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藥離我們還有多遠?

2021-02-23 新華網

目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的情況逐漸向好。科研人員對新冠病毒疫苗、有效臨床藥物的研發、攻關進展如何?將來人人都要打疫苗嗎?特效藥離我們還有多遠?

日前,央視新聞《新聞1+1》連線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對熱點問題進行解答。

一、我們對病毒有多少了解?

周琪表示,對病毒的研究,可以用「萬裡長徵第一步」來形容。面對病毒,它從哪兒來、將到哪兒去,它是什麼樣子?到目前為止,我們也只了解了一點點,後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目前,病毒在中國仍未發現有重大突變

周琪稱,病毒要存活下來,變異是必然的。現在全球有很多文章在描述病毒發生變異的情況。

但從中國來看,病毒變異並不顯著。從1月11日發現病毒,測了全序列後,病毒到現在依然沒有重大的突變發生。這跟國際上其他國家發現的情況可能不太一樣。

三、發現鑑定並公布病毒全序列意義何在?

1月11日發現病毒並鑑定全序列,是抗「疫」工作最根本的突破。如果沒有全序列,就無從研究診斷試劑,也無法做開發疫苗的相關工作。

四、檢測試劑的靈敏度和準確度怎麼樣?

周琪表示,在短時間裡,檢測試劑和裝備的發展非常迅速。基於1月中國公布病毒的全序列,已經開發了很多種不同的檢測手段。檢測的靈敏度、檢測的時間,都在向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現在國家藥監局已經公布了多批檢測試劑盒和相關裝備,部分裝備也在向海外推廣和出口,在檢測手段上有了革命性的更新。

五、新冠病毒未來能做到自測嗎?

周琪稱,在目前公布的部分產品裡,已經有了自測或者在社區應用的一些場景化設計,希望未來有一天,檢測手段可以便捷到在任何地方都能完成。

六、特效藥離我們還有多遠?

針對新冠肺炎,目前還未研發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特效藥。所謂「10年周期,10億美金」,藥物的研發是一個不短的過程。但如今我們面對的不是一個從頭起步的過程,因為針對冠狀病毒的研究,已經持續多年了,很多工作應該在不遠的將來能夠取得成功。

七、將來人人都要打新冠疫苗嗎?

周琪表示,流感的疫苗也不是所有人都打,期待未來有更好的治療手段和防疫方式。

八、是不是只有造出疫苗才能結束疫情?

在抗「疫」過程中,所有手段都是必要的,都是應該儲備的,疫苗是一個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

點擊查看

↓↓↓

來源:央視新聞

監製:劉洪 陳璟春
編輯:谷朋

校對:梁甜甜 張玲琳

相關焦點

  • 生死時速:肺炎「救命藥」離我們還有多遠?
    原標題:生死時速:肺炎「救命藥」離我們還有多遠?截至2月4日24時,全國新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3887例,新增死亡病例65例。全國累計確診24324例,累計死亡490例。新增出院262例,累計已治癒出院892例,現有疑似病例23260例。
  • 關注|我們離治癒愛滋病還有多遠?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愛滋病疫苗和愛滋病的根治方法。那麼,我們離這個目標還有多遠?截止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個人被治癒了愛滋病,他的名字叫Timothy Brown(也被稱為「柏林病人」,因為他住在德國柏林)。Timothy在被查出HIV感染超過了10年之後,於2006年又被診斷出患有白血病。為了治療白血病,醫生給Timothy進行了骨髓移植。
  • 移居火星:離我們還有多遠?
    移居火星:離我們還有多遠?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關於火星移民,都有哪些有趣的腦洞吧。 核彈與氣凝膠,誰更靠譜?或者還有更奇怪的方法。研究人員正在探索如何將其他物種的DNA與人類細胞結合起來,使航天員更能抵抗太空飛行的有害影響。科學家們看上的DNA來源於恢復力極強的水熊蟲,它是目前已知唯一能在太空環境中存活的動物。聽起來是不是有點X戰警的感覺?
  • 日本藥物Avigan,可以稱為新冠「特效藥」嗎?
    (原標題:日本藥物Avigan,可以稱為新冠肺炎「特效藥」嗎?) 01 實際上,Avigan(通用名:法匹拉韋)對於新冠肺炎的效果正在研究,目前絕不能稱為「特效藥
  • 終極能源-「核聚變」,離我們還有多遠?
    那麼,我們離核融合能源還有多遠呢? 融合能源並不是科幻電影裡面才存在的東西,它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而且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太陽就是核融合能源的一個最好的例子。當然,這是自然狀態下的核聚變反應,而我們人類需要的是,可控的核聚變反應。或許這將為人類帶來一次全新的能源革命。
  • 新民周刊:我們離災難片還有多遠?
    當異常天氣頻繁光臨地球,我們離災難片還有多遠?地球的800萬種死法每年,至少在好萊塢的攝影棚裡,地球總是要面臨一次毀滅的。至於毀滅的原因麼,每次都不同——冬雷震震、夏雨雪、核試驗、龍捲風、巨浪、洪水、大霧、病毒、隕石撞地球、山崩地裂、變異物種、不明外星生物……總之,地球有800萬種死法。影評人木衛二把好萊塢災難片統稱為「美式災難全家桶快餐」。
  • 糖尿病治療離徹底治癒還有多遠?最新成果進行到哪一步了?
    一直是我們著力關注的大事。自1921年發現胰島素以來,血糖能夠被有效管理,挽救了不少糖尿病友。但經過差不多100年的發展,糖尿病還只停留在可控制的範圍,究竟糖尿病治療離徹底治癒還有多遠?最新成果進行到哪一步了?我們知道,不管是1型糖尿病還是2型糖尿病,皆因胰腺受損,進而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導致的 高血糖。在高血糖的長期影響下,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等。
  • 解放雙手離我們還有多遠?
    但無人駕駛究竟離我們有多遠呢?我們先來看看目前輔助駕駛系統的滲透率。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在智能裝配較為齊全的傳統自主品牌陣營以及新勢力陣營裡面,哪怕在官方指導價僅為十萬的入門車型上,都可以看到全速域自適應巡航駕駛輔助系統的出現。
  • 科幻電影中能量護盾這種「黑科技」離我們還有多遠?當下能實現嗎
    比如,我們現在經常能看到的全息影像,這就是一種半成品科技,離電影中的那種全息影像還很遠。還有一種則是能量護盾技術了,今天我就來為大家講講這種「黑科技」離我們目前還有多遠。能量護盾那麼現在我們離這類武器還有多遠呢,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科學家正在研發這種防護罩,利用電能脈衝抵擋火箭、榴霰彈等炮彈的攻擊
  • 新冠肺炎特效藥還有多遠?正在試驗的西藥潛力盤點
    澎湃新聞消息,從剛剛納入第六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的磷酸氯喹、阿比多爾,到更早就已經在患者中使用的抗愛滋病藥物洛匹那韋/利託那韋,還有被寄予厚望、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的瑞德西韋,以及在更小範圍內試驗證明短期療效的羥氯喹和法匹拉韋,到底哪個是最有希望的「特效藥」?
  • 有了免疫治療,我們離「攻克癌症」還有多遠?
    特別是在肺癌領域,目前獲批用於一線治療的適應證全都在此領域,分別為:帕博利珠單抗單藥一線治療 PD-L1 表達陽性的局部晚期和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聯合化療一線治療非鱗狀 NSCLC,和聯合化療一線治療鱗狀 NSCLC;以及阿替利珠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SCLC)。
  • 偽裝成奶茶的"迷奸水",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偽裝成奶茶的"迷奸水",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來源 | 較高端人類 中央政法委長安劍原標題:《偽裝成奶茶的"迷奸水",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 又是疫苗,又是特效藥,離自由生活不遠了……
    沒有新冠疫苗難、有了新冠病毒疫苗也難雖然輝瑞公司COVID-19病毒肺炎疫苗有效性90%的好消息讓股票市場振奮,但專家們告誡說,要給加拿大民眾普遍注射新冠疫苗還有許多困難要克服又是疫苗,又是特效藥,離自由生活不遠了……)
  • 我們離第六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
    高強度、高頻率的人類活動使得現在大約100萬種動植物正處在滅絕邊緣,還有很多物種在尚未被人類發現時已經消失。 我們離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的災難還有多遠?人類又能否扮演自己的超級英雄?
  • NASA再次發現宜居星球,我們離登上第二個地球還有多遠?
    他們在和我們,他們的先祖們爭論的時候,我們或許會落下風。到時候,能源被它們掌控,人類成為粘板上的魚肉。能源被這些機器提前耗盡也未可知。為什麼宜居星球都在光年之外?隨著天文技術的發展,人類擁有了更強的對宇宙的探索能力。但是,為什麼每次發現的宜居星球都在光年之外。這有點讓人難辨真假,無所適從。
  • 腦機接口到底離我們還有多遠?真實的鋼鐵俠馬斯克
    8月28日,馬斯克在其初創公司 Neuralink 總部展示了腦機接口最新研究成果,硬幣大小的 Neuralink 植入物,擁有1024路連接,能夠感應溫度氣壓,並讀取腦電波、脈搏等生理信號,且具備無線充電功能,同時還有進行設備植入的手術機器人。
  • 我國奮鬥者號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那裡離地心還有多遠?
    如果能夠在這個最深的海溝往下挖,應該離地心更近了。不過,由於這個海溝位於大洋最深處,水壓高、完全黑暗、溫度低、含氧量低,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我們人類能夠到達嗎?如此惡劣的環境,如果沒有專門的潛水器,我們人類是沒法抵達的。在我們人類史上,就沒有多少人能夠到達這麼深的海底,更別說在這裡展開複雜的鑽孔項目。所以,科學家選擇在地面展開鑽孔而不選擇在這些海溝鑽孔也是有原因的,雖然地面比在大洋最深處離地心更遠,但是難度相對低一些。
  • 我國送去月球的植物成功發芽,那麼人類離改造月球還有多遠!
    導語:我國送去月球的植物成功發芽,那麼人類離改造月球還有多遠!月球是我們最近的星球,它不僅是我們地球的衛星,同時對地球的的生態和地球軌跡也有相當大的關聯。可以說月球對我們現有的文明起到了無法代替的作用。月球同時也是我們對太空探索的基石,由於距離近我們可以通過對月球的探索來了解其他星球。進而對我們人類的星際移民做準備。
  • 人造腎臟離我們還有多遠?1-2年內有望進入人體試驗!
    它和我們之前經常聽到的「造血幹細胞」有些相似,又不完全一樣。- 類似於造血幹細胞iPS細胞可以分化成人體的各種細胞,如胰島細胞、神經細胞、骨細胞、血細胞等等,當然也包括大家最關心的腎臟細胞。攻克技術難題,迎來巨大希望為什麼在2012年就獲得諾貝爾獎的iPS細胞,我們現在還感到這麼興奮呢?iPS細胞雖然已經被證明可以分化成人體內的各種細胞,但真正想要在人體內發揮特定的治療效果,還需要克服很多問題。
  •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統離我們還有多遠?
    來源:經濟日報向清潔能源轉型的能源革命正在全球範圍內推進,清潔能源大範圍使用的時代到底離我們有多遠?還有哪些難題需要突破?最近火熱的氫能產業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