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海冰消失得這麼快,連科學家都嚇了一跳!

2021-01-19 國家地理中文網

在挪威的斯瓦爾巴特群島,一頭北極熊面對著融化的海面思考著自己的處境。在過去的30年裡,北極海冰變得越來越少,越來越薄。

攝影:Ralph Lee Hopkins,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撰文:Tim Folger

 

  北極的冬天漫長無光,氣溫通常會降到零下數十度左右,海冰也會不斷擴展加厚。然而在2016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北極的氣候都處於異常狀態。在距離北極全面進入冬季還有一個月的時候,海冰就已經開始融化,大概有超過49,000平方公裡的海冰在11月時消失。在這個月份出現如此大規模的海冰融化事件尚屬首次,到了12月末的時候,北極點附近的空氣溫度就已經接近冰點,高出正常溫度約10℃。

 

北極海冰9月平均面積,單位:259萬平方公裡

圖源:國家冰雪資料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

 

  「我從1982年上研究生起就開始從事北極氣候的研究工作。所以我對北極的觀測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但是還從未見過發生類似的事情。」科羅拉多州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主任Mark Serreze說道。

 

  如此極端的情況對未來究竟意味著什麼?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會導致北極不再有冰嗎?

 

  北極的冰蓋面積從每年9月,即融冰季接近尾聲時下降到最低值,之後會慢慢開始增加。Serreze表示,北極冰蓋的最低值每十年會縮減大約13%。

 

  北極最近的氣溫上升和融冰季末期冰量減少此前從未發生過,但是出現這樣的情況卻也並非意料之外:研究者把溫室效應引起的氣溫升高因素加入到自然氣候變異中後,所得到的結果與氣候模型預測是一致的。

 

  這些現象是否預兆了夏季海冰將會急劇減少並最終徹底消失呢?氣候科學家曾經擔憂全球變暖可能會導致類似悲劇發生。因為隨著海冰不斷減少,海水會吸收更多的太陽輻射,反射到太空的熱量就會進一步減少。最終海洋會吸收大量熱量導致難以形成海冰,這將會是北極跨向滅亡的一個臨界點。

 

  但是在發表於2011年的一篇頗具影響力的論文中,德國馬普學會氣象研究所的四位研究者認為,所謂的北極海冰臨界點並不存在。這四位研究者利用計算機模擬向大家表明,如果在夏季期間把北極海冰全部擦除,那麼海洋會在冬季時損失過多熱量,這反而會導致海冰會以更快的速度再生,甚至有些到第二年夏天都不會融化。這一觀點得到了實際觀測數據的支持:2007年9月,北極海冰量創下了歷史最低值,但是當年冬天就出現了小幅反彈。

 

  「雖然北極海冰仍在持續減少,但它們不會消失,這就是事實。以目前的情況為例,北極有大片無冰海面與寒冷的大氣直接接觸,儘管12月時北極出現了異常高溫,但眼下那裡大部分地區仍然極其寒冷。在這些無冰區,熱量從海洋流向大氣,其含量比這片海域全被冰覆蓋時損失的熱量還要多。所以我認為海冰會以相對較快的速度增長,至少可以稍微彌補過去幾個月內出現的異常海冰減少。」上述論文的作者之一Dirk Notz這樣解釋道。

 

  儘管海冰可能不會達到臨界點,但覆蓋於格陵蘭島上的巨大冰蓋卻面臨危機。隨著全球氣溫不斷上升,格陵蘭島的冰蓋會大量減少,其高度也會穩步降低,這種狀況將會持續發生,就連海拔低的冰蓋也將暴露於高溫之下。

 

  「終有一天我們將無法阻止格陵蘭冰蓋的消失,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臨界點。」Notz說道。


一頭北極熊在水下遊泳,冰水裡倒影出它的身影。

攝影:Paul Nicklen,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量 

 

  Notz強調,北極海冰的復原能力有限,如果我們不迅速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量,最終夏季無冰的北極將會成為常態。而在近期發表於《科學》雜誌的一篇論文中,他也和一位同事共同發現了二氧化碳排放量與海冰減少所存在的直接關係。他們還證明,人類每排放一噸二氧化碳就會導致約三平方米的海冰消失。

 

  「每個德國人每年大約排放10噸二氧化碳。我認為美國的這一數據大約是16噸。我簡單估算了下自己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大約導致了30平方米的北極海冰消失。」Notz說道。

 

  「因此每個人都為北極海冰的減少做出了『貢獻』。發生這樣的事並非偶然。每當人們坐飛機或者開車,都可以計算下自己導致了多少海冰融化。」

 

  如果人類再向大氣中排放7,000-10,000億噸二氧化碳,以目前的速度來看只需20年至25年就可以讓北極夏季海冰徹底消失,Notz這樣說。這一排放水平符合巴黎氣候協定的要求,該協定要求全球各國努力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不高於前工業時代2℃。此外還號召各國能努力達到低於1.5℃的目標。如果全球升溫不超過1.5℃,北極海冰或將全年存在,保持良好狀態。

 

  樂觀估計,如果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北極海冰或將進入平穩狀態。「如果我們能變個魔法,在明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一半,那麼海冰徹底消失的時間就能延遲至少一倍。」Notz說道。

 

  但壞消息是我們還沒有做出這樣的改變。「我認為人類將會沿著現在這條路繼續走下去:總體上會呈現迅速惡化的趨勢,同時還會出許多浮動。舉個例子的話,可能在2030年北極夏季海冰就徹底消失了,而海冰又會在此後十年間慢慢恢復。」Serreze說道。

 

  「我們在過去二個冬天裡所觀測到的情況實在讓人樂觀不起來。」


秀出你鏡頭裡的中國民俗,贏取現金大獎!

點擊「閱讀原文」或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立即參賽!


相關焦點

  • 北極海冰何時會消失?科學家預測,北極或15年內夏季無冰!
    但一年中的任何時候,海冰都不會完全消失。然而,自1980年以來,北極地區一直在不斷大量流失海冰,其覆蓋面在短短40年間驚人地減少了40%。而且同一時期,海冰的平均厚度下降了一半以上。 這些快速變化使氣候科學家面臨一個緊迫的問題:北極海冰何時會消失?
  • 北極夏季海冰最早2035年可能完全消失
    今年,一場前所未有的北極熱浪(研究人員稱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使熱浪的發生機率達到之前的600倍)使西伯利亞的氣溫上升到37.8℃,導致苔原火災持續數月,加拿大僅存的埃爾斯米爾島冰架崩塌。  熱浪還使北極周圍的海冰比平時融化得更快。  科學家們正在密切關注今年夏天剩餘的時間裡,這一破紀錄的趨勢是否會繼續下去。
  • 北極海冰「正以驚人速度消失」
    他們發現,北極的海冰「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來自19個國家的聯合科學家團隊去年9月下旬乘坐德國「北極星」(Polarstein)科考船前往北極。他們在為期一年的全季節周期裡,以北極為中心,展開對全球氣候變化的科學研究。這是迄今最大規模的北極科學考察項目。
  • 19國科學家敲響警鐘!北極海冰,正在以驚人速度消失…
    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探險隊在執行了長達一年的任務後,將於10月12日返回德國不萊梅港港口,將科學家們的觀測結果帶回家。他們發現,北極的海冰「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來自19個國家的聯合科學家團隊去年9月下旬乘坐德國「北極星」(Polarstein)破冰科考船前往北極。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事實上,不管今年9月的北極海冰面積能否創造新紀錄,海冰面積偏少已無爭議。眾所周知,9月是每年北極海冰面積最小的月份。從2015年開始,國際海冰預測網絡活動每年6月到8月向全球科學家徵集當年9月北極海冰覆蓋面積的預測結果,各個研究機構需要在6、7、8三個月的月初提交三次關於當年9月的預測情況。在業內,國際海冰預測網絡活動代表了北極海冰在季節和季節內預測的最高水平。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從2015年開始,國際海冰預測網絡活動每年6月到8月向全球科學家徵集當年9月北極海冰覆蓋面積的預測結果,各個研究機構需要在6、7、8三個月的月初提交三次關於當年9月的預測情況。在業內,國際海冰預測網絡活動代表了北極海冰在季節和季節內預測的最高水平。  2020年是國際海冰預測網絡活動的第六屆,今年8月全球39個機構提交了預測結果。
  • 15年內北極海冰或將消失,北極熊面臨滅絕,其它生物不會好過
    整個地球都是一個整體,無論是哪個環節出問題,整個地球都可能會陷入到危機之中。在近期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來自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員團隊表示,未來15年的時間裡,北極海冰很可能會消失。根據數據顯示,北極海冰過去的總面積為1330萬平方公裡,佔據了北冰洋海面的三分之一。什麼是海冰呢?簡單來說,就是海水凍結形成的冰。因為海水是鹹的,所以,海冰也是含有鹽度的,這意味著,這些海冰融化後,也會重新變成海水。海冰的範圍很廣,除了固定的冰架、冰蓋等之外,那些跟隨著海水流動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塊,也都屬於海冰。
  • 北極海冰正快速消失!19國科學家探險1年敲響氣候變暖警鐘
    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探險隊在執行了長達一年的任務後,將於10月12日返回德國不萊梅港港口,將科學家們的觀測結果帶回家。他們發現,北極的海冰「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雷克斯現在說:「我們可以看到廣闊的水域幾乎延伸到極點,周圍都是由大規模融化產生的『千瘡百孔』的冰。」他的結論敲響警鐘:「北極海冰的冰層正在以驚人速度消失。」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科學家:北冰洋海冰正加速消失
    但是多年以來,根據各國北極科考隊的檢測,北極冰層正在持續不斷的融化,並且消融速度越來越快。2020年將成為北極海冰萎縮趨勢的一個驚嘆號。」專家認為,這是氣候變化的標誌。北極冰層從1984年有超310萬平方公裡的面積被4年以上冰覆蓋,如今僅有11.6萬平方公裡,意味著35年裡減少了95%。
  • 為何北極海冰融化南極海冰增多?
    南極海冰:斷言增多證據不足  海冰是指直接由海水凍結而成的冰,在南大洋海冰區有大小不等的冰山和冰間湖,巨大的冰山對考察船的航行影響很大。海冰與大氣的相互作用,對大氣環流和氣候變化都有顯著影響。因此,一直以來,海冰的變化都頗受科學界的關注和重視。
  • 北極融化:海冰、冰川大不同
    東一區時間2011年7月17日清晨,我和「極之美」探險隊的隊友站在船頭環視四方:世界的每一條經線所指的方向,都是茫茫冰原。  氣溫1攝氏度,水溫-0.5攝氏度。北極點的夏天,並不是那麼冷酷。  夏季的北極冰原並非純白一片,而是白色中零星點綴著大大小小的淡藍色湖泊,這些形狀不規則的湖泊輪廓彎彎曲曲,像迷彩服上的花紋,它們是冰面上的積雪和海冰表層融化後的產物。
  • 北極海冰持續融化 最古老海冰發生崩裂
    挪威氣象研究所的科學家託馬斯·拉韋涅表示,格陵蘭島北部海冰融化會令更多的海冰從弗拉姆海峽和內爾斯海峽流出,漂移至南部更暖的水域,從而加速融化。即使不久後這一海冰外流通道關閉,但對北極常年海冰的破壞已經形成。參與該研究的生物學家將本次格陵蘭島北部海冰崩裂形容為「可怕的事情」,並稱這將迫使科學家重新認定最能抵禦全球變暖的北冰洋地區的位置。
  • 北極海冰可能在2035年徹底消失,南極變化令人迷惑
    按照目前的變暖趨勢,北極的海冰在2035年可能會完全消失,而南極正以3倍於全球平均升溫的速度致使冰川融化、海岸收縮,但南極氣候變化似乎並不簡單,表現出一些令人迷惑的地方。北極上一次北極間冰期有過一段時間的溫暖期,大約在12萬年前,那時海冰也大量融化,而春夏季節,冰面融化的地方形成一個個淺水池,這個水池吸收陽光後加速周圍的海冰融化。
  • 北極海冰或在 2035年完全消失
    我們知道隨著地球變暖,北極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通過了解歷史上地球上最後一個溫暖時期發生的事情,我們更好了解未來將會發生什麼。2035年北極海冰損失殆盡的前景確實應該使地球上所有人人類可行能力範圍內儘快實現低碳世界。幾十年來,北極的高溫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
  • 北極夏季將面臨無冰,科學家:北冰洋海冰正在加速化冰。
    上世紀也就是40多年前年代末,人類就得以通過衛星來觀測北極海冰的情況,而2020年9月15日前後,當北極海冰縮小到一年中的最小範圍時,根據40餘年的監測數據,今年的北極海冰最小值下降到了觀測史上第二低的水平,範圍僅為374萬平方公裡。有記錄以來的最低範圍是2012年,而2020年的海冰最小值記錄取代的是2019年記錄。
  • 最新研究表明,北極夏季海冰很可能在2050年之前消失
    自從1979年開始記錄衛星以來,夏季北極冰的面積減少了40%,體積減少了70%如果排放量仍然很高,則即使在冬季,北極地區也可能會無冰最新研究表明,即使迅速削減了導致氣候危機的碳排放量,現在極有可能在2050年之前使北極夏季海冰消失。
  • 2050年北極海冰可能完全消失,將給我們帶來什麼影響?
    近日,NASA用動畫展示了35年來北極海冰的消融情況,其中多年海冰相比1984年已經消融了95%以上。更有專家預測,到2050年,北極海冰將完全消失,這將給地球氣候帶來巨大影響。在北極的熱量交換、氣候、生態環境中海冰尤其是多年冰扮演著重要角色,而根據動畫顯示,35年以來多年冰消融95%以上,所以專家預測到2050年北極海冰可能將完全消失。北極冰的消失會給地球帶來極端化的氣候,而對於哪些對海冰賴以生存的北極熊更是毀滅性的打擊。
  • 北極海冰融化速度 比氣候模型預測快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團隊警告,北極海冰融化的速度比氣候模型預測的還快。   截至目前,氣候模型都預測北極溫度是以緩慢、穩定的速度上升,然而丹麥一項新研究顯示,全球暖化正在加速發生。參與研究的哥本哈根大學教授克利斯坦森表示:「顯然我們低估了最靠近海平面大氣層的溫度上升速率,導致海冰消失的速度比預期還快。」
  • 一項科學模擬表明,到2050年,北極夏季的海冰將完全消失
    近幾十年來,北極海冰的總體覆蓋率一直在下降,每年的增長幅度較小,而後退幅度更大。雖然北極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凍結,即使在夏天也被海冰覆蓋,但這種情況可能不會持續太久。一項針對多種氣候模式的最新分析預測,北冰洋將在數十年之內甚至在本世紀中葉之前的夏季變得無冰,這一驚人的預測結果甚至還是按最好的情況來判斷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 南極海冰正急速擴張 北極海冰日益捉襟見肘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南北極海冰截然相反的變化趨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科學家於今年9月份宣稱,北極海冰量仍低於正常水平——已經持續數年的減少趨勢還在繼續,以至於北冰洋海冰覆蓋面積日益「捉襟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