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在這領域的研究打響了新的科技革命

2020-10-05 妘默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也在不斷進步,各國在這個領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資金,以達到一個又一個的突破,這將促進整個國家的發展,也將為各國自己的未來作打算。最近,美國發生了一場新的革命,這場革命以史無前例的方式進行著,而馬斯克的最新研究也帶來了這場革命,甚至有人說他可能會成為下一個賈伯斯。據環球網報導,馬斯克這次的研究是針對腦-機交互。會上,他向大家展示了已經植入晶片的豬寶寶可以通過晶片獲得數據,詳細了解豬腦的活動軌跡。

其最終目的並不在於此,而在於實現人機互動,即把晶片植入人腦,用意念來控制行動,不過現在有很多人對此並不看好,而且還受到道德倫理的限制,但馬斯克並不在意,而是一直在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其實除了他,還有很多科研人員也在這方面下了功夫,如果真能實現人機互動,那就意味著所有的行動都可以用意念控制,即使坐輪椅的人也能踢球。。


從發布會上展示的模型來看,晶片只有硬幣那麼大,電池壽命可達一天,可以通過智慧型手機實時傳輸數據,並且只要做一次微創手術就能順利植入晶片,如果醫生技術高超,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完成。但是這裡面也有問題,很容易引起細菌感染,到了那個時候人們的健康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這一問題不解決,就很難進入下一步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晶片植入豬腦後,豬腦並沒有出現異常情況,還是保持了健康活潑的狀態。

實現了交互的最大益處就是,能夠使一些患有阿爾默茨海默症,抑鬱症等症狀的人得到有效的治療,這將會是醫學領域的一個重大突破,給很多醫學難關帶來新的希望,但是它很難用在普通人身上,也不能大規模使用,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就是它的造價非常昂貴,腦機接口的製作材料非常特殊,而且裡面有非常複雜的技術,因此它的造價就很貴,不是一般人能夠接受的。其次,就是在這個技術的背後,需要很多學科共同協調才能夠完成,並不是簡單的植入晶片就可以。

馬斯克在這領域的研究打響了新的科技革命,但是有很多科學家非常牴觸,人腦有很多的不確定性,這個理念根本就無法成立。而且現在人工智慧方面還沒有發展得很成熟,可以說算是在起步狀態,而人工智慧也不能被納入到人腦的研究中。由此可見馬斯克的研究要更加複雜,而且很難實現。不過公眾還是被此次的研究打動,畢竟實現了新的科技突破,對於大家來說是一件非常值得開心的事,如果真的能夠成功,並且將其應用在一些領域內,可以為人類的發展提供巨大的幫助。

任何一個領域的重大突破對人類來說都是值得慶祝的,如果馬斯克的這個計劃能夠真正實現,那麼未來我們可能就不需要再多說什麼了。但問題是,如果是某些人真的對人類進行了強大的控制,後果將不堪設想。儘管取得重大進展是件好事,但必須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進行,否則,取得再大的成績,最終只會害了自己。在那時,如果人類真的受到控制,所有這些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相關焦點

  • 張杰:思考新的科技革命
    今天我這個報告是應潘院士的要求,主要是給大家報告一下我對於這次馬上就要來的新的科技革命的一次思考。而這次科技革命,我個人的觀點認為,對我們人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乃至我們的思維方式都會有一次更大的變化。未來已來、唯變不變,這八個字是我對這次新的科技革命認真研究以後,最深刻的心得。 今天講的很多東西純屬我個人的思考,未必完全對。
  • 美方傳出重磅消息,信息新革命打響,獲美國FDA認證
    SpaceX的獵鷹火箭名聲在外,馬斯克在科技前沿領域的創造讓人驚嘆,實際上除了太空外,他對大腦的探索也很感興趣。8月28日,埃隆·馬斯克旗下的一家腦機接口公司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在人機互動領域,這家叫做Neuralink(神經鏈)的公司已經走在了這一領域的最前沿。
  • 【科技革命】未來戰爭會以怎樣的方式打響?
    科技革命和重大創新,既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和平發展,也改變了國際戰爭的戰爭形態。在十六至二十世紀期間,世界科技先後發生了五次革命,戰爭形態隨之發生了三次轉變。在二十一世紀,預計會發生兩次新的科技革命,將出現三種新的戰爭形態,人類文明和世界體系將發生質的變化。中國復興走到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將影響民族命運。本文旨在拋磚引玉,希望能引發憂患意識,並積極行動起來。
  • 《科技革命與國家現代化研究叢書》出版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組織研究和撰寫的《科技革命與國家現代化研究叢書》日前由山東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此項研究的主要成果就是《科技革命與國家現代化研究叢書》(7卷)。與以往的科技革命論著不同的是,《科技革命與國家現代化研究叢書》將對科學革命、技術革命的研究擴展到俄羅斯、中國等科學革命或技術革命的非原發國家,特別關注了「地域性的」科學革命或技術革命以及外力衝擊下啟動的現代化;同時,作者們以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特別是以工業化為主線,闡釋「現代化」及其與科技變革的關係。
  • 腦機革命:馬斯克向左,陳天橋向右
    2016年,陳天橋以私人捐贈的方式拿出10億美元,資助全球腦科學的基礎研究,義無反顧。與馬斯克一樣,陳天橋也希望撬動人類大腦。治療腦疾病也是TCCI資助科研的出發點之一,但他對腦科學領域基礎研究的長期判斷,卻和馬斯克「唱了反調」——他首先反對的就是馬斯克的腦機研究對健康人也要進行「開顱」幹預。
  • 科技革命中政府的作用及啟示
    1.1.1 哲學高潮是科技革命爆發的思想先導哲學是科學之母,哲學高潮是科技革命爆發的思想先導。這是因為具體的科學理論都有特定的哲學觀為其基礎,而當舊的科學理論被顛覆建立新的科學理論時,就必須找到新的哲學觀作為基礎。正如庫恩所闡述的那樣:在公認的危機時期,科學家常常轉向哲學分析,以此作為解開他們領域中的迷的工具。
  • 馬斯克腦機接口研究很牛嗎?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更加美麗
    最近,把腦機晶片植入豬腦的馬斯克火了,鋪天蓋地都是由此項技術引發的各種腦洞大開:上天入地、捕殺雄獅、武功蓋世、七十一變┄┄&34;的實驗,僅在於被植入晶片的實驗豬展示了神經信號的讀取和寫入,研究人員可以通過晶片傳導出來的信息看到豬的腦電圖。
  • 埃隆·馬斯克 | 我要上火星,在這之前先做點兒革命
    在2001年的時候,馬斯克就已經開始研究他的而到了今天,特斯拉已經無疑成為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教父。馬斯克想要低成本的去太空漫遊,於是SpaceX出現了現在的馬斯克想要秒速環遊世界,於是他正在研究Hyperloop
  • 三次科技革命之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的科技革命是上個世紀的事,目前還有許多人是見證過這次科技革命,親歷過那個時代。這次科技革命發生在二戰之後,從美國開始發生的。,因為戰亂到美國躲避戰亂的全球頂尖人才,美國移民國家的那種探索創新的民族精神,這些條件為美國可能出現科技革命創造了基礎條件。
  • 從國別案例入手 探索科技革命和現代化研究的新路徑
    近些年來,我國學者對後起國家的科學革命、技術革命和現代化方面的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例如,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撰寫的《科技革命與國家現代化研究叢書》,就對科技革命與國家現代化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該研究以歷史敘事為主,著力闡釋科學革命、技術革命與國家現代化的關係等重大問題,其中涉及東西方典型國家的現代化發展路徑和模式,為科技史研究提供了啟示。
  • 科學網—科技革命與國際戰爭
    科技革命和科技創新,既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和平發展,也徹底改變了國際戰爭和世界體系的基本面貌。例如,在過去500年裡,世界科技先後發生了五次革命,國際戰爭的武器體系和戰爭形態發生了三次轉變。在21世紀,預計會發生兩次新的科技革命,將出現三種新的武器體系和戰爭形態,人類文明和國際結構將發生質的變化。
  • 一個新的十年,新的時代,從現在正式開始了!我們正在迎接新的起點
    才進入新年,「新賈伯斯」馬斯克就超越貝佐斯成為世界首富,緊接著,馬斯克的 SpaceX 火箭一次搭載 143 顆衛星升空,再次創下世界紀錄 ! 北鬥全球系統星座部署完成、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任務、科學家找到小麥「癌症」——赤黴病的剋星……現在回看,其實 2020 年還不算太糟糕,我們總歸看到了許多振奮人心的事。
  • 朱嘉明:全球科技革命正在逼近「奇點」 區塊鏈影響未來人類社會的...
    同時,中國國際商會聯合中國投資協會數字資產研究中心等相關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中國國際商會區塊鏈創新服務產業委員會,助力中國區塊鏈應用企業走出去,提升我國區塊鏈產業國際競爭力。著名經濟學家、數字資產研究院院長,中國投資協會數字資產研究中心專家組組長朱嘉明在會議上發表《2021-2025年:進入新階段的全球科技革命》主題演講。
  • 何傳啟: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機遇與對策
    在21世紀,信息革命將實現知識和信息的無障礙獲取,為滿足人類的文化生活需要提供技術支持和根本保證;新生物學革命將為人類的健康長壽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持,實現人類的再生和永生,基本滿足太空生活對人體的生理要求;新物理學革命將改變人類的宇宙觀,為宇宙航行提供新理論、新能源和新工具。在21世紀下半葉,地球可能難以滿足人類發展的需要,開發太空和宇宙移民是一種可能選擇。
  • 新一輪科技革命有何特點?中國科學院院長最新解析
    「人民政協報」微信公號11月12日消息,「這一輪科技革命和歷史上幾次科技革命的區別,我認為,主要體現在各學科領域間的深度交叉融合,廣泛擴散滲透上。」在8日舉辦的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主要趨勢進行解析。他指出,目前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加速演進,具有許多新的特點。
  • 馬斯克出生在非洲,可回收火箭領域,擊敗了美國「土著人」
    在航天領域,馬斯克作為一名出生在非洲的外人,小時候做夢也沒有想到,將來會有天去美國,成功擊敗當地的「土著人」,成為了人生大贏家。進入21世紀之後,美國開始了將航天發射私有化,大力支持火箭運輸企業發展。停掉太空梭之後,NASA的衛星發射訂單,便交給了一些具有實力的本土老牌企業。
  • 北極光創投鄧鋒:科技項目不能唯技術論,交叉融合是科技革命的重要特點 | 超級觀點
    科技的發展離不開企業家精神,鄧鋒認為,中國想要在科技創新投資上有新的建樹,一定要推動「耐心資本」的設立,科技這條跑道足夠寬足夠長,只要沉得住氣,就能迎來好的回報。36氪:經濟周期最本質的是由科技革命來帶動的,基本五六十年一個周期,像是蒸汽機革命,過去的信息化革命,進而帶動整個網際網路大的浪潮。最近,馬斯克的腦機接口也引起了一波關注。在你看來,下一輪什麼樣的科技革命會給經濟帶來新的增長? 鄧鋒:今後的科技革命不會是在某一個時點突然爆發,而是持續進行,不會間斷。
  • 【科普時報】《科技革命與國家現代化研究叢書》出版
    由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組織研究和撰寫的《科技革命與國家現代化研究叢書》,近日由山東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 特斯拉又「革命」了,馬斯克開始重新定義電池
    這種「加速感」也體現在了創始人馬斯克的「超前發布」之上。在智能和自動駕駛領域,特斯拉緊趕慢趕的完成了算法、系統、甚至是晶片的自研,除了半導體的製造,特斯拉幾乎把一個汽車產業鏈條上的所有軟硬體上能力的分工全都大包大攬了。馬斯克的目標更像是建立一個高度垂直整合的公司,就像是像福特汽車早期從鐵礦石到汽車生產體系的數字時代版本。
  • 三次科技革命之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緊跟著第一次科技革命發生的,從英國開始向西歐,然後向北美蔓延。日本也是在這一時期,工業得到了飛速發展。電能的使用1、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背景政治上的保障在十九世紀的六七十年代,全球泛起了資產階級的革命或者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