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普|動物們過冬的秘密

2021-01-09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美洲鼴 Chris Helzer/TNC

在美國阿拉斯加沿海地區,每到鮭魚洄遊季節,棕熊都會一頭扎進河裡,享用鮭魚大餐。這是棕熊進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們用這種方式為漫長的冬眠做準備。在冬眠過程中,棕熊的身體能夠實現自我恢復,而且幾乎不損失肌肉,簡直不可思議。

不過,並不是只有棕熊和黑熊會為過冬囤積脂肪,其他動物也有自己儲存能量的方式,不管是通過儲藏食物,還是在生理上做出改變。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動物們有哪些獨特的過冬準備工作。

美洲鼴正在展示自己用來挖洞的巨大前肢。 Kenneth Catania, Vanderbilt University

鼴鼠

大多數人以為鼴鼠是齧齒動物,但實際上它們是食蟲動物(主要以蟲類為食,也以兩棲類、爬行類等為食),每天要吃掉和自己等重的食物。鼴鼠長期生活在地下,幾乎什麼也看不見,每天根據振動捕食蟲子等獵物。它們去到哪裡,就留下一條條錯綜複雜的地下通道。

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昆蟲學教授蒂莫西·吉布(Timothy Gibb)說,鼴鼠的主要食物是蚯蚓。

與草原犬鼠等地下動物不同,鼴鼠不會冬眠。它們到了冬天仍能保持活躍,將洞穴挖得更深,直至土層冰凍線以下,還會在地上堆起小土堆。

吉布說,對鼴鼠和鼩鼱來說,到了冬天,獵物的選擇越來越少。因此,它們會提前把捕獲到的獵物儲存在特殊通道裡,以備不時之需。

研究人員認為,鼴鼠的唾液裡含有能夠麻醉獵物的毒素,可以把捕獲的蚯蚓麻醉後儲存它們的活體。哺乳動物協會的一份報告就記錄了這樣的一個「食品儲藏室」:裡面大約有470條半癱瘓的蚯蚓,身上布滿了鼴鼠細小的咬痕。

蜜罐蟻屬 Smithsonian Institution-NMNH-Insect Zoo

蜜蟻

大多數昆蟲並不會儲存食物以適應嚴寒的冬天,而是選擇遷徙來躲避寒冷,它們也會留下耐凍的蟲卵或蟻后。比起個體的生存,物種的繁衍更為重要。

吉布說,蜜蟻的生活習性很像與之同名的蜜蜂。

蜜蟻在秋天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在收集一種叫做蜜露的粘稠物質。雖然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可愛,但實際上,蜜露是蚜蟲和介殼蟲吮吸植物汁液後,從肛門分泌出來的一種含糖副產品。

蜜蟻負責收集蜜露,帶回蟻巢,將蜜露餵飼「貯蜜蟻」。吃飽後,貯蜜蟻的腹部會脹到正常情況下的幾倍大。

整個冬天,貯蜜蟻都會倒掛在蟻穴中,就像一個活體儲藏箱。一旦蜜露耗盡,蟻群會催促貯蜜蟻反芻出蜜露,幫助蟻群渡過難關。

山雀 Darrell Bodnar / TNC

山雀

在動物世界裡,貯藏食物並不是一種罕見的技能。例如,松鼠會在森林周圍儲存大量的堅果。在一些地方,這種行為甚至能導致整個森林系統的變化。

有些動物往往會把堅果和種子儲存在隱蔽的地方,然後就忘記了具體位置,這已經成為一些植物物種繁殖的新方式。

然而,黑頂山雀——一種小型鳴禽——卻能記住它們在樹上和地下的數百個儲藏食物的地點。

它們是怎麼做到的?

近30年前,知名研究人員阿納特·巴尼亞(Anat Barnea)和費爾南多·諾特博姆(Fernando Nottebohm)首次發表報告稱,山雀大腦的海馬體數量在每年10月前後會出現增長,以新神經元取代舊神經元。他們對比了野生山雀和圈養山雀的大腦。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儘可能多地給圈養山雀餵食。結果顯示,圈養山雀大腦神經元的更新速度遠遠慢於野生山雀。

山雀每年儲存食物的地方都不同。 「為了記住這些位置,它們進化出了一種輕量化大腦機制,很容易就能『更新換代』,」《紐約時報》寫道,「山雀的大腦可以丟棄不再適用的腦細胞,然後引入一批新的較易改變的腦細胞。」。

到了春天,山雀不再儲存食物,也就不需要如此巨大的腦容量來記憶儲藏點,它們的大腦逐漸萎縮。

束帶蛇 Matt Modlin /TNC Photo Contest 2019

爬行動物

本文提到的所有動物,以及大多數在惡劣環境中過冬的動物,都會以各自的方式在冬天來臨之前囤積食物。

但是對於爬行動物來說,在「冬化」之前進食可能會致死。

爬行動物屬於冷血動物,需要熱量來幫助新陳代謝。這意味著,當它們躲進地下等待嚴寒時,如果胃裡還有食物,這些食物就會腐爛發臭。

你應該知道,食物在動物肚子裡腐爛是很可怕的事情。

在氣溫驟降的地區,爬行動物在撤退到地下、巖石下或安全的洞穴之前就會停止進食。

在這段時間裡,爬行動物會進入冬化期——它們變得行動遲緩,很少活動,但並不會冬眠。爬行動物的身體會降低新陳代謝的速率,它們不需要食物和能量來維持生命,但仍然需要溫暖的環境。這就是為什麼蛇到了冬天就不再單獨行動,而是常常群居越冬,盤踞在一起,在春天到來之前保持溫暖,也保持相對舒適。

相關焦點

  • 人類過冬靠「取暖神器」,動物們靠啥呢?
    天氣轉涼,氣溫驟降空調、圍脖、手暖……人類過冬靠「取暖神器"那麼,動物們過冬靠什麼呢?隨著氣溫下降為了讓動物們安全過冬上野採取各種方式為動物們防寒保暖「樹屋」、「陽光房」、地暖、取暖燈……在這麼舒適的環境裡小可愛們玩得開心極了!
  • 如果孩子問動物是如何過冬的,只知道蛇冬眠?那你可就過時了!
    每到冬天,總有孩子會問:冬天這麼冷,外面的動物是怎麼過冬的呢?我知道很多鳥都飛到了南方,也知道蛇冬眠,但其他的,知道的就寥寥無幾了。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一本冬天動物過冬的科普書就得必備了。德國託馬斯·穆勒著有的《冬天裡的動物》,帶著我們走近冬天的動物世界,告訴我們將近100種動物的過冬小技巧,向我們科普不同的動物如何度過寒冷的冬天。
  • 動物過冬有高招!來看看銀基動物王國裡的動物如何過冬?
    (原標題:動物過冬有高招!來看看銀基動物王國裡的動物如何過冬?)動物專家根據動物的生活習性,早早的為它們越冬做足了準備,擋風板、暖氣、鋪乾草、調節飲食、添加維生素等等方式,幫助動物們度過愜意的冬季。擋風板、暖氣齊上陣,保持籠舍內溫度據銀基動物王國相關負責人介紹主要從環境和飲食兩個方面來保證可愛的動物們順利過冬,動物們不僅住進了溫暖籠舍,而且頓頓加餐加量,日子過得好不滋潤。
  • 【廣角】泡溫泉、睡地暖...這群動物們的過冬方式不要太舒服
    那麼那些禦寒能力沒有那麼強的動物們該怎麼過冬呢?飼養員根據每種動物不同的生物學特性,針對性地採取多項措施幫助它們輕鬆過冬。在飼料方面,每年冬季飼養員都會調整動物們的飼料配比,為動物們增加熱量供應,提高防寒能力。比如為一些食草動物提供熱量高、營養較高的豆粕、紅棗、生薑等,為亞洲象提供澱粉高的南瓜、甘蔗等。
  • 動物過冬 各有「癖好」
    那麼,動物園的毛孩子們了,它們怎麼過冬呢?  供暖怎麼樣?供暖期有半年  11月1日,津城正式供暖。其實,天津動物園的動物,10月15日就已經享受到夜間「熱炕頭」了。隨著氣溫變化,供暖溫度一點點跟著升高或降低。
  • 動物過冬有高招!來看看銀基動物王國裡的動物如何過冬?_發現頻道...
    天氣越來越冷,路上的行人紛紛裹上了厚厚的棉服,今年備受歡迎和關注的銀基動物王國裡的動物朋友們又是怎樣過冬的呢?今天我們來到銀基動物王國為大家一探究竟。  來到銀基動物王國記者發現,與路上瑟瑟發抖的行人對比,這裡的動物面對寒潮過冬,可以說是「高枕無憂」。
  • 動物立冬也進補,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揭秘動物們的過冬食譜!
    11月8日(立冬),寒冷的冬季正式上線,當人們吃著火鍋、擼著烤串為過冬積蓄能量時,小動物們又是如何冬日「進補」的?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又到了一年一度「食譜大調整」的時候。熊貓「麗麗」一天要吃8頓飯,大食蟻獸享用的冬日特餐你可能吃不起!
  • 動物立冬也進補 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揭秘動物們的過冬食譜!
    杭州網 通訊員 董森超 首席記者 王川11月8日(立冬),寒冷的冬季正式上線,當人們吃著火鍋、擼著烤串為過冬積蓄能量時,小動物們又是如何冬日「進補」的?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又到了一年一度「食譜大調整」的時候。
  • 暖暖都是愛,原來動物要這麼過冬!
    隨著鄭州天氣的越來越冷,籌建中的銀基動物王國也進入了別樣的過冬時節。這裡有非洲的常駐居民長頸鹿、非洲獅等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野生動物朋友。冬天,人們把保暖褲、羽絨服都裹上身,那麼遠道而來的動物們能適應我們的嚴寒天氣嗎?今天我們來到銀基動物王國,為大家一探究竟。
  •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動物怎樣過冬》
    動物們生活習性的變化讓幼兒產生好奇。《綱要》中也指出中班幼兒能夠主動照顧動物,並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觀察他們,了解其與人們的生活關係。因此為了順應幼兒興趣需要、發展需要,我認為通過活動《動物怎樣過冬》可以讓幼兒了解冬天對動植物們的生活習性產生的影響,以激發幼兒探究動物的興趣和愛護照顧動物的情感。
  • 宿豫:空調暖氣齊上陣 動物們溫暖過冬
    天氣寒冷,動物園裡的動物們是如何抵禦寒冷,溫暖過冬的呢?一起來看看。
  • 這些動物們的過冬真相你需要知道……【荔枝說】
    科學家將多種動物的大腦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狗的大腦皮層約有5.3億個神經元,而貓則有2.5億個! 納尼?狗竟然比貓聰明???貓黨們簡直要撥110了……Anyway不管智商如何,都是要過冬的。在這個要把衣服塞進秋褲的季節,讓我們擱置爭議,一起過冬!
  • 視頻|蟒蛇裹棉被企鵝吹空調 動物園的動物們這樣過冬
    記者 李文科 攝華龍網12月19日16時訊(記者 李華僑)天氣越來越冷,市民紛紛裹上了棉衣棉褲,動物園的動物們如何度過漫漫寒冬呢?今(19)日,記者從重慶動物園了解到,工作人員準備了很多取暖方式,包括安裝浴霸燈、地汀、地暖、中央空調等,讓動物們在這個冬天暖暖的。
  • 武夷山國家公園的小動物們 都是如何過冬的
    寒風在呼叫,寒冬已至,小動物們也要開始過冬,在武夷山國家公園青龍景區裡的小動物是如何過冬的呢?看它們各出奇招。武夷山國家公園是「蛇的王國」「鳥的天堂」「昆蟲的世界」這裡獨特的自然環境造就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儼然是一個「動物王國」。冬眠是某些動物在冬季時生命活動處於極度降低的狀態。
  • 數九寒天,南通的動物們怎樣過冬?
    我們的動物朋友是如何過冬的?為此,記者帶著好奇心走進南通海底世界。海底世界市場部經理劉宇告訴記者,這段時間,鱷魚開始進入冬眠狀態,食慾大減。春夏秋季每條鱷魚每天需餵4根雞脖子,現在是每3天餵食1次,以後將根據它的食慾延長餵食周期,直至停食。待到天氣回暖時恢復餵食。相比之下,海底世界的「表演明星」海豹、海獅要活躍得多。
  • 來看看,杭州動物園內「小傢伙」們的過冬大賞
    今天,天氣晴朗,氣溫也格外溫暖,杭州動物園的小動物們終於可以走出保溫房,出來曬曬太陽。 前段時間天寒地凍的杭州給大家帶來了一場「冷酷」的考驗,但是有了杭州動物園工組人員給它們的保暖設備,這個冬天就沒有那麼難熬了。 我們來看看小動物們是怎麼過冬的吧!
  • 來看看,杭州動物園內「小傢伙」們的過冬大賞!
    今天,天氣晴朗,氣溫也格外溫暖,杭州動物園的小動物們終於可以走出保溫房,出來曬曬太陽。前段時間天寒地凍的杭州給大家帶來了一場「冷酷」的考驗,但是有了杭州動物園工組人員給它們的保暖設備,這個冬天就沒有那麼難熬了。我們來看看小動物們是怎麼過冬的吧!
  • 動物園的小可愛們是怎麼過冬的?
    天津11月1日正式供暖,天津動物園的動物10月15日就已經享受到夜間「熱炕頭」了,隨著氣溫變化,供暖溫度一點點跟著升高或降低,一直持續到次年4月15日,也就是說動物園的動物們整整半年的時間都享用著溫暖如春的房間,偶爾可能還想去外面活動活動「涼快涼快」!熱心的市民卻擔心小可愛們吃不飽,而它們在屋子裡貼膘吶。
  • 和平公園動物園的小動物們過冬有「高招」
    寒冬時節,大家出門戴著圍巾、手套,穿著厚厚的外套;在家開著空調,喝著熱飲,溫暖過冬。那麼,和平公園動物園裡的小動物們又是怎麼過冬的呢?在這裡,小動物們面對寒冬,可以說是「高枕無憂」。飼養員根據動物們的生活習性,早早的為它們過冬做足了準備,擋風板、鋪乾草、調節飲食等方式,幫助動物們健健康康度過這個冬季。動物園給小狐狸的籠子裡鋪上了稻草動物園主要從環境和飲食兩個方面來保證動物們順利過冬,動物們不僅住進了溫暖籠舍,而且頓頓加餐加量,日子過得挺滋潤。
  • 湘潭市和平公園動物園的小動物們過冬有「高招」
    針對靈長類和鳥類動物,工作人員修葺了籠舍小屋或搭建棚子,為小動物們遮風擋雨。動物園為駱駝修建了遮雨棚。紅網時刻湘潭1月7日訊(記者 曹利敏)寒冬時節,大家出門戴著圍巾、手套,穿著厚厚的外套;在家開著空調,喝著熱飲,溫暖過冬。那麼,動物園裡的小動物們又是怎麼過冬的呢?1月7日,我們來到湘潭市和平公園動物園進行探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