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將人類大腦分為180個不同區域 下一步的計劃又是什麼?

2020-11-26 生物谷

2016年8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一項來自神經科學研究的爆炸性新聞中,最近來自美國的一組研究人員對人類的大腦外層結構—大腦皮層進行了繪製,研究者將人類大腦皮層分為180個不同區域;人類連接組計劃(human connectome project)是美國政府發起的一項繪製人類大腦結構和功能性連接的重大計劃,利用人類連接組計劃的相關數據,科學家們對210名健康年輕人的大腦進行分析,相關研究結果將是人類大腦的現代圖集,其中97個區域是此前研究者並未描述過的。

人類的大腦皮層是一種摺疊的大腦外層結構,其給予大腦一種典型「皺紋」樣的結構表現,大腦被分為左右兩個半球;我們都知道大腦皮層的特殊區域行使著不同的功能,位於中腦豎向凹槽中的主要體覺皮質區(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結構主要負責機體的觸覺感受。

我們關於大腦精細結構的大部分理解都源於對嚙齒類動物的研究,大鼠、小鼠和靈長類動物的大腦結構和人類大腦結構大部分相似,但又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並不像嚙齒類動物那樣,人類大腦中有著較大面積的前額皮質結構,該區域主要負責高度的「行政職能」,比如決策制定等;我們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同樣我們大腦中還有著特殊的加工處理區域,這些區域可以幫助說話並且理解說話的意思。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可以通過檢測血流改變來測定機體大腦的活性,而諸如此類技術的改善或可幫助我們以一種空前詳細的方式來對活體大腦進行實時成像。

古老神經科學研究的目標

對大腦圖譜進行繪製是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的夙願,追溯到19世紀顱相學學科領域時,研究者認為個體的人格特質位於大腦的特殊部分中。一些研究支持者在相應的大腦區域測定了大腦的頭骨結構,從而來確定個體如何表現得有責任心、有仁慈心及好戰的?

一個多世紀以前,德國的解剖學家Korbinian Brodmann根據大腦每個區域中細胞的結構和組成將大腦分為多個特殊的區域,到目前為止,這些區域都是被人們廣泛接受的大腦特殊區域,即所謂的布勞德曼區(大腦皮層細胞結構分區)。

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者利用不同MRI成像技術進行結合對結構和功能不同的大腦區域進行繪圖,這些區域看起來像物理結構,比如大腦皮質的厚度等,同時在進行特定任務期間被激活的大腦區域以及其活性表現都通其它區域的活性相協調一致。某些大腦區域主要和單一功能的發揮有關,比如視覺加工和運動區域等,但很多區域卻並不是這樣的;實際上科學家們還發現了當大腦處於休眠狀態時被激活的大腦區域網絡。

一個詳細的大腦圖譜—那又如何?

這項對大腦圖譜的最新繪製將是神經科學研究的一個重大標誌,最新的大腦繪製圖譜信息將為科學家們提供更多細節性的信息來幫其解析大腦控制行為的機制,以及大腦特殊區域的障礙為何會誘發大腦疾病的發生。嚙齒類動物的大腦圖譜來源於近交系的動物,這些動物在大腦解剖學上改變較少,而在人類大腦中單一改變非常常見;目前人類的左腦和右腦半球在解剖學結構上存在較大差異,從而就會使得不同年齡和性別個體大腦結構的差異。

比如近來對1400名個體的研究結果就發現,和記憶相關的大腦區域—左側海馬體結構,通常男性要大於女性。由於存在一定差異,科學家們歷來難以比較不同大腦成像研究產生的結果,同時他們也很難確定大腦成像掃描可以表現出相同大腦區域的活性;但如今對大腦區域的精確區分就可以使得科學家們進行更好地比較和研究了。

大腦圖譜的繪製對於神經外科研究領域有著較大的實用價值,當前外科醫生會利用一種立體定位系統(3D)來確定並且對大腦特殊區域進行操作,但這或許並不是理想的,因為不同個體的大腦結構並不相同,科學家們利用新的算法往往可以繪製出新的大腦圖集,而這或許會被用於個體化的圖譜繪製來幫助更加特殊精確地指導外科手術的進行。

未來的分類

未來研究者很有可能對大腦進行重新區分,將其分為超過180個區域的結構,隨著成像技術的改善,我們未來就可能在大腦組成和活性上發現更具特性的不同亞結構。

但是研究者仍然認為,某些新繪製出的大腦區域或許要更加晚於亞結構區域的發現,以主要體覺皮質區(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為例,大腦皮層是由軀體特定區域的亞結構區域組成,這些大腦區域同機體不同部分的感覺感受器點對點相對應。

目前不同的研究小組正在開始對不同大腦區域的基因組架構進行繪製,相關的研究發現或將幫助未來科學家們繪製出更加精細完整的人類大腦結構。(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 生物谷APP.

參考資料:

【1】A multi-modal parcellation of human cerebral cortex

Nature    doi:10.1038/nature18933

【2】The Human Connectome Project

【3】What is FMRI?

【4】The brains of men and women aren’t really that different, study finds

Science  

【5】Neuronal subtypes and diversity revealed by single-nucleus RNA sequencing of the human brain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af1204

【6】Mapping the brain: scientists define 180 distinct regions, but what now?

相關會議推薦

2016腦科學與連接組學研討會

會議時間:2016.12.02-2016.12.03 會議地點:上海

會議詳情:http://www.bioon.com/z/2016bs/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繪製最精確大腦"地圖" 一側被分為180個區
    原標題:科學家繪製最精確大腦「地圖」 一側被分為180個區央廣網北京7月2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網羅天下趣事,共享奇聞異趣。一份精確的大腦「地圖」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小組在近日出版的英國科學雜誌《自然》上宣布,使用圖像診斷設備詳細調查大腦情況後,繪製出了按照結構和功能劃分的大腦「地圖」。這是歐巴馬政府推進的人腦功能探索計劃的其中一項。這一成果將成為大腦研究的基礎,有望為人類衰老及腦部疾病研究做出貢獻。
  • 科學家繪製最精確大腦「地圖」:一側分為180個區(圖)
    原標題:科學家繪製最精確大腦「地圖」 一側被分為180個區央廣網北京7月2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網羅天下趣事,共享奇聞異趣。【一份精確的大腦「地圖」】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小組在近日出版的英國科學雜誌《自然》上宣布,使用圖像診斷設備詳細調查大腦情況後,繪製出了按照結構和功能劃分的大腦
  • 美國科學家繪出最精確人類大腦地圖97個大腦皮層區域首次查明
    大腦的運行原理就像生命起源一樣,是人類的終極問題之一。就如同地球儀上描制的不同國家幫助我們了解我們在哪裡以及國家之間的不同,現在科學家對於大腦皮層已經描繪出了這樣的地圖,每個半球的山峰和低谷一樣的褶皺被分成180個獨立的部分。這些區域在結構、功能和相鄰部分的連接屬性上都有明顯的不同,它們其中的97個之前都沒有被描述過,屬於首次公布。
  • 最精確人類大腦地圖繪出 97個區域首次查明
    大腦的運行原理就像生命起源一樣,是人類的終極問題之一。就如同地球儀上描制的不同國家幫助我們了解我們在哪裡以及國家之間的不同,現在科學家對於大腦皮層已經描繪出了這樣的地圖,每個半球的山峰和低谷一樣的褶皺被分成180個獨立的部分。
  • 在人工智慧幫助下,人類畫出了迄今最全面最精準的大腦圖譜
    視頻來源《自然》雜誌 (01:46) 如果有個地球儀擺在面前,你可以在上面找到自己的位置,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地區。有趣的是,人類對自身大腦的了解,遠低於對地球的了解。大腦中究竟有多少個神經元,至今還未有定論,更別說畫出大腦中各個區域的邊界、功能和聯繫了。
  • 迄今最精確人類大腦圖譜出爐 近百個大腦皮層區域亮相
    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稱,他們繪製出迄今最全面、最精確的人類大腦圖譜,其中97個人類大腦皮層區域此前從未描述過,屬於首次公布。 一直以來,科學家試圖描繪出一幅包含人腦連接性、功能和微觀結構的高清圖譜,但由於技術難度過大,這一設想一直未能成真。
  • 研究人員繪製另外180個大腦皮層區域
    據外媒報導,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資助的一個研究小組近日宣布繪製了人類大腦的180個新特定皮層區域。
  • 科學家繪製高精度人類大腦圖譜 可為腦部手術"導航"
    在大腦不同區域存在不同功能的先進想法指引下,布洛德曼將大腦皮層劃分出了50多個不同區域,每個區域都擔負著不同功能,如視覺、聽覺和生成語言等。據西班牙《阿貝賽報》7月20日報導,他的貢獻是巨大的。事實上,在當今的神經影像學研究中,布洛德曼繪製的人腦皮層圖仍是比較大腦活動區域及其結構時最常用的參考資料。
  • 英國科學家證實:喜歡和愛不一樣,分別產生於大腦的不同區域
    2000年,倫敦大學學院(UCL)研究神經科學的科學家Andreas Bartels和Semir Zeki在首次通過大腦影像發現喜歡和愛是不同的感情,產生於大腦的不同區域。為「愛」與「喜歡」的爭論提供了重要線索。
  • Nature:迄今最精確人類大腦圖譜出爐
    不過最近美國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稱,他們繪製出迄今最全面、最精確的人類大腦圖譜,其中97個人類大腦皮層區域此前從未描述過,屬於首次公布。我們都知道,大腦可以劃分為若干個不同的區域,包括大腦、小腦、邊緣系統以及腦幹,這些區域可以因功能的不同再劃分為許多小型的區間。
  • 英國科學家證實:喜歡和愛不一樣,分別產生於大腦的不同區域
    2000年,倫敦大學學院(UCL)研究神經科學的科學家Andreas Bartels和Semir Zeki在首次通過大腦影像發現喜歡和愛是不同的感情,產生於大腦的不同區域。為「愛」與「喜歡」的爭論提供了重要線索。
  • 給豬腦植入晶片,下一步是人類,馬斯克將再度改寫人類歷史?
    馬斯克與手術機器人圖源:網絡若要將此概念轉變為現實,如何將設備植入人類大腦是必定需要攻克的難關之一。而馬斯克則選擇通過「外科手術機器人」來實現這一過程:圖源:網絡全自動手術機器人將全權負責將腦機設備植入人體頭蓋骨的過程。
  • 大腦是人類認知的黑洞? 揭秘世界各國腦研究計劃
    人類大腦大約有1000億個神經元,它們如何連接以及連接錯誤導致精神錯亂或是出現嚴重的神經性疾病,目前人類並沒有弄清楚其中的奧秘。鑑於此,腦科學被發達國家視為科研領域「皇冠上的明珠」,並得以蓬勃發展,成為近20年來發展最快的學科之一。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會見科學家時表示:「作為人類,我們能夠確認數光年外的星系,我們能研究比原子還小的粒子,但我們仍無法揭示(大腦這一)兩耳間三磅重物質的奧秘。」
  • 腦神經科學家繪製出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大腦區域地圖
    近日,神經科學家們繪製了一個類似的大腦皮層地圖——將每個腦半球區域的山-谷型的褶皺通過180個獨立的模型表示出來。其中97個區域此前從來沒有被描繪過,它們彼此在結構、功能和連接方式上顯示出明顯差異。 據悉,地圖上的每個離散區域都包含具有在結構、功能和連接方式上相似的細胞。
  • 閱讀時,大腦的不同區域在幹啥?
    而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科學家們卻選取了這本書中的一個章節進行了一項研究:確定在人們閱讀的時候,不同的腦部區域都在做些什麼。模型分辯大腦認知過程卡內基梅隆大學機器學習系的研究者讓8名受試者閱讀《哈利波特》中的一章,並在他們閱讀的時候對它們進行了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掃描(fMRI)。研究人員對閱讀該章節時每4個字產生的每一立方毫米的掃描結果進行詳細分析。
  • 科學家找到大腦中控制思維徘徊的區域
    科學家找到大腦中控制思維徘徊的區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3日 10:01 來源: ??科學家們一直在探求人在思維徘徊時大腦中發生了什麼,但是製造最近,人們對於能夠這種使我們作白日夢的神經機理仍了解得很少。??但是在1月18日的《Science》上,一組來自英國阿伯丁大學和美國Dartmout大學、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發表文章,聲稱發現了人腦中支持人作白日夢的一些區域。??在研究中,科學家們對一些在進行簡單的記憶問題的志願者的大腦進行了掃描。
  • 男女大腦各區域「連接」大不同
    據英國《衛報》近日報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科學家發現,正是由於男女大腦不同區域間完全差異化的「連接」,造就了如此不同的兩性。大腦內「連接圖」完全不同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徵集了949名志願者作為實驗對象,包括428名男性和521名女性。他們的年齡從8歲至22歲不等。
  • 男女存在不同的腦細胞,位於控制侵略和交配行為的大腦區域
    該研究首次發現,雄性小鼠和雌性小鼠擁有不同的稀有腦細胞類型,這些性別特異性細胞位於控制侵略和交配行為的大腦區域。 這項研究結果表明,在細胞組成和基因表達水平上,雌雄哺乳動物(包括人類)大腦之間存在差異,但這些差異是微妙的,其功能意義尚待解釋。
  • 科學家首次繪製出人類大腦3D結構高清圖像
    ,圖中黃色區域是與藍點具有較強的連接性  【搜狐科學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美國「人類連接體項目(HCP)」最新公布人類高清大腦圖像,這是首次繪製的3D大腦思維連接圖,將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理解人類大腦組織。
  • 科學家發現人類大腦中的一個新區域 擁有獨特功能
    Michio Kaku 將大腦稱作「宇宙中已知最複雜的物體」。即便已有大量的研究,科學家們還是不時有新發現。經過對人類及其它哺乳動物大腦持續數十年的深入研究,發表過不少期刊文章(以及出版了大量主題書籍)的 George Paxinos 教授,再一次宣布了他的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