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冰日益減少:北極消融遠超南極增加

2020-11-24 中國青年網

 

  將北極海冰的減少量與南極海冰增加量進行整合之後,可以發現自1979年以來,全球海冰面積正以平均每年約35000平方公裡的速度減少,換句話說,每年減少的海冰面積比美國馬裡蘭州還大。

 

  自1979年有衛星記錄以來,南極洲周圍的海冰面積一直在增加,2014年9月19日達到了新的記錄,超過2000萬平方公裡。不過,相比北極海冰的迅速減少,南極海冰的增加趨勢就不值一提了。這張圖片顯示的是衛星在2013年觀測到的南極海冰面積最大時的範圍。全球海冰通常在10月時面積達到最大,主要歸功於此時南極海冰達到面積最大值。

1979年10月南極海冰的範圍。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過去數十年來南極海冰的增加並不足以抵消加速減少的北極海冰。整合兩極的數據可以看到,全球海冰面積正以平均每年約35000平方公裡的速度減少,換句話說,每年減少的海冰面積比美國馬裡蘭州還大。

  「儘管去年九月,南極海冰面積達到了新的最大記錄,但全球海冰依然在減少,」研究作者、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氣候科學家克萊爾·帕金森(Claire Parkinson)說,「這是因為北極海冰消失的速度遠遠超過了南極海冰增加的速度。」

  帕金森在研究中採用的是來自NASA和美國國防部的衛星微波數據。該研究發表在2014年12月的《氣候雜誌》(Journal of Climate)上。帕金森將自1978年11月到2013年12月之間每個月的北極和南極海冰面積相加,獲得每個月全球的海冰面積。分析結果表明,在超過35年的時間內,全球海冰面積呈現出每個月不斷遞減的趨勢,即使是在北極和南極海冰達到最大面積的時期。

  除此之外,全球海冰面積減少的速度也在加快:在研究時期的前半段(1979至1996年),海冰面積每年減少約21500平方公裡;而在後半段(1996至2013年),每年減少的海冰面積增加了一倍以上,平均約為50500平方公裡,比美國佛蒙特州和新罕布夏州加起來的面積都大。

  「這並不意味著海冰減少會一直繼續加速,」帕金森說,「畢竟還是存在限度的。比如,一旦今年夏季北極的海冰全部消失,那夏季北極海冰的減少就不會再加快了。」幾乎整個北極地區的海冰都在減少,而南極海冰的增加在地理上卻不那麼普遍。從1979年到2013年,儘管南大洋大部分區域的海冰都有所增加,但別林斯高晉海和阿蒙森海的海冰卻出現相當程度的減少。這兩個海靠近南極半島,在過去幾十年裡,南極半島的溫度出現了顯著上升。

  帕金森的研究還顯示,全球海冰面積的年周期更接近南極海冰,而不是北極海冰。全球海冰面積最小值出現在每年的二月,與南極海冰面積最低值的時間相同;全球海冰面積最大值出現在10月或11月,比南極海冰最大值的出現晚一兩個月。相比之下,北極海冰面積最大值出現在3月,最小值出現在9月。綜合超過35年的衛星記錄,地球每月平均海冰面積最小值為1820萬平方公裡,出現在2月;最大值為2660萬平方公裡,出現在11月。

  「人們關注海冰面積減少的原因之一是,海冰具有很強的反射能力,而液態海洋的吸收性很強,」帕金森說,「因此如果海冰覆蓋面積減少,那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陽輻射就會減少,意味著更多的太陽輻射留在地球系統中,加劇氣溫上升。」

  儘管南極海冰面積在增加,但帕金森並不認為這會逆轉全球海冰減少的趨勢。「我認為,從長期來看,南極海冰增加的速度會減緩,甚至反而會開始減少。」 她說,「當我向公眾做演講,或者與一些對此感興趣的人進行交談時,有人會提出,『那好,北極海冰在減少,但南極海冰在增加啊,它們為什麼不能抵消呢?』答案是否定的,它們並不能相互抵消。」(任天)

相關焦點

  • 南極海冰正急速擴張 北極海冰日益捉襟見肘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南北極海冰截然相反的變化趨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科學家於今年9月份宣稱,北極海冰量仍低於正常水平——已經持續數年的減少趨勢還在繼續,以至於北冰洋海冰覆蓋面積日益「捉襟見肘」。
  • 為何北極海冰融化南極海冰增多?
    在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利用近30年衛星微波遙感數據製作的歷年1月4日南極海冰分布圖上,記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從1978年至2011年間的1月4日,「雪龍號」所在海域海冰均基本消融,是進行科考、登陸比較好的備選區域。而今年同日該海域海冰面積相比歷史同期明顯增加,人們不禁疑惑:南極海冰在不斷增多嗎?
  • 研究稱南極海冰正急速擴張而北極海冰日益變少
    ——已經持續數年的減少趨勢還在繼續,以至於北冰洋海冰覆蓋面積日益「捉襟見肘」。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2月8日(北京時間)報導,科學家於今年9月份宣稱,北極海冰量仍低於正常水平——已經持續數年的減少趨勢還在繼續,以至於北冰洋海冰覆蓋面積日益「捉襟見肘」。隨後,研究又發現,在北極海冰不斷融化的同時,南極海冰量卻居高不下——自上世紀70年代末有衛星觀測紀錄以來,2014年南極周圍海域的海冰覆蓋面積再刷紀錄。
  • 南極海冰大消融,兩個法國「沒」了…真兇找到!
    1南極冰蓋和海冰如果問全球的冰都集中在哪裡,大部分人都知道在兩極。但南極、北極區別大了。很難想像,北極的總冰量只是南極一個零頭。據統計,南極洲冰蓋的冰量佔到全球總冰量的90%,另外9%在北極的格陵蘭島,餘下1%才是其他。但是僅看結冰面積,南北極不可能相差這麼大。我們的直覺是對的。
  • 南極海冰大消融,兩個法國「沒」了…真兇找到
    南極冰下有大面積大陸「打底」,周邊海冰依附於大陸向海洋延伸,冰蓋是大頭。而北極冰下方大多是凍結後的一片汪洋,海冰佔據了絕大面積。冰蓋專指連續覆蓋了5萬公裡以上的陸地冰川(也稱「大陸冰川」),相比海冰,厚度要大好幾個數量級。目前全球冰蓋僅分布在南極洲,以及北極的格陵蘭島上。前者冰面積約為後者8倍。南極冰蓋大約在500萬年前就發育到了如今的規模。
  • 南極海冰大消融,始於一個冰窟窿
    南極冰蓋和海冰 如果問全球的冰都集中在哪裡,大部分人都知道在兩極。但南極、北極區別大了。很難想像,北極的總冰量只是南極一個零頭。據統計,南極洲冰蓋的冰量佔到全球總冰量的90%,另外9%在北極的格陵蘭島,餘下1%才是其他。
  • 當北極海冰不斷消融:冰下蘊藏的巨量溫室氣體甲烷將逃逸
    而這一危險來自於北極地區豐富的礦產資源。近日,哥倫比亞大學和麥吉爾大學的科學家在《地球未來》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自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北極海冰漂移速度每十年約增加14%。同時,由於氣候變化加速北冰洋海冰漂移,原油洩漏等環境汙染的傳播速度也隨之加快。
  • 北極海冰減少後果很嚴重 對全球氣候演變影響大
    北極海冰範圍持續減小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指出:近百年來,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升高了0.74℃,陸地的增暖通常高於海洋,特別是上世紀70年代以來尤為明顯;中高緯度地區明顯高於熱帶地區,北極地區的增溫更是全球平均的2倍,這與北極海冰減少對氣溫增幅的放大作用有密切的關係。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科學家:北冰洋海冰正加速消失
    眾所周知,地球有兩級,南極和北極。南極有南極洲,而北極有北冰洋。德國電視一臺12日報導,德國北極科考船「極星號」結束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探險活動,周一返回不萊梅港。2020年將成為北極海冰萎縮趨勢的一個驚嘆號。」專家認為,這是氣候變化的標誌。北極冰層從1984年有超310萬平方公裡的面積被4年以上冰覆蓋,如今僅有11.6萬平方公裡,意味著35年裡減少了95%。
  • 全球變暖南極海冰為何不降反增?
    隨著氣候變化,北極海冰急劇減少,而南極卻沒出現這種現象。
  • 氣溫升高,海冰消融,一個「新北極」已經出現
    北極氣候與以往大相逕庭事實上,在某些方面,北極氣候已經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自1979年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海冰面積已經縮小了31%。如今,北極海冰覆蓋範圍呈現減少趨勢,不斷突破過去幾十年的紀錄。到本世紀末,如果全球氣溫繼續不受控制地上升,北極氣候的其他關鍵要素,包括氣溫和降水,也可能與20世紀時期的「正常」情況大相逕庭。
  • 氣溫升高,海冰消融,一個「新北極」已經出現
    自1979年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海冰面積已經縮小了31%。如今,北極海冰覆蓋範圍呈現減少趨勢,不斷突破過去幾十年的紀錄。到本世紀末,如果全球氣溫繼續不受控制地上升,北極氣候的其他關鍵要素,包括氣溫和降水,也可能與20世紀時期的「正常」情況大相逕庭。
  •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是怎麼回事 北極海冰消融會產生...
    天氣網訊,隨著全球變暖的持續惡化,近期,北冰洋北極海冰面積出現急劇下降,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出現了極暖的「黑色海水」。那麼,北極海冰消融會產生哪些影響?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表示北極海冰消融不會對全球氣候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 專家:冬季霧霾與北冰洋海冰消融、西伯利亞降雪增加也有關
    專家:冬季霧霾與北冰洋海冰消融、西伯利亞降雪增加也有關 劉海英/科技日報 2017-03-16 07:48
  • 日本揭示北冰洋海冰消融惡性循環機制,對北極航線意義重大
    日本揭示北冰洋海冰消融惡性循環機制,對北極航線意義重大 新華社東京10月2日電 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等機構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北冰洋海冰減少導致海水吸收更多太陽光,海水升溫導致更多海冰融化,形成惡性循環。
  • 熱浪來了,北極海冰還好嗎——聽專家詳解北極海冰的秘密
    新華社「雪龍」號8月7日電 題:熱浪來了,北極海冰還好嗎——聽專家詳解北極海冰的秘密  新華社記者申鋮  在中國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中,海冰觀測是考察的重點內容之一。今年全球多地的高溫天氣會導致海冰加速消融嗎?北極還有多少海冰?
  • 都是冰川融化,南極和北極所面臨的危機其實不同
    在南極,開闊的海域允許正在形成的海冰更加自由地移動,然而,南極海冰形成山脊的頻率遠低於北極海冰。此外,由於南極洲的北面沒有陸地邊界,海冰可以自由地向北漂入溫暖的水域,最終融化。因此,幾乎所有南極冬季形成的海冰在夏季都會融化。海冰在南極停留的時間沒有在北極停留的時間長,所以它沒有機會變得像北極的海冰一樣厚。
  • 北極消融雙刃劍:危及環境卻呈現豐富資源
    北極的升溫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區的兩倍,升溫導致的海冰消融既帶來經濟方面的機遇,也帶來環境方面的巨大挑戰。隨著海冰的消融,開採北極礦產資源成為一種可能,同時也可以開闢出新的航道。與此同時,北極的消融也產生一系列可怕的環境影響,其中包括提高全球海平面,影響全球氣候以及威脅當地物種和居民的生存。
  • 全球變暖報警!南極海冰面積驟減 4年融掉一個東北+華北
    全球變暖報警!儘管全球科學家和各界人士都在努力,但在2015年,南極海冰面積仍然一轉之前幾十年逐漸增加的趨勢,驟減了200萬平方公裡,現在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據NASA氣候學家帕金森說,從2014年開始,南極海冰突然一改過去35年覆蓋面積持續增加的趨勢,開始融化,且融化速度不斷加快。
  • 氣溫飆升海冰不斷減少 北極正在形成新的氣候系統
    如今,全球變暖正在對斯瓦爾巴群島產生巨大的影響。根據挪威的氣象數據,過去30年來,該島冬季平均氣溫上升了10攝氏度,這對當地整個生態系統造成了破壞。氣溫正在飆升,海冰正在減少。許多專家認為,北極正在變得「面目全非」。科學家們甚至用「新北極」來形容該地區迅速變化的自然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