆蓋面積已經下降從1984年到2018年,平均增長了三分之一以上
  • 北極升溫顯著誘發北半球寒潮?——北極海冰融化及其影響的幾個未解...
    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最新數據顯示,一星期以來,北冰洋海冰面積縮小了50萬平方公裡,已降到410萬平方公裡,創下30多年衛星觀測史上的最低值,比1979年至2000年的最低均值少247萬平方公裡,縮小的面積相當於英國的10倍。面對北冰洋驚人的融冰速度,科學家倍感焦慮。
  • 北極海冰持續融化 最古老海冰發生崩裂
    據悉,格陵蘭島以北海域擁有北極地區最為古老和厚實的海冰,即使夏季也不會融化,被稱為「最後的冰區」,被認為是北極抵禦全球變暖最後的「堡壘」。然而,今年以來該處海域的海冰已連續兩次發生崩裂。科研人員稱,這是由於今年北半球持續的熱浪以及暖風侵襲北極地區所致。
  • 為何北極海冰融化南極海冰增多?
    卞林根指出:「南極海冰和北極海冰不同,它具有強烈的季節性變化。」也就是說,南極多是一年內形成的海冰。每年2月開始,95%以上的海冰開始逐步融化;在9月——南極一年最冷的月份,海冰面積將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甚至總面積遠超南極大陸面積。「這與南北兩極的地理地形特點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