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再次告急!「池塘」或誘發海冰崩潰,北冰洋可能即將徹底無冰

2020-10-15 中國氣象愛好者

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保,人類得以通過衛星來觀測北極海冰的情況,而2020年9月15日前後,當北極海冰縮小到一年中的最小範圍時,根據40餘年的監測數據,今年的北極海冰最小值下降到了觀測史上第二低的水平,範圍僅為374萬平方公裡。有記錄以來的最低範圍是2012年,而2020年的海冰最小值記錄取代的是2019年記錄。

在21世紀以來的20年裡,北極海冰的縮小不斷打破記錄,這本就是相當令科學家們擔憂的事,這和全球變暖高度相關,10月7日,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機構宣布,2020年9月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而近日,一項新研究則指出,到2035年北極最壞的情況甚至是可能完全沒有海冰。

在大約127000年前,北極一次溫暖期困擾著科學家數十年。現在,英國氣象局的哈德利中心氣候模型使一支國際研究人員團隊能夠比較上一次冰間期與今天之間的北極海冰狀況,他們的發現對於改進對未來海冰變化的預測非常重要——在春季和初夏期間,北極海冰表面形成淺水池。這些「融水池塘」對於冰吸收多少陽光以及多少反射回太空至關重要。

研究小組使用融合了海冰變化和融水池塘的模型觀察了上一次冰間期的北極海冰,得出的結論是,強烈的春季陽光的影響造就了許多融化池,這些水池在海冰融化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一模型對未來進行的模擬表明,到2035年,北極可能會變得完全無海冰。

為什麼北極海冰的消失這麼讓科學家們感到危機?一方面,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正讓地球變得越來越「暴躁」,根據聯合國數據顯示,過去20年間全球發生了7348起自然災害,相比1980年至1999年幾乎翻了一倍,而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氣候變化。這些自然災害造成全球經濟損失近3萬億美元,奪走了超過120萬人的生命。另一方面,北極夏季海冰的程度會影響當地的生態系統,並且深度影響區域和全球天氣格局以及海洋環流,加重全球氣候危機。

主要作者、英國BAS地球系統建模師Maria Vittoria Guarino博士表示,幾十年來,北極的異常「高溫」一直困擾著科學家,揭開這個謎團在技術和科學上都具有挑戰性。這一次,通過氣候模型的進步,科學家們終於可以開始看到北極在最後一次冰期之間是如何變得無海冰的。通過了解地球上一個溫暖期發生的事情,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北極海冰在未來會發生的變化。因此模型警告我們,到2035年海冰完全流失之前,全球人類都應該全神貫注於在人類可行的情況下儘快實現零排放。

相關焦點

  • 北極夏季將面臨無冰,科學家:北冰洋海冰正在加速化冰。
    上世紀也就是40多年前年代末,人類就得以通過衛星來觀測北極海冰的情況,而2020年9月15日前後,當北極海冰縮小到一年中的最小範圍時,根據40餘年的監測數據,今年的北極海冰最小值下降到了觀測史上第二低的水平,範圍僅為374萬平方公裡。有記錄以來的最低範圍是2012年,而2020年的海冰最小值記錄取代的是2019年記錄。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科學家:北冰洋海冰正加速消失
    眾所周知,地球有兩級,南極和北極。南極有南極洲,而北極有北冰洋。他們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最近的衛星照片顯示,北冰洋上的海冰數量達到有記錄以來的夏季第二低,僅次於
  • "最後一片冰區"告急 北極最古老最厚冰層首次破裂
    丹麥氣象局研究員莫特拉姆(Ruth Mottram)表示,「格陵蘭北部幾乎所有海冰都非常破碎,因此更容易移動。在格陵蘭島北部沿岸出現無冰水域很不尋常,這片區域常被稱為『最後一片冰區』,一般被認為會是北極地區最後存在的終年海冰。過去幾周的現象表明,實際上堅持到最後的冰區可能更加偏西。」
  • 北極恐面臨夏季無冰,海冰融化會加速病原菌傳播?
    這次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探險活動,直接給出了我們一個氣候變化的答案,那就是「全球變暖,北極恐面臨「夏季無冰」」,它們帶回來了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氣候的影響表現得越來越強,並且這次的北極活動包含了近20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是大家統一給出的結果。
  • 海冰崩裂,凍土融化,地球「最後的冰區」告急!
    近期一項研究顯示,北極圈格陵蘭以北最厚的「千年海冰」正因高溫大片碎裂;北極「刀砸不穿、斧鑿不透」的凍土近年也加速融化——地球的「天然冰箱」失效了。  嚴寒的格陵蘭以北地區本該長年冰封,但在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下,「千年寒冰」也沒能堅持住,地球「最後的冰區」告急。2018年7月,一座巨大的冰山漂到了格陵蘭島西北部伊納蘇特島(Innaarsuit Island)邊上。
  • 最古老海冰崩裂,千年不化凍土解凍……地球「最後的冰區」告急!
    近期一項研究顯示,北極圈格陵蘭以北最厚的「千年海冰」正因高溫大片碎裂;北極「刀砸不穿、斧鑿不透」的凍土近年也加速融化——地球的「天然冰箱」失效了。 嚴寒的格陵蘭以北地區本該長年冰封,但在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下,「千年寒冰」也沒能堅持住,地球「最後的冰區」告急。
  • 北極升溫顯著誘發北半球寒潮?——北極海冰融化及其影響的幾個未解...
    北極升溫顯著誘發北半球寒潮?除了北極熊,如今普通公眾對北極的冰蓋也有了更多了解和關注,特別是2012年的一則北極海冰面積再創新低的新聞:8月27日,美國科學家宣布,北冰洋海冰面積已下降至410萬平方公裡,創下歷史最低值。
  • 北極告急!8月海冰融化接近破紀錄,或再加重地球氣候危機
    雖然北極海冰面積在7月出現創紀錄新低,而且之後北冰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仍高於平均水平,但在8月中旬之後,北冰洋海冰融化速度仍然顯著放緩。除了在班克斯島以西的波弗特海東部以及斯瓦爾巴德島周圍的冰舌之外,8月北極圈內的海冰已經退縮到氣候平均位置以北的地方。第二低海冰面積和氣溫分不開關係,從分析數據來看,8月13日-8月31日期間,大部分北冰洋的925百帕層面(地表以上約800米)溫度高於平均值。
  • 北極告急!海冰融化接近破紀錄,北冰洋現狀令人心驚
    北極海冰在今年9月中旬前後達到了一年之中的最小範圍,最小範圍為432萬平方公裡,僅次於2012年和2007年,為衛星觀測史上史上第三低值。圖為北極海冰值得注意的是,北極海冰最低的三年都發生在21世紀以後,這可能正是全球變暖的有力證明。圖為破碎的北極海冰。
  • 北極海冰何時會消失?科學家預測,北極或15年內夏季無冰!
    北極的冰蓋如同冰箱一樣,對於調節地球的氣候至關重要。它不僅影響區域氣候,而且影響全球的天氣模式和海洋環流。隨著更多海冰融化,變暖的步伐加快,氣候系統的平衡也隨之而來。目前科學家們的一個共識是,北極夏季在本世紀的某個時候肯定會出現無冰狀態。
  • 北極海冰至今未能形成,創最晚紀錄,氣候警報再次響起
    它在夏天的陽光和相對的溫暖下融化,然後在秋天的寒意來襲時再次結冰。至少,應該是這樣的。但現在已經是10月底了,西伯利亞拉普塔夫海的冰至今還沒有重新凍結。這是有記錄以來北冰洋最晚的無冰日期,也使得整個北極海冰在一年中的這個時候降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最低點。
  • 熱浪來了,北極海冰還好嗎——聽專家詳解北極海冰的秘密
    他表示,這些地區的海冰退縮較大,有可能與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地區和北歐海在今年7月持續受到高壓控制、氣溫異常偏高有關。除氣溫外,還有多個其他因素會引起海冰的消融。另外,夏季海冰的消退程度還取決於冬季海冰的生長量。「因此,需要開展更多的觀測和研究,才可以最終得出結論。」  北極有多少海冰?
  • 科學網—地球升溫殃及北冰洋 海冰密度史上最低
    氣候變化是一個永恆的世界性話題,升溫的地球正使北冰洋遭殃。 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發布的觀測結果顯示,北冰洋的海冰面積已經處於史上第二小,海冰密度處於史上最低的狀態,冰和海水間縫隙大小的指標也處於史上最低水平。
  • 格陵蘭島2019融冰速度翻倍,沒有冰的北冰洋即將到來
    最新研究指出,格陵蘭2019年破融冰紀錄,流失5320億噸的冰量,7月份流失了一半。北極的夏季海冰最早2035年可能完全消失,北冰洋將迎來無冰的夏天。《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證實了這個預測。每年3月,北極海會幾乎覆蓋了整個北冰洋。九月會融化到最小值。
  • 北極2020年「體檢」報告出爐,新北極正上演「冰與火」之歌
    與此同時,北極正上演一場「冰與火之歌」:北冰洋正在變暖,格陵蘭的冰蓋加速融化,每年夏季整個苔原野火肆虐……海冰「空調」正在崩潰科學家說,北極是全球氣候的領頭羊。北極海冰不僅是北極熊和海象的重要棲息地,而且是地球空調系統的關鍵部分,它將太陽的能量反射回太空並保持北極周圍的溫度涼爽。但是,科學家們說,去年又出現了創紀錄的低海冰面積,這又表明該「空調」正在崩潰。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高級研究科學家沃爾特·邁耶表示,現在不再是我們「是否」會在未來幾十年內看到無冰北極的問題,而是「何時」的問題。
  • 北極2020年「體檢」報告出爐,新北極正上演「冰與火」之歌
    與此同時,北極正上演一場「冰與火之歌」:北冰洋正在變暖,格陵蘭的冰蓋加速融化,每年夏季整個苔原野火肆虐……作者供圖海冰「空調」正在崩潰科學家說,北極是全球氣候的領頭羊。隨著地球由於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而升溫,北極首先感受到了這種變暖的影響,這預示著變化將發生在更低緯度的氣候中。夏季融化季節結束時,北極海冰通常在9月達到最低值。
  • 北極融化:海冰、冰川大不同
    好吧,為了學習北極熊,在另一處冰縫,我真的跳進了北冰洋,可不到1分種就狼狽地爬了上來,-0.5攝氏度的海水真的讓人渾身刺痛到麻木。  重點是,腳下的湖底,明明是北極點的多年海冰,怎麼到了可能崩塌的程度?這就是氣候變化的影響。
  • 北極海冰面積再現低值丨北極何時無冰?尚難準確測定
    作者:崔雪芹氣候變化可能意味著許多北極熊的滅絕。國際社會非常關注何時會出現北極夏季無冰狀態,即北冰洋的海冰面積小於100萬平方公裡。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任宏利告訴《中國科學報》,這個時間節點可能在未來20~30年出現。不過,科學家對北極何時出現夏季無冰狀態還有爭議。最新海冰覆蓋面積預測根據衛星觀測數據,北極海冰的覆蓋面積每年3月份最大,9月份最小。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 2020年將成為北極海冰萎縮趨勢的一個驚嘆號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 2020年將成為北極海冰萎縮趨勢的一個驚嘆號 氣候變化,北極垂危!德國電視一臺12日報導,德國北極科考船極星號結束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探險活動,周一返回不萊梅港。
  • 幾十年後,北冰洋的夏天將沒有冰,這對世界意味著什麼?
    雖然這種高溫可能出現在北極圈內較低緯度地區,比如俄羅斯北極地區異常的夏季熱浪,但毫無疑問,北極已經沒有過去那麼冷了。 然而,北極海冰在地球的能量平衡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裡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被雪覆蓋,是地球上最明亮的自然表面,它將80%的太陽輻射反射回了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