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異!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冰面積已至歷史第2低

2020-09-25 前瞻網

2020年,異常事件似乎已經成了這個世界的常態,正常事件仿佛才是不正常的。在北冰洋的冰面下,近來出現了一種怪異的「黑色海水」。

據報導,北冰洋出現的黑色海水極暖,可以快速融化海冰。受此影響,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北極海冰面積急劇下降,截至9月15僅剩374萬平方公裡,高於2012年的341萬平方公裡,成為有觀測記錄以來的第2低值。

為什麼會出現黑色海水,原因尚不清楚。在以往,黑色水體通常意味著水體缺氧。例如在東歐的黑海,由於淡水匯入過多,使上下水層鹽都差異過大,形成密度飛躍層,嚴重阻止了上下水層的交換,使深層海水嚴重缺氧,呈現出了黑色。

相關焦點

  •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海冰面積急劇下降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海冰面積急劇下降 2020-09-24 18:01:42  來源:央視網
  • 北冰洋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北冰洋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北冰洋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global_Insight 09-23 11:30 【北冰洋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根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數據,今年9月北極海冰面積出現急速下降
  •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是怎麼回事 北極海冰消融會產生...
    天氣網訊,隨著全球變暖的持續惡化,近期,北冰洋北極海冰面積出現急劇下降,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出現了極暖的「黑色海水」。那麼,北極海冰消融會產生哪些影響?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表示北極海冰消融不會對全球氣候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網友熱議:我們環保並不是為了...
    虎撲9月24日訊 近日,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假如地球釋放出所有的甲烷會怎樣#在北極冰層的深處,有東西正在試圖逃脫,它會給全世界打上印記,讓地球燃燒,有足夠的能力把人類從地球上抹去!
  • 北極海冰面積創歷史新低 今後數周可能繼續融化
    隨著全球日趨變暖,冰天雪地的北冰洋正在和我們告別。8月27日,美國科學家宣布,北冰洋海冰面積已下降至410萬平方公裡,創下歷史最低值。面對北冰洋驚人的融冰速度,科學家倍感焦慮。
  • 北極融化:海冰、冰川大不同
    【每年5月到9月北冰洋海冰面積變化趨勢圖。圖中數據截止至今年9月2日,可見今年夏天海冰的情況和2007年的歷史最低值不相上下。可以說,北冰洋夏季海冰面積近年來基本上是一直在降低。  2007年9月,北冰洋海冰達到了最低面積記錄,比1979-2000年的平均9月海冰面積少了41%。不僅是面積減少,海冰的厚度也在大範圍地減少。壽命不超過1年、厚度不超過2米的當年冰成了北極海冰的大多數,連靠近北極點的一些地區的海冰都只是當年冰。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科學家:北冰洋海冰正加速消失
    最近的衛星照片顯示,北冰洋上的海冰數量達到有記錄以來的夏季第二低,僅次於2012年;北極冰層面積縮至40年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小。美國國家雪冰數據中心專家塞雷澤表示,「我們正朝著季節性無冰的北冰洋的時代靠近,今年是棺材上的又一枚釘子。2020年將成為北極海冰萎縮趨勢的一個驚嘆號。」專家認為,這是氣候變化的標誌。北極冰層從1984年有超310萬平方公裡的面積被4年以上冰覆蓋,如今僅有11.6萬平方公裡,意味著35年裡減少了95%。
  • 北極海冰面積創新低 多國巨頭備戰北極能源開採
    27日,據新華社報導,北極海冰的總量已下降至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這證實了該地區的急劇變暖,而且可能是更劇烈的變化即將到來的前兆。  科學家稱,追蹤海冰範圍的衛星在周末發現,海冰的覆蓋面積為大約158萬平方英裡,不到北冰洋表面的30%。
  • 北極海冰持續融化 最古老海冰發生崩裂
    據悉,格陵蘭島以北海域擁有北極地區最為古老和厚實的海冰,即使夏季也不會融化,被稱為「最後的冰區」,被認為是北極抵禦全球變暖最後的「堡壘」。然而,今年以來該處海域的海冰已連續兩次發生崩裂。科研人員稱,這是由於今年北半球持續的熱浪以及暖風侵襲北極地區所致。
  • 科學網—地球升溫殃及北冰洋 海冰密度史上最低
    氣候變化是一個永恆的世界性話題,升溫的地球正使北冰洋遭殃。 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發布的觀測結果顯示,北冰洋的海冰面積已經處於史上第二小,海冰密度處於史上最低的狀態,冰和海水間縫隙大小的指標也處於史上最低水平。
  • 最新觀測結果顯示北冰洋冬季海冰面積創新低
    最新觀測結果顯示,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季,北冰洋海冰面積降到有記錄以來最低點。   近年來,由於北冰洋氣溫平均升高了約2攝氏度,北冰洋夏季海冰面積持續處於有記錄以來最低水平。儘管冰層變薄,但冬季海冰平均面積相對穩定。
  • ——北極海冰融化及其影響的幾個未解...
    :8月27日,美國科學家宣布,北冰洋海冰面積已下降至410萬平方公裡,創下歷史最低值。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最新數據顯示,一星期以來,北冰洋海冰面積縮小了50萬平方公裡,已降到410萬平方公裡,創下30多年衛星觀測史上的最低值,比1979年至2000年的最低均值少247萬平方公裡,縮小的面積相當於英國的10倍。面對北冰洋驚人的融冰速度,科學家倍感焦慮。
  • 為何北極海冰融化南極海冰增多?
    在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利用近30年衛星微波遙感數據製作的歷年1月4日南極海冰分布圖上,記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從1978年至2011年間的1月4日,「雪龍號」所在海域海冰均基本消融,是進行科考、登陸比較好的備選區域。而今年同日該海域海冰面積相比歷史同期明顯增加,人們不禁疑惑:南極海冰在不斷增多嗎?
  • 8月海冰融化接近破紀錄,或再加重地球氣候危機
    雖然北極海冰面積在7月出現創紀錄新低,而且之後北冰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仍高於平均水平,但在8月中旬之後,北冰洋海冰融化速度仍然顯著放緩。最終,來自美國國家冰雪中心的數據顯示,8月北極月平均海域面積為503萬平方公裡,這比史上最低的2012年的平均範圍高出了310000平方公裡,但比1981年至2010年8月的平均值低了217萬平方公裡,這是北極海冰史上第二低的8月。從整個月來看,東西伯利亞海的海冰損失最為明顯,因為該地區持續存在的冰最終融化了。
  • 北極出現「吹颱風」現象,7月海冰覆蓋面積創41年新低
    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監測數據指出,在2020年7月,北極的海冰覆蓋面積平均為728萬平方公裡,這是1979年衛星測量數據以來7月的最低水平,也就是創下了41年來的最低水平,同時2020年7月的海冰面積比1981-2010年的平均水平還要低219萬平方公裡,所以海冰面積的極具減少說明了北極地區的氣候確實已經出現了大變了,這是一個肯定性的數據。
  • 南極海冰面積銳減至歷史最低點 融化速度還在加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美國宇航局日前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南極洲附近的海冰自2014年以來「急劇」融化,面積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報告稱,美國宇航局在分析了2014年到2017年間的衛星數據後發現,在這四年內,南極洲海冰的覆蓋面積驟然減少了200萬平方公裡,幾乎和北極近40年損失的一樣多,不僅如此,海冰融化的速度還在不斷加快。研究人員表示,海冰對於地球的氣候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隨著越來越多海冰融化,更多太陽的熱量將被深色的海水吸收,導致全球氣溫上升,並影響極地生態系統。
  • 2020年北極海冰面積大幅降低
    今年的北極海冰覆蓋面積降至自上世紀70年代末現代記錄開始以來的第二低水平。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對衛星數據的分析顯示,2020年可能在9月15日達到的最小範圍(374萬平方公裡)。冬季,凍結的海水幾乎覆蓋了整個北冰洋和鄰近海域。海冰經歷了季節性的變化——在春末和夏季變薄和收縮,在秋季和冬季變厚和擴張。
  • 就在「地球之肺」被吞噬之時 北極海冰也在加速融化…
    若這一趨勢持續下去,不久之後,北冰洋在某些季節裡將會成為一片沒有冰雪覆蓋的海洋。這對氣候造成的影響將無法逆轉,全球環境將受到劇烈影響。 視頻中,白色代表冰齡超過4年的多年冰,厚度達到4米,但35年來已消失95%以上。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稱,2050年,北極的海冰可能完全消失!
  • 北極海冰正「腹背受敵」:海水變暖和氣溫上升加速北冰洋融化!
    這些年,一系列的異常天氣和異常變化,使得北極海冰的問題逐漸走進了大眾視野。但事實上,北極遇到的問題似乎比人們想像的還要多得多。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稱,近日,科學家們發現,北極的海冰正腹背受敵——北極海冰正在從海洋表面下方融化,以及在上方升溫的空氣中融化。
  • 北極海冰何時會消失?科學家預測,北極或15年內夏季無冰!
    隨著更多海冰融化,變暖的步伐加快,氣候系統的平衡也隨之而來。目前科學家們的一個共識是,北極夏季在本世紀的某個時候肯定會出現無冰狀態。而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上的一項研究預測,由於海冰消失速度太快,北極地區可能最快從2035年開始出現「夏季無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