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的獵鷹火箭名聲在外,馬斯克在科技前沿領域的創造讓人驚嘆,實際上除了太空外,他對大腦的探索也很感興趣。8月28日,埃隆·馬斯克旗下的一家腦機接口公司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在人機互動領域,這家叫做Neuralink(神經鏈)的公司已經走在了這一領域的最前沿。
Neuralink公司一直致力於研究腦機接口技術,這也是人機互動熱門的探索方向。此次發布會上,馬斯克表示當前該公司正致力於創造解決腦部/脊椎損傷問題的設備,並研發出一種能夠舒適放入腦部的微小型設備。發布會上Neuralink展示了設備Link V0.9以及能夠進行植入手術的手術機器人。
Link V0.9是一種直徑23毫米,厚度8毫米的微型設備,植入人腦的顱頂部位後可讀取溫度、氣壓、脈搏甚至腦電波等。設備雖然不大但依舊有硬幣左右大小,將這種設備植入人腦的方法該公司也想好了,用外科手術機器人。據馬斯克介紹,如果處理得當,手術過程甚至不會造成出血。
發布會上還展示了幾頭實驗的豬,在一頭實驗豬大腦植入Link V0.9的兩個月後,這隻實驗豬的腦部活動狀態能夠被外顯機器顯示,而依靠神經元活動,Link V0.9甚至能預測出實驗豬的行為軌跡。這一研究突破意味著無限可能。
據消息Neuralink已經獲得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認證,未來這項技術有望應用於人體,而這也是該公司一直以來致力的方向。
人機互動中的腦機革命被認為是最可行的一種落地應用,而及時是明確了大方向,在具體應用上前沿的科技 公司依舊是一團霧水,而Neuralink當前的目標是醫療健康場景,在這一領域Neuralink已然走在了最前沿。
此次發布會中實驗豬的部分引起了各大媒體的高度關注,在搜集腦電波的基礎上Neuralink已經能夠對實驗豬的行為進行預測,這證明了腦電波是可以被「解讀」的,而在理解的基礎上,未來通過人機互動的方式,腦電波的交流將成為可能。通過人腦—設備—人腦的傳輸路徑,這種新的交流可能在人們眼前鋪開。
「讀心術」等的特異功能是否會在技術的突破下成為現實,隨著科技領域的發展,更多的不可能將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