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思想寶庫鑰匙叢書」出版,以批判性思維解讀經典著作

2020-12-03 澎湃新聞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日前出版的漢英雙語版「世界思想寶庫鑰匙叢書」力圖通過對經典學術著作的解析,讓讀者以新的角度看待人文學科的經典著作,從而培養學術研究中最重要的能力——批判性思維。

「世界思想寶庫鑰匙叢書」涵蓋11個學科門類,首批推出100種,解析的著作有哲學領域的伊曼努爾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心理學領域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夢的解析》、社會學領域的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經濟學領域的亞當斯密《國富論》、人類學領域的克利福德格爾茨《文化的解釋》,以及對現代女性運動產生了很大影響的貝蒂弗裡丹的《女性的奧秘》和維吉尼亞伍爾芙的《一間自己的房間》。這套叢書的歷史跨度也非常廣:既解析了21世紀初的商業暢銷書《藍海戰略》《富國陷阱:發達國家為何踢開梯子》,也有古希臘時代的思想經典《理想國》《尼各馬可倫理學》。中國古代軍事家孫武的《孫子兵法》也在這一叢書中佔有一席之地。「世界思想寶庫鑰匙叢書」遵循與英國劍橋大學合作開發的批判性思維「PACIER」模式,致力於以批判性思維解讀世界人文社科類經典著作,每一種解析不僅包含了原著的內容摘要,還深入探討原著的學術淵源、思想觀點和歷史影響,並客觀分析其受到的讚譽和批評,力求讓讀者對原著的歷史成就和不足之處有一個全面認識。

比如《解析託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人口論〉》指出,馬爾薩斯認為的「人口以幾何級數增長,而糧食產量以算術級數增長,因而人口增長總會超過糧食供應」這一觀點在當代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已不適用,但是馬爾薩斯在18世紀提出的數學模型仍有其開創性價值,是現在許多理論的組成部分。

再如《解析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夢的解析〉》,書中指出《夢的解析》是精神分析學的開山之作,弗洛伊德通過考察無意識心理活動,為現代心理學帶來了革命。但是,弗洛伊德的無意識理論經常受到質疑,甚至受到「不科學」的指責,它能否在21世紀得到應用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解析蕾切爾·卡森〈寂靜的春天〉》盛讚《寂靜的春天》這部經典之作以散文化的優美文字講述了深刻的科學道理,引發了全世界範圍內的環保浪潮,但同時援引很多學者的批評意見指出,原作者挑選對其有利的研究數據,而忽視對其不利的研究數據,這種「挑櫻桃」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著的崇高願景。

Relevance是本叢書中常見的一個單詞,指的是「(與當代學術研究、社會狀況等的)相關性」,可依據上下文譯為「現實意義」。這套叢書中,雖然選入的都是幾十年前甚至幾百年前的經典著作,但其中的很多觀點對我們來說仍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

就拿《解析阿馬蒂亞森〈以自由看待發展〉》來說,《以自由看待發展》提出除了人均收入之外,還要以能否得到醫療保健和衛生等生活條件來綜合衡量人類發展水平,促成了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HDI)等相關指標的制定,因此被譽為發展經濟學的扛鼎之作,原作者阿馬蒂亞森也因其研究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再如《解析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書中的解析這樣寫道:《第二性》的主要觀點是「女性的性別身份是在由男性支配的社會中塑造的」,這在當時二戰後的法國引起了軒然大波;到了今天,《第二性》呼籲的女性權利等觀念已變得司空見慣,人們甚至覺得這本書已過時,其實這正說明了該書的成功。

「世界思想寶庫鑰匙叢書」所選擇的這些經典著作,都對人類文明的方方面面產生了影響。普通讀者可以藉助該叢書了解全世界著名思想家的觀點,專業領域的研究者也可以在該叢書解析的基礎上繼續深入探索。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研究叢書」英文版即將出版
    2016年8月23日,外研社與施普林格•自然集團籤署「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研究叢書」(英文版)合作協議,授權施普林格•自然集團旗下國際學術出版社帕爾格雷夫•麥克米倫(Palgrave Macmillan)出版該系列叢書。  外研社社長蔡劍峰表示,中國有縱貫數千年的文明史,積累了豐富的思想文化遺產。
  • 反思大學生閱讀榜單:經典閱讀與批判性思維
    《政治學》(亞里斯多德)顯然,這是一份具有鮮明特點的書單,它至少向我們透露了三條信息:第一,內容上涵蓋了政治學和哲學方面的經典著作,體現了突出的思辨特點,這與美國一流大學對學生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的重視高度一致;第二,時間上囊括了從古希臘到現代的各時代的經典作品,展現了經典的源流和譜系,從中可以窺見西方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第三,除了出版於
  • 人民日報學苑論衡:完整準確解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
    蘇聯的馬克思主義學者在搜集、整理、出版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方面作出了較大貢獻,這是必須承認的。但由於受當時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他們在一些方面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作了不符合甚至違背經典作家原意的解讀,對馬克思主義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作了不準確的闡釋,沒有很好地根據時代的變化、實踐的發展、科學的進步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教條主義地對待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傾向比較突出。
  • 批判性思維專題|張建軍:批判性思維培育的演繹邏輯之根
    對這種「可推」與「不可推」的規律與法則的思考與把握,就產生了「邏輯思想」,而將這樣的思想條理化、系統化,就構成了邏輯學說,構成了邏輯學這門學問。而邏輯學之父亞里斯多德的發現,前提到結論能否具有「必然地得出」的關係,也就是演繹推理的有效-保真推出關係,其所依據的是推理的形式結構而非推理的內容。
  • 新高考時代,批判性思維能力將是高校招生選拔的重要評價指標!
    導讀批判性思維被普遍確立為世界一流高校的教育目標之一,它也是學習和職場當中運用最多的高階能力之一,在人的決策思維,問題解決和邏輯判斷中,批判性思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美國,超過95%的高校領導和92%的企業決策者都認為21世紀的人才必須具備批判性思維能力。我國新的高中課程標準也把批判性思維列為重點培養的核心素養之一。
  •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運用批判性思維
    「在接觸批判性思維之前,我是靠經驗進行教學;接觸批判性思維之後,我覺得批判性思維給了我一個理性的支點,讓我可以撬動課堂教學,抓著『理解—思考—超越』這根線,讓語文核心素養和課標落地,從此,我的教學從自發走向自覺,從經驗走向理性
  • 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教師閆宏秀「自然辯證法」新成果出版
    值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成立40周年之際,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教師閆宏秀(第二作者)「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究讀本」叢書之一的《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研究>讀本》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魯迅先生一句話道出真諦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思維方式,如今社會缺少這種思維方式,或者說懂得這種思維方式的人不多,有許多人更是對這種思維方式趨之若鶩,買了很多關於「批判性思維」的書籍,看完以後也沒什麼用處,對「批判性思維」還是一頭霧水,有些人覺得「批判性思維」就是批評人,於是變成了一個尖酸刻薄的人。其實「批判性思維」並沒有那麼難以解讀,魯迅一句話就道出了真諦。
  • 「藝術經典」系列叢書:從慢時光中尋找生活之美
    那麼,「藝術經典」系列叢書就是一個甜品補給站,它讓我們擁有一顆敏感的心,用心去觀察、體會這個世界,在內心土壤裡種下一顆顆種子,在鋼鐵森林裡悄然發芽、生長著,滋潤著一顆顆孤寂、乾渴的心靈。>《醉眼看丹青》(2019年6月 出版,江宏 著「藝術經典」系列叢書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匯聚了當代華人世界著名的美術家、美術理論家的經典著作,既有高水平的專著,也有精選的文章。
  • 講座︱「小學」「經典」與「思想」:《齊物論釋》的三個世界
    在經典世界的積澱生成中,在古典和新義的融會中,《齊物論釋》體現出非常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文化蘊藉。另一方面,齊物哲學中的思想闡發,又充分超越了經典的闡釋傳統,在舊說和新解的張力中,體現出銳意風發的思想突破。比如《齊物論釋》中有很多地方和郭注、成疏不一樣,和經典唯識學也有很多地方不一樣。這兩方面,一方面是從中國古典來理解太炎先生的深度,另一方面是從齊物哲學和古典的對比來把握他的突破。
  • 12思維模型:批判性思維一用理性看清複雜的世界
    「critical thinking」這一術語在西方國家被廣泛使用,在中國被翻譯為「批判性思維」。這個詞語容易被人誤解,有人以為批判就是挑刺,盲目的批判反對,或者是批鬥,侮辱抹黑,其實批判性性思維是在人格平等的狀態下,對自己和他人的思想和觀點進行嚴謹、審慎多維度的思考。
  • 為什麼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對寫assignment很重要?
    「批判性思維」是近年來經常被提及的一個詞彙,但對於其具體含義及應用,很多人並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大部分人對「批判性思維」的第一次直觀認識可能是在出國考試作文的練習中。比如GRE寫作的Argument部分對批判性思維能力就有一定的要求,考生需要在很短時間內找出給定材料中的邏輯漏洞並進行反駁。
  • 批判性思維的教學轉化
    批判性思維的目的不是「否定」許多人認為,批判性思維的根本取向是「批判」,最終目的是「否定」,這是對批判性思維最嚴重的誤解,客觀上限制了批判性思維在國內被接受和推廣。
  • 批判性思維,比你想像得還要重要
    而批判性思維,可以使我們做人做事趨向成熟,減少錯誤。批判性思維,是一種理性與客觀思維,是一種對他人的觀點與思維進行質疑與評估並判斷其對錯的方式,這種思維可以避免犯「輕信盲從「與「自以為是「的錯誤。批判性思維的本質,就是對別人與自己思維的再思維,屬於獨立性思考。
  • 批判性思維修煉書籍2-《批判性思維工具》
    我讀過的第二本批判性思維方面的書是《批判性思維工具》,這本書的作者是理察·保羅和琳達·埃爾德。《批判性思維工具》一書的核心內容,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要成為一名批判性的思考者,就需要將9個思維標準,應用到8個思維元素中,發展出特定的7個思維特質,從而讓自己成為一名高級的思考者,甚至是完善的思考者。這是一個高度概括的總結。
  • 如何成為一個複雜世界中的明白人,學會批判性思維,做高級思考者
    如果讀了這本書《批判性思維工具》,也許你就會明白其中的原委。也更能解釋很多你看不慣、想不通的問題和現象。透過現象看本質,才是一個有批判性思維的人該有的基本素養。批判性思維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
  • 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編與導讀》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大量著作,大學生除認真學習各種文化理論知識外,還必須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觀點、方法,用以指導其世界觀、人生觀。這就需要從經典文本入手,來深入理解、詮釋、闡發馬克思主義,精心選編一批名篇、名章來加以導讀性地闡釋,以為大學生們提供一部內容既簡明又突出重點的教科書。
  • 強烈推薦|如何提升批判性思維?
    圖片源自網絡批判性思維幫助你在快速變化的世界裡生存和發展。制定計劃來提升思維能力,保持練習直到批判性思維成為你的第二天性。1思考和改變相信這些年你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世界一直在變化,變得日益複雜和無法預測。批判性思維幫助你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找到那些不變的東西,更好地作出決定。
  • 批判性思維教學
    會議第一天,由南京市學科帶頭人、江蘇省特級教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高中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研究》主持人,中華中學教師徐飛老師為學員們作了《普通高中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 》的課題報告。對於絕大多數高中政治教師而言,對「批判性思維」這一概念並不會覺得陌生,但是對這一概念有如此全面的理解並把它作為學生的一種能力和素養,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時刻有意識的去培養,卻不是每個政治課教師都能夠做得到的。這一講座,讓我受益匪淺。最大的益,便是讓我深刻認識到,學校教育,無論是從個體還是從社會出發,都必須把批判性思維作為重要的培養目標。
  • 微觀經濟學所培養的思維方式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這種思維方式可以應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之所以叫經濟學是因為我們最先用這種角度看問題是在考慮經濟世界中的問問題,例如作為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在著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中,看不見的手(市場)讓每個人因自利的行為產生了互利的結果,這就是市場經濟,人們賺錢的動機是自利的,而發明推廣新產品讓社會中的每個人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