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日前出版的漢英雙語版「世界思想寶庫鑰匙叢書」力圖通過對經典學術著作的解析,讓讀者以新的角度看待人文學科的經典著作,從而培養學術研究中最重要的能力——批判性思維。
「世界思想寶庫鑰匙叢書」涵蓋11個學科門類,首批推出100種,解析的著作有哲學領域的伊曼努爾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心理學領域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夢的解析》、社會學領域的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經濟學領域的亞當斯密《國富論》、人類學領域的克利福德格爾茨《文化的解釋》,以及對現代女性運動產生了很大影響的貝蒂弗裡丹的《女性的奧秘》和維吉尼亞伍爾芙的《一間自己的房間》。這套叢書的歷史跨度也非常廣:既解析了21世紀初的商業暢銷書《藍海戰略》《富國陷阱:發達國家為何踢開梯子》,也有古希臘時代的思想經典《理想國》《尼各馬可倫理學》。中國古代軍事家孫武的《孫子兵法》也在這一叢書中佔有一席之地。「世界思想寶庫鑰匙叢書」遵循與英國劍橋大學合作開發的批判性思維「PACIER」模式,致力於以批判性思維解讀世界人文社科類經典著作,每一種解析不僅包含了原著的內容摘要,還深入探討原著的學術淵源、思想觀點和歷史影響,並客觀分析其受到的讚譽和批評,力求讓讀者對原著的歷史成就和不足之處有一個全面認識。
比如《解析託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人口論〉》指出,馬爾薩斯認為的「人口以幾何級數增長,而糧食產量以算術級數增長,因而人口增長總會超過糧食供應」這一觀點在當代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已不適用,但是馬爾薩斯在18世紀提出的數學模型仍有其開創性價值,是現在許多理論的組成部分。
再如《解析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夢的解析〉》,書中指出《夢的解析》是精神分析學的開山之作,弗洛伊德通過考察無意識心理活動,為現代心理學帶來了革命。但是,弗洛伊德的無意識理論經常受到質疑,甚至受到「不科學」的指責,它能否在21世紀得到應用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解析蕾切爾·卡森〈寂靜的春天〉》盛讚《寂靜的春天》這部經典之作以散文化的優美文字講述了深刻的科學道理,引發了全世界範圍內的環保浪潮,但同時援引很多學者的批評意見指出,原作者挑選對其有利的研究數據,而忽視對其不利的研究數據,這種「挑櫻桃」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著的崇高願景。
Relevance是本叢書中常見的一個單詞,指的是「(與當代學術研究、社會狀況等的)相關性」,可依據上下文譯為「現實意義」。這套叢書中,雖然選入的都是幾十年前甚至幾百年前的經典著作,但其中的很多觀點對我們來說仍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
就拿《解析阿馬蒂亞森〈以自由看待發展〉》來說,《以自由看待發展》提出除了人均收入之外,還要以能否得到醫療保健和衛生等生活條件來綜合衡量人類發展水平,促成了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HDI)等相關指標的制定,因此被譽為發展經濟學的扛鼎之作,原作者阿馬蒂亞森也因其研究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再如《解析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書中的解析這樣寫道:《第二性》的主要觀點是「女性的性別身份是在由男性支配的社會中塑造的」,這在當時二戰後的法國引起了軒然大波;到了今天,《第二性》呼籲的女性權利等觀念已變得司空見慣,人們甚至覺得這本書已過時,其實這正說明了該書的成功。
「世界思想寶庫鑰匙叢書」所選擇的這些經典著作,都對人類文明的方方面面產生了影響。普通讀者可以藉助該叢書了解全世界著名思想家的觀點,專業領域的研究者也可以在該叢書解析的基礎上繼續深入探索。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