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 15:46 |浙江新聞客戶端 |共享聯盟普陀站 胡曉 記者 夏藝瑄
在舟山普陀區魯家峙島西南側海灣2萬平方米的灘涂上,栽種著3萬多平方米紅樹林。隨著寒潮來襲,近日有4000多平方米從廣州移種至普陀本地的紅樹林新苗,住進了「暖房」。
記者看到,這個「暖房」是特質的流變保溫大棚。與普通大棚不同,「暖房」表面覆蓋的是保溫性能極佳的特製塑料薄膜,還針對紅樹林屬水淹植物的特性,為紅樹林留出了高度為70釐米左右的進出水空間,在保溫的同時使紅樹林可以正常生長。
「流變保溫大棚可以隨潮水的漲和收然後開和閉,潮水上來之後它可以自動打開,打開之後潮水就可以進去了,潮水退去之後它就自動地關上,可以有效地起到一個保護的效果。」舟山賽萊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紀麗麗介紹。
紅樹林是一種熱帶、亞熱帶特有的海岸帶植物群落,是世界「四大最富生物多樣性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素有「海上衛士、造陸先鋒和海水淨化器」的美譽,具有抵禦風沙、保護海岸、降解汙染、調節氣候和再造陸地等功能。
自2016年在普陀海岸線安家後,今年是紅樹林在普陀安家的第五個冬天。連續兩次遭遇寒潮,為讓紅樹林安穩過冬,舟山賽萊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提前部署,入冬前就為紅樹林噴灑了紅樹抗逆性生長調節劑,將調節劑噴到紅樹的根部和葉面,使它們對低溫失去應激反應。
「按照以前種紅樹的經驗,一般來說在入冬之後我們就可以噴灑防凍劑。今年預報是個寒冬,所以我們在11月份不間斷地噴灑了三次調節劑,讓它的葉片根系吸收,慢慢木質化,新陳代謝逐漸變慢,遇到寒潮它就可以自己保護自己,起到防凍作用。」紀麗麗介紹。
據悉,目前普陀海岸線上種植的紅樹林生長情況良好,舟山賽萊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將對紅樹林種植區開展持續性、動態性的監護,讓紅樹林在普陀安穩過冬。
16100919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