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日趨變暖,冰天雪地的北冰洋正在和我們告別。
8月27日,美國科學家宣布,北冰洋海冰面積已下降至410萬平方公裡,創下歷史最低值。
面對北冰洋驚人的融冰速度,科學家倍感焦慮。美國《紐約時報》預測,北冰洋海冰將在2020年前徹底消失,成為一片「無冰洋」。
2012年8月(下圖)北極海冰面積比2007年9月18日歷史最小面積少大約7萬平方公裡
海冰面積創歷史新低
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最新數據顯示, 一星期以來,北冰洋海冰面積縮小了50萬平方公裡。目前海冰面積已降到410萬平方公裡,創下30多年衛星觀測史上的最低值,比1979年至2000年的最低均值少247萬平方公裡,縮小的面積相當於英國的10倍。
「令人難以置信。面對這樣的事實,讓我不寒而慄。」美國羅格斯大學一名研究員說。
通常,北冰洋海冰面積會在9月中下旬縮到最小值,而今年8月就創下新紀錄,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科學家預計今後兩到三周內,待融冰季結束,海冰面積將持續降低,現最低紀錄將被進一步打破。
英國《每日電訊報》說,這是表明全球氣候變暖的「強烈信號」。
研究員麥可·邁說,這一數據表明,北冰洋未來「無冰」現象,並非是杞人憂天。
上一次北極海冰面積最低紀錄發生在2007年9月24日,約為425.4萬平方公裡。
北極海冰(資料圖)
曾是巨大的淡水湖
北冰洋位於地球最北端,面積不足1500萬平方公裡,不到太平洋的10%,是全球四大洋中面積最小的一個。由於位置的緣故,北冰洋也是四大洋中最冷的,在寒冷的季節,其冰層覆蓋面積超過1000萬平方公裡。
北冰洋又是如何形成的?
瑞典科學家認為,2000萬年前,北冰洋最多只算是一個巨大的淡水湖,湖水通過一條狹窄的通路流入大西洋。然後在1820萬年前,由於地球板塊的運動,狹窄的通道漸漸變成較寬的海峽,大西洋的海水開始流進北極圈,慢慢形成了今天的北冰洋。
科學家說,從1820萬年前開始,連接北冰洋和大西洋的費爾姆海峽開始變寬,隨著費爾姆海峽的擴張,海水開始湧入北冰洋,最後,北冰洋的淡水全換成了海水,在海底開始出現氧化鐵、氧化錳以及海洋生物。
變小了,變薄了
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開始對北冰洋進行衛星觀測。科學家最先發現的是面積的變化,從1979年到2006年,一年的每個月份裏海冰覆蓋的面積都呈現出下降趨勢。其中最明顯的是在9月份,大概平均十年下降9%,或者說平均每年減少10萬平方公裡。
在2007年的時候,科學家僅知道北極海冰的面積在以顯著的速度下降,但並不確定海冰的厚度是否也同時在下降。海冰的90%都位於水面以下,潛艇的聲吶能夠從下往上探測海冰的厚度。在1999年,通過比較先前的聲吶記錄,科學家發現在9月下旬,北冰洋中心部分的海冰厚度平均減少了1.3米。但是,由於聲吶採樣點過於稀少,這個結果並不可靠。
現在,情況則大為轉變,海冰變薄的事實已一錘定音。
2010年,科學家發射了「低溫衛星-2號」,專門用於監測北冰洋冰層厚度。研究發現,除了面積的萎縮之外,冰層厚度同樣正在出現變薄的現象。根據「低溫衛星-2號」的數據顯示,北極中部地區2004年的海冰總量約有1.7萬立方公裡,今年冬季為1.4萬立方公裡,而冰雪體積在2004年夏季的數值為1.3萬立方公裡,但現在則是7000立方公裡。
美國《紐約時報》說,北冰洋海冰將在2020年前徹底消失,成為一片「無冰洋」。
而劍橋大學教授皮特·瓦德漢姆更為悲觀,「這一現象將不可避免的發生,可能會來得更早。」
查天氣 關注 「中國天氣網」 微信公眾號、「天氣管家」APP安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