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時報】《科技革命與國家現代化研究叢書》出版
由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組織研究和撰寫的《科技革命與國家現代化研究叢書》,近日由山東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
從國別案例入手 探索科技革命和現代化研究的新路徑
當前我國正處於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時代。「科技革命」和「現代化」是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也是學術界孜孜探求的重要課題。 雖然科學革命、技術革命和現代化早已成為一些史學家敘事的方法和框架,相關著述浩如煙海,但學界此前對科學革命、技術革命的研究還是主要集中於西歐有代表性的國家,而對現代化的研究則主要關注該進程中的後起國家。
-
《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史研究叢書》與讀者見面
》正式出版新聞發布會 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院士主編、近百名專家撰寫的《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史研究叢書》已由山東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史研究叢書》對人們認識和了解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必將十分有益,從中獲得的啟迪將有助於推進我國科技體制的改革與發展,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創新體系,提升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研究叢書」英文版即將出版
2016年8月23日,外研社與施普林格•自然集團籤署「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研究叢書」(英文版)合作協議,授權施普林格•自然集團旗下國際學術出版社帕爾格雷夫•麥克米倫(Palgrave Macmillan)出版該系列叢書。 外研社社長蔡劍峰表示,中國有縱貫數千年的文明史,積累了豐富的思想文化遺產。
-
《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講好山東16座城市故事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9日消息,11月8日,記者從自然資源部記者節媒體開放日上了解到,由中國地圖出版集團最新出版的《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山東省城市分卷,為16座城市打造了一張張特色鮮明的亮麗城市名片。
-
《北京大學科技史與科技哲學叢書》媒體發布會暨紀念庫恩《科學...
11月9日,北京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出版社與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科學哲學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北京大學科技史與科技哲學叢書》媒體發布會暨紀念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出版五十周年學術會議於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第8會議室召開。
-
為國家現代化探索新路徑
在新現代化研究中,什麼是世界前沿?如何保持世界前沿?如何追趕世界前沿?為什麼有些國家是發達國家?有些國家是發展中國家?為什麼有些發展中國家停滯不前?等等。 2010年本人在《現代化科學》一書中提出國家發達的「創新價值模型」,用來解釋國家發達的科學原理。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國家發達水平與創新價值比例成正比,與勞動價值比例成反比,與物化勞動比例成正比,與活的勞動比例成反比。
-
《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叢書》英文版新書發布
《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叢書》英文版新書發布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桂傑)10月26日,北京理工大學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舉行了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下簡稱「Space期刊」) 期刊合作籤約儀式暨《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叢書》英文版新書發布會
-
「世界思想寶庫鑰匙叢書」出版,以批判性思維解讀經典著作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日前出版的漢英雙語版「世界思想寶庫鑰匙叢書」力圖通過對經典學術著作的解析,讓讀者以新的角度看待人文學科的經典著作,從而培養學術研究中最重要的能力——批判性思維。比如《解析託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人口論〉》指出,馬爾薩斯認為的「人口以幾何級數增長,而糧食產量以算術級數增長,因而人口增長總會超過糧食供應」這一觀點在當代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已不適用,但是馬爾薩斯在18世紀提出的數學模型仍有其開創性價值,是現在許多理論的組成部分。
-
大型科普叢書「46億年的奇蹟:地球簡史」出版
在日本出版這套叢書的是著名出版社——朝日新聞出版。它是朝日新聞社的完全子公司,出版的書籍涉及文學、藝術、科普等領域,自成立以來,一直保持著精英化、高水準的出版品質。黃育海認為,我們國家總體上還是缺少真正優質的少兒科普讀物,放眼國內,市場上也尚無如此大規模的同類題材科普作品。而日本一直非常重視科學教育,重視對少年兒童的科學思維培養,這也是日本近二十年來幾乎年年都能產生諾貝爾獎得主的原因之一。
-
國家出版基金:築就出版高原乃至高峰的重要推力
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湖北教育出版社提前策劃出版了這套叢書,希望將其打造成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扛鼎之作。叢書自2013年啟動,到2015年年底出版上市,歷時3年,匯集了110多位教育者、研究者以及出版者的智慧與心血。 作為鄂教社重點出版項目,在長達數年的編校出版過程中,鄂教社力爭凸顯叢書的內容特色,同時十分注重出版品質。
-
市政協召開《老北京述聞》叢書出版研討會 吉林講話
原標題:市政協召開《老北京述聞》叢書出版研討會 吉林講話1月13日,市政協組織編寫、歷時兩年精心策劃編撰的《老北京述聞》叢書由北京出版社正式出版問世,市政協主席吉林出席叢書出版研討會並講話。叢書立足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定位,著重從古都文化、京味文化等方面,講述北京人文故事,提煉首都文化符號,探討首都文化特點與傳承。全書包括歷史典故、人文地理、營國故事等十二卷,涵蓋了北京皇城文化、士大夫文化、市井文化等多方面內容。會上,北京出版社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叢書編輯出版情況,楊良志、賀豔、宗春啟等9名專家學者踴躍交流發言,分享編寫心得感悟。
-
2020.9.8 星期二 中科院最新科研、科技動態
科研進展1、福建物構所無金屬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獲進展2、聲學所提出基於分步反演的近井壁地層波速徑向層析成像方法3、研究發現青藏高原硝酸鹽氣溶膠生成機制及來源的同位素證據4、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型發光真菌
-
陳寶生:把握改革總目標深化國家治理現代化研究
關於新的革命。小平同志講改革是一場革命。當前,改革已進入攻堅期。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我們自己革自己的命,自己改革自己親手建立的制度。在一個人治傳統非常濃厚、法治傳統比較缺乏的國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個長期的、艱難的過程,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和新的革命。
-
科技革命改變世界發展格局
16世紀的近代科學革命,以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於1543年出版《天體運行論》為標誌,提出了日心地動說,對古希臘以來至中世紀教會宣揚的地心說進行挑戰。經伽利略的實驗實踐,克卜勒行星運動三定律的發現,日心說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布魯諾因宣傳日心說被宗教裁判所判處死刑,於1600年被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上,為堅持科學真理而獻身!
-
【科技革命】未來戰爭會以怎樣的方式打響?
1、科技革命是科技發展的一種表現形式。科技發展既有漸進性變化,也有爆發性突變,前者是常規科技進步,後者是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是科學革命和技術革命的統稱,指引發科技範式、人類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革命性變化的科技變遷。
-
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走向世界編委會會議在京召開
作為「十三五」國家重大出版工程的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目前已進入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10多個國家展示和銷售,並在亞馬遜中國書店上架,將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概的城市形象推向全世界。
-
讓中醫藥文化走出國門 梅全喜主編艾葉百科系列叢書正式出版
近日,寶安純中醫治療醫院藥學部學科帶頭人梅全喜教授主編的《艾葉百科系列叢書》(英文版),正式出版發行。本套叢書包括《艾葉實用百方》(英文版)、《蘄艾灸治百病》(英文版)和《艾蒿食療百味》(英文版)共三冊,從不同的側面介紹了艾葉的藥用、灸用和食用情況。三本書合中有分,分中有合,詮釋了艾葉與健康的密切聯繫。
-
中華民族文化大系叢書第一輯上海首發
該叢書作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十二五、十三五重點出版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擔任總顧問單位,上海故事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市國際文化傳播協會、上海文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策劃,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著名學者烏丙安、郝蘇民、葛劍雄擔任總主編,共56卷,分批出版。
-
英文版《中國名村志叢書·中洪村志》在加拿大出版
英文版《中國名村志叢書·中洪村志》在加拿大出版 2020-12-27 1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