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觀測結果顯示北冰洋冬季海冰面積創新低

2020-11-27 東方財富網

  最新觀測結果顯示,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季,北冰洋海冰面積降到有記錄以來最低點。

  近年來,由於北冰洋氣溫平均升高了約2攝氏度,北冰洋夏季海冰面積持續處於有記錄以來最低水平。儘管冰層變薄,但冬季海冰平均面積相對穩定。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國家冰雪數據中心最近發布的數據顯示,這個冬季北冰洋海冰最大面積是2月25日的1450萬平方公裡,為1979年開始衛星觀測以來同期的最低點。

  不過,研究人員認為,不能急於將這一現象歸咎於全球變暖,因為存在很多自然因素。例如,地球上空一條狹窄的強勁氣流帶——高空急流在這個冬季走了一條非同尋常的路線,導致太平洋一側的北冰洋海域氣溫升高,白令海海冰減少特別明顯。

  此外,今年春季海冰融化時間比平常提早了兩周,也導致冬季海冰減少。

  有科學家據此推斷,今年夏季海冰面積可能會再創歷史新低。也有科學家不同意這一觀點,認為冬季海冰面積對於預測夏季海冰面積意義不大。

(責任編輯:DF050)

相關焦點

  • 日本研究機構:南極海冰面積創新低 原因待查
    中新網3月23日電  據日媒報導,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本月23日宣布,覆蓋南極洲的海冰面積本月1日約為215萬平方公裡,為1978年使用人造衛星觀測以來最小面積。  報導稱,這一時期的南極是夏季,氣溫上升,海冰面積為一年中最小。但2000年至2009年觀測到的最小面積平均為303萬平方公裡,本月1日的數據顯示減少至約七成。  該機構對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水循環變動觀測衛星「雫」收集的數據進行了分析。  另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宣布,南極洲的海冰面積本月初創最小紀錄。
  • 北極海冰面積創歷史新低 今後數周可能繼續融化
    2007年9月18日歷史最小面積少大約7萬平方公里海冰面積創歷史新低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最新數據顯示, 一星期以來,北冰洋海冰面積縮小了50萬平方公裡。目前海冰面積已降到410萬平方公裡,創下30多年衛星觀測史上的最低值,比1979年至2000年的最低均值少247萬平方公裡,縮小的面積相當於英國的10倍。「令人難以置信。面對這樣的事實,讓我不寒而慄。」美國羅格斯大學一名研究員說。
  • 北極海冰面積創新低 多國巨頭備戰北極能源開採
    27日,據新華社報導,北極海冰的總量已下降至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這證實了該地區的急劇變暖,而且可能是更劇烈的變化即將到來的前兆。  科學家稱,追蹤海冰範圍的衛星在周末發現,海冰的覆蓋面積為大約158萬平方英裡,不到北冰洋表面的30%。
  • 專家:冬季霧霾與北冰洋海冰消融、西伯利亞降雪增加也有關
    專家:冬季霧霾與北冰洋海冰消融、西伯利亞降雪增加也有關 劉海英/科技日報 2017-03-16 07:48
  • 受全球氣候變暖和自然力量的影響,北冰洋海冰面積正呈螺旋式下降
    美國科學家周一(9月21日)報告稱,受全球氣候變暖和自然力量的影響,北冰洋海冰面積正呈螺旋式下降,北冰洋海冰面積在今年夏天融化到有記錄以來的第二低水平。北極和向南延伸到美國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蘭島和俄羅斯的冰覆蓋海洋面積,在上周降到了140萬平方英裡(370萬平方公裡)的夏季低點,之後又開始增長。一般來說,北極的海冰面積在9月份達到最低點,在冬季過後的3月達到最高點。
  • ——北極海冰融化及其影響的幾個未解...
    二、北極變暖對全球氣候影響之謎除了北極熊,如今普通公眾對北極的冰蓋也有了更多了解和關注,特別是2012年的一則北極海冰面積再創新低的新聞
  •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海冰面積急劇下降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海冰面積急劇下降 2020-09-24 18:01:42  來源:央視網
  • 科學網—地球升溫殃及北冰洋 海冰密度史上最低
    氣候變化是一個永恆的世界性話題,升溫的地球正使北冰洋遭殃。 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發布的觀測結果顯示,北冰洋的海冰面積已經處於史上第二小,海冰密度處於史上最低的狀態,冰和海水間縫隙大小的指標也處於史上最低水平。
  • 北極冬季海冰面積達歷史第七低值
    北極冬季海冰面積達歷史第七低值 來源:中國氣象報   發布時間:2019年04月11日15:10
  •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冰面積已至歷史第2低
    在北冰洋的冰面下,近來出現了一種怪異的「黑色海水」。據報導,北冰洋出現的黑色海水極暖,可以快速融化海冰。受此影響,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北極海冰面積急劇下降,截至9月15僅剩374萬平方公裡,高於2012年的341萬平方公裡,成為有觀測記錄以來的第2低值。為什麼會出現黑色海水,原因尚不清楚。在以往,黑色水體通常意味著水體缺氧。
  • 北冰洋海冰縮小至史上第二小,分析:寒潮或更頻繁
    衛星數據分析顯示,2020年9月,北極的冰蓋縮減至374萬平方公裡,是有記錄以來第二低記錄,它也比1981年至2010年的最小值平均範圍低了251萬平方公裡。專家警告說,這一宣布是初步的,而且風勢變化或後期融化仍可能使冰塊面積降低。在被認為達到最低點的9月15日,海冰範圍(定義為冰濃度至少為15%的總面積)比1981-2010年同一天的平均範圍(黃色線)低了不少,而且,2020年和2012年是海冰面積僅有的兩個降至400萬平方公裡以下的年份,這一情況也引發了科學家的擔憂。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中國氣象報記者 谷星月剛剛過去的8月,北極海冰以508萬平方公裡排名有衛星觀測資料以來,同期海冰覆蓋歷史第三少。然而,進入9月後,北極海冰面積迅速減少,目前已低於400萬平方公裡,頗有逼近歷史極值年(2012年)的趨勢。北極海冰在9月15日達到了夏季最小範圍,也是有記錄以來第二低。來源NASA海冰面積能否再破紀錄?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從2015年開始,國際海冰預測網絡活動每年6月到8月向全球科學家徵集當年9月北極海冰覆蓋面積的預測結果,各個研究機構需要在6、7、8三個月的月初提交三次關於當年9月的預測情況。在業內,國際海冰預測網絡活動代表了北極海冰在季節和季節內預測的最高水平。  2020年是國際海冰預測網絡活動的第六屆,今年8月全球39個機構提交了預測結果。
  • 2020年北極海冰面積大幅降低
    今年的北極海冰覆蓋面積降至自上世紀70年代末現代記錄開始以來的第二低水平。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對衛星數據的分析顯示,2020年可能在9月15日達到的最小範圍(374萬平方公裡)。冬季,凍結的海水幾乎覆蓋了整個北冰洋和鄰近海域。海冰經歷了季節性的變化——在春末和夏季變薄和收縮,在秋季和冬季變厚和擴張。
  • 北極海冰有所恢復?2019年冬季不再創新低,但這並非好消息
    隨著氣候變化的影響進行,北極海冰的總量繼續呈下降趨勢。這種情況在過去的一年中也不例外,根據美國宇航局的說法,在今年冬天,北極海冰達到年度極大值的時候,海冰面積顯著偏少,是衛星1979年觀測以來第七低的水平。
  • 最新研究表明,北極夏季海冰很可能在2050年之前消失
    自從1979年開始記錄衛星以來,夏季北極冰的面積減少了40%,體積減少了70%如果排放量仍然很高,則即使在冬季,北極地區也可能會無冰最新研究表明,即使迅速削減了導致氣候危機的碳排放量,現在極有可能在2050年之前使北極夏季海冰消失。
  • 今年七月覆蓋北冰洋的「北極冰蓋」,為有記錄以來同期最小面積
    在一年之中,隨著春夏秋冬的變化,南北極地區的冰川也會發生面積變化,通常冬季氣溫較低冰蓋覆蓋範圍大,而夏季氣溫較高,冰川融化較多,冰蓋面積較小。自從進入工業革命以來,由於全球變暖,導致全球平均氣溫波動上升,全球冰川面積呈波動減小的趨勢。
  • 北極海冰減少後果很嚴重 對全球氣候演變影響大
    今年2月,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氣象研究所和德國氣候計算中心推出的最新氣候模型顯示,北極海冰融化速度與二氧化碳排放緊密相關,北極海冰融化速度超出先前預期,如不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到本世紀中後期人們在夏季將不見海冰蹤影,如果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冬季北極海冰也會最終消失。
  • 北極海冰縮減 影響幾何?
    如果這一預測結果成真今年9月的海冰面積將會成為北極海冰觀測歷史上的第二小值也許,你很好奇……問題一北極海冰面積能否再破紀錄武勝利製圖2020年是SIPN的第六屆預測活動,今年8月全球39個機構提交了預測結果。雖然8月的預測結果是實際觀測結果出來前最後一次預測,其不確定性較低,但8月31日發布的《2020年國際海冰展望報告》,各個機構提交的結果依然存在較大差別。
  •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是怎麼回事 北極海冰消融會產生...
    天氣網訊,隨著全球變暖的持續惡化,近期,北冰洋北極海冰面積出現急劇下降,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出現了極暖的「黑色海水」。那麼,北極海冰消融會產生哪些影響?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表示北極海冰消融不會對全球氣候產生顛覆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