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海冰的北極,離我們還有多遠

2020-09-21 墨跡天氣

最近,北方已經有了秋天的氣息,而南方的暑熱也接近了尾聲。回顧近幾年,夏天的熱度經常出現比較極端的情況,其實不僅普通人的感受中,夏天越來越酷熱難耐,在一些人跡罕至的角落,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則更為驚人!

根據相關監測數據,北極地區2020年8月的海冰面積較往年偏少了三分之一,排在有衛星觀測資料以來的第三少;而隨著時間進入9月份,海冰面積繼續迅速減少,目前已經低於400萬平方公裡,逼近歷史最少(2012年)。

地處北半球,北極的氣溫也有「冬」「夏」之分,有很多冰在冬季形成、夏季融化,這也使得每年9月是北極海冰面積最小的月份。根據1979年以來的衛星觀測顯示,北極9月份的海冰以每年接近13%的速度減少。

相比20世紀80年代,當時北極的多年冰(冰齡超過4年的海冰)還能佔到三分之一,但現在北冰洋的多年冰近乎完全消失,因此每到夏季,北極的海冰更容易融化。

全球多家機構的氣候模型計算,未來一段時間,北極的海冰將呈現繼續減少的趨勢。到2050年夏天,北冰洋將會是無海冰狀態(無海冰狀態:指的是海冰面積小於100萬平方公裡,當海冰面積低於該數字,將不會再有海冰季節性向外擴張了)。

聽起來遙遠而又科技含量超高的北冰洋,它的海冰變化除了會影響到萌萌的北極熊,到底對地球的其它方面有什麼影響呢?

首先,海冰變化會影響生物圈層。北極的冰越少,除了冰面上的北極熊沒有生存空間之外,對當地的生態環境會有致命的影響。在海冰底部有藻類和細菌,給浮遊生物提供食物,浮遊生物又供養了下一層食物鏈較大的動物。當浮遊生物因為海冰減少而減少時,一環環的生物鏈就此中斷。

其次,海冰變化將使全球熱度攀升得更快。海冰的減少,導致反射的陽光也越少(北極海冰目前能反射80%的入射光,起到給地球降溫的效果),將會有更多的熱量到達地球,北極也就因此融化得更快,這是一個相互疊加的險峻局面。

另外,海冰變化也會影響天氣和氣候。如果海冰完全消失,全球的海洋環流就會發生變化,相應的,北極當地以及全球的天氣系統都會產生影響。

僅對中國來說,根據目前的氣象研究,一旦北極海冰大量減少,將影響西伯利亞高壓等系統,會導致東亞冬季風偏強,我國大部分地區冬季氣溫將會偏低,強寒潮天氣將會頻發。

而在其它國家,冬季的天氣系統同樣容易長時間滯留在某些地區,極端災害將會更容易出現。

認真地說,北極海冰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指標之一。

唯一算得上是利好消息的,就是隨著北極冰面的減少、北極海面的增多,北極航道將會暢通無阻。但……屆時通航的便利,實在彌補不了其它方面的損失啊!

所以,如果我們能從現在起,想辦法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那北極海冰未來是否會真的消失還不一定,但願這樣的情況只停留在計算機裡……

筆者:蘇景若,中國氣象局氣象分析師

相關焦點

  • 中國離北極有多遠
    中國離北極有多遠  一旦同意北極理事會成員國的主權要求,北冰洋的國際海底將縮小為現在的九分之一左右,即從288 萬平方公裡縮小到34萬平方公裡  《望東方周刊》記者錢亞平 | 上海報導  「時五月二十四日,夜半十一時
  • 全球9個臨界點超一半被激發,下一場全球氣候災害離我們還有多遠
    那麼,下一場全球性的氣候災難離我們有多遠呢? 臨界點,即閾值。當某一效應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僅需最後一丁點的刺激,即能將整個事物摧毀。這就像那句人們常念叨的: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樣。 眾所周知,由於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及各種工業廢氣的無節制的排放,大量溫室氣體不斷累積,使得整個地球被厚厚的一層溫室氣體所包圍。
  • 2050年北極海冰可能完全消失,將給我們帶來什麼影響?
    近日,NASA用動畫展示了35年來北極海冰的消融情況,其中多年海冰相比1984年已經消融了95%以上。更有專家預測,到2050年,北極海冰將完全消失,這將給地球氣候帶來巨大影響。在北極的熱量交換、氣候、生態環境中海冰尤其是多年冰扮演著重要角色,而根據動畫顯示,35年以來多年冰消融95%以上,所以專家預測到2050年北極海冰可能將完全消失。北極冰的消失會給地球帶來極端化的氣候,而對於哪些對海冰賴以生存的北極熊更是毀滅性的打擊。
  • 熱浪來了,北極海冰還好嗎——聽專家詳解北極海冰的秘密
    新華社「雪龍」號8月7日電 題:熱浪來了,北極海冰還好嗎——聽專家詳解北極海冰的秘密  新華社記者申鋮  在中國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中,海冰觀測是考察的重點內容之一。今年全球多地的高溫天氣會導致海冰加速消融嗎?北極還有多少海冰?
  • 特效藥離我們還有多遠?
    特效藥離我們還有多遠?日前,央視新聞《新聞1+1》連線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對熱點問題進行解答。一、我們對病毒有多少了解?周琪表示,對病毒的研究,可以用「萬裡長徵第一步」來形容。面對病毒,它從哪兒來、將到哪兒去,它是什麼樣子?
  • 北極海冰持續融化 最古老海冰發生崩裂
    據悉,格陵蘭島以北海域擁有北極地區最為古老和厚實的海冰,即使夏季也不會融化,被稱為「最後的冰區」,被認為是北極抵禦全球變暖最後的「堡壘」。然而,今年以來該處海域的海冰已連續兩次發生崩裂。科研人員稱,這是由於今年北半球持續的熱浪以及暖風侵襲北極地區所致。
  • 北極海冰日漸衰減,科學家在行動
    6月份發布的9月份北極海冰範圍預測,綠色實線為預測的北極海冰範圍,白色區域為海冰區域。不過,科學家對北極何時出現夏季無冰狀態還有爭議。 北極海冰預測可以為全球氣候變化監測、北極航道利用、北極資源開發、北極地區環境評估等提供科學依據和參考。 「自20世紀70年代末有衛星觀測以來,2008年夏季首次出現東北和西北航道同時開通。商船走北極航道較傳統航道可節省約兩周的時間。」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教授劉驥平告訴《中國科學報》。
  • 為何北極海冰融化南極海冰增多?
    卞林根指出:「南極海冰和北極海冰不同,它具有強烈的季節性變化。」也就是說,南極多是一年內形成的海冰。每年2月開始,95%以上的海冰開始逐步融化;在9月——南極一年最冷的月份,海冰面積將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甚至總面積遠超南極大陸面積。「這與南北兩極的地理地形特點相關。
  • 關注|我們離治癒愛滋病還有多遠?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愛滋病疫苗和愛滋病的根治方法。那麼,我們離這個目標還有多遠?截止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個人被治癒了愛滋病,他的名字叫Timothy Brown(也被稱為「柏林病人」,因為他住在德國柏林)。Timothy在被查出HIV感染超過了10年之後,於2006年又被診斷出患有白血病。為了治療白血病,醫生給Timothy進行了骨髓移植。
  •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北極海冰減少究竟會帶來哪些影響?為此,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本世紀中葉北極或將無冰氣候變化最明顯的跡象之一,就是北極海冰覆蓋範圍——海冰密集度超過15%的區域正在急劇縮小。9月是北極海冰覆蓋範圍最少的月份,自1979年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北極9月份海冰在以每10年12.9%的速度減少。事實上,其他月份北極海冰覆蓋範圍也都呈現減少趨勢。
  • 北極融化:海冰、冰川大不同
    重點是,腳下的湖底,明明是北極點的多年海冰,怎麼到了可能崩塌的程度?這就是氣候變化的影響。多年以來,科學家們用冰下的潛艇觀測、雷射雷達遙感、衛星地圖等手段密切地監視著北極海冰的變化,頻頻發出北極海冰可能消失的警告,而直到今天,我才在自己的腳下察覺到事情的嚴重性。
  • 北極海冰縮減 影響幾何?
    事實上,不管今年9月的北極海冰面積能否創造新紀錄今年9月海冰面積偏少已沒有爭議眾所周知,9月是每年北極海冰面積最小的月份。從2015年開始,國際海冰預測網絡活動(SIPN)每年6-8月向全球科學家徵集當年9月北極海冰覆蓋面積的預測結果,各個研究機構需要在6月初、7月初和8月初提交三次關於當年9月的預測情況,SIPN代表了北極海冰在季節和季節內預測的最高水平。
  • 北極海冰再度融化,打破記錄創下新低,北極危機如何解決?
    根據多方新聞報導,北極的冰已經開始不斷融化。而它會不會出現像科學家預言那樣,將會成為一個沒有冰的北極?對於人類而言,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如果北極的冰全部融化,就會導致海洋的水平面提升很多。導致海拔低的國家或者地區,註定被海水淹沒。
  •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北極海冰真的會越來越少甚至消失嗎?北極海冰減少究竟會帶來哪些影響?為此,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本世紀中葉北極或將無冰   氣候變化最明顯的跡象之一,就是北極海冰覆蓋範圍——海冰密集度超過15%的區域正在急劇縮小。9月是北極海冰覆蓋範圍最少的月份,自1979年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北極9月份海冰在以每10年12.9%的速度減少。
  • 北極海冰減少,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北極海冰減少究竟會帶來哪些影響?為此,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本世紀中葉北極或將無冰氣候變化最明顯的跡象之一,就是北極海冰覆蓋範圍——海冰密集度超過15%的區域正在急劇縮小。9月是北極海冰覆蓋範圍最少的月份,自1979年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北極9月份海冰在以每10年12.9%的速度減少。事實上,其他月份北極海冰覆蓋範圍也都呈現減少趨勢。
  • 北極海冰「正以驚人速度消失」
    他們發現,北極的海冰「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來自19個國家的聯合科學家團隊去年9月下旬乘坐德國「北極星」(Polarstein)科考船前往北極。他們在為期一年的全季節周期裡,以北極為中心,展開對全球氣候變化的科學研究。這是迄今最大規模的北極科學考察項目。
  • 移居火星:離我們還有多遠?
    移居火星:離我們還有多遠?改變世界,還是改變自己即使我們解決了水、氧氣和溫度,還要面對輻射暴露的問題。火星沒有地球那樣的磁場,所以無法抵擋太陽風。有科學家提出可以建造大量低溫超導體環,產生人工磁場,但這仍是一個紙面上的粗淺概念。約翰·列儂曾經說過:「如果你不能改變自己,你就改變世界;如果你不能改變世界,你就改變自己。」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事實上,不管今年9月的北極海冰面積能否創造新紀錄,海冰面積偏少已無爭議。眾所周知,9月是每年北極海冰面積最小的月份。從2015年開始,國際海冰預測網絡活動每年6月到8月向全球科學家徵集當年9月北極海冰覆蓋面積的預測結果,各個研究機構需要在6、7、8三個月的月初提交三次關於當年9月的預測情況。在業內,國際海冰預測網絡活動代表了北極海冰在季節和季節內預測的最高水平。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在厚度方面,北極海冰冰齡超過5年的多年冰減少了約90%,這表示北極海冰在變薄。以往北極夏天的平均冰層厚度為4.88米,到20世紀末只有2.75米左右,減少了43%。進入21世紀以來,北極海冰的退縮速度大大超出人們的預期。這些跡象也表明北極海冰的面積和厚度都呈現出快速的減少趨勢,或者也可以說海冰正在退縮。」
  • 北極海冰或在 2035年完全消失
    我們知道隨著地球變暖,北極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通過了解歷史上地球上最後一個溫暖時期發生的事情,我們更好了解未來將會發生什麼。2035年北極海冰損失殆盡的前景確實應該使地球上所有人人類可行能力範圍內儘快實現低碳世界。幾十年來,北極的高溫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