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北極海冰融化南極海冰增多?

2020-11-27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吳越

  1月4日,白茫茫的南極大陸上冰天雪地。南大洋厚厚的海冰圍困住中國「雪龍號」前行的腳步;而去年8月,一隻年滿16歲的北極熊因海冰驟減、覓食無處,餓死在北冰洋斯瓦爾巴特群島上……

  面對此情此景,人們不禁要問: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同是地球的極點地區,為何海冰會呈現出兩張風格迥異的面孔呢?作為幾十年來一直從事極地氣候研究,並多次踏足兩極冰地的資深科學家,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卞林根為讀者一一解開謎團。

  南極海冰:斷言增多證據不足

  海冰是指直接由海水凍結而成的冰,在南大洋海冰區有大小不等的冰山和冰間湖,巨大的冰山對考察船的航行影響很大。海冰與大氣的相互作用,對大氣環流和氣候變化都有顯著影響。因此,一直以來,海冰的變化都頗受科學界的關注和重視。

  在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利用近30年衛星微波遙感數據製作的歷年1月4日南極海冰分布圖上,記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從1978年至2011年間的1月4日,「雪龍號」所在海域海冰均基本消融,是進行科考、登陸比較好的備選區域。而今年同日該海域海冰面積相比歷史同期明顯增加,人們不禁疑惑:南極海冰在不斷增多嗎?

  「『雪龍號』受困主要是受到今年惡劣天氣影響,尤其是持續的東北風使得海冰不斷堆積,難以突破。」卞林根直言,「但是這並不能作為南極海冰增多的重要依據。」判斷海冰是否增加,不能單看一年的結果,還要看一個長期的變化過程。從目前來看,只有2012年和2013年兩年的海冰面積數值在多年平均值之上,尚不具備科學客觀的論據條件。

  卞林根指出:「南極海冰和北極海冰不同,它具有強烈的季節性變化。」也就是說,南極多是一年內形成的海冰。每年2月開始,95%以上的海冰開始逐步融化;在9月——南極一年最冷的月份,海冰面積將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甚至總面積遠超南極大陸面積。「這與南北兩極的地理地形特點相關。南極是大洋包圍大陸,而北極則是大陸包圍大洋,所以,南極海冰每年消融再重生,而北極海冰則是經歷漫長時間的累積沉澱形成。」這也能夠解釋,為什麼很多科學家都認為「南極海冰飄忽不定,很難找到規律」。

  北極海冰:2030年會完全消失嗎?

  雖然南極海冰增多與否尚不明朗,但是北極海冰消融確是不爭的事實。根據1979年至2013年針對北極海冰的監測資料,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海冰出現了明顯的快速減少現象,尤其是在2007年和2012年,分別出現了最低和次低值。根據目前氣候模式預測,北極海冰可能在2030年後的某個時候完全消失,甚至有些科學家認為消失速度可能會更快。

  一旦海冰消失,將引起一系列的氣候反應:可反射太陽光的冰被替換為可吸收更多太陽能的深色海水,導致氣候變暖進一步加劇;北極地區的變暖可能導致目前冰封在海床裡和永久凍土裡的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特別是甲烷),又將會帶給整個地球包括人類生活巨大的影響。那麼,如此恐怖的事情真的會發生嗎?

  卞林根表示,上述現象是氣候模式根據現有的海冰變化速率得出的結果,並不能完全真實地代表20年後的現實。這是因為,氣候模式內並不能完全真實再現大氣、海洋、人類生活中所有的影響因素,「這只是一種模擬」。其次,根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統計,2013年9月8日發布的圖表顯示,北極海冰覆蓋面積在這一年急劇上升,多出大約100多萬平方英裡的海水被冰覆蓋,增長率高達60%,上演了戲劇化的「反轉」。這就說明,之前科學家模擬時依據的變化速率,其實已經出現了變化。

  和南極相比,北極的自然環境由大氣圈、巖石圈、生物圈、水圈和冰雪圈共同組成,氣候系統更為複雜,對於全球變化的響應也更為直接,而海冰對氣候變化的異常敏感使它成為科學家們研究氣候變化的重要指示器。卞林根表示,影響海冰的氣象條件十分複雜,比如氣旋性洋流、氣溫變化或風的作用等。「海冰是大氣和海洋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我們很難簡單地直接下結論,應該本著科學嚴謹的態度進行變化機理機制的鑽研與分析。」

(來源:中國氣象報 責任編輯:葉海英)

  
 

相關焦點

  • 南極海冰正急速擴張 北極海冰日益捉襟見肘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南北極海冰截然相反的變化趨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科學家於今年9月份宣稱,北極海冰量仍低於正常水平——已經持續數年的減少趨勢還在繼續,以至於北冰洋海冰覆蓋面積日益「捉襟見肘」。隨後,研究又發現,在北極海冰不斷融化的同時,南極海冰量卻居高不下——自上世紀70年代末有衛星觀測紀錄以來,2014年南極周圍海域的海冰覆蓋面積再刷紀錄。
  • 研究稱南極海冰正急速擴張而北極海冰日益變少
    核心提示:科學家於今年9月份宣稱,北極海冰量仍低於正常水平
  • 北極融化:海冰、冰川大不同
    夏季的北極冰原並非純白一片,而是白色中零星點綴著大大小小的淡藍色湖泊,這些形狀不規則的湖泊輪廓彎彎曲曲,像迷彩服上的花紋,它們是冰面上的積雪和海冰表層融化後的產物。停船,下船,我興奮地踏上冰雪,用手指沾起湖水一嘗——是清冽的淡水。
  • 北極海冰持續融化 最古老海冰發生崩裂
    據悉,格陵蘭島以北海域擁有北極地區最為古老和厚實的海冰,即使夏季也不會融化,被稱為「最後的冰區」,被認為是北極抵禦全球變暖最後的「堡壘」。然而,今年以來該處海域的海冰已連續兩次發生崩裂。科研人員稱,這是由於今年北半球持續的熱浪以及暖風侵襲北極地區所致。
  • PNAS:科學家揭開全球變暖南極海冰反增之謎
    海冰增多緣於自然進程 據領導實施這項研究的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科學家劉紀平(音譯)介紹,衛星數據顯示,過去30年,北極海冰面積不斷減少,而南極海冰面積卻神秘地增加了。他說:「我們已經看到了這種矛盾,但卻不知道原因——最新研究揭開了這一謎底。」最新分析基於從1950年至2009年的氣候模型以及海面溫度和降水量。
  • 北極海冰可能在2035年徹底消失,南極變化令人迷惑
    按照目前的變暖趨勢,北極的海冰在2035年可能會完全消失,而南極正以3倍於全球平均升溫的速度致使冰川融化、海岸收縮,但南極氣候變化似乎並不簡單,表現出一些令人迷惑的地方。北極上一次北極間冰期有過一段時間的溫暖期,大約在12萬年前,那時海冰也大量融化,而春夏季節,冰面融化的地方形成一個個淺水池,這個水池吸收陽光後加速周圍的海冰融化。
  • 北極海冰加快融化,空氣汙染將飛向我國
    這段時間國際上出現了許多與北極海冰相關的消息,而且這些消息幾乎都是負面的,比如加拿大最後一塊陸緣冰架完全坍塌了,格陵蘭島上的冰蓋融化超過了臨界點等等。北極海冰的減少直接影響到北極熊等動物的生存,但影響絕不僅於此,有最新研究指出,北極海冰的融化還可能導致青藏高原受到汙染。
  • 熱浪來了,北極海冰還好嗎——聽專家詳解北極海冰的秘密
    新華社「雪龍」號8月7日電 題:熱浪來了,北極海冰還好嗎——聽專家詳解北極海冰的秘密  新華社記者申鋮  在中國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中,海冰觀測是考察的重點內容之一。今年全球多地的高溫天氣會導致海冰加速消融嗎?北極還有多少海冰?
  • 北極升溫顯著誘發北半球寒潮?——北極海冰融化及其影響的幾個未解...
    ——北極海冰融化及其影響的幾個未解之謎 2013-01-17 15:16:28 來源:
  • 北極又出事了?為什麼北極融化的速度比南極快?
    北極又出事了!研究表明,北極融化速度早已超過南極!據北極理事會北極監測與評估項目的一份報告顯示,北極融化的速度比預期的要快得多,到20世紀30年代末,北極地區甚至可能在夏季無冰。先前的研究預測,到本世紀中葉,北極將在夏季無冰。雖然北極的前景黯淡,但南極也有一線希望:冰層的融化速度比之前想像的要慢。
  • 南極海冰大消融,兩個法國「沒」了…真兇找到!
    1南極冰蓋和海冰如果問全球的冰都集中在哪裡,大部分人都知道在兩極。但南極、北極區別大了。很難想像,北極的總冰量只是南極一個零頭。據統計,南極洲冰蓋的冰量佔到全球總冰量的90%,另外9%在北極的格陵蘭島,餘下1%才是其他。但是僅看結冰面積,南北極不可能相差這麼大。我們的直覺是對的。
  • 南極海冰大消融,兩個法國「沒」了…真兇找到
    孫紅雷飾演的富豪擲重金拿下了拍品,卻「很壞地」告訴她,北極一時半會兒融化不了,就是融化了企鵝寶寶也會沒事,因為它們住在南極。雖然是個老梗,不過就在2015年之後,《非2》上映不到5年,南極冰迎來了歷史性大消融,短短兩年就失去了120萬平方公裡的海冰面積,相當於兩個法國。
  • 全球海冰日益減少:北極消融遠超南極增加
    不過,相比北極海冰的迅速減少,南極海冰的增加趨勢就不值一提了。這張圖片顯示的是衛星在2013年觀測到的南極海冰面積最大時的範圍。全球海冰通常在10月時面積達到最大,主要歸功於此時南極海冰達到面積最大值。
  • 南極海冰大消融,始於一個冰窟窿
    孫紅雷飾演的富豪擲重金拿下了拍品,卻「很壞地」告訴她,北極一時半會兒融化不了,就是融化了企鵝寶寶也會沒事,因為它們住在南極。 雖然是個老梗,不過就在2015年之後,《非2》上映不到5年,南極冰迎來了歷史性大消融,短短兩年就失去了120萬平方公裡的海冰面積,相當於兩個法國。同樣令人意外的是,企鵝寶寶不僅沒事,還活得更加興旺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沒有海冰的北極,離我們還有多遠
    、夏季融化,這也使得每年9月是北極海冰面積最小的月份。根據1979年以來的衛星觀測顯示,北極9月份的海冰以每年接近13%的速度減少。相比20世紀80年代,當時北極的多年冰(冰齡超過4年的海冰)還能佔到三分之一,但現在北冰洋的多年冰近乎完全消失,因此每到夏季,北極的海冰更容易融化。
  •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是怎麼回事 北極海冰消融會產生...
    天氣網訊,隨著全球變暖的持續惡化,近期,北冰洋北極海冰面積出現急劇下降,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出現了極暖的「黑色海水」。那麼,北極海冰消融會產生哪些影響?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表示北極海冰消融不會對全球氣候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 北極海冰「正以驚人速度消失」
    雷克斯說:「我們可以看到廣闊的水域幾乎延伸到極點,周圍都是由大規模融化產生的『千瘡百孔』的冰。」他的結論敲響警鐘:「北極冰層正在以驚人速度消失。」穿越冰面的「神奇時刻」研究人員的觀察得到了美國衛星圖像的支持。該圖像顯示,2020年北極的海冰面積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第二低的夏季最低值,僅次於2012年。
  • 全球變暖南極海冰為何不降反增?
    隨著氣候變化,北極海冰急劇減少,而南極卻沒出現這種現象。
  • 德國國家電視臺(DW)-北極海冰縮小
    翻譯:北極海冰已縮小到有記錄以來的第二低水平。隨著溫室氣體(GHG)排放量的增加,北極海冰已經融化了許多,北極海冰的融化對全球氣候有著重要的影響,分為thermodynamic effects 和dynamic effects.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科學家:北冰洋海冰正加速消失
    眾所周知,地球有兩級,南極和北極。南極有南極洲,而北極有北冰洋。但是多年以來,根據各國北極科考隊的檢測,北極冰層正在持續不斷的融化,並且消融速度越來越快。2020年將成為北極海冰萎縮趨勢的一個驚嘆號。」專家認為,這是氣候變化的標誌。北極冰層從1984年有超310萬平方公裡的面積被4年以上冰覆蓋,如今僅有11.6萬平方公裡,意味著35年裡減少了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