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存在不同的腦細胞,位於控制侵略和交配行為的大腦區域

2020-12-05 騰訊網

2019年10月17日,加州理工學院陳天橋雒芊芊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David J. Anderson教授,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Cell雜誌發表題為:Multimodal Analysis of Cell Types in a Hypothalamic Node Controlling Social Behavior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首次發現,雄性小鼠和雌性小鼠擁有不同的稀有腦細胞類型,這些性別特異性細胞位於控制侵略和交配行為的大腦區域。

這項研究結果表明,在細胞組成和基因表達水平上,雌雄哺乳動物(包括人類)大腦之間存在差異,但這些差異是微妙的,其功能意義尚待解釋。

大腦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細胞,例如傳遞信號的神經元和支持神經功能的神經膠質細胞。儘管所有這些細胞都包含相同的一組基因或基因組,但是不同細胞類型在表達這些基因方面卻有所不同。也就是所謂的「基因選擇性表達」。也正是因為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才導致從同一個受精卵分化出來的細胞,表現出截然不同的狀態。

下丘腦是在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脊椎動物中都存在的大腦的基本區域。先前的研究表明,下丘腦的特定解剖部分,稱為腹內側下丘腦的腹側分支(VMHvl),包含控制侵略行為交配行為的細胞。

在這些研究中,即使在沒有任何威脅的情況下,對雄性和雌性小鼠中這些神經元的強烈刺激也會立即使它們變得具有攻擊性。但是,對這些區域的弱刺激會導致小鼠開始交配行為。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轉錄組學技術檢測了腹內側下丘腦的腹側分支(VMHvl)中單個細胞的基因表達情況。該技術可以枚舉並鑑定細胞所含的RNA轉錄本。然後可以使用此信息對不同的細胞類型進行分類。

研究人員發現,僅在腹內側下丘腦的腹側分支(VMHvl)這個微小區域中就有17種不同類型的腦細胞

此外,對基因表達模式的檢測表明,雄性小鼠中這17種細胞類型中的某些比雌性中的豐富得多,而有一些細胞類型只在雌性中存在。

這是首次在哺乳動物中發現具有性特異性的腦細胞,研究人員的後續工作將聚焦在確定這些不同類型腦細胞的具體功能。

陳天橋雒芊芊神經科學研究院

2016年12月7日,盛大網絡創始人陳天橋及其妻子雒芊芊宣布成立10億美元基金支持腦科學研究,並將向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捐贈1.15億美元,成立陳天橋雒芊芊神經科學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簡稱TCCI)。

陳天橋雒芊芊夫婦

這項計劃稱,將幫助科學家和研究人員深入大腦的研究,探索大腦基礎層面的運作機理,以及由於疾病和衰老而導致大腦運作失靈的原理。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19.09.020

相關焦點

  • 腦細胞不一樣!科學家找到男女大腦天生差別重要線索
    每一個與男/女朋友發生過溝通困難(俗稱吵架)的人恐怕都忍不住嘆過,男女的腦迴路差別太大了!神經科學家證實,男性和女性確實有大腦的性別差異(儘管這種差異可能與你原先想得並不一樣)。大腦的性別差異早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就已出現。
  • 男女大腦各區域「連接」大不同
    據英國《衛報》近日報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科學家發現,正是由於男女大腦不同區域間完全差異化的「連接」,造就了如此不同的兩性。大腦內「連接圖」完全不同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徵集了949名志願者作為實驗對象,包括428名男性和521名女性。他們的年齡從8歲至22歲不等。
  • Nature:大腦中控制社交記憶的區域同時引發攻擊性行為
    2018年12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哥倫比亞科學家已經確定了一個可以幫助機體做出什麼時候攻擊入侵者以及何時接受入侵者的決定的大腦區域。這個大腦區域稱CA2,是海馬體的一部分。海馬體是一個更大的腦結構,此前相關研究表明海馬體對於機體感受其它人,地方,事物和事件的記憶至關重要。
  • 男女大腦並無結構和功能差異:行為差異其實源於後天
    美國芝加哥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利斯·埃利奧特教授稱,男性和女性的大腦之間並沒有能分辨的差異。她指出,男性和女性之間的行為差異是後天教育造就的結果,而非來源於先天條件。「人們說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但大腦是一個不分性別的器官,」埃利奧特教授說,「我們具有完全相同的大腦結構。男女的大腦沒有任何不同。」
  • 男女處理語言信息大腦區域不同
    男孩與女孩處理語言信息的大腦區域存在差異(圖片提供: Randy Faris/Corbis) 根據在線發表於愛思唯爾期刊《神經心理學》(Neuropsychologia)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成果,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在處理語言信息的過程中,似乎藉助了不同的大腦區域。這一發現表明,對男孩和女孩應當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 男女的大腦有什麼差異嗎?
    長久以來,研究人員一直試圖將大腦作為研究對象,來尋找男女之間思維和行為存在差異的原因。然而總結過去近百年的研究發現,男性與女性的大腦之間並不存在顯著性差異。進入 20 世紀、21 世紀,科學家仍在不斷通過研究大腦區域,試圖通過分析大腦細分領域的差別,來尋找明顯的男性和女性特徵。然而多年的研究證明,這一研究方向的諸多結論可能並不可靠。大腦有差異,並非只因為性別在大腦中有一個控制生殖生理和行為的小結構 —— 下丘腦。
  • 解碼大腦電路是如何控制你的行為的
    小鼠大腦含有大約8000萬個神經元,全部被裝入一個大約榛子大小的空間。這些細胞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大小,它們之間的聯繫至少數十億。大腦依靠這個電路來解釋有關世界的信息,從經驗中學習並控制運動。現在腦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已經研究出兩種類型的混合神經細胞如何將勞動力分配到計劃和啟動動作。通過整合逐個細胞分析神經元的形狀,基因活動和功能,該團隊已經弄清楚哪些腦細胞負責這些獨特但密切相關的工作。結合如此廣泛的分析代表了一項重大的技術壯舉。他說,這是了解大腦功能的新方法。這項工作需要多個研究所的多個科學家團隊合作解決一個問題。
  • Express:首次利用量子點控制腦細胞
    神經細胞能夠被量子點控制,圖片來自CNRI/Science Photo Library。在量子物理學和神經科學的史無前例的結合中,稱作量子點(quantum dot)的微小顆粒首次被用來控制腦細胞。對大腦的這種控制可能有朝一日提供一種治療諸如阿爾茨海默病、抑鬱症和癲癇症之類的疾病的非侵入式方法。在近期,量子點可能通過重新激活視網膜細胞而被用來治療眼睛失明。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Lih Lin說,「很多腦部疾病是由於不平衡的神經活性而導致的。操縱特異性神經元可能允許它們恢復到正常的活性水平。」人工刺激大腦的一些方法已經存在,不過每種方法都有它的缺點。
  • 刺激大腦海馬體的不同部位可以增強或控制記憶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如果你知道大腦海馬體的哪些區域需要刺激,那麼記憶是有可塑性的。這一發現有一天可能為PTSD、抑鬱症和焦慮症患者提供個性化治療。如果科學家可以操縱你的大腦,讓創傷記憶失去對你心靈的情感控制,結果會怎樣?
  • 超聲波可控制大腦行為決策 治療毒癮和抑鬱症新希望
    通過將超聲波脈衝指向大腦額葉皮層部分,可以影響獼猴在計算機化選擇任務中的判斷,如果該療法應用於人類,無痛超聲波腦刺激可以治療行為決策障礙,包括:毒癮和暴食,而不是採用藥物或者手術治療。超聲波精確治療是指無聲、高頻聲波脈衝通過超聲波換能器對準大腦,這就像一個超聲波「掃描魔杖」。該聲波脈衝瞄準大腦神經迴路,激活神經元並影響神經元控制的行為。
  • 果蠅新研究:出現的求偶和攻擊行為都只因為性別不同?
    果蠅新研究:出現的求偶和攻擊行為都只因為性別不同?現在,索爾克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現了兩個性別決定基因影響果蠅行為的分子機制。他們的研究發現,雄性果蠅的求偶和攻擊行為是由兩個不同的基因程序調節的。這兩項研究結果都發表在2020年4月21日的《eLife 》雜誌上,它們證明了性和行為之間的聯繫有多麼的複雜。
  • 男女性的大腦 差別還真沒你想的那麼大
    早在科學家掌握大腦成像技術之初,他們就開始在大腦圖像上尋找性別差異的證據,也有人報導過一些並不明顯的差異:比如,大體上男性大腦中的杏仁核比女性更大,而該區域與人類的情緒關係密切。事實上,這些微弱的差異非常易於被環境因素所影響,但相關研究卻根據這些差異強行把人類大腦分成了「男性大腦」和「女性大腦」。「但其實相關數據顯示,男女之間的大腦結構擁有的更多是共性,而非差異。」艾略特說道。
  • 大腦只開發了10%?酒精會殺死腦細胞?這些誤解是時候被澄清了
    儘管人類和動物都擁有的大腦結構,但兩者之間的大腦差異還是相當明顯的,否則也不會只有人類擁有思維和智慧,從而形成文明。也正是因為人類大腦比動物大腦更加強大,使得它的結構和運作要更加複雜。儘管人類在醫學上已經掌握了不少關於大腦的技術,但我們尚未對自己的大腦有百分之百的了解。
  • Nature子刊破解50年謎題:男女為何大不同?
    根據發表在3月30日《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在對雄性嚙齒類動物性行為至關重要的一個大腦區域——視前區(POA)中,雌性表型是DNA甲基化抑制雄性相關基因的結果。研究作者、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後研究人員Bridget Nugent說,當前對於大腦雄性化的機制知之甚少,對於大腦雌性化的機制則了解更少,儘管已對這一問題展開了50多年的研究。
  • 科學家將人類大腦分為180個不同區域 下一步的計劃又是什麼?
    人類的大腦皮層是一種摺疊的大腦外層結構,其給予大腦一種典型「皺紋」樣的結構表現,大腦被分為左右兩個半球;我們都知道大腦皮層的特殊區域行使著不同的功能,位於中腦豎向凹槽中的主要體覺皮質區(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結構主要負責機體的觸覺感受。
  • Sci Rep:變色龍腦細胞再生的秘密
    2018年7月30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來自Guelph大學的研究者們發現了壁虎大腦分化產生新生細胞的幹細胞。這一發現表明蜥蜴類物種在大腦受損之後同樣能夠再生。這一發現同樣有助於開發人類大腦因年老或疾病受損後的再生。
  • 女孩大腦比男孩早成熟10年?男女學習竟如此不同
    40年來,古裡安一直從事大腦生物學和性別差異領域的研究。他的教育模式已經被全美超過2000所學校和數萬家長所採納。那麼,男孩和女孩,他們的大腦究竟有哪些不同呢?這是因為,男孩大腦中大多數化學物質的含量,和女孩非常不同。比如,5-羥色胺(血清素),它是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能夠控制小動作,增強記憶能力,給人帶來快樂的感覺。可是男孩大腦分泌血清素的效率比較低,容易讓他們在抑制小動作方面出現問題,偏向於多動。再加上男孩左腦不太活躍,因此他們的注意力也經常不夠集中。
  • 英國大規模腦部掃描樣本顯示男女大腦有諸多不同
    (原標題:英國大規模腦部掃描樣本顯示男女大腦有諸多不同)
  • 男女相比,腦部構造是一樣的嗎?誰智商更高?
    在上帝造人那一刻,就註定了男女之間存在差異,男女有別,大概是人們最常說的一句話了,現代社會,人們更是貼切地形容:「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其實,這句話是在告訴我們男女在思維上的差異。雖然有科學證明,男人和女人都來自地球,但是同樣有科學證明,男人和女人在腦部結構上確實有一定差異。那麼,男女腦部的差異究竟在哪?又會使男女在思維和行為上有哪些不同呢?智商上面有什麼差別?
  • Nat Commun:發現控制進食的大腦區域!厭食症患者或迎來救星!
    2019年7月1日訊 /生物谷BIOON /——就像交響樂一樣,大腦的多個區域協同工作來調節對食物的需求。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已經在大腦的情緒中樞杏仁核內發現了一個交響樂指揮器--一個控制食慾抑制和活動的大腦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