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豬腦植入晶片,下一步是人類,馬斯克將再度改寫人類歷史?

2020-11-25 澎湃新聞

過去的幾個月,人類社會被新冠疫情和各式各樣的騷亂困擾著。

人們見證了太多不幸,生活在茫然一片的未知裡。

但在過去的時間裡,即使有迷茫,科技研究者們也沒有放棄研究的步伐。

最近埃隆·馬斯克的出現頻率有點高,

不論是股價漲了好幾輪的特斯拉,還是改寫人類航天史的SpaceX載人航天飛船。

但,馬斯克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止——

從NASA和SpaceX聯合行動的載人航天成功發射,為人類奔向宇宙之路翻開嶄新篇章,

到SpaceX公司不鏽鋼材質的全尺寸「星艦」(Starship)原型機SN5,首次完成空中懸停試驗,在德州的測試基地完成了150米的低空跳躍,持續了1分鐘的試飛時間,極大程度改變人類未來探索宇宙的遊戲規則。

SpaceX公司CEO埃隆·馬斯克一次次打破人們的固有認知,給「人類社會」的未來創造著各種可能性。

而在8月28日,馬斯克的一場直播,再一次掀起了一波「改寫人類命運」的科技狂潮。

這一次,他的目標不是浩瀚星河,而是人類本身。

圖源:路透社

埃隆·馬斯克現身上周五的直播,為自己的神經科學創業公司Neuralink站臺,

在這場直播中,馬斯克專門帶來了「三隻小豬」給觀眾們講解說明,

而在線觀眾多達15萬人,大家一起期待「懸念」的揭曉。

圖源:網絡

這隻名為格特魯德(Gertrude)的小豬大腦裡暗藏玄機。兩個月前,它被植入了一個硬幣大小的電腦晶片。

接受晶片植入兩個月的小豬絲毫沒有影響,依舊正常地生活著。

作為對照組,另外的兩隻小豬分別為:

1. 植入過晶片但是取出來了;

2. 從未植入過晶片。

從直播上來看這三隻小豬並沒有太大區別,都非常健康快樂。

馬斯克這次的直播重點是顯示這隻大腦內依舊存在晶片的格特魯德小豬的活動:

畫面上,當這隻豬豬用鼻子到處探索時,腦電波狀態不斷波動,

說明腦機接口感應到了小豬大腦負責嗅覺味覺電子神經元的信號。

在另一個實驗中,格特魯德被放在了跑步機上,腦機接口接收到了小豬大腦下達給四肢的指令,並通過數據顯現了出來。

馬斯克表示,通過植入的電腦晶片,從而能夠「高精度」預測了小豬在跑步機上的肢體運動。

馬斯克的這場直播實驗目的在於證明腦機接口植入和設備使用的安全性。

其實早在2019年,Neuralink公司就已經發布有關腦機接口的概念了。

馬斯克的Neuralink系統的實現,通過植入人腦不到頭髮1/10細的細線進行傳輸腦電波信息,實現人機互動。

簡單來說,「腦機接口」將通過手術機器人將「設備」植入人類大腦,使得人腦、機器、網際網路之間能夠互通。

該技術號稱能夠讓人類「僅僅用意念就能改變現實」,讓童話裡的超能力成為觸手可及的現實。

疫情期間,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帶著首款腦機交互機器現身。

馬斯克與手術機器人

圖源:網絡

若要將此概念轉變為現實,如何將設備植入人類大腦是必定需要攻克的難關之一。

而馬斯克則選擇通過「外科手術機器人」來實現這一過程:

圖源:網絡

全自動手術機器人將全權負責將腦機設備植入人體頭蓋骨的過程。根據宣傳,該機器能自動避開大腦神經血管,避免損傷大腦。

而馬斯克稱:植入手術不到一小時,被植入者在醫院休息半天就能正常出院工作。

另外一項至關重要的設備就是腦機本體——新一代的Neuralink 設備,LINK V0.9

這枚乍一看像硬幣一樣的圓盤,既能無線實時傳輸腦電波,還能實現一個大腦不同區域同時植入,實現不同的功能。

在人體頭蓋骨切開一個硬幣大小的小洞植入,然後蓋上,隱蔽性極強。

馬斯克表示:植入大腦的腦機支持無線充電。

也就是說,被植入者在睡覺時將無線充電機放置在靠近頭皮附近,充電一夜,續航一天。

直播中,馬斯克強調Neuralink已經在7月獲得FDA認可,可以進行人腦實驗。

但也許是為了保險起見,這次的直播仍然選用了三隻小豬。

那麼,腦機接口具體的作用是什麼呢?

馬斯克在直播中表示,這樣一種可植入設備可以解決人類目前難以用單純醫療手段治癒的疾病,例如:記憶喪失、聽力喪失、抑鬱失眠、藥物成癮等疾病。

Neuralink公司的首席外科醫生馬修·麥克杜格爾(Matthew MacDougall)提到,該公司首次在少數人類患者身上進行臨床試驗的目標是治療癱瘓或截癱。

作為「夢想有多大,未來就有多大」的領軍者,馬斯克的野心顯然更大,目光更為長遠。

他認為,腦機接口在未來可以作為一種「可穿戴式設備」實現真正的人腦與人工智慧的相互融合。

未來或許可以通過手機APP控制位於人體大腦的腦機接口,

就像人們可以用谷歌眼鏡看電影那樣,

佩戴腦機接口的人要是想聽音樂,不用戴上耳機,就能在腦內播放,想看電影就直接在腦內播放。

圖源:網絡

在馬斯克的描述下,未來人腦與網際網路、各種智能電子設備的連接將更為便捷,

而人類傳統的生活模式也許會在科技的改變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馬斯克帶來的這次直播再一次衝擊了人類對於未來的想像,甚至外界有人評價道,馬斯克的這次直播或許給「人腦永生」帶來可能性。

然而此時下定論未必為時過早,腦機接口的正式投入使用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連馬斯克都說,這次的直播是為了向世界展示腦機接口的可能性和巨大發展潛力,並呼籲更多有志之士加入他的團隊。

圖源:網絡

研究的路,道阻且長,腦科學研究註定是未來幾十年內的重點。

新冠疫情徹底地讓人類社會陷入了混亂和封閉,

但同時這段時間也給了更多人思考未來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有人在疫情中參與以抗議為名的「打砸搶燒」,而另一群人在疫情中埋頭鑽研,

科學家們正一步一個腳印追趕著曾經只存在於科幻片中的幻想。

正是有著這麼一群眼光長遠,考慮人類未來的科研人員們,

人類社會未來的光,才能夠更加強烈一些。

新聞|故事|留學生

編輯|魚仔

排版|魚仔

校對|魚仔

原標題:《給豬腦植入晶片,下一步是人類,馬斯克將再度改寫人類歷史?!》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馬斯克再次創造歷史!硬幣大小晶片植入腦中,實時讀取信息……
    矽谷「鋼鐵俠」、SpaceX和特斯拉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又一次創造了歷史。北京時間8月29日早上,在15萬人圍觀的直播中,馬斯克發布了旗下公司Neuralink的腦機交互設備,並向大家展示了三隻植入腦機晶片的小豬。
  • 馬斯克的「天馬行空」:給豬腦植入晶片,欲載人登陸火星
    而馬斯克的宏偉目標是,在2024年前讓第一批人類登陸火星。太空人將乘坐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星際飛船」,這是一種已經在研發中的行星際運輸機。給豬腦植入晶片技術令人吃驚事實上,馬斯克最雄心勃勃的計劃並不是致力於將一艘滿載人的飛船送上火星。8月28日,舊金山。馬斯克通過網絡直播向全世界的人工智慧(AI)愛好者展示了他的「神經連接」公司在將大腦與計算機結合方面取得的進展,讓很多人感到吃驚。他說這項工作對人類的未來至關重要。
  • 馬斯克展示「腦機接口」晶片植入豬腦,未來將知識儲存在大腦裡
    Neuralink晶片無損植入豬腦,並能讀取大腦活動,離植入人腦還有多遠?Neuralink公司可能很多人有些陌生,2016年夏天,Neuralink悄然成立。而直到一年後,人們才發現「現實版鋼鐵俠」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之一。這家公司是做啥的?Neuralink以可植入的腦機接口為主要開發目標,實現人類與AI共生。
  • 馬斯克的「天馬行空」:給豬腦植入晶片,欲載人登陸火星
    「是的,我認為未來的你將能夠保存和重播記憶。」8月底,美國未來主義企業家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線直播演示了小豬大腦被植入腦機接口設備的新進展,這是其旗下「神經連接」公司最新的腦機接口技術。馬斯克和他雄心勃勃的一系列「計劃」再次引起全球廣泛關注。
  • 從火星移民,到將晶片植入大腦,讀寫意識,馬斯克要控制人類嗎?
    周五,馬斯克向公眾現場演示Neuralink公司開發的腦機接口系統晶片,以及進行試驗的豬。馬斯克於2016年創立的Neuralink公司一直在研究「神經織網」技術,致力於在動物或人類的顱骨植入微小晶片,可以讀取和書寫大腦活動。
  • 馬斯克展示晶片植入豬腦 未來人類可以用意念來駕駛特斯拉?
    在發布會上,馬斯克在線直播展示了大腦被植入腦機接口設備的小豬,其腦部活動信號可以被實時讀取。這意味著向利用這類植入設備治療記憶力衰退、頸脊髓損傷等人類疾病又邁進一步。頭頂打洞裝「硬幣」?「神經連接」公司創立於2016年。
  • 馬斯克震撼發布腦機接口,無損植入豬腦,下一步植入人腦
    設備只有一枚硬幣大小,用手術植入頭骨,就像安裝在大腦上的Fitbit,充滿電可用一整天。在人類發現腦電波近100年後,腦機交互又迎來了跨時代的突破!就在剛剛,北京時間6點40,馬斯克進行了腦機接口新設備的現場直播!
  • 馬斯克發布腦機接口最新成果,無損植入豬腦,下一步植入人腦?
    馬斯克用一個小豬實驗來揭曉了答案。馬斯克現場展示了已經植入Neuralink設備兩個月活蹦亂跳的健康小豬。設備連接的1024個電極作用下,他腦內的電波信號,清晰可見。馬斯克表示,這臺機器人還能自動避開血管。系統包含三個組成部分:極為精細的聚合物探針(插到大腦中),一臺神經外科機器人(專負責插線),以及外部的晶片和配套方案(Neuralink稱其為定製化的高密度電子技術)。
  • 馬斯克腦機接口無損植入豬腦,人類永生進入倒計時
    北京時間8月29日6點40分,馬斯克召開Neuralink發布會,公布了全球期待已久的腦機接口最新進展。僅有一枚硬幣大小的腦機接口設備已成功植入豬腦2個月,豬非常健康活潑在現場,演示人員撫摸豬鼻子時,豬的神經開始興奮。設備連接的1024個電極作用下,他腦內的電波信號,清晰可見。
  • 馬斯克震撼發布腦機接口,已無損植入豬腦,下一步人腦;微信內測「群直播」
    ,Neuralink無損植入豬腦,下一步植入人腦美國當地時間 8 月 28 日,馬斯克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 Neuralink 舉辦發布活動,公開了可實際運作的 Neuralink 設備和自動植入手術設備。
  • 把一枚「硬幣」植入豬腦後會發生什麼?
    文 | 以殷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果殼」(ID: Guokr42),原文首發於2020年8月29日,原標題為《把這枚硬幣植入豬腦,馬斯克給我們帶來了什麼?》,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北京時間8月29日凌晨,埃隆·馬斯克在腦機接口初創公司Neuralink總部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是一個硬幣大小的Neuralink植入物和進行設備植入的手術機器人。馬斯克聲稱,這項技術,使得人類向著他孜孜以求的「超級人類」方向,邁出了跨時代的一步,讓曾經只能在科幻小說中存在的「人機一體」,擁有了現實性的可能。
  • 開頭顱插晶片?馬斯克的「超級人類」夢想又進一步!
    北京時間8月29日,SpaceX、特斯拉等公司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為自己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舉行發布會,並在會上公布了最新一代腦機接口產品:一枚硬幣大小的可以植入大腦的晶片 N1、和一臺手術機器人 V2。
  • 馬斯克用晶片控制了三隻豬?「超級人類」不是妄想?
    Neuralink 晶片。視頻演示中,機器平行移動到植入位置,咻地一道綠光閃過,手術就完成了。一頭小豬沒有植入任何腦機接口設備,它表現得很快樂。另一頭小豬植入 Neuralink 設備後又移除,看起來並無異常。在直播中馬斯克也不斷強調小豬「健康和快樂」,以證明這種設備的實用性。
  • 馬斯克演示晶片植入豬腦的新技術
    新華社華盛頓8月28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知名企業家埃隆·馬斯克28日在線直播展示了大腦被植入腦機接口設備的小豬,其腦部活動信號可以被實時讀取。這意味著向利用這類植入設備治療記憶力衰退、頸脊髓損傷等人類疾病又邁進一步。
  • 美國神經科學家將計算機晶片植入豬的大腦,以治癒人類疾病
    該豬的大腦植入了硬幣大小Neuralink設備,即計算機晶片,這顯示著人類未來對通過植入技術治療相關疾病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公司致力於研究將無線腦機接口植入最複雜的人體器官中,以幫助治癒神經系統疾病。例如老年痴呆症,痴呆症和脊髓損傷,並最終融合人類與人工智慧。
  • 馬斯克展示腦機接口技術,人類未來或陷入巨大不確定狀態!
    昨天,特斯拉和SpaceX公司創始人馬斯克如約召開展示會,宣布其參與創立的Neuralink公司已在三頭豬腦中植入了腦機接口,將豬腦和計算機連接起來,並展示了這一技術帶來的功能。不過業內人士估計,Neuralink現在確實已走在了前面,目前該公司已可以將1024根比頭髮絲還細的電極精確植入大腦,並且不會對大腦造成傷害,然後通過一個硬幣大小的微晶片和電腦連接,晶片可以隱藏在頭髮下,不會對人體造成不便。馬斯克甚至開玩笑說,或許我現在就戴了一個,只是你們不知道。
  • 馬斯克在這領域的研究打響了新的科技革命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也在不斷進步,各國在這個領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資金,以達到一個又一個的突破,這將促進整個國家的發展,也將為各國自己的未來作打算。最近,美國發生了一場新的革命,這場革命以史無前例的方式進行著,而馬斯克的最新研究也帶來了這場革命,甚至有人說他可能會成為下一個賈伯斯。據環球網報導,馬斯克這次的研究是針對腦-機交互。
  • 馬斯克攜「超級豬」亮相腦機晶片發布會,「超級人類」不再是夢
    昨天的時候,我發了一篇文章,講的是馬斯克一直致力於在人腦中植入晶片,將人變成半機械人,這款晶片的原型機將會在今天的美國發布,結果大家對這件事情非常感興趣。
  • 小豬腦部植入晶片成功 馬斯克:未來人腦也行
    科學狂人馬斯克創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於當地28日披露了新進展,現場直播被植入電腦晶片的小豬正常活動。這意味著人們朝著向人腦中植入晶片治癒人類疾病又邁進一步。馬斯克在發布會上表示,醫學研究最新進展顯示,腦電波數據是可以受到控制的,而Neuralink的電腦晶片僅約一枚硬幣大小,不會對大腦造成任何持久損害,電池續航時間為一整天,能協助修復腦部或脊椎損傷,包括記憶力減退、中風和成癮等。
  • 晶片放入人腦?馬斯克用活豬展示「腦機融合」,普通人類將被淘汰
    晶片成功植入人類大腦後,他代替和左右的是人類大腦的部分工作,是對我們的思想、靈魂,是對人類文明的顛覆和挑戰。>馬斯克還將晶片植入進一頭名為Gertrude的小豬腦中進行試驗演示。一直以來馬斯克都希望通過提升人類自身的能力,以對抗不斷崛起的AI人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